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十大義軍領袖:揭秘十大起義將領的最後歸宿 | 陽光歷史

 

A-A+

中華十大義軍領袖:揭秘十大起義將領的最後歸宿

2015年12月20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378 次

  1、替天行道——陳勝

  陳勝(?—公元前208),字涉,故又稱陳涉,陽城( 今河南南陽市方城縣)人,早年為人傭耕。陳勝年輕時就是個有志氣的人。他出身雇農,從小就給地主作長工,深受壓迫和剝削,心裡「悵恨久之」,逐漸產生了反抗壓迫、變革現實的思想,曾說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並從小立志要幹點大事業出來。

  當時正值秦朝的殘暴統治時期,階級壓迫極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和自己同命運的人。有一天,他對一起耕田的夥伴們說:「苟富貴,無相忘。」就是說,以後如果有誰富貴了,可別忘了一塊吃苦受累的窮兄弟。大伙聽了都覺得好笑:「咱們賣力氣給人家種田,哪兒來的富貴?」陳勝不免有所感慨,歎息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被統治階級「富貴在天」說教欺蒙的貧苦農民,一時還不能理解實際上代表了他們自己階級擺脫貧困、壓迫的先進思想。而陳勝的傑出之處,就在於他率先看到了這種貧賤、富貴的不平,並提出了改變這種不平的樸素而勇敢的要求。反抗命運的決心猶如一團烈火在陳勝胸中燃燒。不久,他便以實際行動向人們證明了自己的豪言壯語。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大舉徵兵去戍守漁陽(今北京市密雲西南),陳勝也在征發之列,並被任命為帶隊的屯長。他和其他900名窮苦農民在兩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趕往漁陽。當行至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寺坡鄉)時,遇到連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斷,無法通行。大伙眼看抵達漁陽的期限將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因按照秦的酷律規定,凡所征戍邊兵丁,不按時到達指定地點者,是要一律處斬的(然而據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來看,秦律規定「遲到三天到五天,斥責;六天到十天,罰一盾;超過十天,罰一甲」------原文「 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而且如果降雨不能動工,可免除本次征發-----原文「水雨,除興」。並沒有「失期法當斬」這樣的規定。顯然史記的記載不符合真實情況。)。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陳勝毅然決定謀劃起義。是夜,陳勝悄悄找另一位屯長吳廣商議。吳廣,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窮苦出身,他們雖然結識不久,但已是無話不談的朋友。陳勝對吳廣說:「這兒離漁陽還有上千里路程,怎麼也不能按期抵達漁陽了,我們現在的處境,去也是送死,逃亡被抓回來也是死,與其都是死,還不如選擇為國家而死,幹一番大事業?」陳勝接著又對時局進行了分析:「天下人已經苦於秦朝統治很久了,老百姓對秦王朝的苛捐賦稅、募役刑罰已經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我聽說二世皇帝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兒子,本不應繼位,該繼位的是長子扶蘇。扶蘇賢能,卻被二世無故殺害了。還有一位名人叫項燕,曾是楚國名將,戰功卓著,又愛護士兵,很受人愛戴。現在老百姓並不知這兩個人是生是死,我們何不以他們的名義號召天下人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呢?」 吳廣很佩服陳勝的膽略,覺得他的主意符合當時的人心,完全支持陳勝「死國」、「舉大計」的決定。

  古時候盛行預測吉凶的宗教迷信活動。陳勝和吳廣經過一番謀劃後,又專門找了一個算卦的卜問吉凶。聰明的卜者知道了他們的用意,便說:「 你們的事業能成功,且能為百姓立大功。可是你們把事情向鬼神卜問一下吧」陳勝、吳廣聽後非常高興,並從卜者的話中悟出了借鬼神「威眾」的啟示。於是,他們用硃砂在一塊綢帕上寫了「陳勝王(wang)」三個大字,塞到漁民捕來的魚肚子裡。戎卒們買魚回來吃,發現了魚腹中的「丹書」,都覺得驚奇。與此同時,陳勝又讓吳廣潛伏到營地附近一座荒廟裡,半夜裡在寺廟旁點燃篝火裝作鬼火,模仿狐狸聲音,大聲呼喊「大楚興,陳勝王(wang)」!正在睡夢中的戎卒們被驚醒,十分驚恐害怕。第二天戎卒們交頭接耳,都指指點點地看著陳勝。加之陳勝平時就待下屬熱情和氣,現在又把陳勝的形象跟楚國復興聯繫在一起,陳勝在戎卒們心中的威望就更高了。吳廣見時機基本成熟,於是趁兩個押送士卒的軍官喝醉,故意揚言逃跑,以激怒押送他們赴邊的將尉。喝得醉醺醺的兩個將尉果然大怒,責罵和鞭打吳廣,引起士兵們不滿,群起而哄之。吳廣奮起奪下一名將尉佩劍將其殺死,陳勝也乘勢殺了另外一名將尉。隨後,陳勝把900名戎卒召集在一起,大聲說道:「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意思是:各位,我們在這裡遇上了大雨,已不能按期抵達漁陽了,而誤了期限大家都要被斬殺,即便僥倖不被砍頭,戍守邊塞十分之六七的人也要送命。再說好漢不死便罷,要死就要取得大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陳勝鏗鏘有力的一番話,說出了大伙的心聲,戎卒們對秦王朝的滿腔怨恨和憤怒如同沖潰了堤壩的洪水奔瀉而出,齊聲高呼:「我們願聽從您的號令!」於是大伙在陳勝、吳廣帶領下,袒露右臂作為標誌,築壇盟誓,按事先謀劃,詐以公子扶蘇、楚將項燕之名,宣佈起義。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一舉攻下大澤鄉,接著又迅速攻下蘄縣縣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陳勝、吳廣「舉大計」的壯舉,得到了附近飽受秦苦的老百姓的積極響應,紛紛「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加入起義隊伍。在陳勝、吳廣率領下,繼攻取蘄縣後,不到一個月又連克銍(今安徽宿縣西)、酇(今河南永城西)、苦(今河南柘城縣北)、柘、譙(指譙縣。在今安徽省亳州市)等五縣,很快把起義的火種帶到了自己的家鄉中原大地。陳勝是頗有戰略意識的農民領袖。在控制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大片地區後,即決定進攻戰略要地陳縣(今河南淮陽)。陳縣在兩周和春秋時期,曾是陳國的都城。戰國後期,又曾經是楚國的國都。秦滅六國後,又把陳縣定為郡治,足見其地位之重要,如能拿下陳縣,對秦無疑是個重大打擊。於是,陳勝率領起義軍直逼陳城。這時起義軍已擁有戰車六、七百乘,騎兵一千多人,步卒數萬之眾。陳地郡守和縣令聞風喪膽,早逃之夭夭,只留下郡丞(郡守副職)龜縮城內,負隅頑抗。已是驚弓之鳥的守城秦軍,在起義軍的強大攻勢下,很快土崩瓦解。起義軍殺了郡丞,浩浩蕩盪開進陳縣縣城。

  陳勝打下陳縣後,即召集當地三老(掌管當地教化的官)和豪傑(有聲望的人)共商大計。這些人雖不是來自農民階級,但他們也都目睹、親歷了秦朝暴政,特別是看到了陳勝率領起義軍短短一個月就連克數縣,對陳勝也十分敬重,紛紛建議陳勝稱王。他們說:「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但也有少數不同議論:認為陳勝自立為王,會讓天下人覺得陳勝有私心,而不願相從。陳勝思慮再三,最後還是果斷地做出了稱王立國的決定,就以陳縣為都城,「號為張楚」,國號為「張楚」(即張大楚國之意,一說以張大楚國為口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陳勝打的旗號雖是「張楚」,但並不以恢復楚國故土為目的,而是要推翻秦王朝,解救天下的窮苦百姓。這是他「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思想的身體力行,也是他對統一號令起義軍的戰略考慮。後來農民革命的實踐,有力證明了陳勝決定稱王立國的必要性。張楚政權的建立,推動了全國範圍反秦鬥爭的高潮,高高飄揚的「張楚」大旗,成了農民起義中心的標誌,顯示了巨大的號召力。各地以「張楚」軍名義「數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史記·陳涉世家》)農民起義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勢。在農民革命洪流的推動下,一些貴族殘餘勢力也紛紛收羅舊部,起兵反秦。當時各地反秦力量的著名首領有劉邦、項梁、項羽、英布、彭越等多人。面對日益高漲的反秦鬥爭形勢,陳勝在吳廣及其他農民政權成員的協助下,進一步確定了「主力西征,偏師略地」,最後推翻秦朝統治的總體戰略。他任命吳廣為假王(副王),率領起義軍主力西擊滎陽,取道函谷關,直搗秦都咸陽。同時「令銍人宋留將兵定南陽,入武關」,進而迂迴攻關中。隨後又任命武臣、鄧宗、周市、召平等為將軍,分別北渡黃河,進攻原趙國地區(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南部),向南攻取九江郡,深入淮南地區;進攻廣陵(今江蘇揚州市北)、魏國舊地(今河南東北部接連山西西南部),攻取長江下遊、黃河以南大梁(今河南開封)等地區。一時間,反秦鬥爭的烈火燃遍了大江南北。各路起義軍勇猛作戰,所向披靡,農民革命達到了高潮。但讓陳勝沒料到的是,吳廣久攻滎陽不下,大軍西進受阻。滎陽是通向關中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附近還有秦囤積大量糧食的敖倉。拿下滎陽,就打開了通向關中的門戶。再取敖倉,既可切斷秦軍糧草供應,同時也解決了起義軍的軍需問題。陳勝派重兵攻取滎陽的戰略意圖非常明確。當吳廣攻取滎陽受挫的消息傳回陳縣,陳勝十分著急,為確保戰略意圖的實現,即決定另派周文為將軍率兵西擊秦,利用吳廣大軍牽制秦軍主力的條件,繞過滎陽,直取函谷關。周文大軍斬關奪隘,勢如破竹,一直打到離秦都咸陽僅百餘里的戲地(今陝西臨潼境內)。進軍途中,百姓奮起響應,隊伍不斷擴大,當時已擁有戰車千乘,士兵數十萬人。驕奢淫逸的秦二世聞聽起義軍逼近咸陽,如晴天霹靂,大驚失色。在都城空虛,調兵不及的情況下,只好依少府章邯之謀,赦免在驪山陵服役的幾十萬刑徒,封章邯為將軍,臨時組編軍隊阻擊起義軍。正在休整的農民起義軍被突如其來的幾十萬秦軍打了個措手不及,被迫退出關中。在曹陽亭(今河南靈寶東北)固守、抗擊秦軍數十天後,又敗退澠池。堅強不屈的周文在幾經挫創、無糧無援的情況下,又率部與敵激戰十餘日,終因寡不敵眾,拔劍自刎。周文大軍失敗後,氣焰囂張的章邯帶兵繼續東進,圍攻滎陽的農民軍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起義軍將領田臧與假王吳廣意見不合,認為「假王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史記·陳涉世家》),竟假借陳勝之名殺害了吳廣,結果導致這支起義軍部隊全軍覆沒。形勢就此開始逆轉。起義軍內部的弱點和矛盾逐漸暴露出來。一方面,陳勝稱王后,其思想逐漸發生演變,與群眾的關係日益疏遠。比如早先和陳勝一起給地主種田的一個同鄉聽說他做了王,特意從登封陽城老家來陳縣找他,敲了半天門也沒人搭理。直到陳勝外出,攔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見,一起乘車回宮。因是陳勝的故友,所以進進出出比較隨便,有時也不免講講陳勝在家鄉的一些舊事。不久有人對陳勝說:「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史記·陳涉世家》)陳勝便十分羞惱,竟然把「妄言」的夥伴殺了。當年所說的「苟富貴,勿相忘」的話早拋到了九霄雲外。自此以後,「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王者」(《史記·陳涉世家》)。另一方面,隨著反秦鬥爭的開展,革命隊伍內部的離心傾向也在滋生蔓延。陳勝派往各地的將領各存異心,爭相稱王,起義軍內部公開分裂。如北征的武臣自立為趙王,蛻變為割據頭目。其部將韓廣在攻略燕地後也自立為燕王。攻取魏國舊地的周市雖未自立為王,卻立了魏國後裔寧陵君魏咎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與此同時,群起響應的各地英豪也不再聽陳勝節制,直接孤立了作為反秦主力的陳勝「張楚」政權,給了秦軍反撲的機會。

  秦將章邯解除了起義軍對滎陽的包圍後,即傾全力進攻陳縣。秦二世二年(前209年,漢初承秦制,十月為歲首)十二月,陳勝親率農民軍將士與秦軍展開激戰,雖奮力拚搏,終究未能挽回敗局,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準備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但沒想到,竟被跟隨自己數月的車伕莊賈殺害,成為千古遺恨。陳勝被害,激起其舊時侍從、將軍呂臣極大悲憤。他在新陽(今安徽界首北)重舉義旗,組建「蒼頭軍」,從秦軍手中奪回陳縣,處死了投降秦軍的叛徒莊賈,重新豎起「張楚」大旗。原奉命東下發展的部將召平,也假借陳勝名義,拜原楚國名將項燕的兒子項梁為上柱國,使之渡過烏江,西上擊秦。反秦鬥爭再次恢復生機.陳勝從謀劃起義,到稱王立國,再到兵敗被害,前後不過半年時間,但他點燃的反秦烈火燒紅了大半個中國。「陳勝雖死,其所置遺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史記·陳涉世家》)三年後,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殺入咸陽,推翻了暴秦統治,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

  陳勝死後,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主峰西南。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派30戶丁役守護陳勝墓,並按王侯待遇對陳勝年年殺牲祭祀。

