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軍閥白崇禧將軍與蔣介石之間的恩恩怨怨
導讀:抗戰時期的1944年3月13日,廣西桂林城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熱鬧景象——白崇禧府邸大門外「車如流水馬如龍」,訪客絡繹不絕;府裡場面更震撼:蔣介石特使何應欽、桂系將領李宗仁、各路將領代表以及美國將軍史迪威等「大人物」冠蓋雲集,將星熠熠。據說,桂林那一天有5萬軍民齊聚,都是為了祝賀國軍副總參謀長白崇禧母親90大壽。當時,白崇禧的五子白先勇才5歲,不太明白那麼多人在幹什麼,他更不會知道,中國的抗日即將延續為內戰,這個家族此時所擁有的一切風光,都將伴著歷史消散在戰爭的硝煙中。
2012年4月和5月,白先勇在北京兩次接受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專訪,他身材高大,無論是坐是站,都腰桿筆直,全然不像已經73歲的老人。近年來,白先勇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寫父親的傳記上。白崇禧1949年去台灣,用其自己的話說是「為了向歷史交代」;如今的白先勇,則是為了還原出一段歷史。
白先勇說:「父親的一生,就是民國的一個片段。」生在那個憂患重重的年代,白崇禧為時事所造,從貧家少年一步步成長為指揮百萬雄師的一級上將。白崇禧是廣西桂林縣南鄉人。父親經商,但是早逝,賬房趁火打劫,捲走了所有資產,家道中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8歲的白崇禧報名參加了廣西北伐學生敢死隊。南北議和成功後,從保定軍官學校畢業的他,24歲回到桂林,在舊軍閥陸榮廷的部隊見習,25歲當上廣西模範營副連長,一年後升任連長。當時軍閥混戰,白崇禧審時度勢,率模範營起義,與老同學李宗仁、黃邵竑(同「宏」)合作,短短6年,統一了廣西全境。接下來,他北伐打敗孫傳芳、唐生智,被蔣介石任命為第四集團軍總司令,並與閻錫山聯袂入北京,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帶兵進北京的廣西人。那一年,白崇禧僅35歲。
「那段時間,可能是我父親軍事才能發揮最好的時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高峰。」可惜好景不長,北伐剛結束,蔣桂之間就打了起來。白崇禧與李宗仁一起聯絡閻錫山、馮玉祥等共同反蔣,在各方的逼迫下,蔣介石分別於1928年8月和1931年12月兩次宣佈下野。雖然後來蔣介石重回政壇,但雙方的較量一直沒有停止,直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合作抗日。
白先勇說:「後來,父親與蔣介石分分合合,起起落落,在抗日、內戰中心情矛盾,夾在盟友李宗仁與蔣介石之間百般糾葛,這些事3天3夜也講不完。」1949年白崇禧赴台灣,沒有得到蔣介石的重用,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無法擺脫蔣介石、李宗仁之間的爭鬥。李宗仁是桂林西鄉人,與白崇禧既是同學,又是同鄉,兩人惺惺相惜,親密無間。李宗仁有勇,白崇禧有謀,在兩人的主持下,桂系一派崛起,頗為蔣介石所忌。據李、白二人的老部下程思遠講述,曾有人對他說過這樣一個燈謎:「是文人又是武人,是今人又是古人,是一人又是二人,是二人又是一人。」謎底便是「李白」(指李宗仁、白崇禧)。
抗日戰爭中,李、白立下過汗馬功勞,他們合作指揮的台兒莊大捷,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可剛一勝利,擔心桂系過於強大的蔣介石就想著如何整軍、裁兵。再加上受美國調停的影響,直到1947年11月,蔣介石才讓白崇禧在九江設立指揮所,動員中原五省兵力,那是國共內戰後,第一次賦予他指揮權。
1948年3月,李宗仁不顧蔣介石的意願,與蔣已經指定好的孫科競爭副總統並得選。「文武百官要照相,大家問蔣介石,是統一穿軍裝還是中式禮服。蔣說穿軍裝,李宗仁當天就穿著軍裝來了。等看到蔣介石,傻眼了,蔣穿的是中式禮服。穿著軍裝的副總統李宗仁站在他旁邊,倒像是蔣的一個副官了。」白崇禧指著當時的照片說。這件事使得蔣、李之間的誤會增大。當時流傳著美國人打算「以李代蔣」的說法,蔣介石對李宗仁愈發忌憚。白崇禧也因此受到牽連——李宗仁一當上副總統,白崇禧便被蔣介石打發到地方,變成了「華中剿總司令」。
1948年12月,國民黨軍隊在徐蚌會戰中一敗塗地,精銳盡失。1949年1月20日,蔣介石宣佈隱退,由李宗仁當代總統。白先勇說:「李宗仁上來後,發現黃金都被蔣介石運走了,蔣介石手底下的一班天子門生也不聽他的,自己完全做不了事。美國當時通過了一筆援助,讓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白吉爾將軍同父親聯繫,結果也被蔣介石破壞掉了。」11月初,白崇禧勸李宗仁與蔣介石妥協。李願意蔣復職,但以放自己出國治病為條件,蔣不答應,調解失敗。
其後的結果便是,1949年12月5日,李宗仁自行飛美。到台灣後的白崇禧仍欲調停蔣、李關係,但兩邊積怨已深,李宗仁不管不顧地在美國發表「蔣介石復職違憲」言論,深深刺激了蔣介石。他連前往台灣會晤白崇禧的李宗仁機要秘書黃雪村(同「村」)都扣下,再也不放其出台。白崇禧更是直至離世,也未能離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