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呂正操談西安事變和張學良
西安事變迄今已整整70週年過去了。此次事變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奠定了中國人民共同抗日禦侮並取得勝利的基礎,寫下了中國乃至世界反法西斯史上慘烈而光榮的一頁,其意義實際上已超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民族主義範疇。
事變前的兩個月,張學良把呂正操從東北軍六四七團團長任上調到西安張公館負責內勤工作。呂正操是這一歷史事件的重要親歷者和見證者。
西安事變前的重要信使高福源
西安事變的發生,有許多舉足重輕的人物: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毛澤東……但在呂正操的記憶裡,在西安事變前後,還有一位「發揮了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的信使高福源。高福源,字少卿,是呂正操東北講武堂第五期的同期同學,也是東北人,是他主動承擔起溝通紅軍與東北軍的聯繫工作,最早成為張學良、王以哲和共產黨合作的橋樑。
1934年初,張學良被蔣介石任命為「鄂豫皖剿匪副總司令」,代行總司令職務;1935年10月,張學良再被任命為「西北剿總」副司令,代行總司令職務。東北軍奉命 「剿共」,其中的一○九師、一一○師在勞山、直羅鎮戰役中被紅軍殲滅。高福源負傷被俘。他在紅軍醫院裡得到了細心醫護,還在瓦窯堡參加了「東北軍軍官政治學習班」,被選為班長。周恩來副主席也親臨學習班,號召東北軍官兵在抗日戰爭中貢獻力量。高福源深受感染,決定冒著被殺頭的危險返回東北軍,說服張學良放棄「剿共」。中共中央聯絡局局長李克農接見了他。高福源問李克農:我願回去說服軍中官兵和張學良將軍,與紅軍聯合抗日,你們敢放我回去完成這任務嗎?紅軍高層同意了高福源的設想。
1936年1月,高福源回到東北軍甘泉城駐地,現身說法。此後,數次在蘇區與東北軍駐地間往返。當時,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奉張學良之命,正設法與紅軍取得聯繫,得到消息,立即將高福源秘密接回洛川。王以哲與參謀長趙鎮藩和他作了長談,並密電張學良。次日,張學良乘飛機親臨洛川。高福源向他遞交了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副主席的信件。張學良命高福源速返蘇區,請紅軍派一名正式代表與東北軍會談。
次年1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發表了《致東北軍全體將士書》,表示願與他們首先停戰,共同抗日。不久,李克農一行6人,由高福源接引,從瓦窯堡出發到洛川六十七軍軍部。經雙方協商,達成了局部停戰協定。4月9日,周恩來和張學良在膚施城內的一座教堂裡舉行了友好會談,達成了紅軍與東北軍互不侵犯、互相幫助、互派代表等項協議,並建立了電台聯繫。此後,高福源就留在張學良那裡繼續做與紅軍的聯絡工作,促成了東北軍、西北軍和紅軍「三位一體」的聯合抗戰局面。
呂正操回憶:西安事變張學良送蔣被扣後,東北軍群龍無首,有功於聯共抗日的王以哲將軍被少數盲動分子殺害。高福源也於1937年2月4日在西安被秘密誘殺,鑄成千古奇冤。高福源的遺體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協助下,由高的家屬和堂弟高福洪偷運出來,掩埋在西安市東城門外的城牆腳下,直到1981年才將遺骨找出,安放在西安市南郊陵園。
「擁蔣抗日」的張學良,迅速轉變為「逼蔣抗日」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東北軍將士離家別井。
剿共,內戰,東北軍在內耗中損兵折將,國力更深受損害。張學良深感痛心,慨然賦詩:「極目長城東眺望,山河依舊主人非。」他意識到:這麼打下去,日本人會更猖狂,只有聯俄聯共才能打回老家,收復國土。
1936年10月22日,蔣介石親自到西安督戰,佈置「剿共」計畫。張學良苦苦陳情,請蔣介石停止內戰。蔣介石卻大發雷霆:「軍人以服從為天職,我叫你去死,你就得去死!」
10月29日,蔣介石到洛陽再作「剿共」部署,張學良又向蔣介石諍諫,但再次遭受訓斥。
