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劉皇叔與扶得起的劉阿斗:誰是有道明君
猛然看到這個題目,讀者也許會產生懷疑。因為眾所周知:諸葛亮輔佐劉皇叔(劉備)在成都登上了帝位,成為蜀漢的開國之君,這應該說是扶起了的。劉阿斗(劉禪)是由他父親向諸葛亮托孤,由諸葛亮長期輔佐,最後還是不免當了亡國之君,這應該說是扶不起的。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不是說起顛倒了,不是。要讓這父子二人一比高低,劉阿斗顯然居於不利的地位。因為:
一、老子的確是開國之君,兒子的確是亡國之君。
二、老子英名在外,曹操在「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就說過:「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樣的話(也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兒子則以無用出了名。「扶不起的劉阿斗」這種比喻在民間已經用了一千多年,大家如果先入為主,劉阿斗就永遠翻不了身。
這種評價是不公平的。我們談古論今,不宜輕信人言,更不宜人云亦云;最好是先瞭解一下基本事實,經過認真思考,然後才作出自己的判斷來。
請回顧一下蜀漢建國的經過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在沒有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在群雄中的位次是談不上的。征戰多年,他連地盤都沒有撈到一塊。沒有地盤來養兵,發展實力,又如何能爭天下。只不過依靠自己是皇帝的本家,被漢獻帝稱過一聲「皇叔」這麼一點兒政治資本到處活動,東奔西走,依人籬下。在與諸葛亮見面之時,他依靠的是劉氏宗親、他的堂兄、荊州牧劉表。過去為什麼老受挫折,一事無成,劉備心中有數,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是因為自己「智術淺短」(既沒有見識,又沒有能力)。在與諸葛亮結識,得到點撥之後,他豁然開朗,信心大增。才說出了「吾得孔明,如魚得水」這樣的話。《隆中對》裡的一席話,說明諸葛亮還未出山,已經描繪出一幅蜀漢建國的靚麗藍圖,而且提出具體的戰略大計:
「將軍既帝室之胄(皇帝的本家),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渴望招攬人才)。若跨有荊益(荊州與益州,即兩湖和四川),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與邊境上的少數民族和平相處),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兩路北伐),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老百姓一定會歡迎您)?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局勢的發展果如諸葛亮之所料,這幅建國藍圖已經一步步的變為現實。公元119年,突然發生了蜀吳失和,孫權乘荊州失守將關羽全力北伐魏國之時,派兵偷襲,擒殺關羽的不幸事件。這就是說,諸葛亮原計畫中待「天下有變」即從荊州、益州兩路北伐的設想已經落空,要想最後實現建國大計興復漢室已經困難重重。在這種嚴峻時刻,蜀漢君臣應該顧全大局,忍辱負重,低調處理與吳國軍事衝突事件,力爭共同對敵——魏國。可是後來劉備的態度曖昧,在220年曹操死後曹丕篡漢自立也就是「天下有變」之時,不但不乘機興師問罪,反而向曹丕遣使通好,並且積極策劃對吳用兵。221年,劉備在成都即帝位之後,就以替關羽復仇的名義下令全軍掛孝伐吳。這一舉動,引起了很多有識之士的不滿。
