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皇叔身份為什麼助其發展又制約了其發展? | 陽光歷史

 

A-A+

劉備的皇叔身份為什麼助其發展又制約了其發展?

2017年09月17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62 次

  劉備(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先後救援過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陳壽評劉備機權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自己也曾說過,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佔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一說太宗) ,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可以說劉備是三國鼎立時代最後一個有自己獨立的地盤,也是耗費時間經歷最多的。為什麼劉備起步早,而沒有更早的獲得成功呢,究其原因其實並不複雜,現在分析如下:

  1、隊伍的獨立性。

  一開始投軍劉備就是帶著500人的隊伍去的,大了無數的仗,自己的隊伍還是自己的,上峰都沒有給他兵力讓其擴張,越打越少。去哪裡劉備都是帶著自己涿郡帶來的子弟兵走的,後再在徐州獲得一群丹陽兵最終還是沒有整合成功。劉備的獨立性讓他並不被別人所信任。所以即使合作也是一直限制他的發展。如果一個人在資源很少的情況下就開始獨立的運作,必然得不到別人的資源幫助。一開始還是依附資源,這樣能夠獲得信任,在獲得資源的情況下在行獨立才是正途。對比而言,孫堅就不是獨立的隊伍,所以孫堅被上峰信任,別人願意給予更多,所以沒太久,孫家就控制了江南。

  2、皇叔的身份。

  皇叔的身份,被漢獻帝用來交換劉備的支持玉帶詔的。但是這個劉備沒有退路,只能簽名,這個皇叔的簽名就讓他和當時最大的勢力曹操決裂。本來還能和曹操合作,獲得政府的資源,但是反草簽名後,就再無可能,和當時最大資源能力的人為敵,不難都不行。

  皇叔的身份,只能讓他交往別人的時候不會被人看不起,只是一個面子資源,最初聚集兵力交往的時候還有效,但是後期做大,就是瓶頸。說白了一句話,皇叔的身份,讓他和曹操成了敵人。

  3、儒家的性格。

  劉備年輕時求學於當朝大儒盧植,所以劉備接受的儒家教育,一直也是仁義行與江湖的。儒家的性格,曹操是法家的性格,孫權是兵家的性格。亂世,法家性格,兵家的性格都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大的變通,更徹底的為自己的利益做考慮,而儒家的性格並不適合亂世,所以在劉備在襄陽的時候錯過了機會,在益州也錯過了早期的機會。所以正是因為這個仁義的性格,讓劉備創業的時間拉長。

  所以因為獨立性分享不到別人的盛宴,因為皇叔的身份樹立了強大的敵人,因為自己的性格限制了自己的手段。所以劉備的創業之路比較艱辛比較漫長。空手起家的創業者,還是選擇大的平台依附於資源,獲得份額後,逐步的獨立,關鍵時候要用非常手段。司馬懿就是這麼做得。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