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琅琊榜》悲劇結局的必然性
---------
投稿網友:snail
點評作品:《琅琊榜》
評價星級:★★★★☆
最近一直在看朱光潛先生的《西方美學史》,今天剛好看到亞里士多德這一章,他講到了悲劇的問題,很受啟發。(古希臘的哲學家的智慧真是讓人大驚失色)
首先簡單說明一下亞里士多德對於悲劇的看法:(這裡就當我做了一個讀書筆記。)
首先,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是最完美的藝術形式(相較於史詩和歷史),那麼悲劇中最完美的狀態又應該是怎樣呢?他覺得在悲劇的情節上應該避免三種狀況:
第一、不應讓一個好人由福轉到禍
第二、也不應讓一個壞人由禍轉到福
第三、悲劇的情節結構也不應該是一個窮凶極惡的人從福落到禍
前兩條比較好理解,因為畢竟是悲劇嘛!所以來說說第三條。亞里士多德是怎麼解釋第三條的呢?他說,一方面,悲劇的主人公,「禍不完全由自取」,「不應遭殃而遭殃,才能引起哀憐」;另一方面,他又要求「禍有幾份由自取」,悲劇主角的遭殃並不由於罪惡而是由於某種過失或弱點。這就是亞里士多德對於悲劇的「過失」說。
怎麼樣?是不是有了一些啟發?如果沒有,我們把這些理論套用到《琅琊榜》的情節上去。
可以肯定的是,梅長蘇不是一個窮凶極惡的人,他所遭遇的「禍」,完全不是由自取的,他不應遭殃卻遭了秧,所以無數少女為他心疼落淚,那麼,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另一方面「禍有幾分由自取」呢?這個任務其實是落在了林殊的父親林燮和祁王身上,梅長蘇在第53集與皇帝對峙時,皇帝是有這樣一番言論的,他認為林燮和祁王平日裡的所作所為處處威脅到他的位置,所以導致最後他務必殺之而後快。具體情形是怎樣已無可還原,不過我們可以自行腦補一下,祁王和林燮其實是挺不會為臣為官的那一類人,用劇中人對靖王的評價,就是很有些「寧折不彎的倔脾氣」。這是林燮和祁王的弱點,最終導致他們遭禍,這禍間接降到了林殊頭上,導致他後來的悲慘境遇。
所以,琅琊榜的故事按照亞里士多德對悲劇的要求,其實是個比較完美的悲劇故事,既然如此,按照亞里士多德的美學理論,他的結局就應當是悲慘的。亞里士多德最為推崇的古希臘悲劇家是索福克勒斯,因為他的悲劇結局悲慘的是如此徹底。(想想他的俄狄浦斯王。)
那麼,大家所期望的結局又是如何呢?梅長蘇為父親母親,為祁王一家,為七萬赤焰軍平反昭雪,他應得的報償是什麼呢?他應當受到皇帝的禮遇,他應當在朝堂之上或是沙場之上為國家建功立業,或者,他應當與心愛之人從此逍遙天涯,不問世事。也就是說,大家期望的結局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關於這一點,亞氏是怎麼說的呢?
他說,悲劇的特徵在於摹仿引起哀憐和恐懼,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情節在邏輯上就不宜於悲劇而只宜於喜劇。一般觀眾喜歡這類「圓滿收場」,他指責這是「弱點」。
曾經有個讀者看了我的小說跟我說,你太喜歡圓滿的結局了。現在想想,這肯定是我的弱點。
其實,即便不上升到美學和哲學的角度,我認為琅琊榜的結局也應該如此,原因有二:
第一,從故事的完整性上考慮,最終大渝來犯,走上沙場的人是林殊而不是梅長蘇,梅長蘇做了十三年的江左梅郎,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他想到自己的結局,必然是要以林殊的身份來畫上句號才算完滿,這當然是跟貫穿於整部劇的「情義」二字分不開的,正因為大家心中的情義,所以最後所有人都理解了他的選擇,霓凰,靖王,藺晨……
第二,從倫理或者道德的角度來說,梅長蘇在潛心謀劃十三年之後,他究竟還是不是無辜之人呢?我打心眼裡不喜歡他,看到他設計離間謝玉和卓鼎風,揭露景睿身世之謎時,真是看得我胸悶氣短。仔細想想,不管怎樣用從前的遭遇,用大義來開脫,梅長蘇終究有他洗脫不掉的罪孽,所以他的死也是必然的,不然就顯得「三觀不正」了。
說到結局,要提到亞里士多德對於悲劇的「淨化」說,他的「淨化」的要義在於通過音樂或其他藝術,使某種過分強烈的情緒因宣洩而達到平靜,因此恢復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雖然朱先生在書中也說明了悲劇的主要道德作用決不在情緒的淨化,而在通過尖銳的矛盾鬥爭場面,認識到人生世相的深刻方面,(這是黑格爾的觀點)但是其實我們不妨用心感受一下悲劇結局和喜劇(圓滿)結局所帶來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是不是感覺悲劇的結局反而更加圓滿呢?
我自己也不免覺得亞里士多德的學說太理性了些。所以你們真要心疼梅長蘇,我也可以理解,好的文藝作品雖然讓人深刻,但是深刻這種東西跟幸福感的大小根本不成正比,甚至有時是呈反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