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歷史上高俅是怎麼死的?高俅活了多少歲
歷史上高俅是怎麼死的?高俅活了多少歲
(?—1126年),北宋末年人,生於汴京(今河南開封)。政治家。宋徽宗時期的官員,初為蘇軾小史(書僮),善蹴鞠(踢球)。哲宗(趙煦)時,改從樞密都丞旨,王銑因奉命送禮物至端王趙佶處,被留用。趙佶即位為徽宗,更為所寵,擢為殿前都指揮使。加至太尉,與蔡京等「六賊」專權用事,為時人所恨。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隨徽宗南逃,金軍退,返京後,即病死。因是《水滸傳》的主要反派人物而廣為人知,也是北宋新黨領袖之一。
靖康元年徽宗得知金軍渡過黃河後,便連夜倉皇逃往東南避難。《靖康要錄》記載徽宗南逃到了泗州,童貫、高俅各帶領若干勝捷兵和禁軍也趕到與之匯合,一時間又組成了一個徽宗的親信小班子。但是徽宗的寵臣們卻為了邀寵而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相互傾軋。在到達泗州後不久,童貫便與高俅發生衝突。「童貫以勝捷兵三千扈從渡淮如淮陽。高俅以禁衛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童貫扈從徽宗等人繼續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名為「控扼淮津」,高俅於是以生病為由,回到了開封。史書上說,當時隨從皇帝的童貫、梁師成一夥人都被連坐殺死,童貫被處死並梟首於開封,蔡攸也被欽宗下旨處死。恰恰是因為高俅提前離開了江南,沒有參與當時徽宗集團與欽宗集團的鬥爭,反而使他得到了一個比童貫、蔡攸等人幸運得多的下場。惡人未必全有惡報,這也能算是歷史留下的遺憾吧。
《宋史.李若水傳》中提到高俅死於靖康元年(1126):「李若水……靖康元年,為太學博士。開府儀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當掛服舉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躋顯位,敗壞軍政,金人長驅,其罪當與童貫等,得全首領以沒,尚當追削官秩,示與眾棄;而有司循常習故,欲加縟禮,非所以靖公議也。』章再上,乃止。」
其實在正史中,高俅的記載並不算多,這很奇怪,因為一個太尉這麼大的官職卻沒有本紀。並且對他的歷史評價含糊不清,也就是說他不算是個大奸臣。因為這種人物有自由發揮的空間,所以《水滸傳》就將他與童貫、蔡京和楊戩四人並稱為四大奸臣。
歷史上的高俅並非大奸大惡之人,只是巧於左右逢源罷了。記載亦是甚少,最終是善終。他並非同於水滸中所說。不過是施耐庵把他寫得太慘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