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簡介 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的關係之迷 | 陽光歷史

 

A-A+

多爾袞簡介 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的關係之迷

2015年08月06日 皇帝的女人們,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395 次

  多爾袞簡介:多爾袞(1612.11.17—1650.12.31),即愛新覺羅·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清朝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完成大清一統基業的關鍵人物,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

  愛新覺羅·多爾袞是後金(清朝的前身)的開創者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努爾哈赤一共有十五個兒子,他臨終的時候,曾經指定他最疼愛和器重的十四子多爾袞作繼承人。可那時多爾袞才十五歲,年紀太小。八子皇太極依仗自己掌握後金八旗中的正黃旗和鑲黃旗,勢力強大,奪得了繼承權。

  努爾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去世,臨終前曾召見愛妻烏拉氏阿巴亥,似乎要授以遺命。但眾貝勒早就擔心多爾袞三兄弟力量迅速壯大,便在擁戴皇太極繼位為汗之後九個時辰,迫令阿巴亥自盡殉夫,聲稱是太祖的「遺命」。這時候,多爾袞三兄弟的處境最為艱難,他們既失去了政治依靠,又面臨著兄弟們對其所領旗分的攘奪,誰知道今後又會有什麼災禍降臨?

  皇太極繼位之後,雖未向他們開刀,但也通過三份效忠的誓詞把他們的地位貶低很多,特別是皇太極在後來一系列加強皇權的行動中,更是都處壓制他們的兩白旗勢力。連代善、阿敏和莽古爾泰三大貝勒都處處受擠,多爾袞兄弟又怎能倖免。但是,皇太極知道,若要削弱最威脅皇權的三大貝勒的權力,自己的實力還不夠,還必須拉攏和扶植一些跟他無甚利害衝突的兄弟子侄,其中就有多爾袞。


  天聰二年(1628)三月,皇太極廢黜了恃勇傲物的阿濟格之旗主,以多爾袞繼任固山貝勒。這時候,多爾袞剛滿十五歲。 少年多爾袞在夾縫中求生存,開始顯示出他善於韜晦的過人聰明。他一方面緊跟皇太極,博取他的歡心和信任,而絕不顯示自己的勃勃野心;另一方面則在戰場上顯示出超人的勇氣和才智,不斷建樹新的戰功。天聰二年(1628)二月,他初次隨皇太極出征蒙古察哈爾多羅特部,立下戰功,皇太極賜予「墨爾根岱青」的稱號,讚他既勇且智。半個月後,他就繼任了固山貝勒。

  多爾袞少年得志,為他將來的進取開始奠定基礎。 天聰三年(1629),皇太極率軍攻明,多爾袞在漢兒莊、遵化、北京廣渠門諸役中奮勇當先,斬獲甚眾,一年半後,他又參加了大凌河之役,攻克堅城的功勞也有他一份。天聰八年(1634),皇太極再度攻明,多爾袞三兄弟入龍門口,在山西擄掠,結果「宣大地方,禾稼踐傷無餘,各處屋舍盡焚,取台堡、殺人民更多,俘獲生畜無數」。

  當然,使他名聲大振的是征服朝鮮和攻擊蒙古察哈爾部之役。朝鮮和察哈爾被皇太極視為明朝的左膀右臂,是後金攻明的後顧之憂。天聰六年皇太極雖大敗察哈爾部,林丹汗走死青海大草灘,但其殘部仍散佈在長城內外,於是天聰九年(1635),皇太極便命多爾袞率軍肅清殘敵。結果他首遇林丹汗之妻囊囊太后及瑣諾木台吉來降,又趁大霧包圍林丹汗之子額哲所部,使人勸其歸順,雙方盟誓而回。這一次出征,多爾袞不費一刀一槍,出色地完成了皇太極的使命。更具重大意義的是,多爾袞從蘇泰太后(林丹汗之妻)那兒得到了遺失二百餘年的元朝傳國玉璽,其璽「交龍為紐,光氣煥爛」,後金得之,使皇太極獲得稱帝根據及招攬人心的工具。

