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史上六個神奇預言 武則天被預言到當女皇 | 陽光歷史

 

A-A+

揭秘史上六個神奇預言 武則天被預言到當女皇

2014年12月31日 史海秘辛, 唐朝皇帝, 武則天 暫無評論 閱讀 1,048 次

  神奇預言之六:經典緯書預言魏代漢

  緯書,相對經書而言,它是漢代依托儒家經義宣揚符菉瑞應占驗之書。緯書內容附會人事吉凶,預言治亂興廢,頗多怪誕之談。興於西漢末年,盛行於東漢。經典緯書《易運期》記載:「鬼在山,禾女運,王天下。」鬼+禾+女,就是「魏」字,這就是預言曹魏要「王天下」。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去世,其世子曹丕承繼相應的爵位。左中郎將李伏、太史丞許芝等鼓動群臣一道上表勸說魏王曹丕順應天命人心,曹丕在上述言之鑿鑿的有力證據面前自認為時機總算是成熟了。當年的10月13日,作為妹夫的傀儡皇帝漢獻帝,正式禪位於大舅哥曹丕。曹丕在經過三次假惺惺的上書推辭之後,於29日正式登壇接受璽綬,即皇帝位。歷時400餘年的大漢皇朝宣告終結。

  不過,後面還有更有意思的預言。話說吳王孫權聽說曹丕做了皇帝而非常氣憤,「曹丕這小子比我小,倒先做了皇帝,俺怕是趕不及了。」不過,一個名叫闞澤的下屬,人稱闞半仙兒,馬上站出來安慰孫權,說「主公你莫生氣,曹小二做皇帝長不了。」「主公您就看他的丕字,拆開就是『不』、『十』二字,不十自然就是不到十年啊。」果然,曹丕只做了七年皇帝就死了,時年僅四十歲。


  神奇預言五:武則天與兩次靈異的預言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位正統的女皇帝。她也經歷了兩次靈異的預言。

  第一次是在武則天小的時候。據《新唐書·袁天罡傳》記載,當時她的父親武士擭就任利州都督。當地有一個相面大師叫做袁天罡,一次路過武則天家,巧遇她的母親楊夫人。袁天罡一見,馬上說,夫人您生得骨法不凡,家中必有貴子。楊夫人一聽高興死了,馬上把袁天罡請到家裡,先把兒子武元慶、武元爽拉到袁天罡跟前,袁看了看說:這兩個郎君長得不錯,以後是個保家之子。

       接著,又把大女兒給叫出來,袁天罡又看了看,說:這個小娘子生得也不錯,以後肯定是個貴夫人,可惜不利其夫。緊接著,奶媽就把還在蹣跚學步、一身小男孩的著衣打扮的武則天給抱出來了。袁天罡一看這小孩兒,臉色驟然一變。又讓小武則天下地走了兩步,而小武則天忽閃著一雙大眼睛看著袁天罡。袁天罡說,哎呀,不得了,這個郎君生得是龍睛鳳頸,這是大福大貴的樣子,他怎麼會是個男孩呢?如果是女孩,必定為天下之主啊。

  第二次發生在唐太宗晚年時期,宮外忽然開始流傳「女主武王」的預言,說:唐三代之後,當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這一民間流言,後來就傳到宮廷裡了,李世民聽到後很是難受。

  於是,他秘密地把一位叫李淳風的太史令(相當於現在的占星術大師)召到宮裡,李淳風說:臣夜觀天象,發現有太白經天,這意味著有女主要興起。又說:經過一番推算,發現這個女人就在陛下的宮裡,是陛下的眷屬。不出三十年,她就要代掌李唐的大好河山,而且還要誅殺李唐皇室的子孫。

  李世民聽了非常緊張,說道:既然預言和天象都一致了,那寧可錯殺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網。我要在宮裡頭清理清理,凡是姓武的、跟武沾邊的我們都殺了算了。李淳風說:這可不大好啊,有一句古話叫「王者不死」。這種人恐怕輕易殺她不得;就算您把她殺了,天意不變的話,也還會再派一個人來。這個人已經在陛下的宮裡了,現在是個成年人了,三十年之後就是老年人了。老年人心地比較仁慈,可能對陛下的子孫會留有餘地。如果您現在把她殺了,上天又生出一個新的人來,那這個人三十年之後可是年輕人啊,年輕人心狠,殺起陛下的子孫恐怕就毫不留情了,所以您還是別殺了吧。

