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過去十年極度瀕危滅絕的十個物種 | 陽光歷史

 

A-A+

[圖文]過去十年極度瀕危滅絕的十個物種

2015年03月31日 奇趣動物-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424 次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從2001年到2010年,科學家在動物王國獲得了許多重大發現,公佈了一系列開創性動物學研究結果,有些物種被從滅絕的邊緣拉了回來。然而,過去十年,仍有一些動物從地球上相繼消失。從金蟾蜍到白鰭豚,以下是過去十年滅絕的十個物種。

  1.金蟾蜍


金蟾蜍
金蟾蜍

  金蟾蜍有時亦稱蒙特沃爾蟾蜍或橙色蟾蜍,過去只分佈於哥斯達黎加的蒙特沃德霧林生物保護區。金蟾蜍原本是一個常見物種,但自1989年以來便再沒人見過它們的蹤影。金蟾蜍的繁殖地眾所周知,並備受關註:1988年,科學家發現了8只雄性和兩隻雌性金蟾蜍,而在1989年,僅發現了一隻雄性金蟾蜍的蹤跡。從此,科學家展開了大範圍搜尋,但金蟾蜍卻蹤影全無,並於2007年8月被宣佈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認為,兩棲動物常見的壺菌病、空氣污染和全球變暖,都是可能導致金蟾蜍滅絕的原因。


  2.白鰭豚


白鰭豚
白鰭豚

  據記載,最後一次看到中國白鰭豚是在2002年,雖然這個珍稀物種只是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名單,但科學家表示,白鰭豚其實可能已經滅絕。2006年,白鰭豚基金會的科學家在長江航行2000多英里(約合3218公里),配備了光學儀器和水下測音器等先進工具,但仍未能發現活白鰭豚。白鰭豚基金會就此發佈報告宣佈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功能性滅絕是指,該物種因其生存環境遭到破壞,數量非常稀少,以致在自然狀態下基本喪失了維持繁殖的能力,甚至喪失了維持生存的能力。白鰭豚有「長江女神」的美譽,數量減少被歸咎於過度捕撈、船運、棲息地喪失、污染等多方面原因。  


    3.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雖然人工飼養的斯皮克斯金剛鸚鵡(Spix's macaw)數量仍達到71只,但最後一個已知野生個體在2000年消失,而野外再未發現過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它已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名單,之所以不是「野外滅絕」物種名單,是因為科學家沒有對這個物種所有潛在棲息地進行徹底摸查。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分佈於巴西北部,1987年,3只野生個體被人捉到後賣出。其中,一隻雄性個體在1990年被發現,與人工飼養的一隻雌性個體組成家庭。不幸的是,在這只雌性斯皮克斯金剛鸚鵡被放到野外後,它撞上了電線,一命嗚呼。造成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幾乎絕種的原因,主要是獵殺和誘捕、棲息地遭破壞以及引入非洲化蜜蜂(被稱為「殺人蜂」)。

4.夏威夷烏鴉
夏威夷烏鴉
夏威夷烏鴉

  2002年,當最後兩隻已知夏威夷烏鴉不見蹤跡後,該物種就被列入「野外滅絕」物種名單。當地還有一些被圈養的夏威夷烏鴉,1993年至1999年,超過40只在人工繁殖項目中孵化,它們被釋放到管理不嚴的棲息地,進行密切觀測,由於數量急劇下降,這種活動在1999年停止實施。夏威夷醞釀實施回歸引種計畫,不過,這種計畫要想奏效,大約需要75只夏威夷烏鴉。科學家尚未完全揭開夏威夷烏鴉滅絕之謎,但他們認為像禽瘧這樣的傳染病可能是夏威夷烏鴉滅絕的罪魁禍首。


  5.比利牛斯山羊


比利牛斯山羊
比利牛斯山羊

  比利牛斯山羊是西班牙山羊已經滅絕的兩個亞種之一。這個物種曾經數量眾多,廣泛分佈於西班牙和法國,20世紀初期,數量急劇下降,最後不到100只。2000年1月6日,世界上已知最後一隻比利牛斯山羊(稱為「西莉亞」的母羊)被發現死於西班牙北部,這種野山羊被正式宣佈絕種。