12月4日,蔣介石由洛陽抵西安,準備召開西北「剿共」軍事會議,南京國民政府的一批軍政要員也來了。其間,張學良以破釜沉舟的決心,聲淚俱下,據理力爭:「只有領導全國團結抗日,才是委員長振興國家的惟一正確的道路,我有為委員長犧牲一切的決心。」蔣介石拍案大叫:「現在你就是拿槍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計畫』也不能變!」張學良哭諫無效,又請西北軍司令楊虎城再去勸說,結果仍是白費口舌。此刻,張學良、楊虎城已痛切感到:除了發動兵諫,別無他路可走。
張學良、楊虎城於12月12日凌晨4時,對蔣介石實行「兵諫」。
事變時間一到,張學良的部隊在臨潼抓捕蔣介石。
與此同時,楊虎城的十七路軍也在西安行動。住在西安招待所的南京國民政府的軍政大員均被楊虎城的部隊拘禁。
苦諫——諍諫——哭諫——兵諫,「擁蔣抗日」的張學良,迅速轉變為「逼蔣抗日」。
恰恰是張學良、楊虎城救了蔣介石
在西安事變60週年的時候,筆者曾採訪呂正操,進一步瞭解到:1936年10月,呂正操從河北部隊奉命來到張公館,擔任內勤工作,就住在公館的東樓裡。當時,張學良親自選了那些認為靠得住的人參加政治小組,意欲建立東北軍的政治工作。在張公館裡,張學良有時會和部下一起進午餐。大家總會嘮嗑起東北老家。張學良說:
「這些部隊寧可為抗日打光,也不能為『剿共』耗掉,這樣才對得起家鄉的父老兄弟。」其時,他已深感「剿共」沒有出路。
西安事變發生時,呂正操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衛張公館和瞭解各方面情況並負責值班室電話。事變發生後,張學良、楊虎城隨即邀請中共代表團到西安共商大計。周恩來一行12人到西安後,都住在張公館東樓。當時,呂正操和周恩來的隨行人員羅瑞卿、許建國等常有接觸,和地下黨員劉鼎、宋黎等朝夕相處。
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很明確:此次行動是要蔣介石抗日,停止自己人打自己人、自毀國力的內戰。
呂正操認為,假如歷史真的按照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走下去,不管對蔣介石個人,還是對整個國家,後果都不堪設想。他說:西安事變使蔣介石接受了全國人民的抗日要求,實現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從這個意義上講,恰恰是張學良、楊虎城挽救了蔣介石。
西安事變發生後,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不同國家、不同政治派別,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利益集團也作出了不同的反應,頓時呈現出極其緊張而錯綜複雜的局面。說客、間諜、漢奸,一時充斥西安,還有企圖伺機挑撥張、楊關係的,國家民族的前途十分令人擔憂。
12月25日下午——張學良身著平時極少穿著的戎裝,威武嚴肅地來到下屬們的住處,聲音平和地對大家說:「我要伴送蔣介石回南京,有宋子文、宋美齡和端納作保,沒問題,三天就回來。」大家聽了都很驚訝,都勸他不要去。張學良主意已定,堅決不聽,還很俠義地說:「好漢做事好漢當。」
臨行前,張學良留下手諭,請東北軍將領聽從楊虎城、於學忠的指揮,然後義無反顧自己下樓開車,送蔣介石到機場,一同上了飛機。
1936年12月25日16時,在捉蔣後的第14天,張學良送蔣介石飛回南京,當日飛抵洛陽,承擔了西安發難的責任。從此,被蔣介石監禁逾半個世紀。
楊虎城將軍則先被蔣介石逼令離軍出國,回國後遭長期監禁。1949年解放前夕,被蔣介石下令秘密槍殺於重慶。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大舉進攻華北,進而全面侵華。張學良曾對來探視他的蔣經國說:「山河壯麗,天地廣闊,可惜我張某再不能任意馳騁了!」
呂正操於31日乘頭班飛機再轉火車、汽車,從西安趕回河北徐水團部,掌握部隊。隨後,呂正操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於1937年10月14日以後,率東北軍六九一團脫離南逃的國民黨大軍改編為人民自衛軍,在兵家視為死地的冀中建立起第一個平原抗日根據地,實現了歷史性轉折。他與日酋岡村寧次鬥智鬥勇,地雷戰、地道戰,平原遊擊隊、敵後武工隊、回民支隊、雁翎隊……把日本鬼子打得人仰馬翻,像鋼刀一樣直插在敵人心臟,創造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
