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中國境內從古至今的四大風水寶地 | 陽光歷史

 

A-A+

細數:中國境內從古至今的四大風水寶地

2016年11月01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120 次

  北京:北依山險、南控平原

  北京建城已經有三千多年,歷史上一直是軍事、政治中心,歷來被風水學家認為是「山環水抱必有氣」的理想都城。關於北京的最早記載是周武王當年封堯的後代於薊丘——就是現在的北京。在春秋戰國的時候,這裡曾是燕國的國都。遼代時被稱作燕京或南京,是遼國的陪都。到了公元1153年,金遷都北京,改名為中都,這裡從此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元代以「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原則建北京為大都,初步奠定了現在北京城的規模。明成祖遷都北京後,為了體現皇權的核心地位,把全城的中軸線向東推移了150米,新建的宮殿都在中軸線上,又在線北堆築了一座景山,用以鎮元代殘餘的王氣,以便明代長治久安。清代仍以北京為都城,分別在城的北、東、西面增建了地壇、日壇、月壇,分別表示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用來舉行祭祀典禮。

  在古老的中國文化裡,風水地理文化一直備受重視。堪輿家們認為:「京城者帝之都也,國之要地,龍脈要衝,需依五行方位而建,山陽而水北,坐北而面南,受上天之佑,聚五帝之德。」北京北依山險、南控平原,正是古人心中建立帝都的理想的風水寶地。其西部的西山,為太行山脈;北部的軍都山為燕山山脈,均屬崑崙山系。兩條山脈在北京的南口(南口是兵家要地)匯合形成向東南巽方展開的半圓形大山灣,山灣環抱的是北京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河流又有桑干河、洋河等在此匯合成永定河。在地理格局上,「東臨遼碣,西依太行,北連朔漠,背扼軍都,南控中原」,有利於發展和控制的戰略優勢。

  宋代大儒朱熹一生精於研究堪輿之道,《賓退錄》記載了朱熹對北京風水的評價:「冀州好一風水:雲中諸山,來龍也;岱岳,青龍也;華山,白虎也;嵩山,案也;淮南諸山,案外山也。」代表了當時朝野對於北京地勢的看法,對後人影響很大。元代蒙古貴族巴圖南在忽必烈選擇定都地點時極力推薦北京,《元史·巴圖魯》中記載了他的話:「幽燕之地,龍盤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

  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大臣們認為這裡是元代亡國之地,王氣已盡,不宜建都,於是定都南京。沒想到「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以燕王的身份奪了天下,他覺得燕京(即北京)是自己發跡之地,「龍潛於此,多有經營」。他的臣僚也紛紛上疏陳述北京作為都城的好處:「伏惟北京,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俯視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勢,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萬世之都也。」於是明成祖決定遷都北京,時人一片贊同之聲。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政局頹勢日顯,一些反對意見又被重提,將危局歸罪於當年遷都之舉。通觀明朝立國將近300年,一直處於北方民族的覬覦之下,多災多難。這和北京離北邊的邊界太近,確實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導致明朝滅亡的原因並非地理,而在於朝廷的腐敗無能,這是歷史所能證實的。

  宋代大儒朱熹一生精於研究堪輿之道,《賓退錄》記載了朱熹對北京風水的評價:「冀州好一風水:雲中諸山,來龍也;岱岳,青龍也;華山,白虎也;嵩山,案也;淮南諸山,案外山也。」代表了當時朝野對於北京地勢的看法,對後人影響很大。元代蒙古貴族巴圖南在忽必烈選擇定都地點時極力推薦北京,《元史·巴圖魯》中記載了他的話:「幽燕之地,龍盤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

  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大臣們認為這裡是元代亡國之地,王氣已盡,不宜建都,於是定都南京。沒想到「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以燕王的身份奪了天下,他覺得燕京(即北京)是自己發跡之地,「龍潛於此,多有經營」。他的臣僚也紛紛上疏陳述北京作為都城的好處:「伏惟北京,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俯視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勢,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萬世之都也。」於是明成祖決定遷都北京,時人一片贊同之聲。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政局頹勢日顯,一些反對意見又被重提,將危局歸罪於當年遷都之舉。通觀明朝立國將近300年,一直處於北方民族的覬覦之下,多災多難。這和北京離北邊的邊界太近,確實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導致明朝滅亡的原因並非地理,而在於朝廷的腐敗無能,這是歷史所能證實的。

  北京城是完全在中國風水理論指導下規劃建設的,大至選址、佈局,小至細部裝修,處處寓涵風水思想,是風水學應用的典型實例。近代以來,北京得到了歷代政府的悉心保護。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將故宮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使故宮成為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歷經五個世紀的古都。

  瀋陽:山環水繞、自成一系

  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城」之稱的瀋陽是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地處古沈水(渾河支流)之北(陽)而得名。這裡孕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在7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瀋陽從公元前229年設立侯城起,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滿語稱瀋陽為盛京,意思是興盛的城市。1636年,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後,仍然把盛京作為陪都。

