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印度歷史上的「百家爭鳴」
中國有春秋戰國,印度有列國爭雄;中國有百家爭鳴,印度有諸子時代。顯然,那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重要的變革時期,動盪的時代,催生了智慧的花朵。
大致與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相當,印度也迎來了列國爭雄、百家爭鳴的時代
公元前七世紀至前四世紀,大致與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相當,印度進入了史家所謂的列國紛爭的時代。據佛教早期文獻《長阿含經》卷五記載,大約公元前六世紀初,北印度有16個較大的國家存在。十六國之外,還存在很多較小的王國。經過長期的兼併,摩揭陀的勢力逐漸擴大。摩揭陀國建立於公元前七世紀中期,後征服了恆河下遊的鴦伽國,建都王捨城,又打敗了北鄰強國居薩羅、迦屍以及跋耆國,在恆河與宋河的交匯合處建立新的都城華氏城。公元前四世紀,難陀王朝統治摩揭陀,又征服阿般提等國,版圖包括恆河中下遊流域、中印度部分地區、羯陵伽部分地區和南印度個別地區,成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佛教便是在這時期產生的。釋迦牟尼(約公元前566-前486年)在世時,主要在摩揭陀國傳教,印度的佛教聖地,如佛陀悟道的地方菩提伽耶和第一次傳法的地方鹿野苑以及著名的那爛陀寺院,都位於摩揭陀境內。佛陀主張用方言俗語而不是高雅的梵語宣教,他宣講教義時,使用的便是摩揭陀語。約在佛陀圓寂二百年之後也就是阿育王執政期間,舉行佛經第三次結集時,使用也是摩揭陀語。
印度的釋迦牟尼和我國的孔子(約公元前551-前479年)以及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約公元前469-前399年)基本上是同時代的人。顯然,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重要的社會變革時期,印度也是如此。列國時代,農業逐漸取代遊牧業,成為當時社會經濟的基礎;手工業和商業發展很快,城鎮大量出現。印度經濟的轉型導致社會結構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自由的氏族部落社會處於解體的狀態,印度文明正從森林文明向封建文明過渡,尚不定型的君主制與共和制(「酋長制」)國家處於不斷的「混戰」狀態。與此同時,隨著社會各階層之間矛盾的不斷加深,各種宗教派別應運而生,相互之間爭論不休,所以,列國爭雄的同時也是百家爭鳴的諸子時代。
印度的思想界非常活躍,出現了各種反婆羅門教的「異端」學說——沙門思潮
當時印度的思想界非常活躍,出現了以宗教為表現形式的各種意識形態潮流即沙門思潮。「沙門」(Sramana)是指當時一批新的反婆羅門教的思想家,他們過著與婆羅門祭司不同的生活,或隱居於山林之間,進行各種苦行和瑜伽修煉;或創立新的宗教派別,對宇宙和人生的各種問題有著不同的觀點。各種沙門思潮都是無神論,一致反對婆羅門教的教義和婆羅門的特權地位以及種姓制。
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從雅利安人說起。
在入侵印度之前,雅利安氏族部落原來就存在著三個階層:武士、祭司和牧民,但三者的身份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進入印度之後,到吠陀時代後期(約公元前十世紀-公元前七世紀),隨著遊牧生活到農業定居生活的轉變,原來的三個階層逐漸演變成了界限分明、等級森嚴的種姓,祭司變成了最高等級的婆羅門種姓,武士貴族階層即剎帝利次之,一般平民即從事畜牧業、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人變成第三等級即吠捨種姓,而土著居民以及「犯罪」的雅利安人則淪為第四等級即首陀羅種姓,從事最低賤的職業,為前三個種姓服務。不同的種姓之間不能通婚,各種姓的職業世代不變。婆羅門祭司階層吟詠著神聖的經文,成為神與人之間的中介,社會地位至高無上。