  古時候盛行預測吉凶的宗教迷信活動。陳勝和吳廣經過一番謀劃後,又專門找了一個算卦的卜問吉凶。聰明的卜者知道了他們的用意,便說:「 你們的事業能成功,且能為百姓立大功。可是你們把事情向鬼神卜問一下吧」陳勝、吳廣聽後非常高興,並從卜者的話中悟出了借鬼神「威眾」的啟示。於是,他們用硃砂在一塊綢帕上寫了「陳勝王(wang)」三個大字,塞到漁民捕來的魚肚子裡。戎卒們買魚回來吃,發現了魚腹中的「丹書」,都覺得驚奇。與此同時,陳勝又讓吳廣潛伏到營地附近一座荒廟裡,半夜裡在寺廟旁點燃篝火裝作鬼火,模仿狐狸聲音,大聲呼喊「大楚興,陳勝王(wang)」!正在睡夢中的戎卒們被驚醒,十分驚恐害怕。第二天戎卒們交頭接耳,都指指點點地看著陳勝。加之陳勝平時就待下屬熱情和氣,現在又把陳勝的形象跟楚國復興聯繫在一起,陳勝在戎卒們心中的威望就更高了。吳廣見時機基本成熟,於是趁兩個押送士卒的軍官喝醉,故意揚言逃跑,以激怒押送他們赴邊的將尉。喝得醉醺醺的兩個將尉果然大怒,責罵和鞭打吳廣,引起士兵們不滿,群起而哄之。吳廣奮起奪下一名將尉佩劍將其殺死,陳勝也乘勢殺了另外一名將尉。隨後,陳勝把900名戎卒召集在一起,大聲說道:「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意思是:各位,我們在這裡遇上了大雨,已不能按期抵達漁陽了,而誤了期限大家都要被斬殺,即便僥倖不被砍頭,戍守邊塞十分之六七的人也要送命。再說好漢不死便罷,要死就要取得大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陳勝鏗鏘有力的一番話,說出了大伙的心聲,戎卒們對秦王朝的滿腔怨恨和憤怒如同沖潰了堤壩的洪水奔瀉而出,齊聲高呼:「我們願聽從您的號令!」於是大伙在陳勝、吳廣帶領下,袒露右臂作為標誌,築壇盟誓,按事先謀劃,詐以公子扶蘇、楚將項燕之名,宣佈起義。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一舉攻下大澤鄉,接著又迅速攻下蘄縣縣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陳勝、吳廣「舉大計」的壯舉,得到了附近飽受秦苦的老百姓的積極響應,紛紛「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加入起義隊伍。在陳勝、吳廣率領下,繼攻取蘄縣後,不到一個月又連克銍(今安徽宿縣西)、酇(今河南永城西)、苦(今河南柘城縣北)、柘、譙(指譙縣。在今安徽省亳州市)等五縣,很快把起義的火種帶到了自己的家鄉中原大地。陳勝是頗有戰略意識的農民領袖。在控制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大片地區後,即決定進攻戰略要地陳縣(今河南淮陽)。陳縣在兩周和春秋時期,曾是陳國的都城。戰國後期,又曾經是楚國的國都。秦滅六國後,又把陳縣定為郡治,足見其地位之重要,如能拿下陳縣,對秦無疑是個重大打擊。於是,陳勝率領起義軍直逼陳城。這時起義軍已擁有戰車六、七百乘,騎兵一千多人,步卒數萬之眾。陳地郡守和縣令聞風喪膽,早逃之夭夭,只留下郡丞(郡守副職)龜縮城內,負隅頑抗。已是驚弓之鳥的守城秦軍,在起義軍的強大攻勢下,很快土崩瓦解。起義軍殺了郡丞,浩浩蕩盪開進陳縣縣城。

  陳勝打下陳縣後,即召集當地三老(掌管當地教化的官)和豪傑(有聲望的人)共商大計。這些人雖不是來自農民階級,但他們也都目睹、親歷了秦朝暴政,特別是看到了陳勝率領起義軍短短一個月就連克數縣,對陳勝也十分敬重,紛紛建議陳勝稱王。他們說:「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但也有少數不同議論:認為陳勝自立為王,會讓天下人覺得陳勝有私心,而不願相從。陳勝思慮再三,最後還是果斷地做出了稱王立國的決定,就以陳縣為都城,「號為張楚」,國號為「張楚」(即張大楚國之意,一說以張大楚國為口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陳勝打的旗號雖是「張楚」,但並不以恢復楚國故土為目的,而是要推翻秦王朝,解救天下的窮苦百姓。這是他「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思想的身體力行,也是他對統一號令起義軍的戰略考慮。後來農民革命的實踐,有力證明了陳勝決定稱王立國的必要性。張楚政權的建立,推動了全國範圍反秦鬥爭的高潮,高高飄揚的「張楚」大旗,成了農民起義中心的標誌,顯示了巨大的號召力。各地以「張楚」軍名義「數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史記·陳涉世家》)農民起義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勢。在農民革命洪流的推動下,一些貴族殘餘勢力也紛紛收羅舊部,起兵反秦。當時各地反秦力量的著名首領有劉邦、項梁、項羽、英布、彭越等多人。面對日益高漲的反秦鬥爭形勢,陳勝在吳廣及其他農民政權成員的協助下,進一步確定了「主力西征,偏師略地」,最後推翻秦朝統治的總體戰略。他任命吳廣為假王(副王),率領起義軍主力西擊滎陽,取道函谷關,直搗秦都咸陽。同時「令銍人宋留將兵定南陽,入武關」,進而迂迴攻關中。隨後又任命武臣、鄧宗、周市、召平等為將軍,分別北渡黃河,進攻原趙國地區(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南部),向南攻取九江郡,深入淮南地區;進攻廣陵(今江蘇揚州市北)、魏國舊地(今河南東北部接連山西西南部),攻取長江下遊、黃河以南大梁(今河南開封)等地區。一時間,反秦鬥爭的烈火燃遍了大江南北。各路起義軍勇猛作戰,所向披靡,農民革命達到了高潮。但讓陳勝沒料到的是,吳廣久攻滎陽不下,大軍西進受阻。滎陽是通向關中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附近還有秦囤積大量糧食的敖倉。拿下滎陽,就打開了通向關中的門戶。再取敖倉,既可切斷秦軍糧草供應,同時也解決了起義軍的軍需問題。陳勝派重兵攻取滎陽的戰略意圖非常明確。當吳廣攻取滎陽受挫的消息傳回陳縣,陳勝十分著急,為確保戰略意圖的實現,即決定另派周文為將軍率兵西擊秦,利用吳廣大軍牽制秦軍主力的條件,繞過滎陽,直取函谷關。周文大軍斬關奪隘,勢如破竹,一直打到離秦都咸陽僅百餘里的戲地(今陝西臨潼境內)。進軍途中,百姓奮起響應,隊伍不斷擴大,當時已擁有戰車千乘,士兵數十萬人。驕奢淫逸的秦二世聞聽起義軍逼近咸陽,如晴天霹靂,大驚失色。在都城空虛,調兵不及的情況下,只好依少府章邯之謀,赦免在驪山陵服役的幾十萬刑徒,封章邯為將軍,臨時組編軍隊阻擊起義軍。正在休整的農民起義軍被突如其來的幾十萬秦軍打了個措手不及,被迫退出關中。在曹陽亭(今河南靈寶東北)固守、抗擊秦軍數十天後,又敗退澠池。堅強不屈的周文在幾經挫創、無糧無援的情況下,又率部與敵激戰十餘日,終因寡不敵眾,拔劍自刎。周文大軍失敗後,氣焰囂張的章邯帶兵繼續東進,圍攻滎陽的農民軍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起義軍將領田臧與假王吳廣意見不合,認為「假王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史記·陳涉世家》),竟假借陳勝之名殺害了吳廣,結果導致這支起義軍部隊全軍覆沒。形勢就此開始逆轉。起義軍內部的弱點和矛盾逐漸暴露出來。一方面,陳勝稱王后,其思想逐漸發生演變,與群眾的關係日益疏遠。比如早先和陳勝一起給地主種田的一個同鄉聽說他做了王,特意從登封陽城老家來陳縣找他,敲了半天門也沒人搭理。直到陳勝外出,攔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見,一起乘車回宮。因是陳勝的故友,所以進進出出比較隨便,有時也不免講講陳勝在家鄉的一些舊事。不久有人對陳勝說:「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史記·陳涉世家》)陳勝便十分羞惱,竟然把「妄言」的夥伴殺了。當年所說的「苟富貴,勿相忘」的話早拋到了九霄雲外。自此以後,「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王者」(《史記·陳涉世家》)。另一方面,隨著反秦鬥爭的開展,革命隊伍內部的離心傾向也在滋生蔓延。陳勝派往各地的將領各存異心,爭相稱王,起義軍內部公開分裂。如北征的武臣自立為趙王,蛻變為割據頭目。其部將韓廣在攻略燕地後也自立為燕王。攻取魏國舊地的周市雖未自立為王,卻立了魏國後裔寧陵君魏咎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與此同時,群起響應的各地英豪也不再聽陳勝節制,直接孤立了作為反秦主力的陳勝「張楚」政權,給了秦軍反撲的機會。

  秦將章邯解除了起義軍對滎陽的包圍後,即傾全力進攻陳縣。秦二世二年(前209年,漢初承秦制,十月為歲首)十二月,陳勝親率農民軍將士與秦軍展開激戰,雖奮力拚搏,終究未能挽回敗局,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準備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但沒想到,竟被跟隨自己數月的車伕莊賈殺害,成為千古遺恨。陳勝被害,激起其舊時侍從、將軍呂臣極大悲憤。他在新陽(今安徽界首北)重舉義旗,組建「蒼頭軍」,從秦軍手中奪回陳縣,處死了投降秦軍的叛徒莊賈,重新豎起「張楚」大旗。原奉命東下發展的部將召平,也假借陳勝名義,拜原楚國名將項燕的兒子項梁為上柱國,使之渡過烏江,西上擊秦。反秦鬥爭再次恢復生機.陳勝從謀劃起義,到稱王立國,再到兵敗被害,前後不過半年時間,但他點燃的反秦烈火燒紅了大半個中國。「陳勝雖死,其所置遺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史記·陳涉世家》)三年後,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殺入咸陽,推翻了暴秦統治,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

  陳勝死後,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主峰西南。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派30戶丁役守護陳勝墓,並按王侯待遇對陳勝年年殺牲祭祀。

  2、美人黃土——項羽

  項羽,秦末著名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是力能扛鼎氣壓萬夫的一代英雄豪傑。大澤鄉起義不久,項羽在會稽郡斬殺郡守後崛起,舉兵反秦。巨鹿之戰後,率軍入關中,以五諸侯滅暴秦,威震海內。秦亡,仗勢分天下,冊封十八路諸侯。項羽不僅武勇出眾,還留下了千古名作《垓下歌》。司馬遷評價道:「大政皆由羽出,號稱西楚霸王,權同皇帝。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他的出現,為中國的歷史掀起了一場風雲,寫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話。

  騎兵是冷兵器時期世界戰爭史的最大革命,但是卻是個逐漸發展的時期。在馬鐙沒有出現的前騎兵時代,騎兵的發展和應用是緩慢的。我國中原地區早在春秋之際已經有騎兵,但是此時騎兵是小規模的,主要用於載人,並沒有史料證明有騎兵作戰的記錄。中原地區真正大規模把騎兵用於軍事是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從此騎兵作為輔助性兵種走向戰場。戰國時期由於秦趙臨近北方胡人,所以多有騎兵。但是此時不論是秦還是趙,騎兵都是作為輔助兵種,騎兵放在兩翼後方,配備弓弩。用於偵察,騷擾,偷襲,斷後,追擊等。真正大規模獨立運用騎兵,把騎兵當成主力並用於衝鋒大多以為是在西漢時期的反擊匈奴。這個論述實際上忽略了項羽在中國騎兵史上承前啟後的巨大作用!

  彭城之戰是中國大規模獨立運用騎兵殲滅步兵的典範。但是史料卻沒有清楚記載,史記僅記載項羽自以精兵三萬人,是不是都是騎兵而無史載。這裡我們要從頭來分析,項羽在彭城戰前捨棄大軍千里奔波,最大限度的運用了機動能力,用騎兵合情合理。彭城之戰後,項羽偷襲劉邦運用騎兵的衝擊力衝散大軍又採用驅趕的方式使其落水,以及騎兵追逐包圍劉邦,這裡都可以看到戰術上運用騎兵的影子。彭城之戰後,史記灌嬰列傳記載:「楚騎來眾,」而後劉邦招攬舊秦騎兵組成獨立騎兵軍團,任命灌嬰指揮。從這裡我們看出項羽騎兵的威脅促使劉邦大力發展騎兵(後期招攬大量胡人,樓煩人為其騎兵)。 劉邦曾在滅秦時多次和秦軍作戰,卻一直沒有發展騎兵,一個側面可以證明項羽之騎兵有和秦騎兵不同的用途和編製。戰國時期,騎兵用於輔助沒有獨立作戰及用騎兵衝鋒的戰例(主要是沒有馬鐙,騎兵缺乏衝擊力及長途奔波的持續力)。到了彭城之戰,由於是偷襲戰,主要用於騎兵踏營,衝散,驅趕造成敵人混亂而使騎兵第一次大規模獨立衝鋒作戰。顯然戰果是輝煌的,給中國騎兵史大大寫下一筆。關於項羽的騎兵,應該是在巨鹿之戰後(巨鹿戰項羽用的是步兵,無騎兵的痕跡)收編秦與趙的騎兵組成了騎兵軍團。項羽自殺時說得到自己的坐騎烏騅馬有5年,按此推斷得烏騅正是在巨鹿大戰左右。

  項羽戰敗回營,漢軍圍困數重,到了晚上,聞漢軍四面大營皆有楚歌聲,項羽大驚:「難道漢軍已佔了楚地麼?為何楚人這麼多呢?」滿懷愁緒之下,他起身在帳中飲酒。項羽有位很寵愛的妃子,叫虞姬,經常跟著他;有一匹駿馬,名字叫烏騅,經常騎乘。酒過三巡,項羽感慨良多,作歌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的力量能拔起大山啊,我的氣概能壓倒當世,時勢不利啊,烏騅也不再飛馳,烏騅不再飛馳啊!我該拿它怎麼辦?虞姬啊虞姬啊,我該拿你怎麼辦?!)歌唱了數闋。虞姬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漢兵已經得到了楚地,四面都是楚歌聲,大王的意氣已經盡了,我還為什麼要活在世上呢?這首詩出自《楚漢春秋》不過後人多有懷疑,認為楚漢時期不會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詩)歌罷,虞姬淒然自刎,項羽也流下熱淚,左右都不敢抬頭看他,這就是歷史上的「霸王別姬」(四面楚歌這個計策,成功的擾亂了項羽的心,使他做出了突圍的決定)。

  項羽在戰場上的無往不利相對的卻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坑殺戰俘,放棄關中,懷念楚國,放逐義帝,自立為王卻失盡人心。更為突出的表現是在用人方面。劉邦手下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卻可以盡發揮其所長,而項羽卻連一個范增都不能用,項羽與劉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來三國時代的東吳被滅也從側面說明當天下大定只剩江東的時候,江東是無法抵擋的。按河南大學王立群先生的話講「項羽是一個非常可用之人,卻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這就是項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但政治上的失敗,無法遮掩項羽在軍事上的才華。24歲起兵反秦,27歲成為分封十八路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歲自刎烏江。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在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英雄人物。但如項羽這樣鐵血柔情的漢子卻很少。萬軍包圍,四面楚歌也打不倒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可虞姬的離去,卻讓他選擇了死。戰場上的縱橫吟嘯,面對伊人卻柔情刻骨,像項羽這樣的英雄,當之無愧的受後人景仰。縱觀歷史長河之內,英雄無數風流無盡,項羽的慷慨赴死報江東父兄,從容捨身慰男兒之身,如此氣節,在他英雄之軀訇然倒地之時,騰空而起,凌雲直上,流傳千里,催人至今。寧可無愧而死,不肯慚愧而生。

