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明堂到底是做什麼的?明堂是什麼意思
萬象神宮即洛陽紫微宮的明堂,於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建成,號「萬象神宮」,高300尺(今90餘米),富麗堂皇,准許民眾入內參觀。武則天又令於明堂之北起天堂,以貯夾像,頒《親享明堂制》。後來武則天稱帝,萬象神宮成為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每年舉行祭天地的儀式,同時迎接各地使節。
武則天命令僧薛懷義率令萬多人,毀乾元殿,建明堂,花了近一年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闊三百尺。共三層,上為圓蓋,有條九龍作捧著的姿態。上有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稱為「萬象神宮」。明堂既成,又命僧薛懷義鑄大像,大像的小指也可以容納數十人,於明堂北起五層高的天堂來收納這個大像。所花費用以萬億計,政府財政為之枯竭。是年武承嗣命人鑿白石為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號稱在洛水中發現,獻給武後,武後大喜,命其石曰「寶圖」。之後武後加尊號為「聖母神皇」。
則天繼承高宗遺願,同時也視明堂為自己得天命的標誌和王朝國運的象徵,因此對造明堂之事極為重視。但其決斷議案的風格與高宗截然不同,不聽諸儒喋喋不休的爭議,而獨與北門學士議其規制,明堂方案被很快確定。垂拱三年春(687年),武則天力排眾議,拆除洛陽宮之正殿乾元殿(即隋之乾陽殿),就其地創建明堂。歷約一年,垂拱四年正月五日(688年春),明堂成。據《舊唐書·武後本紀》記載「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層,下層法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上為圓蓋,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為圓蓋,以木為瓦,夾紵漆之,上施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栭、櫨、橕,藉以為本。下施鐵渠,為辟雍之像,號曰萬象神宮」。這次修建的明堂貢奉李唐先祖,故為唐明堂。明堂氣勢恢弘、壯觀華麗、巍峨參天,有吞天吐地、包羅萬象之氣,武則天於是給明堂起了一個很大氣、莊嚴的名字——萬象神宮。明堂外觀凡三層,可登臨,底層為正方形,端莊如印;中層為十二變形,覆有圓蓋,上有九龍;頂層為二十四變形,覆有圓頂攢尖,其上立飾金寶鳳;室內為突破性的多層復合空間,中有巨型通心柱,直徑有十人合抱之粗。其體量、規模之大小,按日本所藏唐代尺子的平均值(每唐尺約30.33厘米)計算,高度約在88米左右,底層各邊長約90米,這無疑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最高大的木結構單體建築,同時也是唯一一座樓閣式皇宮正殿建築。李白天寶初年遊洛陽時曾作《明堂賦》,不禁唏噓慨歎——「盛矣,美矣!皇哉,唐哉!」
同時,明堂又是標新立異、時髦華麗之作。武則天以獨特的方式和創新精神建造明堂,「時既沿革,莫或相遵,自我作古,用適於事」,一反過去拗於周制的復古傳統和呆板四方的單層建築模式,又在內涵上繼承了傳統明堂「像天法地」的設計原則。唐洛陽宮明堂上圓下方的建築形制,開創了以後中國古代明堂建築由方到圓的先河,它所體現出的天子與天相通、象徵性表達四時、十二時辰、二十四氣以及四面八方、天人合一、天圓地方等宇宙時空觀的思想,直接影響了後來的明清禮制建築——天壇祈年殿的形制與設計。
明堂建成後,武則天非常高興,「永昌元年正月元日,始親享明堂,大赦改元。其月四日,御明堂布政,頒九條以訓於百官。文多不載。翌日,又御明堂,饗群臣,賜縑纁有差。自明堂成後,縱東都婦人及諸州父老入觀,兼賜酒食,久之乃止。吐蕃及諸夷以明堂成,亦各遣使來賀。」 可見當時大唐第一高樓——明堂落成之後天下轟動的盛況,遊客紛至沓來,像極了今天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剛落成時的樣子。只不過,這個大唐最著名的地標和旅遊景點只是偶爾對遊客開放。