  果然,皇太極聞訊大喜,親率王公大臣及眾福晉等出瀋陽迎接凱旋之師,對多爾袞等亦大加褒獎。 皇太極親征朝鮮,多爾袞也在行伍之中。他率軍進攻朝鮮王子、王妃及眾大臣所居之江華島,一方面竭力勸降,一方面「戢其軍兵,無得殺戮」。對投降的朝鮮國王「嬪宮以下,頗極禮待」。這使朝鮮君臣放棄繼續抵抗,減少了雙方的殺戮。 這兩役之後,戰局頓時改觀,皇太極除去了後顧之憂,便可全力對付明朝。他在天聰十年(1636)改國號為清,年號崇德,南面稱帝,與明朝已處在對等地位。多爾袞在這兩大戰役中所立的戰功,也使他的地位繼續上升。 正月初一新年慶賀大典時,多爾袞首率諸貝勒向皇太極行禮,這與十二年前的情形相比,可謂天壤之別。當年四月皇太極稱帝,論功行封,多爾袞被封為和碩睿親王,已列六王之第三位,其時年僅二十四歲。 在此之後,多爾袞幾次率師攻明,均獲輝煌戰績。崇德三年(1638)他被授予「奉命大將軍」,統率大軍破牆子嶺而入,於巨鹿大敗明軍,明統帥盧象升戰死。然後兵分兩路,攻打山東、山西,多爾袞所部共取城三十六座,降六座,敗敵十七陣,俘獲人畜二十五萬七千多,還活捉明朝一親王、一郡王,殺五郡王等,給明朝以沉重打擊。班師之後,多爾袞得到了馬五匹、銀二萬兩的賞賜。崇德五年到六年,多爾袞又作為松錦決戰的主將之一走上戰場。起初,他由於違背皇太極的部署,私遣軍士探家而遭到急於破城的皇太極的責罰,但他仍以郡王的身份繼續留在軍中,一方面屢次上奏提出作戰方略,一方面率領四旗的護軍在錦州到塔山的大路上截殺,並在攻破松山後率軍圍困錦州,迫使明守將祖大壽率部至多爾袞軍前投降。松錦之戰後,明朝關外只剩下寧遠孤城,清軍入關已是時間問題。

  不久,這個時機終於來到了。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時,皇太極「暴逝」於瀋陽清寧宮。由於他的突然死去,未對身後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後,正迅速醞釀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


  這時候,代善的兩紅旗勢力已經遭到削弱,他本人年過花甲,早已不問朝政。其諸子中最有才幹的岳託和薩哈廉年輕時已過世,剩下碩託也不為代善所喜,滿達海初露頭角,還沒有什麼發言權。第三代的阿達禮和旗主羅洛渾頗不甘為人後,但崇德年間卻屢遭皇太極壓抑。由此看來,兩紅旗老的老,小的小,已喪失競爭優勢。但以代善的資歷、兩個紅旗的實力,其態度所向卻能左右事態的發展。皇太極生前集權的種種努力和滿族社會日益的封建化,自然也使皇太極長子豪格參加到競爭中來。從利害關係而論,兩黃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繼位,以繼續保持兩旗的優越地位。他們認為,豪格軍功多,才能較高,天聰六年已晉陞為和碩貝勒,崇德元年晉肅親王,掌戶部事,與幾位叔輩平起平坐。皇太極在世時,為加強中央集權,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勢力,但同時又保持著一定實力,又把正藍旗奪到自己手中,合三旗的實力遠遠強於其他旗。因此,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然要擁戴豪格繼位。另一個競爭者便是多爾袞。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說,身後兩白旗和勇猛善戰的兩個兄弟則是堅強的後盾,而且,正紅旗、正藍旗和正黃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還有一個人也不容忽視,他就是鑲藍旗主濟爾哈朗。

  雖然他不大可能參與競爭,但他的向背卻對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響,無論他傾向哪一方,都會使力量的天平發生傾斜。

  平心而論,皇太極遺留下的空位,只有三個人具備繼承的資格:代善、豪格、多爾袞。但實際上競爭最激烈的是後兩人。就這兩人來說,豪格居長子地位,實力略強,這不僅因為他據有三旗,而且由於代善和濟爾哈朗已經感到多爾袞的咄咄逼人,從而準備投豪格的票了。

  果然,皇太極死後不久,雙方就開始積極活動,進而由幕後轉為公開。

  兩黃旗大臣圖爾格、索尼、圖賴、錫翰等議立豪格,密謀良久,並找到濟爾哈朗,謀求他的支持。而兩白旗的阿濟格和多鐸也找到多爾袞,表示支持他即位,並告訴他不用害怕兩黃旗大臣。雙方活動頻繁,氣氛日益緊張,首先提出立豪格的圖爾格下令其親兵弓上弦、刀出鞘,護住家門,以防萬一。