  瀋陽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優勢。它北有外興安嶺,西有蒙古高原,東有大海,南有鴨綠江。西北高,不失為天然屏障,東南低,水域環繞。它離中原近,是關東與關西的咽喉,是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的融合點,也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兵家必爭之地。據《清太宗實錄》記載,努爾哈赤於後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召集群臣,商議把都城由東京(今遼陽市)遷往瀋陽,有人認為這樣做勞民傷財,而努爾哈赤卻執意要遷。他的觀點是:「瀋陽形勝之地,西征明,由都爾鼻渡遼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鮮,可由清河路以進,且於渾河、蘇克蘇滸河之上流,伐木順流下,以之治宮室、為薪,不可勝用也,時而出獵,山近獸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朕籌此熟矣,汝等寧不計及耶?」努爾哈赤是從軍事和生活兩方面看待瀋陽的,他把都城遷到瀋陽,奠定了滅明的基礎。

  以風水學的觀點來看瀋陽,這裡也是王氣充沛。古云:「來龍不去數千里,決然不是王侯地。」中國自萬岳之尊崑崙山分出南龍、中龍和北龍三條風水龍脈,沈城屬於北龍長白山之浩瀚風水餘脈,經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層層脫換,辭樓下殿,穿狹過澗,蜂腰鶴膝,回龍顧祖,承襲亙古不朽之旺氣,不遠千里迢迢綿延而來,於棋盤山、輝山收勢住形,平原結穴於沈水之陽(渾河北岸),難得之至,是以奠定了沈城為北方眾城之首的格局。

  沈城的母親河渾河,是沈城發祥之活水源頭,對於此地的風水意義不同尋常。在古人看來,渾河有著界合兩岸地脈,兜收天地精華,護侍沈城,並吸納東來源源財氣,以富養清朝國力,綿延八旗子弟的祥瑞之意。此外,渾河水系和平區段,水曲S形,抱北而繞南,天機造化,週而復始,生生不息,恰恰是太極圖吉形。清初渾河被闢為皇家河道,用來運輸宮廷所需物資,這就要求整個河道不得有任何侵佔和污染。

  以風水學的觀點來看瀋陽,這裡也是王氣充沛。古云:「來龍不去數千里,決然不是王侯地。」中國自萬岳之尊崑崙山分出南龍、中龍和北龍三條風水龍脈,沈城屬於北龍長白山之浩瀚風水餘脈,經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層層脫換,辭樓下殿,穿狹過澗,蜂腰鶴膝,回龍顧祖,承襲亙古不朽之旺氣,不遠千里迢迢綿延而來,於棋盤山、輝山收勢住形,平原結穴於沈水之陽(渾河北岸),難得之至,是以奠定了沈城為北方眾城之首的格局。

  沈城的母親河渾河,是沈城發祥之活水源頭,對於此地的風水意義不同尋常。在古人看來,渾河有著界合兩岸地脈,兜收天地精華,護侍沈城,並吸納東來源源財氣,以富養清朝國力,綿延八旗子弟的祥瑞之意。此外,渾河水系和平區段,水曲S形,抱北而繞南,天機造化,週而復始,生生不息,恰恰是太極圖吉形。清初渾河被闢為皇家河道,用來運輸宮廷所需物資,這就要求整個河道不得有任何侵佔和污染。

  現在的瀋陽是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國際大都市和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及旅遊中心,在新的時代,瀋陽煥發著勃勃生機。

  太原:三水包圍、險關為塞

  山西省的省會太原是一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古城,歷史上稱之為晉陽,簡稱「並」。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太原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重鎮,史載有「控山帶河,踞天下之肩背」的盛譽。太原始建於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時期,當時被稱為晉陽邑,戰國初期趙國建都於此。秦代,太原郡為全國36郡之一,西漢又稱并州,為全國13州之一,這也是太原又稱并州的淵源。南北朝以前的前趙、後燕、前燕、前秦及北齊,都以太原為國都。隋朝時,晉陽在全國是僅次於長安、洛陽的第三大城市。唐王朝發祥於晉陽,封晉陽為北都,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五代時期,後唐、後晉、後漢、北漢亦以太原為國都。到清代,太原已發展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商業、手工業城市。翻開歷史,可以發現,在公元11世紀以前,許多對古老中國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中和許多王朝的治亂興衰之中,都曾有太原這個名字,而這些都跟這塊土地有著直接的聯繫。

  2500多年來,太原孕育了悠久燦爛的文化,也造就了一大批在中國歷史上耀眼奪目的文人才俊。唐代邊塞詩人王翰、王之渙寓細緻委婉於雄壯豪放之中,抒寫了獨具蒼涼之美的千古絕唱;羅貫中開創了我國語體章回小說的先河,創作了《三國演義》;明末清初的大儒傅山以其淵博的學識與高尚的氣節為後人所敬仰。還有元好問、閻若璩……他們無不為中華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太原之所以成為這樣一座歷史與文化之都,是與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富足雄厚的經濟實力、人文環境密不可分的。首先,太原地處山西黃土高原的中心,周圍雄關險隘環繞,歷來是易守難攻、可進可退的軍事要地。同時,由於太原處於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過渡地帶,兩種文明導致的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之間的衝突與融合,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的興替與治亂。晉陽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太原人見多識廣,對於戰爭極為熟悉,在他們心裡,「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意識很是普遍。歷朝歷代統治者利用這一優勢,經常在當地招募、組織素質精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這是晉陽在歷史上佔據重要戰略地位的人文因素。因此,在歷史上長期處於華夏文明和中國政治力量的核心半徑之內的太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華夏的政治格局。