  項羽戰敗回營,漢軍圍困數重,到了晚上,聞漢軍四面大營皆有楚歌聲,項羽大驚:「難道漢軍已佔了楚地麼?為何楚人這麼多呢?」滿懷愁緒之下,他起身在帳中飲酒。項羽有位很寵愛的妃子,叫虞姬,經常跟著他;有一匹駿馬,名字叫烏騅,經常騎乘。酒過三巡,項羽感慨良多,作歌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的力量能拔起大山啊,我的氣概能壓倒當世,時勢不利啊,烏騅也不再飛馳,烏騅不再飛馳啊!我該拿它怎麼辦?虞姬啊虞姬啊,我該拿你怎麼辦?!)歌唱了數闋。虞姬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漢兵已經得到了楚地,四面都是楚歌聲,大王的意氣已經盡了,我還為什麼要活在世上呢?這首詩出自《楚漢春秋》不過後人多有懷疑,認為楚漢時期不會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詩)歌罷,虞姬淒然自刎,項羽也流下熱淚,左右都不敢抬頭看他,這就是歷史上的「霸王別姬」(四面楚歌這個計策,成功的擾亂了項羽的心,使他做出了突圍的決定)。

  項羽在戰場上的無往不利相對的卻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坑殺戰俘,放棄關中,懷念楚國,放逐義帝,自立為王卻失盡人心。更為突出的表現是在用人方面。劉邦手下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卻可以盡發揮其所長,而項羽卻連一個范增都不能用,項羽與劉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來三國時代的東吳被滅也從側面說明當天下大定只剩江東的時候,江東是無法抵擋的。按河南大學王立群先生的話講「項羽是一個非常可用之人,卻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這就是項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但政治上的失敗,無法遮掩項羽在軍事上的才華。24歲起兵反秦,27歲成為分封十八路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歲自刎烏江。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在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英雄人物。但如項羽這樣鐵血柔情的漢子卻很少。萬軍包圍,四面楚歌也打不倒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可虞姬的離去,卻讓他選擇了死。戰場上的縱橫吟嘯,面對伊人卻柔情刻骨,像項羽這樣的英雄,當之無愧的受後人景仰。縱觀歷史長河之內,英雄無數風流無盡,項羽的慷慨赴死報江東父兄,從容捨身慰男兒之身,如此氣節,在他英雄之軀訇然倒地之時,騰空而起,凌雲直上,流傳千里,催人至今。寧可無愧而死,不肯慚愧而生。

  3、亂世英豪——李密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六個月就死了父親,四歲時舅父又強迫母親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劉氏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聞名。據《晉書·李密傳》說: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湯藥、必親自口嘗然後進獻。李密幼時體弱多病,甚好學,師事譙周,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氏傳》,以文學見長。年輕時,曾任蜀漢尚書郎。晉滅蜀後,征西將軍鄧艾敬慕他的才能,請他擔任主簿。李密以奉養年邁祖母為由,謝絕了鄧艾的聘請。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詔征密為太子洗馬(官名)。 詔書累下,郡縣不斷催促,這時,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歲,年老多病。於是他向晉武帝上表,陳述家裡情況,說明自己無法應詔的原因。這就是著名的《陳情事表》,或稱《陳情表》,此《表》寫於西晉武帝泰始三年(267)。《陳情表》辭語懇切,委婉動人。表到朝廷,晉武帝看了,為李密對祖母劉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動,讚歎李密「不空有名也」。不僅同意暫不赴詔,還嘉獎他孝敬長輩的誠心,賞賜奴婢二人,並指令所在郡縣,發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文中的一些詞句如「急於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等,直至今天人們還經常引用。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在任溫縣(今河南溫縣)縣令時,政令嚴明,政績顯著,剛正見稱。過去,中山諸王每過溫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以此為患。李密到任後,中山諸王進過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爭,使諸王過境不敢苛求,為百姓辦了件好事。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職,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由於朝中無人推薦,最後只做了漢中太守,一年後罷官歸田。後病卒,終年六十四歲。

  李密的事跡不被載入元代郭守正輯錄的《二十四孝》,估計關鍵在於李密的孝行過於平凡。既沒有嘗糞憂心、恣蚊飽血、扼虎救父的激烈,也缺乏戲綵娛親中歡笑掩蓋的大慟,甚至沒有黃庭堅身著官服超九十度鞠躬的「親滌」母親溺器的錯位,李密的孝行,宛如石上流水,涓滴而下,將石頭刻出了水的姿勢。

  李密出生六個月喪父,他4歲時母親何氏被逼改嫁,由此可推測他家庭的經濟處境已經相當不妙。母親改嫁後,他經祖母劉氏撫養。李密幼年體弱多病,但甚好學,師事譙周先生,博覽五經,精《春秋·左傳》。先秦時期,蜀人「多斑采文章」,在以華麗辭章著稱的文學形式——漢賦先河當中,司馬相如、揚雄雄文盤空,綺麗宛在,所謂「君子精敏、小人鬼黠」的蜀人智慧,潤物細無聲,這培養了李密的文學才華與能言善辯的機智。多病之人早熟,早熟之人敏感。魯迅先生在給許壽裳的信中,將古話「婦人弱也,而為母則強」予以扭轉,彰顯「孺子弱也,而失母則強」的現實硬度,得出這「卻也並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許倒成為更加勇猛,更無掛礙的男兒」的結論,以此反觀李密,甚為恰切。李密祖母劉氏得病了,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膳食、湯藥、必口嘗之後進獻。李密拜師蜀中大儒譙周,在我看來,李密祖上還是聲譽宛在的,不然的話,僅憑這孤兒老祖的實力,恐怕難以入其門牆。譙周的門徒把他比作子遊和子夏。在我看來,這才是一個極富深意的比喻。現在我們知道「六經」中的大部分來自子夏的傳授。所謂「文學子遊子夏」,就是經過孔子經學的主要傳授人的流布,形成了後來的儒家和法家這兩大派別。那麼,李密是否繼承發揚了老師譙周的人格與神髓?後來,李密出任蜀漢尚書郎、大將軍主簿、太子洗馬(皇太子老師)。曾多次出使東吳,迅捷的辯才展露無遺。

  魏滅蜀後,征西將軍鄧艾招降納叛,急於穩定人心,他聘李密為主簿,李密力辭不受。鄧艾集團的驕橫已經讓他膽寒。鄧艾初入成都時是「蜀人稱焉」,結果卻是蜀人「有識者笑之」。晉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詔征李密為「太子洗馬」,詔書連下,郡縣不斷催促。當年李密祖母已96歲,風燭殘年,他上表敘述自己無法應命的原因。這就是《陳情表》,475字。《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文中的一些詞句如「急於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等,直至今天人們還經常引用。這豈止是「千古散文絕唱」,實乃一個人子研苦膽為墨的「黑書」。《陳情表》全文用了29個臣字,除了「前太守臣逵」和「後刺史臣榮」中兩處指朝臣外,其餘27個「臣」字均是李密自稱。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普適邏輯之下,這讓晉武帝頗感順眼。更關鍵還在於,區區一份「陳情」,不但可以免去抗旨死罪,還感動了君王鐵石心腸,僅僅是文筆的魔力麼? 魏晉南北朝時期,啟開了中國歷史上對《孝經》研究的第一個高潮,最大特徵是皇帝們紛紛著書立說,弘揚孝道。晉元帝有《孝經傳》,晉孝武帝有《總明館孝敬講義》,梁武帝著有《孝經義疏》,梁簡文帝也有《孝經義疏》,北魏孝明帝有《孝經義記》等。北魏孝文帝還命令把《孝經》翻譯為鮮卑語…… 在個人與國家之間,在孝道與國忠之間,在親情與君臣之情之間,哀婉曲折,幽徑溝回,《陳情表》達成了一種「無咎」的圓通態勢,悄然遮蔽了自己不願出仕的真正動機。寫《陳情表》之際,李密時年44歲。當下重讀此文,沒有南宋謝枋得《文章軌範》引安子順之說「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的感慨,只覺得一種黑苦,宛如滷水嗆喉。所謂「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的重壓,在此時化作了窒息呼吸的流汁…… 祖母魂歸道山之後,李密已經沒有借口了,他履行了在《陳情表》的承諾。先後任溫縣縣令、尚書郎、漢中太守等職。任期內,他在漢中勉縣倡建武侯祠,那是對故國的追憶麼?然而,那來自「竹林七賢」的餘韻,儘管不露痕跡,但終有一天被酒力喚醒了。某天他酒後賦詩:「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中無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激怒晉武帝,免官回鄉。其實在此之前在溫縣時,他曾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就差一點被人舉報。公元287年李密卒於保勝龍安,好友安東將軍胡熊與皇甫士安主持葬儀,師弟陳壽在《三國誌》中為其列傳。

  魏滅蜀後,征西將軍鄧艾招降納叛,急於穩定人心,他聘李密為主簿,李密力辭不受。鄧艾集團的驕橫已經讓他膽寒。鄧艾初入成都時是「蜀人稱焉」,結果卻是蜀人「有識者笑之」。晉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詔征李密為「太子洗馬」,詔書連下,郡縣不斷催促。當年李密祖母已96歲,風燭殘年,他上表敘述自己無法應命的原因。這就是《陳情表》,475字。《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文中的一些詞句如「急於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等,直至今天人們還經常引用。這豈止是「千古散文絕唱」,實乃一個人子研苦膽為墨的「黑書」。《陳情表》全文用了29個臣字,除了「前太守臣逵」和「後刺史臣榮」中兩處指朝臣外,其餘27個「臣」字均是李密自稱。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普適邏輯之下,這讓晉武帝頗感順眼。更關鍵還在於,區區一份「陳情」,不但可以免去抗旨死罪,還感動了君王鐵石心腸,僅僅是文筆的魔力麼? 魏晉南北朝時期,啟開了中國歷史上對《孝經》研究的第一個高潮,最大特徵是皇帝們紛紛著書立說,弘揚孝道。晉元帝有《孝經傳》,晉孝武帝有《總明館孝敬講義》,梁武帝著有《孝經義疏》,梁簡文帝也有《孝經義疏》,北魏孝明帝有《孝經義記》等。北魏孝文帝還命令把《孝經》翻譯為鮮卑語…… 在個人與國家之間,在孝道與國忠之間,在親情與君臣之情之間,哀婉曲折,幽徑溝回,《陳情表》達成了一種「無咎」的圓通態勢,悄然遮蔽了自己不願出仕的真正動機。寫《陳情表》之際,李密時年44歲。當下重讀此文,沒有南宋謝枋得《文章軌範》引安子順之說「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的感慨,只覺得一種黑苦,宛如滷水嗆喉。所謂「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的重壓,在此時化作了窒息呼吸的流汁…… 祖母魂歸道山之後,李密已經沒有借口了,他履行了在《陳情表》的承諾。先後任溫縣縣令、尚書郎、漢中太守等職。任期內,他在漢中勉縣倡建武侯祠,那是對故國的追憶麼?然而,那來自「竹林七賢」的餘韻,儘管不露痕跡,但終有一天被酒力喚醒了。某天他酒後賦詩:「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中無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激怒晉武帝,免官回鄉。其實在此之前在溫縣時,他曾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就差一點被人舉報。公元287年李密卒於保勝龍安,好友安東將軍胡熊與皇甫士安主持葬儀,師弟陳壽在《三國誌》中為其列傳。

  4、燕趙悲歌——竇建德

  竇建德,貝州漳南(今山東武城漳南鎮)人,隋末唐初河北起義軍前期領袖。出生於公元五七三年,即北齊後主高緯武平四年。北齊是以山東門閥世族為支柱的封建割據政權。當時人宋孝王在《關東風俗傳》中敘述當地豪門大姓的情況說:瀛冀諸劉,清河張、宋,并州王氏,濮陽侯族,諸如此輩,一宗近將萬室,煙火連接,比屋而居。獻武(北齊奠基人高歡)初在冀郡,大族蝟起應之;侯景之反,河南侯氏幾為大患;——有同劉元海(淵)、石勒之眾也。竇建德出生後,就在北齊、北周的昏暴統治下,在山東門閥世族的殘酷剝削壓迫下度過童年。隋文帝統一全國時,竇建德已是十七歲的青年了,竇建德家世代務農,自言漢景帝太后之父安成侯竇充的後裔。家裡稍有資產。竇建德年輕時就「重然許,喜俠節」(《新唐書·竇建德列傳》)。有次鄉人家中喪親,因家貧無法安葬,時竇建德正在田中耕種,聞而歎息,便將自家的耕牛給了鄉人,讓其發喪,結果很為鄉里所敬重。還有一次有幾個盜賊在晚上去竇建德家搶劫,竇建德站在門邊,待盜賊進屋後,先後打死三人,其餘的盜賊嚇的不敢再進。盜賊只好請求將三人的屍首要回,竇建德說:「可投繩系取之」(《新唐書·竇建德列傳》)。盜賊於是將繩投進屋裡,竇建德將繩繫在自己身上,然後讓盜賊曳出,竇建德隨即躍起持刀,再殺數人,從此更加聞名。此後,竇建德為鄉里所歸附,當了里長。那時已是隋文帝晚年,隋朝統治日益昏暴。隋文帝建仁壽宮,楊素主持營造,「夷山堙谷,營構現宇。崇台累榭,宛轉相屬」,日夜施工,役夫死者不計其數,楊素竟然令官吏將路上屍骨焚燒,又將「疲敝額僕者,推填坑坎,復以土石,因而築為平地」。而刑法嚴峻,駭人聽聞:隋文帝「命盜一錢以上皆棄市,行旅皆晏起晚宿,天下懍懍焉」。甚至「四人共盜一榱桷、三人同竊一瓜,事發,即時處決」。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迫使隋文帝廢除「一錢棄市法」。竇建德「犯法亡去」,大約就在這段時間。這表明他並沒有充當官府的爪牙,而是敢於反抗苛法的人物。隋煬帝繼位後,大赦天下,免稅五年,他才回轉家鄉。竇建德父親死的時候,鄉里送葬的有一千多人。人們給他贈送的財禮,皆一概不收。

