千古冤將趙括:趙括真的只會「紙上談兵」嗎?
秦趙兩國戰前綜合實力對比
秦趙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的關鍵戰役,秦國的武安君白起因此威名大振,而趙國的趙括卻留下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笑柄。成王敗寇是歷史鐵律,作為失敗者的趙括背負罵名無可厚非,可歷史非身處其中不能感同身受,趙括其實並不是不堪大用的紈褲子弟,他的失敗也自有其苦衷:其實,秦強趙弱是當時總的形勢,趙國最後的失敗實際上是一種必然,趙括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要充分理解這一點,就要從分析秦趙兩國戰前的綜合實力及形勢入手: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實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專制集權制度,把全部國力都用於耕、戰兩件事上。到長平之戰前夕,變法已近百年,秦國的國力已經今非昔比,擁有巴蜀和漢中兩大糧倉,兵力近100萬。秦國已經是戰國時代唯一的超級大國了。
韓趙魏三國是從三家分晉而來,晉在春秋時期算得上超級大國,但分而為三,單獨一部分雖然仍屬大國之列,但只能算是中下等了。趙國在戰國七雄之中,綜合實力連前三甲都排不進去:秦國變法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不必說了;楚地方千里,帶甲百萬,進可爭雄中原,退可固守南方;齊雄占東方,毗鄰大海,占漁鹽之利,國家財富居戰國之首。秦楚齊三國才是戰國七雄中的前三名,非趙國可比。就連同為從晉國中分化出來的魏國,由於曾經進行過吳起變法,擁有戰鬥力極強的鐵甲步兵(魏武卒),實力也一度在趙國之上。所以說七雄中只有燕、韓實力稍遜於趙國。而趙國又有一大劣勢,即地處要衝,北有胡林、匈奴,東有強齊,南有悍魏,西邊更是有虎狼之國--秦國,此謂四戰之地,兵家必爭。這種地方整天打仗,無法安心進行經濟建設,國力無法真正提高。
然而,四戰之地倒也另有一個好處,就是人民彪悍尚武,不畏死戰,軍事力量強大。尤其自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之後,趙國改革了落後的軍事指揮思想和武器技術,在六國中率先組建起了強大的騎兵部隊,軍事實力大增,十餘年的時間內,西破林胡、樓煩,北滅中山,領土擴張了千餘里。
所以,秦趙之爭,趙國雖說綜合實力不濟,但單論打仗,絲毫不落下風。這種力量對比也決定了雙方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戰略選擇:秦國對趙國已經崛起的軍事力量甚為忌憚,想通過戰爭徹底打垮趙國,以免趙國真正成長為自己的競爭對手;而趙國則極力避戰,即使萬不得已真打起來,也要以勝求和,切不可打成消耗戰,為自己進一步提升國力贏得時間。因此才有藺相如完璧歸趙、澠池會等等故事,即趙國通過外交途徑,巧妙斡旋,既不肯被秦國佔了便宜,又避免與秦國正式開戰。
然而,歷史從來都不是單方面選擇的結果,趙國一心避免與秦國決戰,依靠人才(藺相如)優勢在一段時間內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但決戰畢竟還是來了,並且未能給趙國留出充足的發展時間。公元前265年,秦採納范雎的建議,開始實施著名的「遠交近攻」之策,對韓國大舉進攻,相繼佔領了韓國的少曲、高平、南陽、野王,並阻斷了韓上黨郡與韓國本土之間的聯繫。韓桓惠王知上黨必不保,索性獻上黨與秦以求和自保。然而正如上一節我們提到的,上黨人寧死不歸秦國,太守馮亭想促成三晉聯合抗秦,於是拒絕王命,反將上黨獻給趙國。
這一下可給趙國君臣出了個難題:不接受上黨,上黨是軍事要地,白送上門的肥肉不要,被秦國佔了去可就失去了地利;接受上黨,那就是虎口奪食,必定與秦國正面衝突,更有人認為馮亭獻上黨是嫁禍於人,想挑起秦趙之爭。趙國群臣分為兩派,相爭不下。最後趙孝成王採納了強硬派--平原君趙勝的建議,派兵接收了上黨。至此,戰事已不可避免。
戰事既開,首先要看看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秦軍總數約有100萬,長平一戰,先後投入大約60萬兵力,而且依照上一節所分析的,秦國士兵為爭軍功,奮不顧身,戰鬥力極強。將領方面,秦國主將是武安君白起,白起乃是一代名將,莫說是在當時,就是在整個戰國時代,都是數一數二。趙國總兵力60萬,長平之戰投入大約50萬,將領先是廉頗,後是趙括。趙軍強於騎兵,但騎兵在廣闊平坦的戰場作戰才能發揮最大威力,不利於在山川河流之間作戰。而秦軍的步兵實力極強,勝過趙國。因此,秦軍無論是在人數還是戰鬥力上都佔優。
然而趙國卻佔了地利,上黨易守難攻,趙軍利用這一點與秦軍抗衡。趙軍兵力、戰力都不如秦軍,提前接收上黨就是看中地利之便,趙國當然要充分利用。
因此,總體說來,戰爭剛開始的時候,秦軍佔優,但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趙軍並不是毫無機會。
究竟是不是中了離間之計?