  此外,處在西北高原上的太原,西倚蒙山和天龍山,東邊和南邊有汾河環繞,中間是一片開闊的平原,之間又有晉水和風峪沙河,如此三水包圍的地形在乾燥的高原上殊為難得,非常適宜農業生產,所以自古就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太原盆地東、西、北三面的山地丘陵地區,植被繁茂,水草豐沛,是理想的牧場,因此畜牧業也很發達。太原的自然礦產資源豐富,早在春秋時期,太原的冶銅業就很發達。歷史記載董安於建晉陽城「公宮之室,皆以煉銅為柱質」。太原的冶鐵業也很有名,唐代杜甫詩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就是對太原冶鐵業精湛工藝的真實描述。太原這種農牧結合、漁獵並舉,手工業、商業相兼的經濟地理環境,為其在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太原之所以成為這樣一座歷史與文化之都,是與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富足雄厚的經濟實力、人文環境密不可分的。首先,太原地處山西黃土高原的中心,周圍雄關險隘環繞,歷來是易守難攻、可進可退的軍事要地。同時,由於太原處於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過渡地帶,兩種文明導致的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之間的衝突與融合,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的興替與治亂。晉陽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太原人見多識廣,對於戰爭極為熟悉,在他們心裡,「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意識很是普遍。歷朝歷代統治者利用這一優勢,經常在當地招募、組織素質精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這是晉陽在歷史上佔據重要戰略地位的人文因素。因此,在歷史上長期處於華夏文明和中國政治力量的核心半徑之內的太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華夏的政治格局。

  此外,處在西北高原上的太原,西倚蒙山和天龍山,東邊和南邊有汾河環繞,中間是一片開闊的平原,之間又有晉水和風峪沙河,如此三水包圍的地形在乾燥的高原上殊為難得,非常適宜農業生產,所以自古就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太原盆地東、西、北三面的山地丘陵地區,植被繁茂,水草豐沛,是理想的牧場,因此畜牧業也很發達。太原的自然礦產資源豐富,早在春秋時期,太原的冶銅業就很發達。歷史記載董安於建晉陽城「公宮之室,皆以煉銅為柱質」。太原的冶鐵業也很有名,唐代杜甫詩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就是對太原冶鐵業精湛工藝的真實描述。太原這種農牧結合、漁獵並舉,手工業、商業相兼的經濟地理環境,為其在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使得太原見證了中國所有朝代的興衰更替。中國古代城市所應有的各種角色與功能,太原都經歷過、扮演過,它的歷史成為我國城市文明史上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西安:金城千里、天府之國

  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歷史上繁榮昌盛的王朝周、秦、漢、唐都在這裡建都,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中西安一直是中國的政治中心,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那麼,中國歷史前半期為何定都於關中?這與關中南阻秦嶺、北濱渭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的宏觀地理形勢有很大關係。

  公元前11世紀,周文王作豐邑,後來周武王都鎬京,一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近300年時間,豐、鎬二京一直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也是西安作為中國首都城市的開始。在周人之後,秦人也以關中為根據地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統一王朝,並先以櫟陽後以咸陽為首都,對後人建都於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定都關中,在今西安市西北郊龍首原北麓興修起長安城。當年張良建議劉邦定都長安時說:「關中左函谷,右隴蜀,北有胡苑之利,南有巴蜀之饒,正可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金城千里」指關中平原四周為山原、河川所環抱,猶如一座規模龐大的天然城堡。關中南有秦嶺,西有隴山,北面是黃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還有黃河天塹為屏障,東面也有黃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其後二百餘年,長安城一直作為西漢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這裡,「文景之治」造福百姓,「漢武盛世」建功立業。這裡也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在當時與羅馬一起稱雄東西方世界。魏晉南北朝時代,作為多個割據政權的都城,長安城一直使用到隋文帝建成大興城的583年。唐代改大興城為長安,並且增修宮殿,成為當時大唐盛世絢爛繁榮的象徵。

  今天的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省會,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在教育、科技、製造等方面走在中國大城市的前列。由於西安處於中國的腹地,20世紀70年代,當我國決定建立自己獨立的大地坐標系統時,通過科研人員的實地考察和綜合分析,最後確定咸陽市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境內,具體坐標為「34° 32′ 27.00〞N、108° 55′ 25.00〞E」的地方是我國的大地原點,也就是我國水平控制網中推算大地坐標的起標點,利用它我們可以精確地知道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我國的國家授時中心(陝西天文台)本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這裡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任務。我們所得到的北京時間就是從這裡發出的。國家授時中心是國家的關鍵技術基礎設施、重要戰略資源和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科技支撐,是我國至為重要的科研部門。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