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冠華
早年有篇文章說外交部原部長喬冠華同志之所以安葬於蘇州,是因為與蘇州有些特殊淵源。文章是善意的揣測,但決非事實。2008年將是毛主席稱之為「喬老爺」的喬冠華誕辰95週年。本文作者吳鎔,原江蘇省政協秘書長,想把此事的來龍去脈說個明白,以告慰喬冠華在天之靈。
「鹽城不要蘇州要」
事情要追溯到1983年初。喬在告別人世前,習仲勳、陳丕顯等同志曾到病榻前慰問他並說明中央對他是清楚的。他是含笑而逝,並祈求魂歸江蘇鹽城建湖縣的故里東崔莊。
遵循喬的遺願,他的夫人章含之奉骨灰冒嚴寒到了鹽城。此時鹽城地委向省委辦公廳請示。
鹽城地委領導問:章含之同志捧喬老部長的骨灰來到鹽城,請示如何接待?
省委辦公廳一負責同志答:「熱情接待,但規格不要過高。」
又問:「骨灰問題如何處理?」又答:「你們看著辦吧。」
於是乎鹽城地委隨即召開常委會討論,開始是沉默冷場良久,後來一位副書記發言說,喬的問題恐怕搞不清楚。「四人幫」在台上時,他當外交部長,現在回來安葬恐不大適宜。隨後沒有人表示什麼意見,就以「暫不同意」定案(當時雖已進入1980年代,但人們還未從「文革」陰影中解脫出來,因此也不足為奇。)
章含之同志含著熱淚,冒著風雪回北京。
此時,江蘇吳縣(現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縣委書記管正獲悉此事,心中大為不平。他義憤地說,喬部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部長,在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等折衝中有大功。即使有什麼錯也不能死無葬身之地。他的故鄉不要,我看中國哪裡都可葬這麼一位功臣。鹽城不要我們要。太湖之濱,洞庭山上,他夫人願葬什麼地方就葬什麼地方。
真是絕處逢生。章含之十分激動地接受管正邀請,到蘇州並選定洞庭東山避風向陽三南坡,為喬找到了安魂之處。因此,喬葬蘇州,非因其他「淵源」,實乃不得已而為之。
鹽城提出讓喬冠華「魂歸故里」
斗轉星移。歷史糾葛逐步清晰,人們的心態也在改變。鹽城二喬(另一喬為胡喬木)畢竟是著名的人文資產。鹽城市委、市政府在鹽城鬧市命名了「冠華大街」,建湖縣在東崔莊喬冠華故里興修紅色旅遊紀念地,並提出「魂歸故里」安葬的要求,故鄉人民也歡迎「三爺」歸葬。
我因為在江蘇省政協做統戰工作,又與喬家鄉的一些同志和章含之同志熟悉。鹽城和建湖的負責同志找我「協調」此事。我專程到蘇州與市委、市府主要領導商議。他們十分熱情,找民政局等有關部門開會,並以蘇州市人民政府名義給我發了專函,表示當時由於特定情況喬墓落在蘇州。現在家鄉人民要求魂歸故里是合情合理的,應予以支持。但因喬墓在蘇已多年,國內外年年有人來瞻仰、掃墓,遷墳後可立一碑並保留部分遺物,署明某年月日至某年月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原部長喬冠華同志,曾安葬於此。我即將蘇州函件交給鹽城同志,算是完成了這次協調任務。後面的工作,就是故鄉黨政同志與喬的親屬商處了。
安魂塑像坐落上海福壽園
時間跨入了二十一世紀。上海福壽園搜集中國名人搞安魂雕塑群,從曹荻秋等政要到阮玲玉等名伶,均有雕塑,蔚為大觀。喬冠華也在被徵集之列。經老雕塑家錢紹武先生大手筆,以喬在聯合國會上哈哈大笑這張獲普利策獎的攝影原作為基礎,塑了一座喬安祥地坐在籐椅上的全身像。
2003年喬九十誕辰,一批中外友人在福壽園參與塑像落成典禮。喬夫人章含之提了個要求:今天不要悲悲切切,大家看老喬笑得那麼開心,我們也要開心地與他交談。
黃苗子和郁風夫婦年長,黃與喬同年。因此他第一個走到喬像前直呼喬的小名:「狗蛋,老朋友苗子和郁風來看你來了……」一下子把氣氛活躍了起來。接著資深外交家冀朝鑄也對喬說:「小冀來向你報到,往事是多麼難忘呀!」中外來賓紛紛發言,苗子還揮毫「江南春雨」等,記此盛事。喬的女兒喬松都也參加了典禮。典禮成為一個陰陽無間的談心會,別有一番風味。在喬的雕像下,也安放著喬的部分骨灰。
一代文才和外交奇才,總算有了安魂處。中國人民是不會忘記這位「喬老爺」的。人們期盼著社會和諧,世界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