  還有一個更離奇的說法,說唐太宗在李淳風觀星象之後,曾經讓他到宮裡指認一下這傳言中的武王。李淳風說,陛下後宮的女人太多了,臣怕老眼昏花看不準。唐太宗說,這還不容易嗎?馬上就把宮人一百人編成一隊,先讓李淳風看這個人在哪一隊中。李淳風就指了一隊。太宗說,這目標也太多啦,再細化一下!於是,又把這一百人分成兩組,各五十人,李淳風又指出了一組。武則天就在這一組裡。唐太宗覺得五十人也還是太多了,讓李淳風再明確一些,李淳風卻說天機不可洩露,讓唐太宗自己猜。唐太宗說這怎麼猜呀!再說,也用不著那麼費事,乾脆,把這五十人都殺掉算了。可是李淳風說:這樣做是違反天意的,恐怕後果更加嚴重。最後唐太宗沒有動手,但是他由此存了一份防範之心。


  唐太宗這一存殺心不要緊,有個人就當了替死鬼。此人姓李名君羨,是玄武門的一員守將,他的職位則是左武衛將軍,還有他的爵位是武連郡公。而他本人又是洺州武安人。玄武門守將、左武衛將軍、武連郡公、武安人,已經四個「武」字了。這還不算,真正要他命的是他的小名。話說有一天,唐太宗在宮內宴請武將開派對,酒酣之際、高興之餘,太宗想活躍一下氣氛,就讓在座各位自報小名,以博一笑。輪到李君羨了,他說:「臣小名五娘子。」一下子引來哄堂大笑,可是唐太宗可怎麼也笑不起來。他心裡打了一個激靈,突然想起了「女主武王」的預言。玄武門守將、左武衛將軍、武連郡公、武安人、五娘子,而且還是武將!於是找了個借口,不久就把李君羨給殺了。這下,唐太宗終於鬆了一口氣,沒有再追究下去。而武則天呢,也因此躲過了一劫。

  神奇預言四:花蕊夫人預知宋太祖之死

      花蕊夫人,後蜀皇帝孟昶的貴妃,五代十國時期女詩人,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姓徐,一說姓費。幼能文,尤長於宮詞。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

  孟昶降宋後,花蕊夫人被虜入宋宮,為宋太祖所寵。其宮詞描寫的生活場景極為豐富,用語以濃艷為主,但也偶有清新樸實之作,如「三月櫻桃乍熟時,內人相引看紅枝。回頭索取黃金彈,繞樹藏身打雀兒」這一首,就寫得十分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國亡詩》亦頗受人稱道,實難得之才女也。

  世傳《花蕊夫人宮詞》100多篇,其中確實可靠者90多首,詩一卷(《全唐詩》下卷第七百九十八)歸屬於孟昶妃,但詞中有「法元寺裡中元節,又是管家降誕辰」語,中元節為舊歷七月十五日,正是王衍生日,而孟昶則生於十一月十四日,可知當出自王建淑妃手筆。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兵滅蜀,孟昶與花蕊夫人等被押赴汴梁。趙匡胤因迷戀花蕊夫人美色與才華氣骨而設計毒死孟昶後,正式佔有了她,不久封她為貴妃。後來,花蕊夫人因介於宋廷權力之爭,在立太子的問題上觸犯了太祖弟弟光義的利益,在一次打獵時,被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亂中一箭射死。太祖雖然英明,也無從追究。


  幾年之後的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在北征契丹途中與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隔日清晨暴死,時年才49歲。趙匡胤實則為其帝趙光義所謀殺,趙光義以一種卑鄙的辦法成功篡位,這就是歷史典故「燭影斧聲」的來歷說法。

  其實這一切,花蕊夫人早有暗示!她在被宋太祖收納為妃的房間裡掛了一幅男子畫像,手裡挽著弓,說是送子神仙張仙的畫像。事實上,她是想暗示趙匡胤,自己將會被這把弓箭射死,而這個人將會弒君。可是,女人心,海底針,趙匡胤打死也聽不懂啊。然而一切都應驗了。不過,這張仙送子的畫像,竟在不久之後從禁中傳出,連民間婦女要想生兒抱子的,也畫一軸張仙,香花頂禮,至今不衰。

  神奇預言三:「黑衣作天子」終結南北朝亂世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次戰亂紛爭的大分裂時期,歷時三百餘年。「風水鼻祖」郭璞(公元276年—324年),曾預言「江東分王三百年,復與中國合」。自東晉元帝於公元314年據江東另立,經宋、齊、梁、陳四朝,到隋於公元589年滅陳,統一全國,期間歷時275年。而在南北朝後期,曾流傳過另一條神秘的預言:將有一位「黑衣人」降臨成為天子以終結如今的亂世。「黑衣作天子」的讖語,打開了一段亂世預言。那麼,作為自漢末以來達三百年之久的社會大動亂結束者—隋文帝楊堅來說,他是預言中的「黑衣人」嗎?

