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黑鍋應該誰來背?
且看曹操、劉備、孫權用人之比較,題目所提問題自然有答案:
發現人才的眼力——曹操最高,劉備最弱。曹操用人靠眼睛,他是個實用主義者,發現和甄別人才的辦法是實踐,只要能為他開疆拓土、守城治民的人,不問出身來路,均予重用。劉備用人靠耳朵,諸葛亮是徐庶推薦的,龐統是司馬徽推薦的,而且劉備在初期對龐統是不賞識的:「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後來經過魯肅、諸葛亮說情,「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在短時間內對同一個人的評價,從萬丈深淵剎那間上升到九宵雲外,要麼是眼睛有問題,不識人,要麼是耳朵有問題,耳跟子軟,要麼兩者都有問題。
培養人才的力度——孫權最強,劉備最弱。孫權先後培養了呂蒙、蔣欽、陸遜等一批堪稱國之棟樑的後起之秀。夷陵之戰後,有史學家評價:「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陸遜春秋方壯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遜之謀略,又歎權之識才,所以濟大事也。」——識才,但更重要的是之前的育才。相比而言,蜀漢人才最為凋零,後繼乏人,以致於「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笑話一直流傳至今。
駕馭人才的能力——孫權最強,劉備最弱。孫權對張昭又拉又打,對陸遜的既信任放權,又嚴格控制,所有文臣武將,均被其玩於股掌之中。孫權御人術的一個例證:「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並不伏也,……因會諸將,大為酣樂,權自行酒到(周)泰前,命泰解衣,權手自指其創痕,問以所起。泰輒記昔戰鬥處以對,畢,使復服,歡燕極夜。其明日,遣使者授以御蓋。於是盛等乃伏。」而劉備由於前文所述執行力不強,對人才的掌控力度自然也較弱:諸葛亮力保蔣琬,劉備也無可奈和;法正力薦許靖,劉備即使看不上,也不得已而重用之;諸葛亮堅持殺劉封,劉備也只能流著淚把自己的義子殺了。
包容人才的胸懷——曹操最強。曹操的文臣武將中,有許多是從敵方陣營裡分化瓦解甚至是武力降服來的,對此曹操大都能一視同仁、唯才是用。
愛護人才的溫情——孫權最強。朱然生病,「權晝為減膳,夜為不寐,中使醫藥口食之物,相望於道。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權輒召見,口自問訊,入賜酒食,出送布帛。自創業功臣疾病,權意之所鍾,呂蒙、凌統最重,然其次矣」。史學家孫盛評價:觀孫權之養士也,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陳武之妾,請呂蒙之命,育凌統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