  是年八月十四日,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會,討論皇位繼承問題。這個問題是否能和平解決,直接關係到八旗的安危和清皇朝的未來。兩黃旗大臣已經迫不及待,他們一方面派人劍拔弩張,包圍了崇政殿;另一方面手扶劍柄,闖入大殿,率先倡言立皇子,但被多爾袞以不合規矩喝退。這時,阿濟格和多鐸接著出來勸多爾袞即位,但多爾袞觀察形勢,沒有立即答應。多鐸轉而又提代善為候選人,代善則以「年老體衰」為由力辭,既提出多爾袞,又提出豪格,意見模稜兩可。豪格見自己不能順利被通過,便以退席相威脅。兩黃旗大臣也紛紛離座,按劍向前,表示:「如若不立皇帝之子,我們寧可死,從先帝於地下!」代善見有火並之勢,連忙退出,阿濟格也隨他而去。多爾袞見此情形,感到立自己為帝已不可能,迅速提出他的意見,主張立皇太極幼子福臨為帝,他自己和濟爾哈朗為左右輔政,待其年長後歸政。這一建議,大出眾人所料。立了皇子,兩黃旗大臣的嘴就被堵上了,豪格心中不快,卻又說不出口。多爾袞以退為進,自己讓了一步,但作為輔政王,也是實際掌權者。濟爾哈朗沒想到自己也沾了光,當然不會反對。代善只求大局安穩,個人本無爭位之念,對此方案也不表示異議。這樣,這個妥協方案就為各方所接受了,但由此而形成的新的政治格局卻對今後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政局起著巨大影響。


  多爾袞之所以選中福臨為帝,曾被某些騷人墨客扯到他與其母莊妃的「風流韻事」上。實際上,多爾袞之所以選中福臨,一是由於他年甫六齡,易於控制,而排除了豪格,因而也排除了葉布舒、碩塞諸皇子;二是由於其母永福宮莊妃深得皇太極之寵,地位較高,選其子為帝更易為諸大臣所接受,甚至可以說是符合先帝的心願。當然,麟趾宮貴妃的名號雖高於莊妃,但她的實際地位並不高,所以她才兩歲的幼子博穆博果爾也不可能被選中。同時,輔政王的人選也代表了各方勢力的均衡。既然黃、白二旗是主要競爭對手,福臨即位便已代表了兩黃和正藍旗的利益,多爾袞出任輔政則是必然之事。

  但他一人上台恐怕也得不到對手的同意,所以便拉上濟爾哈朗。在對方看來,這是抑制多爾袞的中間派,在多爾袞想來,此人又比較好對付。而對下層臣民而言,多爾袞和濟爾哈朗是皇太極晚年最信任、最重用的人,許多政務都由他們二人帶頭處理,所以對他們出任攝政也並不感意外。

  就這樣,多爾袞妥善地處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爭奪問題,自己也向權力的頂峰邁進了一步。隨後,統治集團處理了反對這種新格局的艾度禮、碩託、阿達禮、豪格及其下屬,穩固了新的統治。多爾袞的這一方案,在客觀上避免了八旗內亂,保存了實力,維護了上層統治集團的基本一致。當然,他這一提案,是自己爭奪皇位不易得逞之後才提出來的,是在兩黃旗大臣「佩劍向前」的逼人形勢下提出的中策或下策,而並非是他一開始就高瞻遠矚、具有極廣闊的胸襟。

  孝莊和小叔子多爾袞之間的情感糾葛描繪得淒美纏綿。他們是不是一見鍾情的癡情男女?他們的愛情能否修成正果?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

  歷史上對於莊妃和多爾袞的關係一共有三種猜測。一說兩人在皇太極駕崩之後就結了婚,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種說法是兩個人非但沒有結婚,還相守以禮,保持著純粹的皇嫂與小叔子的關係。第三種是兩個人沒結婚,而是非法同居了,保持著情人關係。《孝莊秘史》裡面取的是第三種說法。


  在《孝莊秘史》中,多爾袞與孝莊兩人偶然相識在蒙古大草原上,多爾袞對美麗的孝莊一見鍾情,於是對著敖包互許終身。情節美則美矣,可惜根據史料考證,一見鍾情這件事卻不大可能發生。因為多爾袞在建州女真,孝莊在科爾沁(蒙古),兩人之間相隔數百里,連見一面也是很困難的。兩人第一次見面應該是在孝莊的姑姑哲哲與皇太極的婚禮上。那時多爾袞三歲,孝莊兩歲。別說一見鍾情了,兩三歲的小孩記不記事還是個問題。那會不會是二見鍾情呢?也不可能。兩人第二次會面時,孝莊10歲,多爾袞11歲。那天,多爾袞在那忙著結婚呢。不過新娘子不是孝莊,而是同部落的其他小女子。三見鍾情就更不可能了。這回輪到莊妃結婚了,12歲的她嫁給了皇太極。我們現在覺得12歲一小孩,結什麼婚呀?但遊牧民族以食肉為主,激素分泌過多,所以小孩發育很早。不論男女,12歲算是大齡青年了,再不結婚就嫁不出去了。所以孝莊12歲出嫁,是合情合理的。這樣一來,才見了三次面的兩人就已經各自結了婚。