  大業十二年(616年)十二月,隋涿郡通守郭絢率兵萬餘人攻打高士達。高士達認為自己智略不及竇建德,便以竇建德為軍司馬,讓其指揮作戰。竇建德掌管兵權後,想樹立自己的威信,便提議由高士達留下看守輜重,自率精兵七千人前去抵抗郭絢。竇建德假稱和高士達不和前來投奔,郭絢卻心懷疑慮。正值高士達也四處宣稱竇建德背信棄義投降隋軍,並將俘獲來的一名婦女,當作竇建德的妻子,在軍中殺掉。竇建德派人給郭絢遞上降書,並說自己願意作為先鋒,帶郭絢去攻打高士達。郭絢相信了竇建德,率兵隨建德至長河界地與竇建德相會,共圖高士達。郭絢部遂放鬆了對竇建德的戒備,竇建德抓住戰機,建德發起突然襲擊,大破郭絢軍,殺略數千人,獲馬千餘匹,並將逃跑的郭絢斬首。自此,竇建德所率義軍兵威大振。郭絢兵敗後,隋煬帝又派太僕卿楊義臣率兵萬餘前來圍剿起義軍。楊義臣於清河先殲滅了張金稱的部隊,由於楊義臣將所俘義軍全部殺死,以至無人願降,一些潰散在草澤中的殘部相繼投奔竇建德。楊義臣乘勝至平原(郡治安德,今山東陵縣),準備進入高雞泊討伐高士達部。竇建德見隋軍士氣正盛,便對高士達說:「歷觀隋將,善用兵者,唯義臣耳。新破金稱,遠來襲我,其鋒不可當。請引兵避之,令其欲戰不得,空延歲月,將士疲倦,乘便襲擊,可有大功。今與爭鋒,恐公不能敵也」(《舊唐書·竇建德列傳》)。但高士達卻不採納竇建德的避敵鋒芒、以逸待勞、伺機破敵這個正確意見,留竇建德守營,親自率精兵主動出擊,初獲小勝,便縱酒高宴,有輕楊義臣之心。竇建德聞訊後,說:「東海公未能破賊而自矜大,此禍至不久矣。隋兵乘勝,必長驅至此,人心驚駭,吾恐不全」(《舊唐書·竇建德列傳》)。自率精銳百餘人把守險要,以防高士達之敗。結果,不過5天,高士達便被楊義臣所殺。楊義臣乘勢追擊建德,欲將竇建德所部全殲。追至北薄壘,守兵聞高士達敗,皆潰敗。竇建德寡不敵眾,不能再戰,只得率百餘人突圍而去。竇建德撤至饒陽(今屬河北),見饒陽守軍沒有防備,遂攻佔饒陽。楊義臣見高士達已死,並沒有將竇建德放在心上,領兵而回。竇建德遂得以回到平原,在此收編餘部,撫循士眾,多數人表示願意跟隨竇建德,同時竇建德在此又得3000餘兵,實力有所增強。竇建德還為高士達發喪。接著又招集亡卒,得數千人,軍威得以重振,竇建德開始自稱將軍。起初,義軍見到隋官及士人一律殺掉,唯有竇建德注意爭取這些一般官吏,所以隋郡縣的許多官員都主動歸附。竇建德軍很快發展到10餘萬人。   大業十三年(617年)正月,竇建德在河間郡樂壽(今河北獻縣)築壇,自立為長樂王,年號丁丑,開始設置百官,分治郡縣(竇建德稱長樂王的時間,《舊唐書·高祖紀》作武德元年,此據《隋書·煬帝紀》、《舊唐書·竇建德傳》及《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三》)。竇建德率兵攻佔信都(今河北冀縣)、清河諸郡,並俘斬隋將楊善會於清河。

  七月,隋煬帝為解瓦崗軍急攻東都之圍,命左御衛大將軍涿郡留守薛世雄領3萬幽、薊精兵南下,會同王世充等馳援洛陽,「所過盜賊,隨便誅剪」(《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四》)。王世充等諸將皆受世雄節度。薛世雄部隊進佔七里井(今河北河間南)準備進攻剛剛在樂壽稱王的竇建德。當時,竇建德軍在樂壽周圍各縣分散收麥。竇建德本人在武強(今河北武強西南)徵糧,聞薛世雄前來,遂撤出諸城,揚言還回豆子航,以麻痺敵人。薛世雄以為義軍怕自己,放鬆了警惕和戒備。竇建德距薛世雄營寨140里,建德率敢死隊280人先行,命令後續部隊跟進於後,星夜奔襲世雄。翌日凌晨,竇建德進抵薛營前,正巧大霧迷漫,咫尺莫辨。突然發起衝擊,薛世雄士卒大亂,紛紛離帳逃命,自相踐踏,不可收拾。薛世雄率親兵數十騎逃歸涿郡,慚恙發病,未幾而卒。竇建德乘勝進攻河間城,圍困城池,卻屢戰不克。竇建德先退兵,王琮等隨後率官吏素服面縛至營門,竇建德親自為其鬆綁,並將隋朝已經滅亡的事實告訴了王琮,王琮伏地痛哭,竇建德也受其感染,流淚不已。此時竇建德部下說;「琮拒我久,殺傷甚眾,計窮方出,今請烹之。」竇建德則說:「此義士也。方加擢用,以勵事君者,安可殺之!往在泊中共為小盜,容可恣意殺人,今欲安百姓以定天下,何得害忠良乎?」還下令軍中:「先與王琮有隙者,今敢動搖,罪三族」(《舊唐書·竇建德列傳》)。並於當日封王琮為瀛州刺史。河北郡縣聞後,都爭相歸附於竇建德。竇建德在攻克景城時,俘戶曹張玄素,欲斬之,景城縣民千餘人號泣願代其而死,並說:「戶曹清慎無比,大王殺之,何以勸善」(《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五》)竇建德遂將張玄素釋放,以其為治書侍御史,但被張玄素拒絕。直到隋朝滅亡,竇建德又以為黃門侍郎,張玄素這才受命。當時饒陽令宋正本,博學有才氣,向竇建德獻定河北之策,竇建德於是將其引為謀主。竇建德的這些做法使他的力量得以進一步壯大。

  武德元年(618年)正月時,竇建德與朱粲、孟海公、徐圓朗等各路義軍首領一起派使者讓李密稱帝(李密時為瓦崗軍首領,力量為諸義軍之首),但李密認為時機尚未成熟,沒有同意。但李密卻沒放鬆對各路義軍的拉攏。二月,李密便派房彥藻、鄭頲等東出黎陽,分道招慰州縣。竇建德知道這是李密想兼併各路義軍,但鑒於實力尚弱,便借口北部羅藝南侵為由拒絕了李密。為了不讓李密生疑,竇建德親自寫了回信,對房彥藻還卑辭厚禮相待。

  竇建德不但待人寬厚,還善於納諫。在武德二年九攻克趙州時,曾俘總管張志昂、慰撫使張道源,竇建德認為此二人再加上邢州刺史陳君賓負與頑抗,欲將三人斬首。竇建德的國子祭酒凌敬進言道:「夫犬各吠非其主,今鄰人堅守,力屈就擒,此乃忠確士也。若加酷害,何以勸大王之臣乎?」竇建德盛大怒道:「我至城下,猶迷不降,勞我師旅,罪何可赦?」凌敬又說:「今大王使大將軍高士興於易水抗禦羅藝,兵才至,士興即降,大王之意復為可不?」竇建德乃悟,立即將三人釋放。竇建德雖有很多優點,但他生性多疑,愛信讒言,以至難辨是非。其手下大將王伏寶隨竇建德征戰多年,勇冠三軍,功績在諸將之上,結果遭到諸將的忌妒,便說其謀反,竇建德不問清楚便將王伏寶殺死。王伏寶臨死時說:「我無罪也,大王何聽讒言,自斬左右手乎」(《舊唐書·竇建德列傳》)?王伏寶死後,竇建德軍很少能夠取勝。其納言宋正本好直諫,建德又聽信讒言將其殺死。此後人人引以為誡,無人再進忠言,從此政教益衰。五月,竇建德派部將高士興第三次攻打幽州,不克,退軍籠火城。幽州總管李藝(即羅藝,被唐賜李姓)率軍奔襲,大破其軍,斬首5000級,竇建德奪取幽州的行動再次失敗。八月,唐高祖李淵派人與其結盟,竇建德應允,便將在黎陽俘獲的同安公主、淮安王李神通等人釋放。   竇建德不甘心攻不下幽州,於十月(關攻打幽州時間《舊唐書·竇建德列傳》和《新唐書·竇建德列傳》都記載為九月,這裡以《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七》的記載為準)率領20萬人馬第四次攻打幽州。起初很順利,已有士兵登上城堞,但幽州總管李藝的部將薛萬均、薛萬徹率敢死隊百人從地道潛出,迂迴到竇軍背後,突然襲擊,竇建德軍敗逃,被斬首1000餘(一說1200)級。李藝率軍乘勝逼近竇竇建軍的營地,竇建德在營中列陣,填平壕溝反擊,大敗李藝軍,並追到幽州城下,因攻城不克,只好撤軍。十一月,竇建德率軍渡黃河進攻在河南掠地的孟海公義軍,並於唐武德四年(621年)二月,攻克周橋(今山東曹縣東北),俘孟海公,將其手下3萬義軍收編,竇建德實力得到大增。此時,竇建德與割據洛陽的王世充佔據關中的唐朝形成鼎立之勢。唐滅薛仁杲和劉武周後,唐高祖李淵為統一天下,於武德三年七月命秦王李世民率軍東征王世充。並遣使與竇建德言和,爭取其中立(見上文)。十二月,王世充派其侄王琬、長孫安世等向竇建德求援。中書舍人劉斌建議:「今唐有關內,鄭有河南,夏居河北,此鼎足相持之勢也。聞唐兵悉眾攻鄭,首尾二年,鄭勢日蹙而唐兵不解。唐強鄭弱,其勢必破鄭,鄭破則夏有齒寒之憂。為大王計者,莫若救鄭,鄭拒其內,夏攻其外,破之必矣。若卻唐全鄭,此常保三分之勢」(《舊唐書·竇建德列傳》)。竇建德納其言,決定聯鄭抗唐,待機滅鄭,爾後再與唐爭奪天下。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竇建德在吞併孟海公起義軍後,留部將范願守衛曹州(治濟陰,今山東曹縣西北),自率10餘萬大軍,號稱30萬西援洛陽。至滑州(治白馬,今河南滑縣東舊滑縣),王世充的行台僕射韓洪迎其入城。繼經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攻下管州(治管城,今鄭州),殺唐管州刺史郭士安;又連克滎陽(今屬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等縣,水陸並進,與王世充部將郭士衡數千人會合,進屯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西)東廣武山,並在板渚(今河南滎陽高村西北牛口峪附近黃河南岸)築宮,與王世充相呼應,威脅唐軍側背。並致書秦王李世民,要求唐軍退至潼關,把侵佔之地還於王世充。李世民採納宋州刺史郭孝恪等人建議,決定中分麾下,以齊王李元吉、將軍屈突通等繼續圍困洛陽,自率步騎驍勇3500人為前鋒,搶佔虎牢要地,阻遏竇建德軍西進,相機破擊,一舉兩克之。二十五日,唐軍進駐虎牢。二十六日,李世民率驍騎500出虎牢,在其東20多里處設伏,由驍將李世績、程知節、秦叔寶分別統領。自與驍將尉遲敬德僅帶4騎前去偵察。在離其營3里處,猝遇竇建德軍遊騎,竇建德一將被李世民引弓射殺。竇建德聞訊,急忙派五六千騎兵前來追逐,結果被李世民引入伏擊處,被斬首300餘級,驍將殷秋、石瓚也被俘。竇建德迫於虎牢之險,被阻於虎牢東月餘(一說20餘日)不得西進,幾次小戰又都失利。四月三十日,李世民又派部將王君廓率輕騎千餘截擊竇建德運糧隊,大將軍張青特被,竇建德軍更陷於不利境地,軍心渙散,將士思歸。此時,國子祭酒凌敬獻策:「宜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治河內,今河南沁陽)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使重將居守。更率眾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今山西長治),先聲後實,傳檄而定。漸趨壺口,稍駭蒲津(今陝西大荔東),收河東之地,此策之上也。行此必有三利:一則入無人之境,師有萬全;二則拓土得兵;三則鄭圍自解」(《舊唐書·竇建德列傳》)。這本是個非常好的建議,竇建德也本想接受這個意見,但其部將多接受王世充使者賄賂而主張救援洛陽,便說:「凌敬,書生耳,豈可與言戰乎?」竇建德只好對凌敬說:「今眾心甚銳,此天讚我矣。因此決戰,必將大捷。已依眾議,不得從公言也」(《舊唐書·竇建德列傳》)。凌敬卻堅持己見,竇建德反而大怒,將凌敬怒斥出去。這時,竇建德的夫人曹氏又向建德說:「祭酒之言可從,大王何不納也?請自滏口之道,乘唐國之虛,連營漸進,以取山北,又因突厥西抄關中,唐必還師以自救,此則鄭圍解矣。今頓兵武牢之下,日月淹久,徒為自苦,事恐無功。」竇建德卻說:「此非女子所知也。且鄭國懸命朝暮,以待吾來,既許救之,豈可見難而退,示天下以不信也」(《舊唐書·竇建德列傳》)?竇建德一心決戰,再也聽不進別人的勸告。竇建德欲乘唐軍草料將盡,牧馬河北之機襲擊虎牢。結果此計為李世民所知,李世民便將計就計,於五月初一率兵一部過河,從南面逼進廣武,觀察竇軍形勢,留馬千餘匹在河中沙洲放牧,以誘竇建德出擊。次日,竇建德果然全部自板渚(今滎陽北黃河南岸)西出,在汜水東岸佈陣,北依大河,南連鵲山(今河南滎陽西南),正面寬達20里,擂鼓挑戰。李世民率軍在汜水西岸列陣相持,登高瞭望,然後對部部說:「賊起山東,未嘗見大敵,今度險士囂,令不肅也;逼城而陣,有輕我心。待其饑,破之果矣」(《新唐書·竇建德列傳》)。於是決定按兵不動,另派小部隊與竇建德軍周旋,同時派人將留在河北的人馬召回,待竇建德軍氣衰,再一舉將其擊破。時至中午,竇建德軍士卒饑疲思歸,皆坐列,又爭搶喝水,秩序紊亂。此時,李世民突然發起進攻,命宇文士及帶300騎兵經竇建德軍陣西而南,先行試陣,並告誡他說:竇建德軍如嚴整不動,即應回軍,如陣勢有動,則可引兵東進。宇文士及部經竇軍陣前時,竇軍陣勢果然動亂。李世民見時機成熟,遂下令出擊,親率輕騎衝鋒,主力繼進,東涉汜水,直撲竇軍大營。此時竇建德君臣正在議事,唐軍突臨。竇建德軍未及列陣抵抗,倉猝應戰,被迫東退。唐將竇抗率部緊迫,被竇建德軍頑強擊退。李世民見進攻不利,便率驍將史大奈、程知節、秦叔寶、宇文歆等精銳突入其陣,從陣後展唐旗。竇建德軍士卒以為大營被佔,迅速崩潰,唐軍追擊30里,竇建德軍被斬首3000餘級,5萬人被俘。亂軍中,竇建德中槊(一說中槍)受傷,退至牛口渚,唐車騎將軍白士讓、楊武威追至,竇建德於慌亂中墜馬,白士讓舉槊欲刺,竇建德忙說:「勿殺我,我夏王也,能富貴汝」(《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九》)。楊武威下馬將竇建德抓獲。竇建德兵敗之前,軍營中就有童謠唱道:「豆入牛口,勢不得久」(《舊唐書·竇建德列傳》)。竇建德行至牛口渚,甚惡之,不料後日果真如此。竇建德被俘後,唐軍主力回師洛陽,王世充見大勢已去,想突圍南走襄陽,但諸將已無鬥志,被迫於五月初九率太子、群臣等2000餘人投降。此戰,竇建德在作戰指揮上遠遜於李世民。他勞師遠征,卻未能盡全力先攻佔虎牢;同時未能正確判明唐軍的作戰意圖,這就使自己無法制定正確的作戰部署,而處處陷於被動;作戰中又未能虛心採納部下繞過虎牢、乘虛迂迴北上威脅關中的合理建議,一味堅攻硬拚,不知靈活應變,這就使自己錯過了避免失敗的唯一良機;此外他未能沉著應付唐軍的突襲,一遇變故即驚慌失措,事起倉促即意志崩潰,結果其兵敗如山倒、束手就擒。當然,竇建德軍上下未經歷過真正的硬仗,將驕兵惰、士卒思鄉等等這也是導致竇建德徹底失敗的重要因素。

