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史上那些巧妙躲過皇帝屠刀的牛人 | 陽光歷史

 

A-A+

盤點歷史上那些巧妙躲過皇帝屠刀的牛人

2016年01月26日 史海秘辛 暫無評論 閱讀 95 次

  皇帝愛拿功臣下刀,但也有不願意挨的。因為臣子知道,眼前養活自己的人平時是慈眉善目的,但到了年底,就會儼然成為一個惡狠狠的屠戶。那麼這功利與存身自然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抽身隱退其實並不是一種懦弱的表現,而更像一種人生的境界。所以,不要相信那共患難,同安樂的那張假面具!

  ——處世篇

  說到功成身退,歷史上的人自然不在少數。其中一個閃閃的名字——范蠡,就是一個成功隱退的人。他幫助越王勾踐二十多年,最後在滅掉吳國以後居然遞出辭職信。勾踐拿著這封辭職信,怎麼想也想不通,於是問他,「跟我這麼多年,終於功成名就了,解決了後患之憂,該到與我享受榮華富貴的時候,你怎麼說不干就不幹了呢?」而范蠡只是表面搪拖,因為他心裡想著,功成名就,能共患難但不能共榮華。榮華的背後其實就是斷頭台,不能看到表面的光鮮,更應看到背後的骯髒。但是,家人知道這樣的消息,無不為他惋惜,覺得還可以做得更好,為何又大好之時做出了逃難的決定?

  其實范蠡這種想法,更像在經營自己的人生。為什麼?因為他懂得人生價值曲線,高位拋,低位進的道理。那麼,他的人生又經歷了一波三折,歷史才肯善罷甘休地描寫他的豐功偉績。他覺得人貪念一生便很快招來橫禍,於是急匆匆地逃到了齊國。更名改姓,從此他又當起了商人,很快就富甲一方。後來驚動了齊王,便想讓他為相。後來範蠡又做出了常人無法理解的決定,退回相印,散盡家財。家人不理解,范蠡回答說,如果只取不施,侍富不仁,那這種方式為什麼不放棄呢?於是,范蠡又逃到了陶邑,完全不顧家人對自己的埋怨,而一天比一天快樂。家人說他別人都在思富求財,你卻說沒用。范蠡又和家人說,窮與富,其實完全在於自己的內心,只要用心,錢財一定會得到的。那麼范蠡並沒有辜負他說的那句話,他認為陶邑地勢優越,四通八達,是一個經商的好地方。於是經過范蠡的巧妙經營,便很快成為了當地的首富,江湖人號——陶朱公。之後范蠡又散盡了家財,這讓守財才者始終想不透的做法,卻是人生的真諦。


  范蠡三散家財,是他的人生真諦,也正是有這等的做法,才躲過了勾踐的那把明晃晃大刀。因為就在范蠡不辭而別後,由於勾踐日日享樂,讓文種心情極度低落,後來經常掛個病號不上朝。但是小人常常有,說大夫文種覺得自己功高,桀驁不馴,私底下勾結想謀反。這事還了得,勾踐便賜給文種一把寶劍,下道命令:你教會我七種計謀打敗吳國,而我只用了三種,剩下的留在你那,我命令你去替我死去的先王謀策!正用上那句話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早知有今日,何不學范蠡!絕望之後的文種,憤然西去了!

  ——幸運篇

  相比那些明晃晃的屠刀,殺了許多人,也留下了許多人。但是大多臣子們還是處於被動的形勢,掌刀人還是在皇帝那裡。不過,皇帝的確怕人篡了自己位,自己腦袋也保不齊哪天掉了。按照自我防禦的最狠之法就是攻擊,攻擊是最好的防禦,所以他們更願攻擊對自己不利的人。不過有位皇帝,防禦的乾淨利索,那技術能堪比義大利足球隊的後防線。

  這人就是趙匡胤,也就是「杯酒釋兵權」,北宋丁謂的《丁晉公談錄》、王曾的《王文正公筆錄》有記載有相互矛盾,司馬光在《涑水紀聞》描述的則更為詳細。但是北宋的《三朝國史》、《太祖實錄》中卻隻字未提,難免有些學者會產生爭議,故而這件事更具有故事性。但故事卻很深入人心,相比之較下,他就比那朱元璋做得遊刃有餘多得多,而他的臣子自然也是幸運兒。為了不讓黃袍重演,趙匡胤也是思來想去,於是就決定和禁軍的將領們攤牌,尤其是石守信、高懷德、韓令坤、趙彥等人。