  北朝東魏時期(公元534~550年),高歡當權。一條讖語卻莫名其妙冒了出來:亡高者黑衣!而高歡的死對頭、北朝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實際統治者宇文泰(其子宇文覺建立北周政權)聽後哈哈大笑:「我小名叫黑獺,就有個黑字,應讖的不是我還有誰?」 率領一片烏黑戰服的西魏軍隊把一襲黃色戰袍的東魏軍隊打的只有招架之功,就連東魏傀儡皇帝也投奔宇文泰去了,而高歡最終吐血而死。高歡之子高洋建立的北齊政權傳到第三代高緯手上,最終被宇文泰第四子、北周第二位皇帝宇文邕所滅,實現北方一統。

  在「亡高者黑衣」之後,預言升級為「黑衣臨天位」。南朝梁武帝蕭衍信佛,而南北朝時代,僧人是穿黑色僧袍的。但梁武帝自稱:弟子白衣。白衣(或素衣),指的是俗家子弟,意思是說自己彼時雖是帝王,但似乎不夠格來應這個讖。整日沉浸在佛經之中,坐視北方雙雄火拚而不思進取。公元554年冬,蕭梁第三任皇帝梁元帝的江陵政府又為穿黑衣黑甲的宇文泰大軍所滅,蕭梁帝國就此灰飛煙滅。尚黑的宇文家,南並瀟湘,東吞中原,實力愈發膨脹,似乎最有希望產生那個預言所示的黑衣人。


  北周武帝宇文邕從預言的最初版本成為滅亡高家的黑衣人開始,他已經充分顯露統一天下的雄才武略與雄心壯志。親政後,大尊儒術,大肆滅佛,給中國佛教帶來了劫難,其所作一切,都為佛家切齒。宇文邕在北周境內滅佛,繼而率兵消滅東邊的北齊,統一北方。轉而將目光投向塞北江南,準備花一兩年時間,「平突厥,定江南」,實現天下一統的時候,卻突生惡疾,以三十六歲年紀死於北伐路上。宇文邕成為滅亡高家的「黑衣」,只差一步沒能成為統一中土「臨天位」、「作天子」的黑衣。

  轉眼間,高、蕭、宇文三家灰飛煙滅,或許是郭璞預言的時間還沒到。宇文邕之推行滅佛,僧侶盡數被趕出寺廟回歸民間,但仍有少部分高僧大德躲入無人的深山老林堅持修行,更有一些朝臣不顧朝廷的嚴厲法度,偷偷將一些高僧供養在府中,繼續參佛不息。其中就有北周重臣、宇文邕的兒女親家、周宣帝宇文贇的老丈人--楊堅,私下將自己的師父——一位叫「智仙」的尼姑偷偷接到家中供養起來,仍然讓她每天參佛修行。宇文邕讓太子(即後來的宣帝宇文贇)娶了楊堅的女兒為太子妃,而宇文邕所不知道的是,楊堅的身後,有著深刻的黑衣僧人背景。在宣帝繼位一年有餘,楊堅憑借其外戚身份,掌握了北周的內外大權,並於公元581年,廢掉才8歲的周靜帝宇文闡,代周建隋,並於八年後,在北周統一北方的基礎上,將南朝最後一個小朝廷陳朝滅掉,統一天下。

  楊堅成為笑到最後的那個人,僅僅比郭璞預言的時間早了25年。楊堅繼位後,下了一道詔,重振佛教。楊堅可謂黑衣人躲在北周政權中的「內鬼」,看看他的人生軌跡即可知曉:從剛出生不久,他就被父母托付給上述那位叫「智仙」的尼姑撫養,並一直穿著黑衣在寺廟中生活到了十三歲才回到家中,他的一生更是篤信佛教。最後摘取果實者,就是楊堅這位不折不扣的黑衣人。黑衣作天子,在隋文帝楊堅身上得到應驗!