  像電視劇說的那樣,多爾袞和孝莊原來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皇太極跑來橫刀奪愛,是極不現實的說法。事實上對孝莊來講,她的婚姻本身無關愛情。每個蒙古女子的婚姻都承載著民族的使命。任何一個科爾沁部落的女人都是抱著沉重的使命出嫁的。滿蒙聯姻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蒙古族曾經是個戰無不勝的民族,大蒙古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但這個帝國不到百年就衰亡了。蒙古分化成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塊。孝莊所在的科爾沁部落是在漠南東邊的一個分支。科爾沁部落不善打仗,偏偏強鄰又多。東有大金、西有察哈爾,再加上南方的大明朝,哪一個都得罪不起,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依附於建州女真。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科爾沁蒙古的首領認為僅靠自己部落的男子漢是難以帶領民族重新崛起的。唯一的辦法是改變人種。所以,他們才心甘情願地將部落裡所有美女都嫁給建州女真,讓滿州人的血液裡流淌著一半蒙古人的血,再由滿蒙聯合收復被漢族人奪去的江山。科爾沁部落的每個女人都是帶著這樣的目的出嫁的。

  所以,多爾袞與孝莊之間並沒有什麼一見鍾情、生死相許。當然首先是沒有機會,在集體聚會上見過三次的兩個人,就要愛得死去活來是不太現實的。其次是沒有合理性。對科爾沁部落的女人而言,婚姻是一種使命的達成。愛情,從來沒想過。

  皇太極死後,又是一場汗位爭奪戰。多爾袞與豪格兩個人實力旗鼓相當,要是兩人真幹起來,滿清非得亡國不可。無奈雙方決定各退一步,另立別的皇子。經過孝莊從中斡旋,福臨繼承了皇位。小皇帝尚年幼,攝政王多爾袞大權獨攬,政權易主隨時都可能出現。莊妃如何保住自己兒子的皇位?她必須得嫁給多爾袞,這多少有些政治婚姻的味道。

  說莊妃嫁給了多爾袞,有三條證據。一個論據是明末清初抗清將領張煌言的《建夷宮詞》中寫道,「上壽稱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后婚。」「上壽」就是祝壽的意思,所以應該在說一個壽宴。「合巹」是古代少數民族結婚時候的一種習俗,有點像現代的交杯酒的意思。「慈寧宮裡爛盈門」,就是說太后宮裡的人都非常高興。「大禮躬逢太后婚」,這個就說得特別清楚了。就是皇太后的壽辰與婚宴在一起辦的意思。第二個證據是多爾袞稱謂的變化,從「輔政王」到「攝政王」,到最後的「皇父攝政王」,稱謂的變化是大有講究的。最後稱「皇父攝政王」是孝莊和多爾袞結婚的一個重要證據。這恰恰證明了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兩個人的關係從隱秘到公開的過程。還有一點是,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園分別為清北陵、清東陵和清西陵。皇太極的墓地位於遼寧瀋陽的清北陵,而孝莊被葬在了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兩地相距400多公里。按照清朝早期喪葬制度,皇后無論是死在皇帝之前,還是死在皇帝之後,那都是要和皇帝進行合葬。孝莊沒有和皇太極合葬,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幾分端倪。

  電視劇中,多爾袞好像很癡情。除了自己很不願意地討了一個小玉兒做老婆外,就沒討過老婆。實際上不算上孝莊,多爾袞有妻妾10人。但他總共就一個女兒,沒有男性後代。而且在松錦大戰後,多爾袞元氣大傷,再生不出孩子來了。這一點也是孝莊皇太后敢於嫁給他的原因之一。因為知道跟他不可能生出孩子來,真要是生出來了那算是皇子還是親王?正因為多爾袞不能再生育,所以他們的婚姻不會對孝莊跟皇太極的兒子福臨造成威脅。這樣看來他們的婚姻,多少有點名不副實。而且多爾袞短壽,不到39週歲就病死了。

  多爾袞死後,輔佐13歲的順治的重擔全落在了孝莊身上。她以她的智慧和膽識,扶持著年幼的順治度過了皇位交替的暴風疾雨,又輔佐孫子康熙登基,實現政權易手。她在風雨兼程中度過了坎坷波折的一生,留給後世一個美麗的傳奇。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