  公元961年趙匡胤,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宴席,宴請這些昔日的功臣們。氣氛融洽之時,他突然臉色轉變,問道將領們:「這皇帝誰都想當,倘若你們的手下想擁你們當皇帝,你們不答應行嗎?」趙匡胤一語驚起四座,眾將於是俯身磕頭請罪,表示服從他的安排。結果無非有兩種可能,一是,臣子真發生兵變,不過趙匡胤先聲奪人,要是有人站出來就是真正的亂臣賊子了,故而幾率會小。二是,老老實實交兵權,聽老大的安排。那麼他們還不想做掉腦袋的傻事於是選擇了第二種。第二天部下都稱生病而沒去上朝。這樣趙匡胤才一陣歡喜,就派他們做了各地任節度使,而兵權則由各州來統一管理,其實節度使只不過是個空頭的銜而已。所以說他們是幸運兒,不但當頭的能有個好的處理方式,並且臣子也懂得順勢而為,當退即退,要不趙匡胤也是個不好惹的主。


  ——明哲篇

  還有一個能有屈身避讓的本領,他便是漢代張良。且說那劉邦帶領著眾多將領們,最終奪得了天下,皆大歡喜之時,便要說說進官加爵的事情了。劉邦拿著他研究多時的筆記,或者他也曾經勾勾抹抹,畫畫叉叉地評定了出來,按級班爵。這時候,他望向那個曾經為他出謀劃策許久的功臣張良,不說那君臣二人何等般地感激涕零淚始干,還是如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驚天地泣鬼神。最後,劉邦金口一開,決定讓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封地。

  此時張良並未顯示多麼興高采烈,令人咋舌的是,這位老臣,竟然將這等賞賜辭讓了,並且謙虛地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那個留成。或許張良覺得這三萬戶太多,還是少要一些的沒妙,當然劉邦也得有個封功行賞的台階下,只好答應了,張良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留候了。其實他也可以要挾劉邦賞賜的多少,但是他懂得明哲處世的道理。況且,親眼看到了韓信等功臣的悲慘結局,讓他在權利的面前感到不寒而慄和唏噓不已。還有就是,張良本身就體弱多病,身體經常不聽大腦的使喚,讓他自己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以說,本身就有著一種疲憊的心態,去面對這件似乎很誘人的差事,顯然有些吃不消,思前想後,張良還是做出了最終地決定,出走!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不想牽扯自己身上更多的麻煩,要是落得個韓信一樣的下場,豈不是光輝一生毀於一旦了嗎?那天,天空乍陰乍晴,似乎有祥雲飄過,他自行告退,瞬間與這個世界超脫了,安心修道,崇信黃老之學。那些儒生,將他一步步地神話開來,包括那本精簡的《奇門遁甲》。顯然成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呂後的最後出現,讓整個局面又重新化解開來,張良重新嘗了那世間的酸甜苦辣,不過最後他的死,是被他的病身子拖累,自己完成了人生的最後一個句號。

  張良是一位謀士,並不是一位莽夫,什麼事情都是三思而後行,這是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所在。難道他,真的什麼也沒得到嗎,其實也不然。理由有二點,一是當年他淪為布衣,不也是韓國滅亡,讓他在腦海裡有了為韓國報仇的目的,而最後他也完成了復仇的心願;二是,在他看來,他能伴隨著劉邦建立一個帝國,個人的價值曲線也走到了頂點,站得高摔得也深,物極必反,不也都是這個道理嗎?倒不如將自己變成這個帝王的賓客,倒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像范蠡和石守信他們這樣的功成身退,是很高明的做法,趙匡胤也確實比朱元璋做得保全的多,張良的明哲保身,是一位智者三思而後行的良方。但很多人看著眼前的飛黃騰達容易沉迷於此,故而又招來許多殺身之禍。雖然隱退更像苟全而生,但卻表現了人生的豁達境界。不被榮華富貴所迷,名利拋後,活了個自我痛快。我們應該景仰這些偉大的人們,能屈能伸,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