  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至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軍在洛陽、虎牢(今中國中部河南省滎陽汜水鎮西北)各個擊破王世充、竇建德軍的一次重要作戰。王世充原來是隋東都洛陽守將,隋煬帝死後,他在唐朝武德二年四月稱帝,國號鄭,並利用唐軍在河東作戰無暇顧及東部的機會,奪取了唐朝在河南的部分土地。柏壁之戰後,李淵為奪取中原,採取先鄭後夏(竇建德已稱夏王)、各個擊破的方略,唐朝武德三年七月,命令李世民領兵8萬向東攻打王世充。同時派遣使者與竇建德言和修好,使他保持中立。王世充從各州鎮挑選勇士聚集洛陽,命令他的三個侄子在分別鎮守襄陽(今屬中國中南部湖北省)、虎牢、懷州(今河南沁陽)等重要地點,命令他的兄長、兒子防守洛陽,他親自率步騎3萬迎擊唐軍。李世民率步騎5萬進軍慈澗(今河南新安東),王世充被迫撤回洛陽。李世民於是決定先掃清外圍然後攻城,經過八個月的作戰,唐軍攻克回洛城,並佔領虎牢,河南50餘州相繼歸降。李世民率軍進逼洛陽,經過一番激戰,將其合圍。王世充困守孤城,缺乏糧草,民心頹廢,幾次派使者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得知洛陽危急,怕唐滅鄭後危及自己,決定先聯合鄭國攻擊唐朝,然後找時機滅鄭,再奪取天下。於是率兵10餘萬西進,連續攻克管城(今河南省省會鄭州)、滎陽(今屬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進到虎牢的東面。李世民與部下商議對策,部將多主張退避。他力排眾議,決定分兵圍困洛陽,佔據虎牢要地,阻止竇軍向西進軍,一舉兩得。由於虎牢地形險阻,竇軍不能前進,駐紮了1個多月,多次作戰不利,士氣低落,將卒思鄉。李世民得知,引誘他出戰。竇軍果然全部出動,李世民下令騎軍隊直衝人竇軍。竇建德正和群臣議事,唐軍突至,前後夾擊,陣勢大亂。唐軍追擊30里,俘獲5萬多人,竇建德受傷被俘。李世民回軍洛陽,王世充就投降了。竇建德被俘後,其夫人曹氏和左僕射齊善行率數百騎逃回洺州(治永年,今河北永年東南),竇建德部下欲立建德養子為主,齊善行說:「夏王平定河朔,士馬精強,一朝被擒如此,豈非天命有所歸也?不如委心請命,無為塗炭生人」(《舊唐書·竇建德列傳》)。遂將府庫財物分給士卒,讓其各自散去。然後齊善行與建德右僕射裴矩、行台曹旦及建德妻率部屬舉山東之地,奉傳國等八璽降唐。竇建德所建夏國,也就此滅亡。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竇建德於長安遇害,時年49歲。十九日,餘部推竇建德部下劉黑闥接過義軍大旗,繼續著反唐的事業武德六年(623年)失敗。

  竇建德自起兵至敗亡,共計十一年(兩《唐書》本傳說他自起兵至滅亡凡六年,不準確)。期間「義伏鄉閭,盜據河朔,撫馭士卒,招集賢良。中絕世充,終斬化及,不殺徐蓋,生還神通,沉機英斷,靡不有初。及宋正本、王伏寶被讒見害,凌敬、曹氏陳謀不行,遂至亡滅,鮮克有終矣」(《舊唐書·竇建德列傳》)。《舊唐書·竇建德列傳》指出竇建德的失敗關鍵在於「愎諫」,這是一個沉痛的歷史教訓。但以竇建德(劉黑闥)為首的河北義軍、在山東河北廣大地區堅持反隋和反唐鬥爭長達12年之久,是推翻隋煬帝暴政鬥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出了光輝的貢獻。竇建德雖因缺乏政治遠見等原因犯了一些嚴重錯誤,但他仍不失為一位傑出的農民領袖。所以竇建德的遺愛,仍然長期存留在河北人民的心中。河北大名縣有「竇王廟」,父老群祭,歷久不衰。大和三年(829),魏州(治今河南安陽)書佐殷侔有感於其事,特在廟中立了一塊紀念碑。

  5、沖天將軍——黃巢

  黃巢(820年~884年)唐曹州人。出身鹽商,積財聚眾,尤好收留亡命之徒。唐懿宗以來,因皇室奢侈過度,賦稅沉重,加上連年發生水﹑旱災,遂致民不聊生,盜匪群起。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率盜匪起事,翌年黃巢起兵響應,乾符五年王仙芝敗死於湖北,黃巢被推舉為沖天大將軍,率眾攻掠江﹑浙﹑閩﹑粵等地,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陷洛陽、長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號為帝,國號大齊。唐以官爵籠絡李克用相援,大敗黃巢,巢自刎身亡,為害十年的黃巢之亂始告結束,史稱為黃巢之亂。 乾符二年 (875年)初,王仙芝﹑尚讓等在長垣(今河南長垣東北)發動起義,唐末農民起義爆發。五月,黃巢與同族兄弟﹑子侄黃揆和黃恩鄴等八人募眾數千響應。接著王﹑黃兩軍會合,協同作戰,東攻沂州(今山東臨沂)不克,就西向進攻洛陽周圍地區。唐統治者急調大軍夾擊。王﹑黃乃於干符三年十月間南趨唐州(今河南泌陽)﹑鄧州(今河南鄧州市),以後又活動於今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反覆衝擊敵人。同年底,蘄州(今湖北蘄春東北)刺史對王仙芝進行誘降,仙芝動搖,欲受唐官職。黃巢指斥他說:起初我們共立大誓,橫行天下,現在你獨自取官降敵,廣大群眾何所歸宿!因怒擊傷仙芝首。仙芝畏眾怒,不敢受唐命,遂與黃巢分兵作戰。黃巢率軍北上,攻克鄆州(今山東東平北)﹑沂州等地。以後王﹑黃雖曾一度合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 干符五年,王仙芝在黃梅(今湖北黃梅西北)戰死,尚讓率餘部奔亳州(今安徽亳州)與黃巢所部會合,推黃巢為黃王,號沖天大將軍,建元王霸,署置官屬。從此,黃巢成為起義軍的最高領導人。兩支義軍會合後,勢力又見壯大。黃巢再度北上,克沂﹑濮等州,然後沿黃河南岸西進,「欲窺東都(洛陽)」,唐朝急調軍隊增援東都。黃巢知攻東都無望,於是引兵南下,渡過長江,東趨下遊。在越州(今浙江紹興),遭到鎮海(今江蘇鎮江)節度使高駢部將張璘﹑梁纘的阻擊,義軍乃轉由浙江南進,開山路七百里,進入福建,攻克福州(今屬福建)。

  黃巢在福州大力打擊官僚﹑地主,殺了頑固不化的「處士」周樸。後率大軍沿海岸南進,於六年九月攻佔嶺南重鎮廣州。經過大約兩個月的休整,黃巢在這年冬又率領大軍北伐,自號「義軍都統」,並發表文告,宣佈即將打入關中,指斥唐朝以宦官掌握朝政,綱紀紊亂,朝臣與宦官勾結,賄賂公行;還宣佈義軍禁令,禁止刺史廣殖財產,縣令犯贓者全族處斬。他所指責的都是當時極弊,深得群眾擁護。義軍擁眾數十萬,從桂州(今廣西桂林)出發,乘大筏沿湘江順流北上,攻克潭州(今湖南長沙),又下江陵(今屬湖北)。本欲乘勝進兵中原,直趨關中,但至荊門(今屬湖北)為唐將領劉巨容所敗,乃轉而東進。於廣明元年 (880年)五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饒)擊斃淮南(今江蘇揚州北)節度使高駢的驍將張璘。七月,自採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長江東岸)飛渡長江。高駢與唐廷有矛盾,又懾於義軍聲威,雖擁兵十餘萬,但保境而已,不敢出戰。黃巢渡江後以破竹之勢跨越淮河,於十一月佔領東都洛陽進軍途中,義軍「整眾而行﹐不剽財貨」,沿途群眾紛紛參加義軍,眾達百萬。入洛陽城後,義軍勞問居民,閭裡晏然。黃巢北攻時,還特意轉牒唐朝各鎮兵將;你們各宜守壘,勿犯我兵鋒。我將入東都,到京師向皇帝問罪,與你們無涉。這些話分化了敵人營壘,所以兵行無阻。黃巢在東都並未久留,隨即轉旗西指,於年底突破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天險,最後攻下了京師長安。唐僖宗和大宦官田令孜南逃成都。義軍入城之日,向貧民散發財物,並由大將軍尚讓向群眾宣佈:「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 十二月十三日(881年1月16日)黃巢即位於含元殿,國號大齊,改元金統。原唐朝官員,四品以下酌情留用,三品以上全部罷官。

  其中樞主要官員有:尚讓為太尉兼中書令,趙璋為侍中;原唐官崔和,楊希古並同平章事(即宰相);孟楷﹑蓋洪為尚書左﹑右僕射,兼軍容使(掌管近衛軍隊);翰林學士中還有著名詩人皮日休。黃巢在長安執行嚴懲皇族﹑公卿的政策,唐宗室留長安者幾無遺類,義軍查獲降官張直方夾壁中隱藏的高官顯貴百餘人後,全部處死。大齊政權還沒收富豪的財產,號稱「淘物」。富室皆赤腳而行。次年,唐軍曾一度攻入長安,義軍暫時撤出,當夜反攻,將唐軍驅逐出城。但黃巢既未派大軍追擊唐僖宗,也沒有首先全力殲滅分鎮關中的唐朝禁軍,大齊政權也缺乏必要的經濟政策,生產﹑財政均無著落。這樣,敵我力量對比就逐漸發生了不利於義軍的變化。關中地主堅壁清野,使大齊政權陷入嚴重的缺糧困境;中和二年 (882年)大齊的同州(今陝西大荔)防禦使朱溫叛變降敵;沙陀族李克用應唐朝的乞援,率勁旅一萬七千人南下;敵方軍力大大增強。這時,黃巢發現困守關中已很不利,乃於三年四月東撤,攻逼蔡州(今河南汝南),唐節度使秦宗權戰敗,投降黃巢。六月間,義軍開始圍攻陳州(今河南淮陽)。守將頑抗,義軍久攻不克,朱溫和李克用又先後前來增援,黃巢遂於四年四月解圍,逾汴而北,又遇到唐徐州節度使時溥的阻擊,作戰不利,最後退至狼虎谷(今山東萊蕪西南),於六月十七日兵敗自殺(一作為甥林言所殺)。歷時九年餘的農民戰爭至此結束。

  不久後,唐王朝即告滅亡,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山東萊蕪市聖井鄉祥溝村有一棵名為「將軍樹」的古槐,傳說就是這棵樹下曾留下黃巢的足跡。根據新、舊《唐書》記載,公元884年,唐朝政府確信黃巢已經死於狼虎谷。於是,大唐官員們在他的身死之處建了一塊石刻,標明這位造反者的葬身之地,以警醒世人。然而此後的一千多年裡,很多書籍中卻另有說法。他們相信黃巢沒有死於狼虎谷,而是逃脫之後死於他處。清代學者聶劍光所著的《泰山道裡記》有這樣的記載:「黃巢死於泰山……九頂山南有大塚,俗稱黃巢墓。」經專家考證,這裡就是《泰山道裡記》所記載的黃巢墓。此地與狼虎谷相距幾十公里,如果真的是黃巢屍骨的埋葬地,那麼則證明黃巢真的沒有死於狼虎谷。

  其中樞主要官員有:尚讓為太尉兼中書令,趙璋為侍中;原唐官崔和,楊希古並同平章事(即宰相);孟楷﹑蓋洪為尚書左﹑右僕射,兼軍容使(掌管近衛軍隊);翰林學士中還有著名詩人皮日休。黃巢在長安執行嚴懲皇族﹑公卿的政策,唐宗室留長安者幾無遺類,義軍查獲降官張直方夾壁中隱藏的高官顯貴百餘人後,全部處死。大齊政權還沒收富豪的財產,號稱「淘物」。富室皆赤腳而行。次年,唐軍曾一度攻入長安,義軍暫時撤出,當夜反攻,將唐軍驅逐出城。但黃巢既未派大軍追擊唐僖宗,也沒有首先全力殲滅分鎮關中的唐朝禁軍,大齊政權也缺乏必要的經濟政策,生產﹑財政均無著落。這樣,敵我力量對比就逐漸發生了不利於義軍的變化。關中地主堅壁清野,使大齊政權陷入嚴重的缺糧困境;中和二年 (882年)大齊的同州(今陝西大荔)防禦使朱溫叛變降敵;沙陀族李克用應唐朝的乞援,率勁旅一萬七千人南下;敵方軍力大大增強。這時,黃巢發現困守關中已很不利,乃於三年四月東撤,攻逼蔡州(今河南汝南),唐節度使秦宗權戰敗,投降黃巢。六月間,義軍開始圍攻陳州(今河南淮陽)。守將頑抗,義軍久攻不克,朱溫和李克用又先後前來增援,黃巢遂於四年四月解圍,逾汴而北,又遇到唐徐州節度使時溥的阻擊,作戰不利,最後退至狼虎谷(今山東萊蕪西南),於六月十七日兵敗自殺(一作為甥林言所殺)。歷時九年餘的農民戰爭至此結束。

