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古代對「死」有哪些叫法?皇帝妃子死了叫什麼
古人對「死」的稱呼有著嚴格的規定,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死」的叫法也各不相同,絕對不能混淆。
據《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也就是說「崩」是天子專用的;諸侯死則稱為「薨」,秦漢以後也用於高級官員的死亡;大夫死叫「卒」;士人死則叫「不祿」;而只有平民百姓的死才能稱為「死」。不過,後來隨著時代發展,這種情況也逐漸有所變化,其限制也不再那麼嚴格。唐代時,二品以上官員死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以下以至平民百姓都稱死。清代皇室成員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稱「崩」,皇貴妃以下到嬪、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稱「薨」。
皇帝--駕崩(殂)
皇親國戚--薨
高官達貴--逝卒
平民--死
僧侶--圓寂坐化羽化涅盤
道家--駕鶴西遊
美人--香消玉殞
烈士之死--就義
英雄之死--犧牲
為國之死--捐軀
師長之死--千古
病榻之死--斷氣
救徒之死--升天
他鄉之死--客死
救人之死--獻身
長輩之死--見背
公務之死--殉職
急病之死--暴亡
親人之死--永別
嬰兒之死--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