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峴與李世民有何關係?李峴與李輔國有何矛盾
說到李峴就不得不說起李恪——李世民的第三子,是李世民兒子中最像他的一個,據史料《新唐書》中記載:「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類己。既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舊唐書》中,也有記載,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未可知。」
由此可見李恪很有才,當時李承乾和李泰為了爭太子的名分而兩敗俱傷,剩下來的皇子中,李恪才能最高,然而,李世民卻立了李治,只因李恪的母親是隋煬帝的女兒,長孫無忌等大臣極力反對,大唐好不容易打下江山,怎麼可能再讓其歸之於隋朝余後一脈。
直至李治登基,長孫無忌權勢滔天,掌控朝堂,房遺愛謀反時,被牽連,長孫無忌直接借此,將其冤死,四個兒子李仁、李瑋、李琨、李璟並流嶺表。被冤的總會有平凡的一天,長孫無忌功高蓋主,與武則天不和,被許敬宗誣陷,流放出去,自縊而死。之後,李治為各皇室血脈平凡,李恪就為其中一支。
李峴是李恪的三子——李琨的長子——李禕的第三個兒子,也就是說,李峴是李恪的曾孫子,是李世民的玄孫,皇室宗親,李峴此人,樂善下士,長於吏治。寬政惠民,愛民如子,勤政廉潔,為百姓辦了很多的實事,深受萬民擁戴。所到之處,政績都非常突出。多次擔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書,七次擔任專門大使。
之所以起起落落這麼多次,只因他遇上了楊國忠,遇上了李輔國,其中經歷多任皇帝,從玄宗直到代宗,玄宗時期,楊國忠對其深惡痛絕,一次,長安連著下了60多天的雨,楊國忠直接將這個禍事安在當時還是京兆尹的李峴頭上,對此,玄宗居然沒有任何的表示,這是李峴第一次被貶,以一個頗為可笑的理由。
李峴被貶離開長安後,京城的糧食價格飛漲,百姓們都說:「欲粟賤,追李峴」,就是說要想使長安糧食價格低廉,最好是把李峴追回來。僅僅這六個字,就足以見得李峴的人品、才能和政績。
安史之亂後,李峴回來,重新做官,肅宗拜他為宰相,可惜,肅宗身邊還有一個李輔國,這個李輔國也是個宦官,當時他的職位是行軍司馬,但是卻不滿足於此,暗中派官員打聽民間的是非,稱為察事。忠誠善良的人遭到誣陷的接連不斷,有事申訴,朝中各官署都不敢違抗。御史台、大理寺關押的重要犯人,還未審訊審判結束,訟詞就被追到銀台,不問罪行輕重,一時全部釋放,無人敢於違背。他每天在銀台門處理天下政事,需要決定時,就稱皇帝頒下制敕,宮中的符印,進出都佩戴在自己身上。即使有敕書,需要李輔國簽署,然後才能施行。
李峴上位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壓住這位猖獗的李輔國,直言上諫,在肅宗的面前磕頭說李輔國亂權專政,皇帝半信半疑,李輔國聽聞此事,深知李峴的厲害,於是主動請求辭去行軍司馬的官職,以退為進,伺機而動。
之後李輔國從中作梗,致使謝夷甫一案遲遲不能解決,鬧到皇帝跟前,皇帝一怒之下,將所有都貶了,李峴直言上諫,也被貶。之後起起落落,一身才華與能力,偏偏生錯了時代。
李峴的老婆,為獨孤氏,為唐玄宗女兒信成公主的駙馬獨孤明的姐妹。更多的記載,便沒有了。
李峴一生公正廉潔,為民請命,制衡閹黨,打擊權臣,堪稱宗室第一賢相,於永泰二年病死,時年五十八,如果他生在太宗時期,或許能與魏徵相提並論,可惜生不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