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軼事:西北軍舊部不希望馮玉祥擔任戰區司令 | 陽光歷史

 

A-A+

抗戰軼事:西北軍舊部不希望馮玉祥擔任戰區司令

2017年12月09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45 次

  抗戰時期因為制空權操於敵人,我方之陸、海軍之活動完全受了限制。空軍更不敢白日活動,只能在夜間出襲。陸軍若是白日行動,因無空軍之掩護常受敵機轟炸騷擾而前進困難。當時之情形,在白天不但陸、海軍缺乏空軍之掩護活動極難,就是戰場指揮官也在白日行動甚為不便,因為敵機只要見有車輛活動便盲目掃射。

  我印象最深刻之一次是我奉蔣委員長之命赴第三戰區視察。汽車由南京出發,行至昆山附近時天剛拂曉,為預防敵機襲擊,我們取下吉普車車篷,我監視頂前上空,其他隨從人員監視左、右、後上空。突然有敵機數架由雲層中急降而下,幸而我們事先有所準備,立即跳車,快步藏於公路兩旁之稻田或樹林中。剛一離車,車身便被敵機機槍掃射命中,損害不重,待敵機過去,我們才繼續向上海前進。

  淞滬抗戰時,我以副參謀總長身份常奉命至前線視察戰況。是時,馮玉祥為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是副司令長官。我第一次抵達前線時,禮貌上先拜會戰區長官,馮不在,我以為馮外出巡並不在意,與顧副長官討論戰況、敵情後而至前線視察。第二次奉命又到前線視察,我照例拜會馮玉祥,他還是不在。此次,我忍不住向顧副長官說:「委員長要我前來慰勞他,並聽取他的意見,何故兩次不見?」

  顧說馮因為怕空襲,白天不在戰區長官部,住在離上海約一百五十里路之宜興張公洞,除偶爾夜間到戰區長官部,白天從未來過,私章交給顧副長官,公事由顧處理。顧告知我,如要見馮,非至宜興不可。遂乘汽車專程至宜興見馮,車行約二小時抵張公洞與馮相見。張公洞是石巖洞,面積甚大,可容納一二千人。我轉告委員長慰勞之意後,馮未有何表示,我當時心中忖度,是否第三戰區之部隊都是中央部隊與西南部隊,馮指揮不靈而不到戰區?我回至南京與何總長(應欽)商量,我以為西北部隊如宋哲元、石友三、石敬亭、孫連仲、劉汝明、馮治安等有愛國之熱誠又是馮一手造成之部隊,他們對程潛之指揮素來不大接受。不如在黃河以北、山東北部、河北等地,開闢一新戰區--第六戰區,由馮負責,兵力若連同韓復矩部至少有十五萬人以上。

  何總長同意我的說法,我們遂向蔣委員長建議,也蒙採納。我徵求馮之意見,馮亦很高興。詎料命令發表不久,馮剛乘津浦路北上,韓復矩即有電到中央反對此事,寧願隸屬第五戰區(戰區司令官李宗仁)。中央之命令已經發表,而韓復矩又表示反對,只好將韓之一部不納入第六戰區。給韓以山東省主席兼集團軍總司令。馮就職不久,宋、石等西北軍紛紛向中央密電反對,過去宋、石等在程潛之指揮下雖不太受命,然情況尚稱良好,如今對馮甚畏懼而不信任,則事態更形嚴重。

  宋、石等為馮舊部,所以反對他有其道理,譬如馮畏敵機轟襲,指揮所每日換地點二三處,每當換一次地點,全軍的通訊網便需變更,所以各軍常與指揮所失掉聯絡而無法報告軍情。由此可見他怕飛機是事實,在第三戰區時如此,到了第六戰區還是如此。

  各方反馮之密報皆直接上達委員長,委員長衡量如此發展下去,影響很大。一日召見我,告訴我各方之反應,委員長說:「解鈴還是繫鈴人。」要我打電報請馮回京。

  馮回到南京,委員長授意我向他轉達他的部下不信任之意,希望他辭職,當我轉告馮,幸而他無異議接受,可見馮在第六戰區一定遭受困難,才肯辭戰區司令官之職務,專任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職。馮解職後,第六戰區之部隊分散至各戰區中,當時之各戰區計有:第一戰區(司令官程潛),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第三戰區(司令官委員長兼),第四戰區(司令官原是何應欽將軍,後改為張發奎),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以後,第六戰區改設在武漢。

  淞滬會戰時,軍隊高度表現了大無畏之精神,人民所表現的也是慷慨捐輸。凡部隊所需要的無論食物,或是防禦用品如麻袋、沙包、鐵絲網等無不是無條件貢獻,這種愛國熱誠無形中鼓舞士氣不少,至今猶令我深為感動。