詩作唱和 感天感人
張學良和呂正操兩位老人的聯繫是1984年接上的。張學良的侄女張閭蘅往來於台灣、美國、香港、大陸經商。當年6月,她受伯父張學良委託,到北京看望呂正操,告知張學良在台灣的情況。呂正操請張閭蘅帶健身球和新茶給張學良,寄寓問候和牽念。此後,兩位老人間的書信、口信、詩作唱和,往來不斷。張閭蘅成了他們之間殷殷的忠實信使。
1987年初,張閭蘅帶來張學良摘自陶淵明《飲酒》中的詩句贈呂正操:「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無言。」詩中把原詩末句「欲辨已忘言」的「忘」改為「無」。
呂正操也從陶淵明《讀山海經》中摘句,回贈張學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徒設在昔心,良辰知可待。」他也改了原詩的末句,把「良辰詎可待」的「詎」改為「知」,反其意而用之……
1989年,呂正操托張閭蘅帶去兩首詩。其中一首是書錄1984年冬的舊作《浙東紀行》,後四句為:「西京談和安天下,羑里課易求不同。思君長恨蓬山遠,雪竇雙楠盼漢公。」詩中的羑里,為古地名,在河南湯陰縣北,相傳是周文王推演《易經》的地方。雙楠,是指張學良在雪竇寺幽居時手植四棵楠樹中現余的兩棵,枝葉茂盛。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張學良還以「白髮催年老,虛名誤人深。主恩天高厚,世事如浮雲」四句。呂正操又作「霜染兩鬢白,心存一寸丹;澹泊以明志,肝膽照人間」回應。
1990年5月,張學良寄《謁延平祠舊作》給呂正操,詩云:「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台灣入版圖。」張學良表示:只要有為國家效力的機會,他將以年輕時一樣的心懷,盡心盡力。呂正操給張學良發去賀壽電並和詩一首:
「適值先生九秩大壽,不能親自前去祝賀,甚以為憾。先生愛國愛民,堅貞不渝,大義凜然,天人共鑒。正操忝列門生,情深袍澤,耳濡目染,受益匪淺。遙望雲天,不勝依依。僅以幾句俚語為先生祝嘏:
講武修文一鴻儒,
千古功業在抗胡。
盼君走出小天地,
欣看人間繪新圖。
情長紙短,言不盡意,敬祝健康長壽。」
兩位老人每字每句意韻深長,寫出了一個境界的唱和,令人可親可敬;他們拳拳的心,眷眷的念,感天感人。
說好三天就回來,誰料被分隔54載
鶴有還巢夢,雲無出岫心。當年西安一別,張學良35歲,呂正操31歲,說好三天就回來,卻一別54載不能見面。
呂正操和張學良的重逢,是在1991年。
現在看來好像挺順理成章:兩位都是耄耋老人了,都想見見面,而且也不是現職的要員,有什麼不可以呢?可是,在當時的政治環境裡,呂正操和張學良的見面,經過了審慎的考慮和周密的安排,箇中的難度不在明裡。
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和夫人獲准從台北赴美探親。在台北桃園機場登機前,張學良向記者表示想回祖國大陸探親的意思。消息傳到北京,中共中央格外重視。鄧小平得知後,打電話給當時的中央領導說:「你們應該開個會,研究研究這個問題。」
經過研究,確認:見張學良的最佳人選,非呂正操莫屬。
赴美前,鄧穎超在中南海西花廳與呂正操詳談,並以私人的名義給張學良寫了一封親筆信:「今穎超受鄧小平先生委託,願以至誠,邀請先生伉儷,在方便之時回訪大陸,看看家鄉故土,或掃墓、或省親、或觀光、或敘舊、或定居……問候您的夫人趙女士。」表示了一片真誠。
呂正操一行五人,5月23日從北京飛往舊金山,為生於1901年6月3日的張學良賀壽。張學良已先行到了紐約。
在舊金山,呂正操出席了為趙四小姐慶壽的活動後,飛往紐約。
歷盡劫波,袍澤情深。
1991年5月29日,兩位冰心未改的老人在張學良年輕時的知己、貝祖貽太太蔣士雲家中見面了。剛走出電梯,呂正操就看見了站在公寓門口等候的老師張學良。張學良也一眼就認出呂正操,隔遠伸出手來。兩位老人雙手緊緊握著,被大家簇擁進屋。
呂正操從祖國帶去的賀禮,處處透著故土溫馨:張學良很喜歡的《中國京劇大全》錄音帶;國內京劇名角耿其昌、李維康夫婦新錄製的京劇;明前新采制的碧螺春;啟功先生手書的賀幛和一幅國內畫家為張學良畫的肖像。張學良高興地掏出水晶放大鏡,湊得近近的一樣樣細賞。
第一次見面意猶未盡。5月30日下午,呂正操在曼哈頓一家瑞士銀行的經理辦公室與張學良第二次見面,兩人深談一個多小時。
呂正操首先鄭重向張學良面呈鄧穎超的信和轉達國家領導人對他的問候。