當曹丕篡漢之時,劉備本來應該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與孫權暫棄前嫌,聯吳伐魏,興師問曹丕篡漢之罪。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則以蜀漢全軍,如上吳軍與魏國內部忠於漢室的反曹勢力,三方面聯合起來,足以一舉推倒剛剛篡位立足未穩的曹丕。在取得勝利之後,劉備再繼承漢統,名正言順地登上帝位,必然得到天下軍民一致擁護,那是多麼光彩!當時劉備不此之圖,偏偏急於為關羽復仇,不伐魏而伐吳,蜀吳兩軍死命相搏,卻讓曹丕漁人得利,能夠騰出手來從容不迫地去收拾國內的反曹力量。等到蜀吳兩軍仗打完了,曹丕在國內的統治地位也穩固了。劉備的伐吳之舉,真是做了一件為親者所痛仇者所快的大蠢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在沒有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在群雄中的位次是談不上的。征戰多年,他連地盤都沒有撈到一塊。沒有地盤來養兵,發展實力,又如何能爭天下。只不過依靠自己是皇帝的本家,被漢獻帝稱過一聲「皇叔」這麼一點兒政治資本到處活動,東奔西走,依人籬下。在與諸葛亮見面之時,他依靠的是劉氏宗親、他的堂兄、荊州牧劉表。過去為什麼老受挫折,一事無成,劉備心中有數,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是因為自己「智術淺短」(既沒有見識,又沒有能力)。在與諸葛亮結識,得到點撥之後,他豁然開朗,信心大增。才說出了「吾得孔明,如魚得水」這樣的話。《隆中對》裡的一席話,說明諸葛亮還未出山,已經描繪出一幅蜀漢建國的靚麗藍圖,而且提出具體的戰略大計:
「將軍既帝室之胄(皇帝的本家),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渴望招攬人才)。若跨有荊益(荊州與益州,即兩湖和四川),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與邊境上的少數民族和平相處),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兩路北伐),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老百姓一定會歡迎您)?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局勢的發展果如諸葛亮之所料,這幅建國藍圖已經一步步的變為現實。公元119年,突然發生了蜀吳失和,孫權乘荊州失守將關羽全力北伐魏國之時,派兵偷襲,擒殺關羽的不幸事件。這就是說,諸葛亮原計畫中待「天下有變」即從荊州、益州兩路北伐的設想已經落空,要想最後實現建國大計興復漢室已經困難重重。在這種嚴峻時刻,蜀漢君臣應該顧全大局,忍辱負重,低調處理與吳國軍事衝突事件,力爭共同對敵——魏國。可是後來劉備的態度曖昧,在220年曹操死後曹丕篡漢自立也就是「天下有變」之時,不但不乘機興師問罪,反而向曹丕遣使通好,並且積極策劃對吳用兵。221年,劉備在成都即帝位之後,就以替關羽復仇的名義下令全軍掛孝伐吳。這一舉動,引起了很多有識之士的不滿。
