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的崛起前提:王猛改革讓苻堅的帝國無比強大 | 陽光歷史

 

A-A+

前秦的崛起前提:王猛改革讓苻堅的帝國無比強大

2017年06月04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138 次

苻堅也是個想做大事的人,但得到王猛之前,做事總難以找到方向,得王猛之後,猶如黑暗中看見明燈,又如劉玄德遇孔明,信心十足,做事有了明顯的方向感。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苻堅讓王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行政挑起來,整肅內部,規範各種規章制度和典範,為此,苻堅罷掉了原辦公室主任程卓,換上王猛。

有苻堅的支持,王猛上任後,立刻著手改革,他的改革循序漸進,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分七個步驟:

1、精簡現有公務員,廢除無用的崗位;2、再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公務員;3、大力發展農業和桑蠶業;4、建立信仰,樹立禮教;5、發展教育,建設學校;6、樹立新道德風尚,表彰忠義節操;7、幫助絕祀的世族承襲香火,使家族道德體繫在基層得以傳承。

改革一定要觸動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王猛的改革也是如此,當他的改革遇到阻力時,苻堅出面了,他斬殺一位重量級太子黨高官以示自己為改革保駕護航,改革得以順利進行,整個國家走上良性軌道,開始國富民強。

王猛用以上七個步驟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國家獲得了實效,自己也獲得了苻堅和這個國家大部分人的支持,他立刻乘熱打鐵,將改革推向第二個階段,這是攻堅階段,即建立法治。

建立法治,不在於法律條紋的精密,而在於法律的執行,而法律的執行就一定牽扯到人,因此推行法制的最大阻力是「人」,而有資格做這個「人」的只有官員和豪強,因此第二階段的法制,實際上就是衝著官員豪強去的,這個回合不是請客吃飯,而是人頭落地,王猛的改革,不是通過觸動對手的靈魂,而是觸動肉體來推行的。

王猛是道家人士,沒有儒家那種「仁義」的溫情,信奉「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唯一的準繩就是法。

史載:王猛以苻堅的舅舅強德為突破口,將強德當街斬殺,陳屍於市,由於是先斬後奏,苻堅救之不及。

這是張飛和李逵的做派,絕不是王猛,沒有苻堅的同意,王猛連敵國來的慕容垂都不敢擅殺,更不可能瞞著苻堅斬殺他的舅舅,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可能是和王猛、苻堅演了回雙簧。

接下來「數旬之間,權豪、貴戚,殺戮、刑免者二十餘人。」 一連串動作下來,滿朝震慄,官場風氣為止一變,官場風氣一變,民間風氣立刻好轉,民風由奸猾變得淳樸,道路上路不拾遺,晚上夜不閉戶。

苻堅見此,大為感歎:「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由此,王猛一年中連升五級,官至國防部長兼總理,時年三十六歲。

內政清明,國家富強,苻堅野心勃勃,開始要武力攘外了。

內政靠王猛,攘外也要靠王猛。

王猛有苻堅的支持,先向東北破匈奴,而後向東南攻略晉朝的荊州,再向西南攻秦嶺,又東擴至蒲阪,聲威大振。

這時,燕國內亂,慕容垂父子來投,慕容垂身長七尺七寸,手垂過膝,氣度不凡,圈內人都知此人是帝王之種,而且苻堅早有圖燕之志,也正是忌憚慕容垂才不敢輕易對燕國宣戰,此次慕容垂來投,苻堅自豪感頓生,幻想著和慕容垂強強聯手,共取天下。

秦國的老百姓對慕容垂父子的仰慕之情,也如濤濤江水綿綿不絕,見慕容垂父子來投,無不興高采烈。

王猛自然知道慕容垂對苻堅的殺傷力,因此堅決要求剷除慕容垂父子,但無論他怎樣向苻堅進言,平時言聽計從的苻堅此次卻一反常態,堅決不採納。

苻堅如此的行為,大概是因為自己出身氐族的自卑,對漢文化有種莫名的崇拜,知道漢文化中,君主要有寬以納士的品性,因此將這條條款用到了教條的地步,慕容垂終得以封侯拜將(自大和教條是苻堅的兩大缺點,王猛去世後,這兩個缺點讓苻堅摔得很慘)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