戰爭開始階段,趙軍在廉頗的指揮下與秦軍交戰幾次,皆不利。這也難怪,畢竟實力不濟。廉頗只好轉入防守,深溝高壘,避而不戰。在這種情況下,秦軍也沒什麼太多辦法,只能靠著戰鬥力強猛攻硬打。戰爭連續打了幾個月,趙軍的地利優勢被秦軍逐漸蠶食,變成雙方各佔一半,但秦軍每前進一步也要付出很大代價,損失慘重,兵力優勢被抵消不少,雙方開始轉入相持階段。
分析到這裡,關鍵問題來了:按照通常的敘述,廉頗避戰的方針是正確的:能打盡量不打,如果秦軍非要強攻,那就利用地利優勢盡量消耗秦軍的兵力優勢,這是實力相對較弱的趙軍戰勝強大的秦軍的必要選擇。後來秦軍在趙國散佈流言,騙趙王用趙括換掉了廉頗,而趙括輕率出擊,這才中了秦軍的埋伏,全軍覆沒。可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場苦戰。這時候比的是士兵的韌性、將領的耐心、不犯錯誤,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經濟實力。後勤保障能否跟上,才是能否堅持下去的關鍵,而這正是趙國最大的弱點。前文我們分析過,秦國經過近百年的變法,經濟實力--尤其是糧食儲備--極其雄厚,而趙國處於四戰之地,戰事頻繁,根本攢不下什麼家底。打這樣的大仗,趙國起初幾個月可能還支持得住,時間一久,真是耗不起。何況,除了糧食供給,後續兵力也是大問題,秦軍總兵力本就在趙國之上,而秦國周邊的韓、魏等國對秦國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太大的威脅,秦國不找他們的麻煩他們已經謝天謝地了,秦國根本無須過多分兵防備。而趙國剩餘兵力要防備匈奴、魏、燕、齊等國趁火打劫,投入50萬已經是舉國之力,再也無兵可用了。
所以,指望秦軍犯錯再出擊,在理論上是完美的,但實際上不等秦軍犯錯,趙國已經撐不住了。這個時候,趙王臨陣換將究竟是不是中了離間之計,就很難說了。趙王很有可能本來就想召回廉頗,換一個能速戰速決的人。若真是如此,也就無所謂中計不中計了。
那麼,趙王除了趙括之外,還有沒有別的選擇呢?
當時趙國軍事人才著實不少,有趙奢、廉頗、趙勝、李牧、樂毅、田單等等。長平戰時,趙奢已死,其子趙括年少成名,在軍中頗有威信,代替父職。廉頗不必說了。平原君趙勝長處一是後勤,二是外交,指揮作戰卻並非趙勝所長。李牧倒是能征善戰,不在白起之下,但李牧防備北方匈奴等少數民族入侵,責任重大,分身乏術。樂毅過去戰績輝煌,但其時已經年老有病,無法出征。田單也是戰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但田單本是齊國人,其時剛到趙國不久,雖然頗受趙王禮遇,被拜為相,但畢竟還是一個客卿的身份,難以服眾。
最後我們看趙括:趙括自幼跟隨父親在軍中,喜愛兵學,善於思考,頗有獨到見解,趙奢也經常向他問計:一次,趙奢率兵攻齊城麥丘,久攻不下。趙王限期一個月破城,趙奢無計可施,十分苦悶。此時趙括獻計,先是善待俘虜,通過俘虜瞭解到麥丘糧草不多的情況,然後給俘虜好吃好喝,把他們放了回去。俘虜回去說趙軍的好處,齊軍將領認為他們動搖軍心,把他們關了起來。趙括又派人把糧食用拋石機拋入城中,結果麥丘軍心、民心大亂,全部倒向趙軍,不幾日齊軍將領便為眾所殺,麥丘城破。能使出這樣的攻心戰術,可見趙括絕非泛泛之輩,趙奢舊部對其心服,由來已久。
據此分析,趙王換將,趙括已經是唯一選擇。
趙括的表現
最後,我們再看看趙括在長平的表現:
趙括到達前線之後,開始組織反擊,收復失地。白起見趙軍換將,趁機提出決戰。趙國決策層的本意就是速戰速決,所以趙括自然答應。
當時情形:白起在西,趙括在東。白起身後是沁水,河寬水深,水流湍急,趙括身後是丹水,河面也很寬,但水很淺,可涉水而過。兩軍南為太行、王屋兩座大山,為秦軍所控制,北面是太行山脈,上面有幾處關隘,秦趙各自控制幾個。整個戰場就在這樣一個盆地中。
趙括為決戰做了充分準備:他先是命皮牢(今山西翼城東北)趙軍出擊,控制沁水,然後揮師向東,與主力一起夾擊白起。趙括又命令駐守晉陽的趙軍南下,保護皮牢趙軍,並威懾河西空虛的秦國本土。做好安排之後,趙括才率主力出擊。
