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幫主杜月笙的是與非:杜月笙的黑幫往事
上海灘青幫頭目,杜月笙,何許人也?
一、權勢熏天
杜月笙(1888-1951),上海浦東人。上海青幫頭目,為「中國第一幫主」。遊刃於商界、軍界與政界,觸角伸向金融、工業、新聞報業、教育諸多領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25年,杜月笙在租界與軍閥庇護下,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形成全球網絡。很多海洛因通過官方渠道,進入法國大市場。構成由上海到河內、西貢,進而直到馬賽黑社會之陰暗交通網,此網即科西嘉人「黑手黨」之網。全世界八包海洛因中,即有七包出自杜月笙之手。杜月笙任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納稅華人會監察。
民國時期,上海風光年月,舉國上下,何人不買杜先生之賬?政界要人,軍界魁首,商家鉅子,學者名流,報界名記,更別說土匪、幫會,只消與杜月笙打過交道,大抵心悅誠服。
如果有誰對工人說杜先生不好,肯定會挨上一頓老拳,當年上海罷工,都是杜月笙支持。如果誰對叫花子如是說,那遭遇更慘,不僅挨揍,還會灌上一嘴大糞,因為上海灘每逢年節,施捨最勤最多的,是杜月笙。
有杜月笙一張條子,走遍中國,暢通無阻,無論你運的是黃金還是煙土。抗戰期間,好多戰前沒有轉移的企業家,就是憑著杜月笙的路條,在戰火中,把機器從上海運到大後方。
二、儒雅行端
提起「幫會第一人」杜月笙,會聯想流氓大亨青面獠牙,而真正見面,卻是一個斯文之人。他四季身著長衫,打扮斯文,給人一種溫文爾雅形象。
杜月笙重視文化,童年一個月學費只五角錢,可惜家裡太窮,讀到第五個月,繳不出學費,只好停學。成名後,努力提高文化,門廳高懸對聯「友天下士,讀古人書」,時時鞭策自己。他勤練書法,簽名寫得漂亮;注重儀表文明,不論天氣多熱,長衫最上顆紐扣從不解開,並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眾出入杜門。
杜月笙廣結名流,許多文化界大名鼎鼎人物,如章太炎、章士釗、楊度等,都是尋常座上食客,連同名震天下大教育家黃炎培,也是其好友。
他對子女教育重視,嚴格要求學業,其八子三女,都培養良好,活躍在海外商界,其子杜維善,還是著名收藏家和古錢幣研究專家。
杜月笙在法租界善鍾路,創辦正始中學,親任董事長,聘陳群任校長;在老家浦東耗資10萬元,建起「浦東杜氏藏書樓」,附設學塾。
杜月笙關係最密切之人,除幫中兄弟,就是梨園行之人。吃開口飯之人,每到一處,都得拜當地頭面人物,多少有些不得已。但梨園行拜杜月笙,早已脫離拜碼頭原意,即使不拜,也斷然不會擔心杜門人來砸場子。拜門之意,既有討好,也有交情,更多的是欽佩。
京劇界名頭最響的梅蘭芳,每次到上海,都來拜訪杜月笙。京劇界最漂亮,活兒最好的兩位坤伶姚玉蘭和孟小冬,都先後下嫁杜月笙。這兩人如果不嫁,絕不會有生命之憂,也不會影響市場,她們和杜月笙之間,絕對是你情我願。
三、抗日之舉
1927年4月,蔣介石清黨,杜月笙在上海助之。4月11日晚,設計活埋工人領袖汪壽華,指使流氓襲擊工人糾察隊。而抗日戰爭,杜月笙卻功莫大焉。
抗戰開始後,杜月笙參加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任主席團成員兼籌募委員會主任。僅月餘,就籌集到救國捐款150餘萬元,有力地支援前方抗戰。他籌集大量毛巾、香煙、罐頭食品用以勞軍。八一三抗戰後期,得知謝晉元團缺乏食品,僅用一天時間,即向謝團送去20萬個餅。他主動將杜美路的私宅,借給財政部「勸募委員會」作辦公地點,發動與組織上海各界力量,認購救國公債7500萬元,佔全部發行量1/6。
他還弄到軍中急需通訊器材、裝甲保險車,送給中共將領。並應八路軍駐滬代表潘漢年要求,將從荷蘭進口的一千套防毒面具,贈送給晉北前線的八路軍將士使用。
杜月笙還直接參與軍事行動,八一三抗戰爆發不久,戴笠奉蔣介石之命,與杜月笙合謀,利用幫會組織蘇浙行動委員會。其中三個支隊司令,均是杜月笙的門生,支隊成員因幫會關係而參加。
上海淪陷後,蔣介石為阻止日本海軍,大規模溯江西侵,提出封鎖長江計畫。杜月笙率先指令自己大達輪船公司,開出幾艘輪船行駛至江面鑿沉。其他輪船公司也紛起響應,鑿船沉江,阻塞長江航道,遲滯了日軍進攻。
四、失落晚年
1948年春,蔣介石為挽救財政危機,派蔣經國到上海實行改革,要求法市外幣及金銀,一律兌換成金圓券。杜月笙之子杜維屏沒有完全照辦,被蔣經國以投機倒把罪逮捕,判六個月徒刑,杜月笙明白,自己大勢已去。
1949年,杜月笙想去法國,希望蔣介石給他辦護照。老蔣說,護照可以辦,先交15萬美元手續費,杜月笙仰天長歎。
1949年4月,蔣介石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灣,而共產黨也通過秘密渠道會見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糾結之後,杜月笙決定既不前往台灣,也不留在上海,而是前往香港。
杜月笙晚年,拿出多年來別人寫給他的各種欠條,全部予以燒燬,並告戒後人不得追討余債。其中光是王新衡,就欠杜月笙500根金條。杜月笙去世時,只留下10萬現金,每個老婆各拿一萬,兒子一萬,未嫁的女兒六千,已經出嫁的四千。
杜月笙去世前一句話是:「我沒希望了,你們還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1951年8月16日,於香港病逝,終年6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