  抗戰時期因為制空權操於敵人,我方之陸、海軍之活動完全受了限制。空軍更不敢白日活動,只能在夜間出襲。陸軍若是白日行動,因無空軍之掩護常受敵機轟炸騷擾而前進困難。當時之情形,在白天不但陸、海軍缺乏空軍之掩護活動極難,就是戰場指揮官也在白日行動甚為不便,因為敵機只要見有車輛活動便盲目掃射。

  我印象最深刻之一次是我奉蔣委員長之命赴第三戰區視察。汽車由南京出發,行至昆山附近時天剛拂曉,為預防敵機襲擊,我們取下吉普車車篷,我監視頂前上空,其他隨從人員監視左、右、後上空。突然有敵機數架由雲層中急降而下,幸而我們事先有所準備,立即跳車,快步藏於公路兩旁之稻田或樹林中。剛一離車,車身便被敵機機槍掃射命中,損害不重,待敵機過去,我們才繼續向上海前進。

  淞滬抗戰時,我以副參謀總長身份常奉命至前線視察戰況。是時,馮玉祥為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是副司令長官。我第一次抵達前線時,禮貌上先拜會戰區長官,馮不在,我以為馮外出巡並不在意,與顧副長官討論戰況、敵情後而至前線視察。第二次奉命又到前線視察,我照例拜會馮玉祥,他還是不在。此次,我忍不住向顧副長官說:「委員長要我前來慰勞他,並聽取他的意見,何故兩次不見?」

  顧說馮因為怕空襲,白天不在戰區長官部,住在離上海約一百五十里路之宜興張公洞,除偶爾夜間到戰區長官部,白天從未來過,私章交給顧副長官,公事由顧處理。顧告知我,如要見馮,非至宜興不可。遂乘汽車專程至宜興見馮,車行約二小時抵張公洞與馮相見。張公洞是石巖洞,面積甚大,可容納一二千人。我轉告委員長慰勞之意後,馮未有何表示,我當時心中忖度,是否第三戰區之部隊都是中央部隊與西南部隊,馮指揮不靈而不到戰區?我回至南京與何總長(應欽)商量,我以為西北部隊如宋哲元、石友三、石敬亭、孫連仲、劉汝明、馮治安等有愛國之熱誠又是馮一手造成之部隊,他們對程潛之指揮素來不大接受。不如在黃河以北、山東北部、河北等地,開闢一新戰區--第六戰區,由馮負責,兵力若連同韓復矩部至少有十五萬人以上。

  何總長同意我的說法,我們遂向蔣委員長建議,也蒙採納。我徵求馮之意見,馮亦很高興。詎料命令發表不久,馮剛乘津浦路北上,韓復矩即有電到中央反對此事,寧願隸屬第五戰區(戰區司令官李宗仁)。中央之命令已經發表,而韓復矩又表示反對,只好將韓之一部不納入第六戰區。給韓以山東省主席兼集團軍總司令。馮就職不久,宋、石等西北軍紛紛向中央密電反對,過去宋、石等在程潛之指揮下雖不太受命,然情況尚稱良好,如今對馮甚畏懼而不信任,則事態更形嚴重。

  宋、石等為馮舊部,所以反對他有其道理,譬如馮畏敵機轟襲,指揮所每日換地點二三處,每當換一次地點,全軍的通訊網便需變更,所以各軍常與指揮所失掉聯絡而無法報告軍情。由此可見他怕飛機是事實,在第三戰區時如此,到了第六戰區還是如此。

  各方反馮之密報皆直接上達委員長,委員長衡量如此發展下去,影響很大。一日召見我,告訴我各方之反應,委員長說:「解鈴還是繫鈴人。」要我打電報請馮回京。

  馮回到南京,委員長授意我向他轉達他的部下不信任之意,希望他辭職,當我轉告馮,幸而他無異議接受,可見馮在第六戰區一定遭受困難,才肯辭戰區司令官之職務,專任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職。馮解職後,第六戰區之部隊分散至各戰區中,當時之各戰區計有:第一戰區(司令官程潛),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第三戰區(司令官委員長兼),第四戰區(司令官原是何應欽將軍,後改為張發奎),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以後,第六戰區改設在武漢。

  淞滬會戰時,軍隊高度表現了大無畏之精神,人民所表現的也是慷慨捐輸。凡部隊所需要的無論食物,或是防禦用品如麻袋、沙包、鐵絲網等無不是無條件貢獻,這種愛國熱誠無形中鼓舞士氣不少,至今猶令我深為感動。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