  神奇預言二:《推背圖》預言太平天國內訌

  唐太宗貞觀年間,出了一本《推背圖》,據說為李淳風和袁天罡共同所著,號稱「中華第一預言書」。歷史上的很多事情,還真被它說中了。這本書因為涉嫌「妖言惑眾」,在宋元明三朝都是禁書。《推背圖》裡有一樣一段子:卦「頭有發,衣怕白;太平時,王殺王」。「頭有發,衣怕白」,太平軍被人稱為長毛,因為太平軍的人都是解開大辨留長髮,不像清朝人都按滿人習俗,半個腦袋剃個精光,光留一大鞭子。至於「衣怕白」,那些廣西老戰士還真從不穿白衣服,也許楊秀清等燒炭黨人出於職業特徵而忌諱白色。關鍵是後面兩句,「太平時,王殺王。」 又有頌詩云:「太平又見血花飛,五色章成裡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如果是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人預測了太平天國會發生「天京事變」,那就不能不說,這的確是高人寫的一本奇書了。

  太平天國(公元1851-1864年)是清朝後期,由天王洪秀全建立的政權。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9月初,天京城外秦淮河通往長江的出口處,江水忽然被染成了紅色,「接連捆綁及黃衣黃褂者」的屍體順河漂流,數不勝數,令人震驚。江南大營的清軍斷定,太平天國一定發生了內訌。清軍還真猜對了,太平天國果然發生了大事件。

  太平天國前期,軍政大事由軍師負責,洪秀全退居幕後少理朝政,大權落在東王楊秀清手上。

  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向榮的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向榮在8月9日死後,其死訊不久便傳入天京,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另有圖謀,假裝「天父下凡」迫天王封他為「萬歲」。


  北王韋昌輝奉命在9月1日到天京,與燕王秦日綱在夜間入城,2日凌晨突襲東王府,楊秀清及其家人被殺,東王部屬、他們的家人及其他軍民共2萬多人亦被殺,史稱「天京事變」。

  翼王石達開抵達天京後,責備韋昌輝濫殺,二人不歡而散,石達開當夜逃出城外,韋昌輝其後盡殺翼王府中家屬。

  石達開從安慶起兵,聲討韋昌輝,此時在天京以外的太平軍大多支持石達開。洪秀全為平眾怒,11月2日將韋昌輝處死,不久又處死秦日綱和陳承瑢。「天京事件」是太平天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神奇預言一:《七步詩》預測到曹家被司馬懿煮湯搾汁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步詩》,系魏晉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通常對這首詩的理解是: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鬥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鬱憤激的感情。然而著名學者汪宏華撰文認為曹植恨中有親、罵中存愛,在譏諷曹丕同根相煎、兄弟相殘之前就先暗示了外部有人煽風點火以漁利,預示曹家被司馬家族所取代。

  汪宏華認為:如果曹丕局限於「相煎何急」的唾罵聲,就他的脾氣早就把曹植就地正法,至少來個借刀殺人,絕不會給曹植壽終正寢的機會(曹植最終比曹丕晚去世6年)。那麼其原因是什麼呢?還得從詩中重新理解:豆與萁作為同根生的植物的組成部分,原本有著共同奔赴的繁衍、繁盛的生命目標,但卻有人蓄謀用豆萁做燃料,將豆子煮湯搾汁,當成果腹美食。尤為可怕的是,這一真相目前還只有豆子知曉,獨自哭泣,豆萁依舊冥頑不化,繼續接受著別人煽風點火,自相滅亡。而這裡豆子並非只是擔心自個兒被吃掉而傷心,豆子的悲劇實是整棵豆,甚至整個豆類的悲劇,這整棵豆、整個豆類代表的是曹氏家族,而不是曹丕、曹植個人!

  曹丕也不是凡人,很快就讀懂了同胞兄弟的良苦用心並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和私密性,佯裝「深有慚色」。那麼,曹植所說的外部漁利者又是誰呢?他就是曹操生前就斷言「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的大大陰謀家司馬懿!

  世上最荒唐也最無奈的事情就是明知某個人不可信,卻不得不用,曹操如此,曹丕亦然,他們都必須倚靠司馬懿的超能對抗更外部的敵人,包括西蜀諸葛亮、東吳孫權等。於是曹操就自欺欺人將他當作托孤重臣傳給了曹丕,曹丕又擊鼓傳花傳給了曹叡、曹芳……直到有一天,真正「三馬同槽」,真正「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最終曹魏被西晉所取代。曹丕的另一個缺陷是始終沒有克服「孤天下」的私慾。實際上越是離不開司馬懿,越需要團結自家兄弟,以保持爭衡、壓制的態勢,然而曹丕卻始終沒有將曹植真正視為同根手足,僅將「急煎」變成了「緩煎」。心量有多小,道路就有多窄,曹植的擔憂也就在延緩一些年歲之後,一讖成真了,曹家終被司馬氏烹煮取汁。司馬懿才是詩中真正的燒萁火者和喝豆汁者!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