張學良沒拿放大鏡,貼著信紙讀了兩遍。然後回過神說:「周恩來我熟悉,這個人很好,請替我問候鄧女士。」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送蔣介石被扣,周恩來急追未果,曾惋惜地說:「張漢卿就是看《連環套》那些舊戲看多了。他不僅要『擺隊送天霸』,而且還要『負荊請罪』啊!」周恩來對張學良的評價是「千古功臣,民族英雄」,一直惦念不已。1960年,周總理在一張便條上寫下了「善自珍攝,修身養性,前途有望,後會有期」16個字,托友人秘密相機轉交給張學良。在彌留之際,周恩來還囑咐羅青長:「不要忘記在台灣的老朋友。」指的就是張學良。這些,張學良都心中有數。
張學良坦誠表示:「我這個人清清楚楚地很想回去,但現在時候不到,我一動就會牽涉到大陸、台灣兩個方面。我不願為我個人的事,弄得政治上很複雜。」
此後的兩個晚上,是旅美華僑為張學良祝壽。呂正操送的賀幛掛在6月1日的宴會大廳,向外界透露了呂正操赴美的消息。張學良老師閻寶航先生的女兒閻明光代表國內的親友故舊出席了壽宴。呂正操不便露面且已事先賀壽,沒有出席。
張學良請閻明光轉達還想見呂正操一面的意思。
6月4日下午,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團長李道豫大使的官邸裡,兩位老人嘗著新鮮甜美的黃櫻桃,話題廣泛地聊了兩三個小時,故人舊事,政治經濟,國家前景等等都聊到了。
張學良說,自己是個「愛國狂」,如果有來生,還是要做張學良。
又說:我還是懷念東北,自九一八事變後,我就沒回過老家。
呂正操說,人活在世上就一次,活著就要做有益的事情。
當談到台灣「二·二八」事件時,張學良說:「國民黨到台灣後,更加腐敗,不是人幹的事都幹了,硬是把人民逼反了。他們說是共產黨搞的。依我看,要有共產黨的領導,就不會失敗。」說著,哈哈大笑起來。
呂正操給張學良講了中國政府「一國兩制」的主張、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等,還特別告訴他:祖國和東北的家鄉人都熱切歡迎他和趙四小姐早日回去看看。
張學良一直關心祖國的統一,多次表示願意為統一祖國盡力。他說:「我看,大陸和台灣將來統一是必然的,兩岸不能這樣長期下去,台灣和大陸總有一天會統一,這只是個時間問題。」「我雖然90多歲了……還有用得著我的地方,我很願意盡力……作為中國人,我願意為中國出力。」
至於回故鄉,他還是直言表示尚有難處,還不能成行。他覺得,還是要冷靜些,忍耐些,等待合適的機會。
6月2日,張學良即執筆給「周夫人穎超大姐」寫了回信,信中表示:「來美交下尊札,無限欣快,又轉述中樞諸公對良之深厚關懷,實深感戴。良寄居台灣,遐首雲天,無日不有懷鄉之感。一有機緣,定當踏上故土。中樞諸公對良之盛意,敬請代向致敬。」
2001年10月15日,張學良病逝於夏威夷史特勞比醫院。呂正操聞信立即發去唁電:
張閭瑛女士、張閭琳先生:
驚悉張學良將軍逝世,極感悲痛,特致哀悼,並向你們及其他親屬致以衷心慰問,切望節哀。
張學良將軍和我既是桑梓情深,又是我的良師益友,他的一生志在國家和平統一,振興中華民族。為了救國救民,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他和楊虎城將軍不顧集團利益和個人身家性命,力挽狂瀾,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為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奠定了政治基礎,功在民族,彪炳千秋。
張學良將軍生則功蓋祖國,逝則重於泰山,無愧於祖國人民稱之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的偉大稱號。
特此敬挽
呂正操
2001年10月15日
其時,筆者赴內蒙考察巴丹吉林沙漠,特地先到北京,拜望呂正操。呂正操說:「這次張學良病危的消息一傳來,就預感不妙,擬好了唁電。」並說,「他的子女給我發過電報,希望我轉達張學良想回國辦後事的情況,我瞭解他的心願。我都轉過去了。我覺得,他回來天經地義,我希望他回來。他本來也說是要回來的。現在成永遠的遺憾了。」
談及張學良的一生,呂正操說:「他強烈的愛國思想始終如一!他一生從民族大義出發,志在振興中華,實現祖國統一。」
張學良給後人留下什麼?呂正操概括了12個字:披肝瀝膽、忍辱負重、浩氣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