決戰開始,趙括大舉進攻,白起軍撤退到沁水東岸,背水死守。然而,此時趙國的皮牢、晉陽兩軍卻都被秦軍擋住,沒有完成趙括事先的安排,對白起的夾擊沒有形成。於是趙括軍屢次衝陣都無功而返,兩軍難分高下。趙括見夾擊態勢沒有形成,就想退回長平,但白起軍死纏爛打,毫不放鬆。就在兩軍難分勝敗的關鍵時刻,趙軍的糧食先耗盡了。趙括只好丟車保帥,命一支趙軍斷後,掩護大軍東撤回大本營長平。然而眼看就到了長平,前方忽然出現一支秦軍。這是秦國援軍,穿插至趙軍身後,截住了趙軍的去路。此時白起已經追了上來,趙括反而被白起夾擊了。此時趙括只有涉丹水東撤,然而就在趙括剛到丹水河邊時,意外發生了:丹水突然間變深了,無法徒步涉水而過。原來,秦軍另有一軍挖渠引來了黃河水,一下子提高了丹水的水位。就這樣,趙括陷入重圍。
此時戰場形勢演變成了沖與堵的矛盾,趙括軍拚命地要把秦軍包圍圈衝破一個缺口,長平、晉陽、皮牢的趙軍也拚命向趙括靠攏,各路秦軍則拚命阻擊,另有秦軍威脅邯鄲,令後方趙軍不敢來救。秦軍的劣勢在於,一點被破,滿盤皆輸;而趙軍的劣勢則是糧草斷絕。
經過數日大戰,趙軍仍無法突圍。此時趙軍早已無糧,戰馬也已經殺光,甚至到了殺老弱病殘為食的地步。趙括想盡一切辦法,曾派刺客行刺白起,可惜僅僅刺傷白起,未竟全功。趙括又從趙軍中選出一個和自己相貌極其相似的人,穿自己的鎧甲,打自己的旗號,率一軍向晉城方向突圍,而自己則率主力向長平突圍。秦軍射死假趙括,以為趙括已死,於是對真趙括軍進行招降。趙括將計就計,率軍詐降,而秦軍也未完全放棄戒備之心,雙方假受降真會戰,最後一場惡戰,死傷無數,趙軍終因多日無糧,力竭而敗,趙括死於亂軍之中。趙括死後,各路趙軍群龍無首,這才投降,隨後被秦軍坑殺40萬降卒。
千古奇冤之趙括
縱觀長平之戰,趙括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過錯:皮牢趙軍未能控制沁水十分可惜,趙軍自此就失去了獲勝的機會,只能轉而求自保。而後來趙軍的失敗,原因無非是兩點:一是糧草不濟,二是兵力不足。秦趙兩軍主力接戰,趙括雖未實現自己的意圖,但也始終不落下風,是因為糧草不濟才被迫撤退。而從兵力上看,秦軍除主力白起軍外,尚有多支部隊,分別用於阻擋趙皮牢、晉陽軍,穿插包圍趙括軍,挖渠引黃河水,阻擋趙長平留守軍,威脅邯鄲,另外在沁水、丹水之上還都有水面部隊。其中尤其穿插包圍趙括軍的秦援軍,更是兵力充足。而趙軍除主力之外,其餘各部都實力不濟,能自保已經不錯,難以對主力有真正的幫助。
趙括在這種不利形勢下,已經充分地消耗了秦軍的有生力量,秦軍獲勝也是一場慘勝。趙括這一戰也贏得了對手的尊敬,據說白起戰後遍尋趙括屍首不得,只找到了趙括的鎧甲和佩劍,白起傷心不已,將趙括鎧甲厚葬,取趙括劍自用。
後來白起還對秦王說,自己率50萬大軍圍趙括20萬軍,傷亡過半才獲勝,實在是前所未有之事。趙軍主力斷糧多日,人相食而鬥志不懈,直到趙括戰死軍心才亂,趙括用兵實在是有獨到之處。秦王則說,長平一戰,秦軍損慘勝,然而趙括死,白起存,這才是秦國的大勝。
總的來說,長平之戰,趙王因為國力不濟,不能用廉頗的固守之計,只好以趙括代替廉頗。而趙括主動出擊,不是沒有勝機,可惜趙軍糧草、兵力都不足,這才無力回天。即使如此,趙括也大量消耗了秦軍的有生力量,沒讓秦軍佔到大便宜。因此要趙括為長平之戰的失敗負責,實在是一種苛求。我們應當看到,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光有強大的軍隊,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沒有足夠的後備力量,是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的。趙括在長平已經盡了最大努力,換了別人,恐怕也無法做得比他更好,讓他背上紙上談兵的笑柄,實在是千古奇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