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史趣聞:哪位國民黨師長給鄧華留下了好廚子?
第二任志願軍司令員(相當於總司令)鄧華有一個姓葉的雲南廚師,是從148師師長趙鶴亭那裡挖來的。在這段文字中,趙鶴亭提到這位廚子原來是屬於一個國民黨師長的,「他是國民黨60軍起義的一位師長從雲南帶出來的廚師,那位師長回雲南,這位廚師不願走就留下來了,正因為他菜做得好,我又是湖北人,很對口味,就把他打『埋伏』了,只有我們曾軍長知道。」
看到這裡讓人不禁饒有趣味,這位善於做狗肉和鍋巴的廚子,是哪位國民黨師長帶出來的呢?如果推理考證一番,無疑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五十軍早期將領有第148師師長白肇學(原國軍182師少將師長),軍政委徐文烈(解放軍整編專家)軍長曾澤生(原國軍60軍中將軍長)第 149師師長隴耀(原國軍暫21師少將師長)、軍宣傳部部長劉惠之(解放軍調入),第150師師長李佐(原國軍182師上校副師長),他們誰給鄧華留下了 一個好廚子?
要是看相的說,這幾位裡面徐文烈少將的嘴最大,「嘴大吃八方」,他最可能留意好廚子。但是,徐是正兒八經的老紅軍,一二零師出身的,並非起義將領,所以只好排除了。
趙鶴亭指揮的這個志願軍148師,隸屬於50軍。50軍則脫胎於國民黨的60軍,1948年11月在長春起義改編為解放軍,軍長曾澤生,就是趙鶴亭提到的「曾軍長」。這位廚子跟隨的,無疑應當是60軍起義的一位師長。
第60軍一共轄過4個師,到底哪一位師長把這位廚子從雲南帶出來,那就一個一個分析好了。
60軍最早起義的師長,是裹創大戰台兒莊的184師師長潘朔端。他起義後1949年回到雲南,後來當了昆明市市長,符合趙鶴亭「那位師長回雲南」的說法。不過,他1946年就在海城起義了,他的部隊也沒有編入50軍,所以這位廚子應該不是跟他的。
說到這兒,順便說說海城起義,有人說潘早就醞釀起義,和民主聯軍有聯繫,但看看歷史記載似乎有點令人狐疑。根據黃濟人記載,這位師長在海城被包圍的情況下 也是決心死守的,連著斃了兩個放棄陣地的軍官,而且連續給杜聿明打電話求援。杜當時正在和與184師最近的新一軍軍長孫立人鬧彆扭,寧可犧牲184師也不 肯求孫立人去救(孫當時要救援184師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杜雖有命令,他也敷衍而已。只有杜服了軟,孫才會真正出死力,但杜是不肯的)。結果杜 後來乾脆不接潘的電話。
1946年國民黨在東北正在節節勝利的時候,怎麼看怎麼不像要跑到台灣的樣子。如果不是逼到絕處,想來潘師長也不至於投了共黨。
後來潘的地位較高,大約也和千金買馬骨的意思比較接近。
184師起義以後曾經重建,不過不再編入60軍序列。守長春的時候,曾澤生手下有三個師,即182師,暫21師和暫52師,三個師都參加了起義。
但是,暫52師少將師長李嵩並沒有參加起義。他的這個師是杜聿明派來摻沙子的,不是曾澤生的嫡系。所以,60軍起義的時候,曾不但不聯絡他參加,相反還派 部隊警戒這個暫52師。李嵩也真是夠光桿,別人都在準備起義,他一直在進行突圍演習,都斷糧了還指揮部隊拒絕起義試圖往外衝,結果走到路上被繳械,本人也 被抓住。這時,暫52師才加入起義。因為趙鶴亭說到這廚師原來為「起義的一位師長」服務,所以自然不會是李嵩。
多說一句,這個李嵩雖然跟了杜長官,但本人倒是正宗的雲南人,當初紅軍和滇軍開戰,第一仗就是他帶省府獨立2團和紅軍一軍團打的。結果李團長碰上了紅一師(後來的總參謀長楊得志就是這個師的指揮官之一),打得只剩下幾個護兵逃出戰場。看來這位李將軍腰桿雖硬但打仗的本事不大好說。
剩下的,只能是暫21師師長隴耀和182師師長白肇學了。這兩位師長都率部參加了長春起義。而且起義後先後脫離部隊回西南地區工作去了。
不過,這裡面隴耀又可以排除。這是因為,隴耀雖然是滇軍將領,本人卻是四川人(老家涼山,彝族),離開部隊以後南下參加解放重慶之戰,後來先後在四川重慶和樂山工作。所以,與趙鶴亭所說「回雲南」不符。
剩下的,只有原182師師長白肇學了。如果看趙鶴亭這個師的來歷,解放軍148師正是國民黨軍原182師改編的!實際上看到後面史教頭文中的隱喻,我想自 己的推測應該是沒有錯 – 「當時148師師長應該是白肇學(就是長春起義時的148師師長,)但此公在抗美援朝時未到任,所以由趙鶴亭代理。-----而被他『埋伏『的大廚師也是 這麼得來的。」這句話說明趙鶴亭轉給鄧華的這位大廚正是出身原國民黨148師,而且察看歷史,白肇學此時也不是「未到任」,而是調任雲南省工業廳副廳長 了。既然如此,推測這位被轉給鄧華的大廚原來是白肇學從雲南帶出來的廚子,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148師在1985年大裁軍的時候被裁掉了,但曾澤生這個軍至今有一個旅保留下來在西藏軍區,是對付藏獨的主力部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