當曹丕篡漢之時,劉備本來應該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與孫權暫棄前嫌,聯吳伐魏,興師問曹丕篡漢之罪。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則以蜀漢全軍,如上吳軍與魏國內部忠於漢室的反曹勢力,三方面聯合起來,足以一舉推倒剛剛篡位立足未穩的曹丕。在取得勝利之後,劉備再繼承漢統,名正言順地登上帝位,必然得到天下軍民一致擁護,那是多麼光彩!當時劉備不此之圖,偏偏急於為關羽復仇,不伐魏而伐吳,蜀吳兩軍死命相搏,卻讓曹丕漁人得利,能夠騰出手來從容不迫地去收拾國內的反曹力量。等到蜀吳兩軍仗打完了,曹丕在國內的統治地位也穩固了。劉備的伐吳之舉,真是做了一件為親者所痛仇者所快的大蠢事。
劉備一意孤行破壞建國大計
劉備的伐吳,諸葛亮當然是反對的。根據當年的隆中決策,他們只能是聯吳伐魏,才能實現建國大計,興復漢室。先伐魏還是先伐吳,這一步絕對不能走錯,一著錯會帶來滿盤輸。但是諸葛亮已經勸不了,擋不住。像劉備這一類草莽英雄有一種通病,就是在倒霉的時候,頭腦還比較清醒,肯聽人勸,審時度勢,量力而行,因此能夠不斷地取得勝利;但在得意之時,頭腦發熱,自以為是,不聽人勸,一意孤行,直到把自己手裡的一點賭本完全輸光而後已。當伐吳大軍出發之時,諸葛亮心情無比沉痛,他知道此箭既發,蜀漢的建國大計將成泡影,全軍將士十多年來不斷犧牲奮鬥所聚集起來的一點有生力量也將付之東流。他雖阻擋不了大軍的出發,卻能以拒不參加的具體行動表示自己無言的抗議,同時作好一些收拾殘局的必要準備。蜀漢許多有見識的將領例如趙雲也和諸葛亮的態度一樣,想出許多托詞拒絕參加這次出征。劉備一意孤行的結果,是使自己處於空前孤立的不利地位。
這次伐吳的結果,不卜可知。劉備先打了幾個小勝仗,驕橫不可一世,就把幾十萬大軍依山紮寨,連營七百里,前軍已到湖北宜都,後隊還在三峽中的巫峽,想以這樣大的聲勢嚇退對方。吳軍統帥是個名叫陸遜的青年儒將,很有修養,沉著應戰。他先避開劉備的軍鋒,採用遊擊戰術,拖得劉備師老兵疲;然後集中兵力,大舉反攻,火燒連營七百里,打得劉備全軍覆沒。身經百戰的老將劉備竟然慘敗於儒雅風流的小將陸遜之手,劉備羞憤難當,在逃回山峽的白帝城之時,一病不起,結果是上演了一場「白帝城托孤」的悲劇。
從素質上來說劉備是扶不起的角色
劉備與諸葛亮並不是一輩人。他們在隆中對話之時,劉備48歲,諸葛亮才27歲。當時劉備是「帝室之胄」「中山靖王之後」,且被漢獻帝稱為「皇叔」,已經取得「州牧」一級的頭銜。可是奔走多年,仍然一事無成,這就足以說明他的確「智術短淺」。如果不遇到諸葛亮,他這一生就可能碌碌無為。207年他認識了諸葛亮,第二年就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大勝利。從此一帆風順,經過14年的努力,蜀漢終於開國,也就是說,只有在諸葛亮的導演之下,劉備才能當上開國之君這個角色。可是他在登上帝位之後,卻不願意再聽導演的話,而擅自行動於是乎戲就演砸了。從公元207年到221年,諸葛亮一直在扶他,把他扶成蜀漢偏安一隅的小皇帝;還要繼續扶他,希望他自己也再加一把勁,最後能夠扶成一位一統天下興復漢室的大皇帝。可惜他不是這塊材料,當了小皇帝之後就不聽導演的了,一意孤行,自己去折騰了。折騰的結果,不僅把建國大計破壞了,而且把自己的老命也賠進去了。不怪諸葛亮不扶,只怪他自己先倒下去了,扶不起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從本質上看,劉備其人的毛病還真不少。他從小闖蕩江湖,沾染上一些草莽英雄的習氣,結交三兄四弟,辦事任性使氣,大家為的是小集團的利益,不知何謂民族大義。他可以當個割據一方的小軍閥,土皇帝,卻當不了氣度恢宏的領袖人物。當時不伐魏而伐吳,因私廢公,為人所輕。大家扶你,希望你顧大局,辦大事,你卻找錯了目標,不北伐而東征,在客觀上幫了曹丕的忙,為親者痛仇者快。「致使英雄之血不流於許、洛,而徒流於猇亭」(王夫之語),怎不令人失望!
