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圖文]廣州淘金坑挖出10座古墓葬
這次發掘出的物品的以陶罐為主。 時報記者 巢曉 攝
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實習生 麥澤娜)淘金坑考古又有新發現!記者昨日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瞭解到,淘金坑一建築工地近日清理出西漢至明清時期的墓葬10座,出土有陶、瓷、石等文物125件(套)。
墓葬用炭防濕防盜
據瞭解,古墓中有5座為西漢墓。十八號墓是一座清代墓,為長方形豎穴積炭墓,在木棺的四周堆放積炭,墓坑底部鋪白灰,但該墓特殊之處在於墓坑底部四角各有一個用磚結砌的磚函,磚函的構成是用4塊磚臥砌而成。就廣州地區而言,積炭墓從南越國時期到唐代都有發現,從這次發掘清代積炭墓看出廣州地區墓葬用炭較早並延續時間較長,其流行的看法是防濕防盜。
記者瞭解到,淘金坑一帶,西到麓湖路、東到黃花崗、南到先烈路、被到橫枝崗一帶,古墓葬數量非常多,是廣州考古所重點關注的一塊地域。從上世紀50年代起開始,有關地塊已發掘古墓3000座左右。
灰化稻穀粒粒清晰
十八號的清代墓小罐內灰化了的稻子還能粒粒可見。有關專家表示,考古資料表明,遠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有把穀物、魚肉等裝在陶器中陪葬的做法,迄至商周已成為傳統。大約到秦漢之際,這種專供魂食的糧罌、五穀袋等,又發展成仿照實物特製的「陶倉」,幾乎在所有已經發掘的漢代墓葬中,都有「陶倉」出土。陶倉內裝有小麥、稻、粟、大豆等穀物,有的還寫上名稱及象徵性的數量,如「大麥屑萬石」、「豆萬石」等,以示儲藏豐富。這種習俗的觀念依據,就是人死後靈魂不死,在冥間仍需飲食,生者得為死者備好食物。這不僅體現生者對死者的關切之情,也是安撫亡魂防其再來陽世擾害的自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