  不久後,唐王朝即告滅亡,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山東萊蕪市聖井鄉祥溝村有一棵名為「將軍樹」的古槐,傳說就是這棵樹下曾留下黃巢的足跡。根據新、舊《唐書》記載,公元884年,唐朝政府確信黃巢已經死於狼虎谷。於是,大唐官員們在他的身死之處建了一塊石刻,標明這位造反者的葬身之地,以警醒世人。然而此後的一千多年裡,很多書籍中卻另有說法。他們相信黃巢沒有死於狼虎谷,而是逃脫之後死於他處。清代學者聶劍光所著的《泰山道裡記》有這樣的記載:「黃巢死於泰山……九頂山南有大塚,俗稱黃巢墓。」經專家考證,這裡就是《泰山道裡記》所記載的黃巢墓。此地與狼虎谷相距幾十公里,如果真的是黃巢屍骨的埋葬地,那麼則證明黃巢真的沒有死於狼虎谷。

  6、傾天豪傑——方臘

  方臘(?-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治今安徽歙縣)人,遷至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他於1120年10月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建立了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縣在內的農民政權。在當時影響很大,1121年夏起義失敗,方臘被俘,被朝廷處死。

  方臘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較強的組織才能,自身又出身貧苦,所以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方臘被處死後,歙縣和淳安的一些地方的人還是很敬重這位農民起義的領袖。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許多地名,至今這些地方還有「方臘洞」、「方臘寨」等。 有一首"水汆童家店,方喇出二遍;水浸鱉背石,方臘又造反"的民謠不僅指明了他居住的村子,還說明他的起義動機。宣和年間,農民茶葉賣不出去,賣了還不夠交稅。農民只好不採茶,採了的也忍痛倒在溪裡。時值浙西大旱,七八月都不見有雨,禾苗焦黃,秋收無望,而官吏卻逼稅。方臘在宣和二年10月,方臘揭竿起義。方臘旗幟鮮明,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財,散以募眾",決心徹底推翻宋朝,解脫天下所有勞苦大眾。宣和三年四月,方臘在起義根據地幫源與宋軍決戰敗北,被迫帶親信退往洞源村東北的石洞中躲藏,由於叛徒當嚮導,最後不幸被捕,被解往汴京。方臘起義打下了六州五十二縣,威震東南半壁,從根本上動搖了北宋王朝的統治,北宋王朝從此一蹶不振,不久就覆滅了。方臘最後堅守的石洞被稱為"方臘洞"。

  北宋宣和年間,宋徽宗皇帝喜花石竹木,在江南設「蘇杭應奉局」,派朱勉等爪牙到東南各地,搜刮民間花石竹木和奇珍異寶,用大船運向汴京,每十船組成一綱,時稱「花石綱」。青溪多產竹木漆,是應奉局重點酷取之地。這種沉重的負擔都轉嫁到農民身上,尤其是靠出賣勞動力度日的赤貧者身上。方臘身為傭工,更痛感這種剝削壓迫之苦,因而對宋王朝的反動統治懷有刻骨仇恨,遂起反抗之心。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臘在萬年鄉洞源裡正方有常家做傭工,積極聯絡四方百姓,準備起義。他們的秘密活動被方有常發覺,便派二子方熊向縣告發。十月初九,方臘發現事洩,遂在洞源村殺裡正方有常一家(唯三子方庚越牆逃脫)而舉義。方臘集合千餘人,在洞源村東方有常家的漆園誓師。在誓師會上,方臘慷慨陳詞,憤怒揭發宋王朝的罪惡統治:「今賦役繁重,官吏侵漁,農桑不足以供應。吾儕所賴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無錙銖遺。……獨吾民終歲勤動,妻子凍餒,求一日飽食不可得。」最後,方臘發出了「東南之民,苦於剝削久矣」的呼聲,號召大家伏義而起,那麼「四方必聞風響應,旬日之間,萬眾可集。……我但畫江而守,輕徭薄賦,以寬民力,四方孰不斂衽來朝?十年之間終當混一矣」。方臘提出鮮明的政治口號和政治主張,付之於革命實踐。他領導的義軍燒孔廟,毀神像,殺貪官污吏。批判佛教教義中「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虛偽性,指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財,散以募眾」;「有甚貧者,眾率財以助……凡出入經過,雖不識,黨人皆館谷焉,人物用之無間,謂為一家。」

  方臘的政治主張和革命行動,深受貧苦百姓的擁護,數日間聚眾十萬。自號聖公,改元永樂,置偏裨將,以巾飾為別,自紅巾而上,凡六等。鎮壓幫源一帶地主武裝的反抗,佔領青溪縣西北重鎮——萬年鎮,隨即向縣城進發。這時,兩浙路都監蔡遵、顏坦帶領5000兵前來征討。十一月二十八日,方臘將他們一舉殲滅在息坑。這是方臘義軍旗開得勝的第一仗。次日,方臘打下青溪縣城。十二月打出青溪縣,四日攻佔第一座州城——睦州。隨後攻下睦州各縣。方臘率主力部隊西攻歙州,十二月二十日攻克。接著回師東線,向杭州進發。十二月二十九日,佔領杭州,革命力量發展壯大,「眾殆百萬」。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響應方臘起義:浙北有蘇州石生和湖州陸行兒,浙東有剡縣裘日新,浙南有仙居呂師囊、永嘉俞道安,浙西有婺州東陽霍成富,蘭溪靈山朱言、吳邦。這時在浙西的方臘部將鄭魔王、洪載和響應部隊已佔領了婺州、衢州、處州等地。在杭州作出了分兵「盡下東南郡縣」的決策,派方七佛率領六萬人馬進攻秀州(今嘉興),以圖北上,攻取金陵,實現「畫江而守」的計畫。這時,童貫率領15萬精兵,已趕到秀州。方七佛攻不下秀州,退回杭州。宣和三年二月,方臘退出杭州,由富陽、新城、桐廬、建德、青溪,時戰時退,最後退守幫源。四月二十四日,宋軍從東西兩面包圍幫源。方臘在幫源的嚴家溪灘,與宋軍作一死戰。在戰鬥中,方臘坐騎戰死,戰刀丟失,最後不得不帶親信,退往洞源村東北的石洞中躲藏。石洞分上中下三窟,極為隱蔽,官軍無法尋找。統制官王稟下令搜山。裨將韓世忠由方庚作嚮導,收買叛徒方京,才尋得方臘躲藏的石洞。四月二十七日,經過一番殊死搏鬥,方臘和妻邵氏、子方亳、宰相方肥等52人被俘。宿將辛興宗隨後趕到,截洞掠俘,方七佛等人乘機逃脫,實俘39人,被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方臘在汴京英勇就義。

  方臘餘部堅持鬥爭,直到次年三月,方臘起義才被最後鎮壓下去。方臘起義打下六州五十二縣,威震東南半壁,從根本上動搖了北宋王朝的統治。方臘作為農民起義的傑出領袖,永遠被人們懷念。方臘最後堅守的洞源石洞被稱為「方臘洞」。全省各地,乃至近鄰安徽等地都有紀念方臘的方臘洞、方臘廟。

  方臘的政治主張和革命行動,深受貧苦百姓的擁護,數日間聚眾十萬。自號聖公,改元永樂,置偏裨將,以巾飾為別,自紅巾而上,凡六等。鎮壓幫源一帶地主武裝的反抗,佔領青溪縣西北重鎮——萬年鎮,隨即向縣城進發。這時,兩浙路都監蔡遵、顏坦帶領5000兵前來征討。十一月二十八日,方臘將他們一舉殲滅在息坑。這是方臘義軍旗開得勝的第一仗。次日,方臘打下青溪縣城。十二月打出青溪縣,四日攻佔第一座州城——睦州。隨後攻下睦州各縣。方臘率主力部隊西攻歙州,十二月二十日攻克。接著回師東線,向杭州進發。十二月二十九日,佔領杭州,革命力量發展壯大,「眾殆百萬」。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響應方臘起義:浙北有蘇州石生和湖州陸行兒,浙東有剡縣裘日新,浙南有仙居呂師囊、永嘉俞道安,浙西有婺州東陽霍成富,蘭溪靈山朱言、吳邦。這時在浙西的方臘部將鄭魔王、洪載和響應部隊已佔領了婺州、衢州、處州等地。在杭州作出了分兵「盡下東南郡縣」的決策,派方七佛率領六萬人馬進攻秀州(今嘉興),以圖北上,攻取金陵,實現「畫江而守」的計畫。這時,童貫率領15萬精兵,已趕到秀州。方七佛攻不下秀州,退回杭州。宣和三年二月,方臘退出杭州,由富陽、新城、桐廬、建德、青溪,時戰時退,最後退守幫源。四月二十四日,宋軍從東西兩面包圍幫源。方臘在幫源的嚴家溪灘,與宋軍作一死戰。在戰鬥中,方臘坐騎戰死,戰刀丟失,最後不得不帶親信,退往洞源村東北的石洞中躲藏。石洞分上中下三窟,極為隱蔽,官軍無法尋找。統制官王稟下令搜山。裨將韓世忠由方庚作嚮導,收買叛徒方京,才尋得方臘躲藏的石洞。四月二十七日,經過一番殊死搏鬥,方臘和妻邵氏、子方亳、宰相方肥等52人被俘。宿將辛興宗隨後趕到,截洞掠俘,方七佛等人乘機逃脫,實俘39人,被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方臘在汴京英勇就義。

  方臘餘部堅持鬥爭,直到次年三月,方臘起義才被最後鎮壓下去。方臘起義打下六州五十二縣,威震東南半壁,從根本上動搖了北宋王朝的統治。方臘作為農民起義的傑出領袖,永遠被人們懷念。方臘最後堅守的洞源石洞被稱為「方臘洞」。全省各地,乃至近鄰安徽等地都有紀念方臘的方臘洞、方臘廟。

  7、女中奇英——王聰兒

  王聰兒(1777-1798),湖北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江湖藝人出生。參加白蓮教起義後,她曾任義軍總指揮,也就是八路義軍統帥,是一個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藝高強,有勇有謀的女英雄。

  清朝乾隆年間,官僚地主大量侵佔農民的土地。農民無法謀生,只得流落江湖,賣藝餬口。王聰兒幼年喪父,跟著母親學習雜技,跑馬走繩,舞刀使棒,樣樣都行。母女倆憑著一身技藝走南闖北,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一天,母女倆來到襄陽,在一場事故中得到一位名叫齊林的幫助而加入白蓮教。齊林是襄陽白蓮教的首領。王聰兒入教後,經常利用賣藝的身份在江湖上宣傳白蓮教的教義。由於他們倆志同道合,感情也越來越深,不久後便結為夫妻。結婚後,齊林與王聰兒便一同領導白蓮教徒籌劃反對清朝的武裝起義。和珅掌權的時候,清王朝十分腐敗,地方官吏貪污橫行,百姓怨聲載道。當時,在湖北、河南一帶,白蓮教又盛行起來。有個安徽人劉松,到河南傳教,利用給百姓治病的機會,勸人入教,後來被官府發現,流放到甘肅去。劉松的徒弟劉之協和宋之清逃到湖北,繼續傳教。他們宣傳說,清朝快要滅亡,將來會出現新的世界,入教的人都可以分到土地。當地的貧苦農民受夠地主剝削的苦,渴望得到土地,聽了這個宣傳,紛紛參加了白蓮教。參加白蓮教的人越來越多的消息,驚動了乾隆帝。乾隆帝命令各省宮府捉拿教徒。一些官吏本來是敲詐勒索的老手,趁機派出差役,挨家挨戶地查問,不管你是不是教徒,都得拿出一筆錢來「孝敬」他們。有錢的出錢買命,沒錢的窮人就被抓到監獄裡拷打,甚至送了命。武昌有個官員向百姓敲詐勒索不成,羅織罪狀,受到株連的有幾千人。不論教徒或沒入教的,都被迫害得家破人亡,對官府更加切齒痛恨。白蓮教首領劉之協到了襄陽,召集教徒開會商量。大家說:「這個世道,真是官逼民反了!不如索性造反吧。」經過一番商議,決定用「官逼民反」的口號,發動群眾起義,並且派出教徒分頭到各地去聯絡。參加白蓮教的人一天比一天多,齊林與王聰兒見起義條件已經成熟,就決定在襄陽起義。不料起義的風聲走漏了,齊林和另外一百多教徒被捕,他們都被殺害了。齊林死後,王聰兒被大家推選為首領,暗中繼續籌備新的武裝起義。

  1796年,王聰兒得知消息,說其他地方的白蓮教都已發動了武裝起義。大夥一致推選她為「總教師」。於是,她便帶領義軍殺了貪官污吏,並打開糧倉,把糧食分給了窮苦的老百姓。這時王聰兒的軍隊已發展至四、五萬人之多了。 後來,她帶領義軍從湖北到四川,和四川的義軍會師,組成了一隻擁有十四、五萬的起義大軍。為了方便指揮,起義軍以黃、青、藍、白四色為號,分成八路大軍。王聰兒被推選為八軍的路統師。一個年輕女子可成為這樣大規模起義的首領,由此可見王聰兒能力之強!