劉阿斗接手的是一付爛攤子
我們這位劉皇叔狼狽逃回白帝城就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輕,他回不了成都,也不想回成都,為什麼?因為無顏見成都父老。托孤這一場戲只好在白帝城演出。當時俯伏在病榻前的是劉阿斗兩兄弟,站在病榻前的是文官領袖諸葛亮與武將領袖趙雲,這兩個人正是反對伐吳最激烈的人物。事已至此,對於伐吳一役的是非得失已經不必再談,只有抓緊時間交代後事,從此,蜀漢政權從劉皇叔時代進入了劉阿斗時代。
過去我們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總認為劉備是英雄,劉阿斗是狗熊;劉備是開國之君,劉阿斗是繼位之君;劉阿斗從父親手上接受了江山社稷,沒有管好,所以最後垮了台,亡了國。因此大家才說他是「扶不起的劉阿斗」。歷史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我們不妨分為兩個問題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是:劉阿斗從他父親手上接下的是各什麼樣的攤子?答案是:很難收拾的爛攤子。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一開頭就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說明建國大計連一半也沒有完成。又說:「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說明在三國之中,蜀漢最為貧窮困苦,隨時有被別人吞併的危險。當時三國力量的對比,不妨用以下一些數字來說明。魏有州13,郡91;吳有州5,郡45;蜀漢只有州2,郡22。就人力、財力而言,魏約占天下的65%,吳約占25%,蜀漢只佔10%,以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力財力來對付魏吳兩大對手,劉阿斗在繼位之後的處境萬分艱難。從他父親手中接下的絕不是金窩銀窩,而是爛攤子。
第二個問題是:劉阿斗接受了這份家業以後,究竟管好了沒有?答案是:可以給一個及格的分數。或曰:劉阿斗之能坐得穩帝位,是靠諸葛亮扶持,那是當然。就連當年已經48歲的劉備能夠登上帝位,也全靠諸葛亮的扶持,更何況是還沒有成年的劉阿斗。劉阿斗一輩子做了40年皇帝,諸葛亮並非一扶到底,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軍中之後,劉阿斗還做了29年的皇帝。在這29年中,遇事他就得自己拿主意。皇帝的位置不是那麼好坐的,一年到頭,總有人覬覦這個位子,你一不小心,別人就會來搶奪,把你橇下來。諸葛亮在世,可以說天塌下來有大個子頂著;諸葛亮去世後的29年,有事就得自己頂著,頂不住就會垮台。劉阿斗一頂就是29年,你能說他沒有一點能耐麼!只不過他這個人很內向,很低調,拙於言辭,不善於自我宣傳而已。
劉阿斗頗有自知之明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比較而言,知人不易,自知更難。很多人評論別人說得頭頭是道,對自己則缺少起碼的自知。好像聰明人遍地都是,多少有點自知之明的人卻少之又少。因此,頗能自知的劉阿斗就顯得難能可貴。諸葛亮其人一無大學文憑,二無高級職稱,但無疑是一位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高級知識分子。劉阿斗深知自己在任何一方面都比不上他,因此對他十分信賴,把一切軍國大事全部托付給他,十分放心,毫不制肘。諸葛亮不幸病故,他又把一切軍國大事都托付給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蔣琬、費禕、姜維等人。有權者大膽放權,垂拱而治;有能者人盡其才,放手辦事,雙方互信,人心安定。拿現在的話說,劉阿斗還很能重視知識,尊重知識分子,大膽用人,放手辦事。如果劉阿斗缺少這一點自知之明,蜀漢以後的發展就大不一樣。他若自不量力,自以為是,要想遙控前線大軍作戰,那就會使前方戰事打得一塌糊塗;他若想過「權癮」,定出許多清規戒律,要求諸葛亮一一遵守,事事請示匯報,捆住其手腳,則諸葛亮將無所作為,等不到病死,早就被氣死或者拖死。
