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紅軍號兵:因戰況激烈忘吹撤退命令全員陣亡 | 陽光歷史

 

A-A+

解密紅軍號兵:因戰況激烈忘吹撤退命令全員陣亡

2018年04月26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45 次

  人物小傳:袁林,1913年出身於井岡山下的永新縣長富鄉袁家村。1928年參加少先隊,之後任交通員和赤衛隊員。1930年參加紅軍,任司號員。1931年,作為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參加了大會。長征開始後在紅軍總政治部破壞部工作,歷任破壞幹事、破壞科長。

  抗日戰爭中,在紅軍第27軍政治部任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部部長,後任團政委、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警備第1團營教導員,先後在延安軍政學院、延安醫科大學、延安軍事學院、中央黨校學習和任職。新四軍營教導員、團政委。中原突圍後,冒充國民黨逃兵逃回老家江西永新。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永新縣武裝大隊副大隊長,吉安縣縣長等職。1959年奉命組建井岡山管理局機構,並任中共井岡山黨委第二書記兼管理局長,後任書記。期間先後接待了朱德、毛澤東重返井岡山。

  采寫時間:2004年5月

  從南昌出發時,聽說有一位曾接待過毛澤東和朱德的長征紅軍袁林,記者就一直在多方尋找他的下落。沒想到,在吉安市無意中打聽到了他的下落—原來,老人現在住在吉安的兒子家裡。

  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在吉安市干休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順利地在一幢普通的居民樓裡,找到了袁林。

  91歲的袁林耳朵背得很厲害,一口永新話也非常難懂,但是當他聽懂我們是為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70週年而來尋訪健在老紅軍後,顯得非常激動,在他妻子的耐心幫助下,我們的採訪艱難地展開了。

  3發炮彈幾乎同時在袁林身邊炸開,氣浪把他高高拋起

  1930年4月,還差半年才滿17歲的袁林參加了紅軍,在紅20軍當戰士。營裡缺少號兵,就選了袁林等3個年紀小的戰士學習吹號。

  「那陣兒,做夢都想拿槍上戰場,一聽說當衛生兵、炊事兵,滿肚子不高興。」直到今天,袁林還記得最初成為號兵時那種不滿。

  唯一令袁林欣慰的是,營長給他弄了頂軍帽,軍帽上的紅五星是紅布剪裁而成的—那是唯一能體現他是紅軍的標誌。

  第一次戰鬥,袁林不僅沒能吹響軍號,還犯了個錯誤。

  一開戰,暴雨般的子彈呼嘯著,打在他前後左右的稻田里,直冒水泡。袁林覺得每一顆子彈都是衝自己而來的。3小時以後,紅軍戰士衝到山頂鐵絲網前,敵人蜂擁而出,雙方開展肉搏戰。紅軍戰士敵眾我寡全部陣亡。

  戰爭如此慘烈,袁林看呆了,不僅沒吹軍號,甚至沒有聽到撤退的命令。結果受到了司號長的嚴厲批評。

  在水口激戰中,站在連指揮所的袁林,親眼看到自己朝夕與共的號兵一個個倒在敵人的槍下。

  袁老回憶說,當時,全團只剩下不到200人。後來當了開國上將的師政委朱良才把他們整編成一個連,由師參謀長耿飆—也是後來的開國上將—代理團長。

  朱良才政委問:「你們團還有幾個號兵?」

  「就我一個。」袁林說。

  「不能讓敵人停歇,吹衝鋒號,攻佔對方的山頭!」朱良才命令。

  彈雨中,袁林跑到一條最高的田埂上,吹起衝鋒號……

  3發炮彈幾乎同時在袁林身邊炸開,氣浪把他高高拋起,倒在稻田里……聽到衝鋒號聲,那些受傷和疲勞的倒在地上的紅軍士兵們又吶喊起來,拄著槍、刀,冒著敵人機槍掃射,衝向山頭,與反衝鋒的敵人短兵相接,展開血肉拼刺……紅軍寡不敵眾,撤向友鄰部隊的陣地。

  醒過來的袁林,和另一位戰友扶架著一名傷員落在後面,一群敵人緊追過來。袁林讓戰友背傷員先走,自己伏在田埂上,舉起駁殼槍把跑在最前面的3個敵人撂倒,緊接著向左邊最近的一個小山奔去,引開了敵人……

  1931年,第四次 「圍剿」前夕,袁林到軍團政治教導隊學習,從此離開了號兵崗位。但是,他保留下了自己的號嘴和號兵符號牌,符號牌是紅色橢圓形的,上面寫著:

  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九師二十七團一連司號員袁林

  「沒想到,我這個號兵的經歷,在長征路上還發揮了一次作用。」袁林特別告訴記者,在董公寺戰鬥中,戰況至為慘烈,以至於一位名叫賀友壽的老號兵竟緊張得吹不響軍號,身為「破壞幹事」的他來不及查問號兵是誰,接過軍號就吹。

  袁林說,戰鬥中,軍號就是命令,沒有了軍號,戰士們就會不知所措。所以,作為號兵,絕不能耽擱一分一秒。

  「號兵要有嫻熟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在戰場上精神過於緊張,一個音符吹錯了,或者是吹不響號,都很可能給部隊帶來重大的損失!」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