  1798年,王聰兒率領義軍一路打到西安。嘉慶帝一看起義軍聲勢越來越大,慌了手腳,連忙命令各地的總督、巡撫、將軍、總兵等大小官員,派出大批人馬鎮壓。可是那些大官、將軍們只知道貪污軍餉,不懂得怎樣打仗。王聰兒分兵三路,從湖北打到河南。起義軍打起仗來不但勇敢,而且機動靈活。他們在行軍的時候,不整隊,見了官軍不正面迎戰,不走平坦大道,專揀山間小路走,找機會襲擊官軍。他們又把兵士分成許多小隊,幾百人一隊,有分有合,忽南忽北,把圍剿他們的官軍弄得暈頭轉向,疲於奔命。王聰兒的起義軍在湖北、河南、陝西流動作戰,打擊官軍。第二年,在四川跟那裡的起義軍會師。嘉慶帝見官軍圍剿失敗,氣得眼都紅了,大罵王聰兒是罪魁禍首,又下了一道詔書把一些帶兵的將軍們狠狠地訓斥了一通,撤職的撤職,辦罪的辦罪,並且嚴厲督促各地將軍集中兵力,圍剿王聰兒起義軍。清軍將領明亮向嘉慶帝獻了一條惡毒的計策,要各地地主組織武裝民團,修築碉堡。起義軍一來,就把百姓趕到碉堡裡去,叫起義軍找不到群眾幫助,得不到糧草供應。這種做法,叫做「堅壁清野」。嘉慶帝下令各地採用這種計策,起義軍的活動果然越來越困難。清軍在川北一帶圍攻王聰兒。王聰兒擺脫清軍圍攻,親自帶領二萬人馬攻打西安,不料在西安遭到官軍阻擊,打了敗仗;再打回湖北的時候,明亮率領官軍緊緊追擊。起義軍後面有官軍,前面又有地主武裝民團的攔截,終於在鄖西(在今湖北省,鄖音yun)的三岔河地方,陷進敵人的包圍圈。王聰兒臨危不懼,指揮起義軍退到茅山的森林裡,準備組織突圍。官軍發現了,又圍住茅山,從山前山後,密密麻麻地擁上來。起義軍經過頑強抵抗,終於失敗。王聰兒眼看突圍不成,且她與她的部下都不願當俘虜,便退到山頂,與其部下縱身從陡峭的懸崖上跳下來,英勇犧牲,女英雄王聰兒時年僅二十二歲。

  王聰兒(公元1777——1798年),湖北襄陽(現在的襄陽市人),江湖藝人出身,原白蓮教首領齊林之妻,故又稱齊王氏。在嘉慶元年(1796)與以白蓮教總教師的身份領導了清末著名的農民起義——白蓮教大起義,率眾十餘萬縱橫馳騁於鄂、川、陝、豫四省,英勇戰鬥了兩年多,雖然最終因起義失敗而自殺,但其所領導的起義軍給予清朝統治者以沉重打擊,是清王朝統治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798年,王聰兒率領義軍一路打到西安。嘉慶帝一看起義軍聲勢越來越大,慌了手腳,連忙命令各地的總督、巡撫、將軍、總兵等大小官員,派出大批人馬鎮壓。可是那些大官、將軍們只知道貪污軍餉,不懂得怎樣打仗。王聰兒分兵三路,從湖北打到河南。起義軍打起仗來不但勇敢,而且機動靈活。他們在行軍的時候,不整隊,見了官軍不正面迎戰,不走平坦大道,專揀山間小路走,找機會襲擊官軍。他們又把兵士分成許多小隊,幾百人一隊,有分有合,忽南忽北,把圍剿他們的官軍弄得暈頭轉向,疲於奔命。王聰兒的起義軍在湖北、河南、陝西流動作戰,打擊官軍。第二年,在四川跟那裡的起義軍會師。嘉慶帝見官軍圍剿失敗,氣得眼都紅了,大罵王聰兒是罪魁禍首,又下了一道詔書把一些帶兵的將軍們狠狠地訓斥了一通,撤職的撤職,辦罪的辦罪,並且嚴厲督促各地將軍集中兵力,圍剿王聰兒起義軍。清軍將領明亮向嘉慶帝獻了一條惡毒的計策,要各地地主組織武裝民團,修築碉堡。起義軍一來,就把百姓趕到碉堡裡去,叫起義軍找不到群眾幫助,得不到糧草供應。這種做法,叫做「堅壁清野」。嘉慶帝下令各地採用這種計策,起義軍的活動果然越來越困難。清軍在川北一帶圍攻王聰兒。王聰兒擺脫清軍圍攻,親自帶領二萬人馬攻打西安,不料在西安遭到官軍阻擊,打了敗仗;再打回湖北的時候,明亮率領官軍緊緊追擊。起義軍後面有官軍,前面又有地主武裝民團的攔截,終於在鄖西(在今湖北省,鄖音yun)的三岔河地方,陷進敵人的包圍圈。王聰兒臨危不懼,指揮起義軍退到茅山的森林裡,準備組織突圍。官軍發現了,又圍住茅山,從山前山後,密密麻麻地擁上來。起義軍經過頑強抵抗,終於失敗。王聰兒眼看突圍不成,且她與她的部下都不願當俘虜,便退到山頂,與其部下縱身從陡峭的懸崖上跳下來,英勇犧牲,女英雄王聰兒時年僅二十二歲。

  王聰兒(公元1777——1798年),湖北襄陽(現在的襄陽市人),江湖藝人出身,原白蓮教首領齊林之妻,故又稱齊王氏。在嘉慶元年(1796)與以白蓮教總教師的身份領導了清末著名的農民起義——白蓮教大起義,率眾十餘萬縱橫馳騁於鄂、川、陝、豫四省,英勇戰鬥了兩年多,雖然最終因起義失敗而自殺,但其所領導的起義軍給予清朝統治者以沉重打擊,是清王朝統治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8、君山二魄——鍾相楊么

  鍾相楊么起義指的是南宋建炎四年至紹興五年(公元1130—1135年),在南宋農民起義戰爭中,湖南義軍首領鍾相、楊麼等率眾於洞庭湖區連年抗擊南宋官軍圍剿的戰爭。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滅北宋,康王趙構即位,重建宋朝,是為南宋。至建炎三年,趙構迫於金軍攻勢退兵,謀偏安江南。時金軍緊逼南下,宋潰軍沿途剽掠,統治者橫徵暴斂,政繁賦重,激起江南民眾紛起反抗。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民鍾相帥先聚眾起義,抗擊潰兵遊寇集團搶劫,破州縣、焚官府、殺貪官,號召等貴賤、均貧富,得鼎、澧、潭、岳、辰(今湖南澧縣、長沙、岳陽、沅陵)等州19縣民響應。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三月,遭宋潰軍遊寇集團孔彥舟部鎮壓,義軍奮力抗擊,初戰獲勝。後因孔彥舟遣間混入義軍作內應,鍾相不備,被俘殺。鍾相犧牲後,數十萬義軍在楊么、夏誠等率領下轉入洞庭湖區,據湖泊港汊為險,瀕湖設寨,兵農相兼,繼續與官府抗衡。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鼎澧鎮撫使兼知鼎州程昌寓率水軍乘車船、海鰍船攻夏誠水寨,於下沚江口(今湖南漢壽東北)被義軍擊敗。義軍繳獲官軍車船後,廣伐鼎、澧地區松杉樟楠等木材,大造車樓大船,嚴密設防,陸耕水戰,既取得水戰優勢,又獲田蠶興旺,實力日益增強。

  南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四月,楊麼立鍾相少子鍾子義為太子,自號大聖天王,重建楚政權。

  在岳飛招降政策下誘惑,義軍大首領楊欽、劉衡、金琮、劉詵、黃佐等相繼出降,惟楊么、夏誠等仍據寨自固。岳飛知湖深莫測,乃納楊欽獻策,遣人開閘洩放湖水,放巨筏堵塞港汊,並於湖面散放青草,以破義軍車船優勢。後以楊欽為嚮導,進圍楊么水寨。楊么率水軍出戰,因水淺,車船機輪又被草纏住,滯不能行,被官軍擊敗,各個水寨或降或破,至此,前後相繼6年之久的湖南農民起義被鎮壓。

鍾相

  鍾相楊么起義是一次大規模農民義軍抗擊官軍的水上攻防戰。楊么等率領義軍據守洞庭湖,兵農相兼,陸耕水戰,巧旋疑兵,以車船優勢連年屢敗官軍前後堅持6年之久,粉碎了敵人7次進攻。後期,因岳飛率重兵圍剿,遣間誘降諸寨首領,致義軍分化瓦解,被各個擊破,但起義軍的行動,卻給南宋政府以沉重的打擊。

  楊么起義軍在水軍的建設和作戰方面,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例如在戰船建造方面,始終把速度和機動性擺在突出的位置,無論是車船,還是海蝤,都具有快速攻擊能力;在建造車船時,又注意到了大、中、小相結合,以適應在各種水文地理條件下的作戰。在作戰指揮方面,起義軍擅長於調動和迷惑敵人,發揮水軍優勢,予敵以突然襲擊。 南宋初年,鼎州(今湖南常德)鍾相、楊么領導的起義是我國歷史上規模較大的一次起義。起義軍堅持近6年,鼎盛時勢力波及洞庭湖地區7個州所屬的19個縣。傳統觀點認為這次起義提出了「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迫使朝廷先後7次鎮壓,並派20餘人前往「招安」,給偏安江浙的南宋王朝造成沉重打擊。

  1130年,鍾相利用摩尼教起來反宋。摩尼教又稱明教,公元3世紀波斯人摩尼創立,唐代宗時傳入中國,武宗時開始禁止傳播,此後一直處於秘密傳教狀態。五代後梁時期陳州的母乙和北宋末年的方臘,都曾利用它發動起義。鍾相向群眾宣傳說,「法分貴賤貧富,非善法也。我行法,當等責賤,均貧富。」這對當時的貧苦百姓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鍾相的起義隊伍迅速擴大到40萬人。那麼鍾相是否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呢?事實上就在他揭竿而起後不久便自封楚王,改年天戰,立妻尹氏為皇后,子鍾昂為太子,仿宋王發佈聖旨。大楚政權建立僅40餘天鐘相被殺,繼任者楊么又建立了新的大聖天王政權。楊么自稱大聖天王,還把這四個字寫在大旗上以示身份。鍾相的幼子鍾義被立為太子,自楊么以下,所有人都要對他俯首稱臣。楊么政權還設立職官,官員的名稱、服飾、儀仗規格都與南宋朝廷一樣。楊么和鍾義的居所也像宋朝皇宮一樣稱「內」,還設有三衙大軍。鍾太子為顯示高貴,還在龍舟上擺設龍床、龍簟和金交椅。 「等貴賤」儼然已是「內外有別」,「均貧富」又是否實現了呢?鍾相曾許諾「凡入法者」,必「田蠶興旺,生理豐富」,給廣大的貧苦百姓許下理想國的美好藍圖。實際上,早在鍾相楊么起義前,洞庭湖地區由於長期橫徵暴斂,加上金兵鐵蹄的搶奪已是千瘡百孔,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鼎州一帶殘破至極,滿目荊榛,起義發生後,雙方長迭6年的交戰更加劇了對這裡的破壞。為剿殺起義軍,宋將李綱派兵佔領了洞庭湖附近富庶的村落,使起義軍無河捕魚,無地耕作,糧食嚴重短缺。宋將程昌寓甚至「決堤四百丈」,淹沒起義軍佔領區的大片農田。岳飛的剿殺策略是堵住各要塞出口,截斷起義軍運送糧草的要道,禁止百姓與起義軍間貿易往來。更不幸的是,起義發生的這幾年又趕上南宋遭遇特大旱災,「田疇荒蕪」,「水鄉荒索」,「州縣荒殘」,全國餓死者不計其數,宋朝士兵只能5天才分到糯米一斗,許多百姓不得已賣妻過活。「均貧富」是要實現生活的改善,但農民卻更加困苦,不僅沒有「田蠶興旺,生理豐富」,反而「食不果腹」,甚至拋妻棄子,流離失所。起義軍為了阻止程昌寓駐守鼎州,不惜放火燒城,火光沖天,數日不滅,全城房屋盡為灰燼,鼎州一片廢墟。岳飛鎮壓起義時,為絕後患,也下令放火焚燒洞庭湖30多個水寨,這對當地生產力的破壞無疑是雪上加霜。倒是起義被鎮壓後,岳飛下令給全部老弱百姓分以米糧,允許他們回鄉耕種。經過50餘年,這裡環境逐漸得到恢復,明代時成為全國重要的糧倉,所謂「湖廣熟,天下足」,實現了「田蠶興旺」。

楊么

鍾相

  鍾相楊么起義是一次大規模農民義軍抗擊官軍的水上攻防戰。楊么等率領義軍據守洞庭湖,兵農相兼,陸耕水戰,巧旋疑兵,以車船優勢連年屢敗官軍前後堅持6年之久,粉碎了敵人7次進攻。後期,因岳飛率重兵圍剿,遣間誘降諸寨首領,致義軍分化瓦解,被各個擊破,但起義軍的行動,卻給南宋政府以沉重的打擊。

  楊么起義軍在水軍的建設和作戰方面,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例如在戰船建造方面,始終把速度和機動性擺在突出的位置,無論是車船,還是海蝤,都具有快速攻擊能力;在建造車船時,又注意到了大、中、小相結合,以適應在各種水文地理條件下的作戰。在作戰指揮方面,起義軍擅長於調動和迷惑敵人,發揮水軍優勢,予敵以突然襲擊。 南宋初年,鼎州(今湖南常德)鍾相、楊么領導的起義是我國歷史上規模較大的一次起義。起義軍堅持近6年,鼎盛時勢力波及洞庭湖地區7個州所屬的19個縣。傳統觀點認為這次起義提出了「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迫使朝廷先後7次鎮壓,並派20餘人前往「招安」,給偏安江浙的南宋王朝造成沉重打擊。

  1130年,鍾相利用摩尼教起來反宋。摩尼教又稱明教,公元3世紀波斯人摩尼創立,唐代宗時傳入中國,武宗時開始禁止傳播,此後一直處於秘密傳教狀態。五代後梁時期陳州的母乙和北宋末年的方臘,都曾利用它發動起義。鍾相向群眾宣傳說,「法分貴賤貧富,非善法也。我行法,當等責賤,均貧富。」這對當時的貧苦百姓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鍾相的起義隊伍迅速擴大到40萬人。那麼鍾相是否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呢?事實上就在他揭竿而起後不久便自封楚王,改年天戰,立妻尹氏為皇后,子鍾昂為太子,仿宋王發佈聖旨。大楚政權建立僅40餘天鐘相被殺,繼任者楊么又建立了新的大聖天王政權。楊么自稱大聖天王,還把這四個字寫在大旗上以示身份。鍾相的幼子鍾義被立為太子,自楊么以下,所有人都要對他俯首稱臣。楊么政權還設立職官,官員的名稱、服飾、儀仗規格都與南宋朝廷一樣。楊么和鍾義的居所也像宋朝皇宮一樣稱「內」,還設有三衙大軍。鍾太子為顯示高貴,還在龍舟上擺設龍床、龍簟和金交椅。 「等貴賤」儼然已是「內外有別」,「均貧富」又是否實現了呢?鍾相曾許諾「凡入法者」,必「田蠶興旺,生理豐富」,給廣大的貧苦百姓許下理想國的美好藍圖。實際上,早在鍾相楊么起義前,洞庭湖地區由於長期橫徵暴斂,加上金兵鐵蹄的搶奪已是千瘡百孔,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鼎州一帶殘破至極,滿目荊榛,起義發生後,雙方長迭6年的交戰更加劇了對這裡的破壞。為剿殺起義軍,宋將李綱派兵佔領了洞庭湖附近富庶的村落,使起義軍無河捕魚,無地耕作,糧食嚴重短缺。宋將程昌寓甚至「決堤四百丈」,淹沒起義軍佔領區的大片農田。岳飛的剿殺策略是堵住各要塞出口,截斷起義軍運送糧草的要道,禁止百姓與起義軍間貿易往來。更不幸的是,起義發生的這幾年又趕上南宋遭遇特大旱災,「田疇荒蕪」,「水鄉荒索」,「州縣荒殘」,全國餓死者不計其數,宋朝士兵只能5天才分到糯米一斗,許多百姓不得已賣妻過活。「均貧富」是要實現生活的改善,但農民卻更加困苦,不僅沒有「田蠶興旺,生理豐富」,反而「食不果腹」,甚至拋妻棄子,流離失所。起義軍為了阻止程昌寓駐守鼎州,不惜放火燒城,火光沖天,數日不滅,全城房屋盡為灰燼,鼎州一片廢墟。岳飛鎮壓起義時,為絕後患,也下令放火焚燒洞庭湖30多個水寨,這對當地生產力的破壞無疑是雪上加霜。倒是起義被鎮壓後,岳飛下令給全部老弱百姓分以米糧,允許他們回鄉耕種。經過50餘年,這裡環境逐漸得到恢復,明代時成為全國重要的糧倉,所謂「湖廣熟,天下足」,實現了「田蠶興旺」。