不過,明堂「大唐第一高樓」的稱號並沒有保持多久。則天帝是個高樓迷,明堂建成後不久,即命僧薛懷義開始修築更高的用來安放大佛的「天堂」。 《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記載:「懷義作夾大像,其小指猶容數十人。於明堂北起天堂五級以貯之,至三級則俯視明堂矣」,《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一》也記載:「堂始構,為風所摧,更構之。日役萬人,采木江嶺,數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府庫為之耗竭。」可見,天堂工程比明堂大的多,也比明堂(高88米)高的多,在第三層就可以俯視明堂全景,僅天堂內放置的大佛就高達百尺(30多米),其小指就能容數十人。而且,天堂在初建之時,曾數次被大風吹倒而後重建。雖然史書沒有明確記載天堂的確切高度(估約150米以上),但它是我國古代木結構第一高樓則是毫無疑問的。
大唐帝國第一、第二高樓——天堂、明堂的落成,構成了神都洛陽城最恢弘壯麗的天際線,代表了大唐建築技術無與倫比的傑出成就,折射出大唐國民昂揚自信、開拓奮進、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大唐,正站在世界之巔,神都,則是萬國中心。
然而由於明堂離天堂過近(考古勘察知,兩者之間的夯土地基僅距16米),「證聖元年(695)正月丙申夜,天堂火災,延及明堂,至清晨,二堂具毀」。明堂是帝國命運和皇權的象徵,明堂被毀這件事對武則天打擊很大,然而她並沒有灰心。同年三月,武則天詔令原尺寸重建明堂,天冊萬歲二年(696年)三月新明堂落成。由於這次新修的明堂貢奉的是武氏族人,故為武周明堂,又號曰「通天宮」。
開元年間,唐玄宗勵精圖治,國勢日隆,曾先後5次移居東都,在洛陽主政近11年,開創了繁盛一時的「開元盛世」。這時的大唐帝國依然是兩京並重,「三秦九洛,鹹曰帝京」,在唐玄宗眼中,東都依然是第二首都。帝國心臟,東西兩京,攘外安內,交相輝映,他們共同撐起了大唐盛世的天空。開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更明堂為「乾元殿」;開元十年(722年),又恢復了「明堂」舊稱。
開元末期,唐玄宗迷戀楊玉環而對其無法自拔,從此沉醉於歌舞昇平、聲色犬馬之中,「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這時的唐玄宗已無進取之心,親佞遠賢,朝政漸廢。至天寶年間,玄宗已不出長安,東都的重要性已漸被遺忘, 這也為以後的「安史之亂」和大唐的急劇中衰埋下了伏筆。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認為洛陽明堂「體式乖宜,違經紊亂,雕鐫所及,窮侈極麗」,遂於十月二日詔令將作大匠康素往東都毀明堂;開元二十七年(739年),「素以毀拆勞人,遂奏請且拆去上層,卑於舊制九十五尺。又去柱心木,平座上置八角樓。樓上有八龍騰身捧火珠。又小於舊制周圍五尺。覆以真瓦,取其永逸。」這座新殿依舊叫「乾元殿」;「二十八年,佛光寺火,延燒廊捨,改新殿為「含元殿」。可見這時的明堂,被拆掉了最上層,去掉了通心柱,並在中層鼓座上改置了八角形攢尖頂;其高度依然有200尺近60米之高,依然是一個體量龐大的巨型建築。
安史之亂(755年~763年)中,明堂經叛軍和回紇兵兩次焚燒,762年最終被毀。亂後,大唐的強大國力驟然崩塌,一蹶不振,進入了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藩鎮割據、宦官亂政和朋黨之爭局面中。除了那些千古流芳的詩人墨客的名字外,這個時期的大唐似乎乏善可陳,已開始被世界漸漸遺忘。
明堂,帝國國運的象徵。唐明堂——萬象神宮、通天宮的命運見證了大唐帝國的盛衰沉浮、榮辱變遷。它曾經是以世界第一的高度傲然於世,睥睨天下,後來又自毀求全,但也仍不失英武偉岸之氣,可最終還是在戰亂中轟然倒下了,化為焦土殘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