  科學家從「西莉亞」的耳朵中提取了皮膚細胞,保存在液氮中,並在2009年成功克隆出一隻比利牛斯山羊,令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克隆又復活的物種。但是,由於肺功能衰弱,它僅存活了7分鐘。導致比利牛斯山羊滅絕的原因仍是一個謎,科學家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包括偷獵、疾病和無力與其他物種爭奪食物。


  6.利物浦鴿


利物浦鴿
利物浦鴿

  利物浦鴿(Liverpool pigeon)是一種來源不明的已滅絕鳥類,雖然有些科研人員認為塔希提島上可能仍存在它們的蹤跡。現存唯一一隻利物浦鴿棲居於默西塞德郡博物館,科學家表示這種鴿子可能在歐洲人在太平洋開始探險以前便瀕臨滅絕。自然保護國際聯盟在2008年對利物浦鴿進行了評估,隨後宣佈它已滅絕,而原因尚不得而知。


  7.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亞種,已經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名單,研究人員擔心它可能已經徹底滅絕。西非黑犀牛曾廣泛分佈在非洲中部大草原,由於偷獵活動,近年來數量開始下降。1980年,這一珍稀物種總數仍有數百頭,但到2000年,估計只剩下10頭。科學家曾對西非黑犀牛在喀麥隆北部的最後一塊棲息地進行過調查,遺憾的是,並沒有發現野生西非黑犀牛的蹤跡,不過尋找工作仍在繼續。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世界上不存在人工繁殖西非黑犀牛項目。

8.黑臉蜜旋木雀
黑臉蜜旋木雀
黑臉蜜旋木雀

  黑臉蜜旋木雀亦稱毛島蜜雀,是美國夏威夷毛伊島上的特有物種,已被列入「極度瀕危/可能滅絕」物種名單。在1998年發現的三隻黑臉蜜旋木雀中,一隻圈養的個體在2004年死亡,其餘兩隻自此再沒有出現過。科學家表示,黑臉蜜旋木雀可能已經絕種,但要證實這一點,需要對潛在棲息地進行全面摸查。即便有一些生存下來,數量一定極少。黑臉蜜旋木雀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遭到破壞及攜帶疾病的蚊子的快速傳播。


  9.德氏小鷿鷈


德氏小鷿鷈
德氏小鷿鷈

  德氏小鷿鷈(Alaotra grebe)在2010年被宣佈滅絕,雖然這個物種可能在之前幾年便已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之所以遲遲不願將德氏小鷿鷈列入滅絕物種名單,是因為它們棲息於馬達加斯加島偏遠的阿勞特拉湖(Lake Alaotra)。科學家分別在1989年、2004年和2009年對該地區進行了全面摸查,但沒有找到德氏小鷿鷈的蹤跡,最後一次看到這種鳥類個體的蹤影還是在1982年。


  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本就不多的個體開始與個頭更小的交配,產生雜交物種,導致德氏小鷿鷈的數量在20世紀開始下降。鑒於德氏小鷿鷈活動範圍和活動能力受限,科學家宣佈它已經滅絕,今天,僅有一張照片捕捉到野生德氏小鷿鷈的畫面。


  10.霍爾德裡奇蟾蜍


霍爾德裡奇蟾蜍
霍爾德裡奇蟾蜍

  霍爾德裡奇蟾蜍(Holdridge's toad)是哥斯達黎加雨林地區的特有物種,在2008年10月被宣佈滅絕,因為自1986年以來,就沒有人再看到霍爾德裡奇蟾蜍的蹤影。2000年至2007年間,科學家進行了定期摸查和全面搜尋,但均無功而返。科學家認為,這種蟾蜍數量急劇減少並最終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兩棲動物常見的壺菌病和全球變暖的影響。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