同時,為了突出「神」的重要性,婆羅門教的祭祀儀式變得越來越繁瑣複雜,祭祀規模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一場大的祭祀活動常常要宰殺數百頭牲畜,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人祭現象,婆羅門和婆羅門教日漸墮落。結果,到了列國時代,就出現了各種反婆羅門教的「異端」學說——沙門思潮。
在風起雲湧的沙門思潮中,影響最大的無疑是佛教和耆那教。
佛教不僅排除了婆羅門教的殺牲獻祭和繁瑣的宗教儀式,而且從根本上否定了種姓制
針對婆羅門神造萬物的說法,佛陀提出緣起說,認為萬事萬物非神所造,世界由四大(地、水、火、風)構成,每一事物都是相對的、暫時的,都在不斷的變動之中,不存在什麼永恆的大梵或神;將緣起說用以解釋社會人生,佛陀提出十二因緣說,認為人世間的一切都由「因緣」決定,「因緣」即條件和關係,各種事物都以一定的條件(因緣)而彼此互為因果、互相依存且不斷變化。
佛陀講究邏輯和因果關係,不像婆羅門教那樣強調神的意志;佛陀認為人生充滿苦難,欲脫離苦海,只能依靠自我的修行,從而排除了婆羅門祭司的中介作用;佛教主張每個人,無論什麼種姓,只要行「八正道」即正見(正確看法)、正思維(正確的思考)、正語(正確的言論)、正業(正確的行為)、正命(正確的謀生手段)、正精進(正確的修行努力和進步)、正念(正確的記憶和心理)和正定(正確的入靜),戒殺生、戒偷盜、戒淫亂、戒妄語、戒酒,便可從人生苦海獲得解脫。這不僅排除了婆羅門教的殺牲獻祭和繁瑣的宗教儀式,而且由四種姓平等發展成眾生平等,從根本上否定了婆羅門教的種姓制。
原始佛教本來屬於樸素的無神論,但在神話之邦印度,佛陀涅槃之後也被神化了,而婆羅門教主神因陀羅也變成了佛陀的脅從。
東郭先生走路害怕踩死螞蟻,在我們看來是個笑話,而對耆那教徒來說是天經地義
耆那教的創始人為「大雄」即尼乾陀·若提子,大致與佛陀是同時代的人。在反對婆羅門及其教義方面,耆那教與佛教多有相似之處。
耆那教的突出特點在於嚴格要求不殺生,中國的東郭先生走路都害怕踩死螞蟻,在我們看來是個笑話,而對耆那教徒來說則是天經地義——耆那教要求信徒走路時要謹防踩死蟲蟻,要用布捂著鼻子和嘴以免吸入昆蟲。耆那教認為,婆羅門教的各種祭祀本身都是罪孽,因為宰殺動物有罪。
與不殺生的信條相關,所有的耆那教徒都奉行素食主義。除了不殺生,耆那教嚴格實行禁慾主義和苦行。「耆那」意為「勝利者」或「完成了修行的人」,指的便是那些戰勝了情慾而得道的人,實行苦行包括節食、忍受各種肉體痛苦、絕食而死等等。
難陀王朝之後,旃陀羅笈多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孔雀王朝,與秦始皇追求長生不死截然相反,旃陀羅笈多是虔誠的耆那教徒,在位25年後主動退位,苦行修煉,後按耆那教的慣例絕食而死。
佛教和耆那教在反對婆羅門教的同時,也從婆羅門教中吸收輪迴、業報、解脫(涅槃)等觀念。
順世派和邪命教等宗教派別的沙門大多沉醉在痛苦中無以自拔
佛教和耆那教之外,當時印度還存在著順世派(Lokayata)和邪命教(Ajivika)等多種沙門思潮。據佛教文獻記載,有所謂「六師」、「六十二地」和「九十六外道」等說法;而據耆那教文獻,則有「三百六十三見」之說。
不過,與佛陀和大雄不同,順世派和邪命教等宗教派別的沙門大多沉醉在痛苦中無以自拔。順世論的代表思想家阿耆多·翅捨欽婆羅嘲諷一切道德,也嘲笑當時一切形式的形而上學,主張享樂主義,在普羅大眾之間極為盛行。
邪命教代表思想家末迦黎·拘捨羅認為一切都是天命所決定,他本來提倡聽從命運、順其自然的宿命論,但當他看到一些部落慘遭屠殺後,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從而變成了一個說狂話的瘋子。
「六師」之一的富蘭那迦葉認為當時的世界處於混亂之中,因此正確與錯誤、神聖與低下已經沒有了什麼標準,社會已經失去了道德,因此,劫盜、掠奪、私通、妄語,談不上是什麼惡,而佈施行善也沒有什麼功德可言,更不會有什麼福報。
不可知論者散惹邪·毗羅梨子認為一切事物和真理都是不可知的,據說他有很多弟子,佛陀的兩個大弟子舍利佛和大目犍連原本都是他的弟子,後來才皈依佛教。這些沙門們要麼是憤世嫉俗,要麼主張縱慾享樂,他們在當時的印度社會中都有一定的影響。
在各種沙門思潮的衝擊下,婆羅門教也朝著有利於個人虔誠而非獻祭的方向發展,經過改革,演變成了印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