楊么

  9、大順永昌——李自成

  李自成(1606-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的軍事家。原名鴻基。 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臨汝)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1644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同年3月18日,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擊敗李自成。順治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宮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一說戰死,另有出家之說等)。

  李自成,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古代傑出的軍事家。原名鴻基。稱帝時以李繼遷為太祖。世居陝西米脂李繼遷寨。 童年時給地主牧羊(一說家中非常富裕),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八年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聲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十一年在潼關戰敗,僅率劉宗敏等十餘人,隱伏商雒叢山中(在豫陝邊區)。次年出山再起。 十三年又在巴西魚腹山(腹一作復)被困,以五十騎突圍,進入河南。其時中原災荒嚴重,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巖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散佈「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農民戰爭中的主力軍。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臨汝)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佔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於起義軍領袖犯了勝利時驕傲的錯誤,迫害吳三桂的家屬。逼反吳三桂,滿洲貴族入關,聯合進攻農民軍。他迎戰失利,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宮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餘部降清後,又反清,繼續抗清鬥爭。

  1639年張獻忠在谷城(位於湖北襄樊)重新起義,李自成從商洛山中率數千人馬殺出。1640年李自成趁明軍主力在四川追剿張獻忠之際入河南,收留饑民,鄭廉在《豫變紀略》載李自成大賑饑民的盛況:「向之朽貫紅粟,賊乃藉之,以出示開倉而賑饑民。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自此李自成軍隊發展到數萬,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即民歌之「迎闖王,不納糧。」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日(1641年1月)攻克洛陽,殺萬曆皇帝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從後園弄出幾頭鹿,與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為「福祿宴」,與將士們共享。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之後在一年半之內三圍省城開封未果,最後一次1642年黃河決堤沖毀開封。先後殺死陝西總督傅宗龍、汪喬年。10月在河南郟縣敗明陝西巡撫孫傳庭。與此同時明朝對清朝戰事不利,3月,洪承疇降清。11月,清軍第五次入塞,深入山東,掠走36萬人。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3月,殺與之合軍的農民領袖羅汝才。4月殺叛將袁時中。5月張獻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權。10月,李自成攻破潼關,殺死督師孫傳庭,佔領陝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以李繼遷為太祖,建國號「大順」。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東征北京,突破寧武關,殺守關總兵周遇吉,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明朝官吏姜瑞、王承胤紛紛來降,又連下居庸關、昌平,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監曹化淳率先打開外城西側的廣甯門,農民軍由此進入今復興門南郊一帶。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勳入城與崇禎秘密談判。據《小腆紀年附考》卷4載,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雙方談判破裂。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率軍,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李自成下令予以「禮葬」,在東華門外設廠公祭,後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於田貴妃墓中。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封宮女竇美儀為妃。大順軍進城之初京城秩序尚好,店舖營業如常。但從二十七日起,大順軍開始拷掠明官,四處抄家,規定助餉額為「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劉宗敏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稜,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城中恐怖氣氛逐漸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談遷《棗林雜俎》稱死者有1600餘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搶掠,臣將驕奢,「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四月十四日,西長安街出現告示:「明朝天數未盡,人思效忠,定於本月二十日立東宮為皇帝,改元義興元年。」十三日,由李自成親率十萬大軍奔赴山海關征討吳三桂。據說李自成進北京後,從宮中搜出內帑「銀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十?)兩,鐫有永樂字」(《明季北略》卷二十)。時人許重熙在《明季甲乙兩年匯略》借談遷之口謂曰:「損其奇零,即可代兩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內騷然,而扃鑰如故,豈先帝未睹遺籍耶?不勝追慨矣。」但可信度並不高。計六奇認為:「予謂果有如此多金,須騾馬一千八百五十萬方可載之,即循環交負,亦非計月可畢,則知斯言未可信。」據梁方仲估計,1390年至1486年,中國國內白銀總產量只有三千萬兩上下。明亡前,雖有大量白銀流入,但也只有四千五百萬兩。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與駐守山海關將領吳三桂進行一片石戰役。戰至四月二十二日,吳軍漸漸不支。吳三桂乃降於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兩軍聯手擊潰李自成,主將劉宗敏受傷,急令撤退。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到京城,僅三萬餘人,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怒殺吳三桂家大小34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兩路徹退。臨行前火燒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築,七月渡黃河敗歸西安,不久,棄西安,經藍田,商州,走武關。由於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順軍的節節敗退,很多投降大順的原明朝將領復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於是疑心日盛,終於妄殺李巖等人,致使人心離散。順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軍出擊潼關,大順軍列陣迎戰,清軍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達,堅守不戰。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以紅衣大炮攻破潼關,李自成采避戰的方式流竄,經襄陽入湖北,試圖與武昌的明朝總兵左良玉聯合抗清,左良玉東進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側」征討馬士英病死途中。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軍一擊即潰。5月在江西再敗,於1645年神秘消失。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東征北京,突破寧武關,殺守關總兵周遇吉,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明朝官吏姜瑞、王承胤紛紛來降,又連下居庸關、昌平,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監曹化淳率先打開外城西側的廣甯門,農民軍由此進入今復興門南郊一帶。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勳入城與崇禎秘密談判。據《小腆紀年附考》卷4載,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雙方談判破裂。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率軍,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李自成下令予以「禮葬」,在東華門外設廠公祭,後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於田貴妃墓中。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封宮女竇美儀為妃。大順軍進城之初京城秩序尚好,店舖營業如常。但從二十七日起,大順軍開始拷掠明官,四處抄家,規定助餉額為「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劉宗敏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稜,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城中恐怖氣氛逐漸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談遷《棗林雜俎》稱死者有1600餘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搶掠,臣將驕奢,「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四月十四日,西長安街出現告示:「明朝天數未盡,人思效忠,定於本月二十日立東宮為皇帝,改元義興元年。」十三日,由李自成親率十萬大軍奔赴山海關征討吳三桂。據說李自成進北京後,從宮中搜出內帑「銀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十?)兩,鐫有永樂字」(《明季北略》卷二十)。時人許重熙在《明季甲乙兩年匯略》借談遷之口謂曰:「損其奇零,即可代兩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內騷然,而扃鑰如故,豈先帝未睹遺籍耶?不勝追慨矣。」但可信度並不高。計六奇認為:「予謂果有如此多金,須騾馬一千八百五十萬方可載之,即循環交負,亦非計月可畢,則知斯言未可信。」據梁方仲估計,1390年至1486年,中國國內白銀總產量只有三千萬兩上下。明亡前,雖有大量白銀流入,但也只有四千五百萬兩。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與駐守山海關將領吳三桂進行一片石戰役。戰至四月二十二日,吳軍漸漸不支。吳三桂乃降於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兩軍聯手擊潰李自成,主將劉宗敏受傷,急令撤退。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到京城,僅三萬餘人,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怒殺吳三桂家大小34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兩路徹退。臨行前火燒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築,七月渡黃河敗歸西安,不久,棄西安,經藍田,商州,走武關。由於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順軍的節節敗退,很多投降大順的原明朝將領復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於是疑心日盛,終於妄殺李巖等人,致使人心離散。順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軍出擊潼關,大順軍列陣迎戰,清軍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達,堅守不戰。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以紅衣大炮攻破潼關,李自成采避戰的方式流竄,經襄陽入湖北,試圖與武昌的明朝總兵左良玉聯合抗清,左良玉東進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側」征討馬士英病死途中。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軍一擊即潰。5月在江西再敗,於1645年神秘消失。

  10、天王第一——洪秀全

  洪秀全(1814.1.1—1864.6.1),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嘉應州,清嘉慶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於廣東花縣(今廣州花都區)福源水村。太平天國創建者及思想指導者,稱「天王」,原名仁坤。廣東花縣人。道光年間屢應科舉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義中的平等思想,創立拜上帝會,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張建立遠古「天下為公」盛世。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自稱天王。咸豐三年(1853年)定都南京,稱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參見太平軍北伐、太平軍西征)。咸豐六年,因掌握軍政實權的東王楊秀清「威權逼己」,遂密詔(一說無密詔)北王韋昌輝率軍返京誅楊。韋又擴大事態,濫殺無辜。洪秀全迫於眾怨,只好殺韋,以翼王石達開主政。次年,石達開受猜忌負氣出走,太平天國瀕危。洪秀全重用陳玉成、李秀成諸後起良將,自兼軍師,又採取減賦和加強宗教宣傳等措施,渡過難關。同治二年(1863)冬,天京為清軍圍困,糧盡援絕。洪秀全拒絕李秀成突圍的建議,固守天京。同治三年四月病卒。所著詩文及詔旨、文告等多收入《太平天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之一)及《太平天國史料》等書中。

  洪秀全祖籍廣東,生於耕讀世家,7歲起在村中書塾上學,熟讀四書五經及其它一些古籍。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鄉試都失敗落選,第三次在廣州落選後已經是25歲(1837年,當時把出生之時當作1歲)了,受此打擊回家以後重病一場,一度昏迷。病中幻覺有一老人對他說: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間來斬妖除魔。從此,洪秀全言語沉默,舉止怪異。此時,洪秀全並不甘心於考試的失敗,在6年後的1843年春天,再一次參加了廣州的鄉試,結果還是以落選告終。這時,洪秀全翻閱以前在廣州應試時收到的基督徒梁發的《勸世良言》一書,把書中內容與自己以前大病時的幻覺對比,認為,自己受上帝之命下凡誅妖,一氣拋開了孔孟之書,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義,索性把家裡的孔子牌位換成了上帝的牌位。雖然未曾讀過《聖經》,洪秀全卻開始逢人便宣傳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義,稱之為「拜上帝教」。洪秀全說:「人心太壞,政治腐敗,天下將有大災大難,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難。入教之人,無論男女尊貴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洪秀全尊耶和華為天父,基督為天兄,不過洪秀全的「拜上帝教」跟主流的基督教在教義上相差甚大,洪秀全自稱耶穌之弟,天父之次子,下到人間來替天行道。太平天國天王玉璽洪秀全最初在廣州附近傳教,但未取得很大成功。1844年,洪秀全和馮雲山轉至廣西一帶傳教。洪不久便返回廣東,馮留下發展,在當地的信徒日增。1845年至1846年間,在家鄉的洪秀全寫下《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百正歌》等作品。1847年初,洪秀全在廣州的一所基督教堂學習了幾個月,曾要求受洗,但教士認為,洪秀全對教義的認識不足夠而拒絕了。洪其後再到廣西會合馮雲山,並陸續制訂拜上帝會的規條及儀式。洪秀全的拜上帝會與地方政府的矛盾日漸加深,洪秀全等人在1850年決定反清,加緊準備。會眾在下半年間陸續前來金田團營,在1851年1月正式宣佈起義,揭竿而起。

  1851年初,洪秀全稱天王,建太平天國。1852年太平軍離開廣西進入湖南,1853年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在此。太平天國前期,軍政大事由軍師負責,洪秀全退居幕後少理朝政,馮雲山、蕭朝貴已死,大權落在東王楊秀清手上。定都天京後,洪秀全主張把四書五經列為禁書,楊秀清不同意,借「天父下凡」迫洪秀全讓步,後者只好同意四書五經在修改後可以刊印流傳,然而,直至太平天國滅亡仍未曾刊行。後來洪秀全又修改《聖經》,按照政治上的需要及個人喜惡改動內容,在太平天國內頒行。   天王洪秀全與東王楊秀清的矛盾日漸加深。洪秀全知道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及燕王秦日綱對東王不滿,在1856年密詔三人誅殺東王,9月發生天京事變,東王、北王與燕王先後被誅。翼王石達開在天京主政一段時間,為洪秀全所忌,洪秀全封自己的親兄弟洪仁發、洪仁達為王,以牽制石達開,引起石達開不滿。1857年石帶領大軍出走,脫離天王指揮。自天京事變及翼王出走後,洪秀全雖然掌握了朝政大權,太平天國卻開始走下坡。

  1864年3月,天京合圍後,城內糧食不足,洪秀全帶頭吃「甜露」(草團)充飢,因而致病。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病逝天京(清方記載稱自殺),清軍在城陷後將他的遺體毀掉。

  1949年,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指出:洪秀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之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孫中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說:「洪秀全未成而敗,清人貶之為寇,而我們4人(指孫中山、陳少白、尤列、楊鶴齡)的志向正如洪秀全一樣,那麼,我們4人倒成了清廷的『四大寇』了。」30年後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引起深入的討論,主要有兩種意見:

  一、不是向西方尋找真理的先進人物說。杜經國認為:西方的真理就是資產階段民主主義,洪秀全開始向西方只找到了一個「皇上帝」,與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毫不相干。到後期,他越來越傾向於宗教迷信與封建特權,因而更不能轉向資本主義。王凡也認為:洪秀全不是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他「發動革命所採取的輿論說教是農民意識的反映」,洪秀全的「平等思想並不是隨著西方基督教傳入中國的,這種觀念在中國古典經史上早有記述」,它「同西方的平等思想有本質的區別」,洪秀全在政權建制及政治觀念方面也是與近代西方背道而弛的。

  二、向西方學習的先進人物說。蘇雙碧認為:洪秀全是近代史上向西方學習的先進人物,儘管「在洪秀全的思想領域中,既有新的資本主義的思想因素,又有濃厚的、傳統的封建色彩」,但「他制定了《天朝田畝制度》這個嶄新的農民革命綱領,提出解決土地問題的方案,「在歷史的進程中作出了新的貢獻,不承認這些,就無法解釋他為什麼贊成洪仁玕指出的旨在發展資本主義的《資政新篇》的事實。」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