第二個問題是:劉阿斗接受了這份家業以後,究竟管好了沒有?答案是:可以給一個及格的分數。或曰:劉阿斗之能坐得穩帝位,是靠諸葛亮扶持,那是當然。就連當年已經48歲的劉備能夠登上帝位,也全靠諸葛亮的扶持,更何況是還沒有成年的劉阿斗。劉阿斗一輩子做了40年皇帝,諸葛亮並非一扶到底,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軍中之後,劉阿斗還做了29年的皇帝。在這29年中,遇事他就得自己拿主意。皇帝的位置不是那麼好坐的,一年到頭,總有人覬覦這個位子,你一不小心,別人就會來搶奪,把你橇下來。諸葛亮在世,可以說天塌下來有大個子頂著;諸葛亮去世後的29年,有事就得自己頂著,頂不住就會垮台。劉阿斗一頂就是29年,你能說他沒有一點能耐麼!只不過他這個人很內向,很低調,拙於言辭,不善於自我宣傳而已。
劉阿斗頗有自知之明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比較而言,知人不易,自知更難。很多人評論別人說得頭頭是道,對自己則缺少起碼的自知。好像聰明人遍地都是,多少有點自知之明的人卻少之又少。因此,頗能自知的劉阿斗就顯得難能可貴。諸葛亮其人一無大學文憑,二無高級職稱,但無疑是一位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高級知識分子。劉阿斗深知自己在任何一方面都比不上他,因此對他十分信賴,把一切軍國大事全部托付給他,十分放心,毫不制肘。諸葛亮不幸病故,他又把一切軍國大事都托付給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蔣琬、費禕、姜維等人。有權者大膽放權,垂拱而治;有能者人盡其才,放手辦事,雙方互信,人心安定。拿現在的話說,劉阿斗還很能重視知識,尊重知識分子,大膽用人,放手辦事。如果劉阿斗缺少這一點自知之明,蜀漢以後的發展就大不一樣。他若自不量力,自以為是,要想遙控前線大軍作戰,那就會使前方戰事打得一塌糊塗;他若想過「權癮」,定出許多清規戒律,要求諸葛亮一一遵守,事事請示匯報,捆住其手腳,則諸葛亮將無所作為,等不到病死,早就被氣死或者拖死。
劉阿斗是有道明君
要問劉阿斗有道還是無道?首先要看對這個「道」作何解釋。如果把「道」解釋為「客觀規律」,能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是有道,那麼劉阿斗何嘗不可以稱為有道之君!
歷史上有些大皇帝一旦登上帝位,唯恐別人要搶他的位子,就時時疑人、防人,防之不足,常常先發制人、整人、殺人。鬧得許多臣下惶惶不可終日,他自己疑神疑鬼,也惶惶不可終日,最後不免鬧出大亂子來。還有不少皇帝,一旦登上帝位,就像暴發戶發了橫財似的,大肆揮霍,聲色犬馬,窮奢極欲,盡量從物質上滿足自己;或則好大喜功,興師動眾,逼迫臣民,歌功頌德,盡量從精神上滿足自己。至於老百姓的死活,他是不管的。但是過於折騰,最後還是會垮台。
劉阿斗在這一方面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他自知「益州疲敝」,蜀漢貧弱,一直愛惜民力,從不大肆折騰,既不擺闊,又不逞強,成天兢兢業業,做他份內的事。從老百姓這個角度來說,與其在那些無限「英明」的大皇帝治下被折騰得死去活來,倒不如在這位貌似「無能」的阿斗皇帝治下能過平安日子。然則,劉阿斗既有自知之明,又有治國之道,稱之為「有道明君」,誰曰不宜!
在扶得起扶不起這個問題上,若以劉氏父子相比,諸葛亮扶了劉皇叔14年,才登上了帝位,但他自己折騰了一年多,就垮了台。諸葛亮扶了劉阿斗11年(比扶劉備還少3年),這位阿斗皇帝就坐穩了,一坐29年,這不是扶起了嗎,怎麼還能說「扶不起」呢?最後是魏蜀吳三國幾乎同時為晉所吞,蜀漢之亡,是力竭計窮,油干燈盡,雖諸葛亮不死,也難以挽回,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苛責這位本非英雄的劉阿斗呢!
對於劉阿斗,最後還想囉嗦兩句,就是劉阿斗有沒有政績的問題。或者有人會說,劉阿斗既是個無用的人,大概都會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哪裡會有什麼政績!但是在《三國誌·蜀志》中居然記載著,建興十四年(公元236年)四月,正當農田用水十分緊張的季節,這位阿斗皇帝離開成都皇宮,登上「觀阪」(都江堰水利工程樞紐附近)視察水情。他不帶嬪妃宮女,獨自在那裡住了10天。當時諸葛亮已死了一年多,看來這位年輕的阿斗皇帝還是很懂事的,知道關心國計民生,農田水利,並不是花花公子,糊塗蟲。只不過當時的人不會炒作。如果阿斗會吹、會炒的話,他的這些「親民」事跡,「感人」行動,早就炒的沸沸揚揚,說成是一位古今少有的愛民皇帝,這一頂「扶不起的劉阿斗」的帽子早就被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