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德夫人周蘇菲:成立基金會延續丈夫未竟的事業
「他躺在病床上,拉著我的手說:好妹子,我就想辦這一件事兒,拿一筆錢獎勵從事麻風病防治的醫務人員,他們非常苦。」
1988年10月,他一直掛念的事還沒辦,就病重去世了。20餘年後,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馬海德的妻子、92歲的周蘇菲仍然激動:「他想辦的事,我得幫他辦好。」
馬海德出生於美國,醫學博士,1936年訪問延安並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期間,他為邊區軍民診療數萬人次,參與籌建多個醫院。新中國成立初,在得知邊遠地區有不少人患麻風病時,他翻山越嶺,為眾多麻風病患者醫治,並為中國消滅麻風病致力一生,成為新中國衛生事業的先驅之一。
周蘇菲在自家院子裡掛著很多風鈴,微風吹來,「叮噹」聲清脆入耳。周蘇菲說:「風鈴的聲音,能讓我想起美好的往事。」1940年,周蘇菲與馬海德在延安結婚,他們攜手在革命道路上相依相伴了48年。婚後,馬海德稱呼周蘇菲「妹子」,周蘇菲叫他「馬」。
為完成丈夫的遺願,周蘇菲把馬海德留給她的3萬美元養老金拿出來,兌換成人民幣,於1989年成立了獎勵麻風病防治工作中有突出貢獻工作者的基金會——馬海德基金會。「他是治麻風病的,這個基金會還是治麻風病的,這是他生命的延續。」周蘇菲說。
「馬海德基金會成立後,當了多半輩子電影編導的我,又拿出當年離家出走投奔革命的勁頭,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丈夫未完成的麻風病防治事業。」周蘇菲說。採訪的時候,周蘇菲客廳的電話響了很多次,都是有關麻風病防治的事情。
從1989年至今,基金會已經獎勵了360名醫生、護士及從事麻風病研究的人員。雖然,每人獎金僅5000元,但很多人把這一獎項作為麻風病防治工作者的最高榮譽。
周蘇菲現任馬海德基金會名譽理事長。每年春節,她都會選擇國內一家麻風病院前往慰問,並給予資助,她的足跡已遍佈全國。此外,基金會還在雲南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學,招收麻風病人子女或患麻風病的小孩就讀。
多年來,她一直奔走在一線,不僅深入偏僻地區的麻風病防治站、麻風病醫院或麻風病村,還盡力解決一些地區在防治麻風病時的實際困難。「在處理解決很多事情時,總會覺得馬(海德)並沒有離開我,他一直都在我的身旁,給我力量。」
馬海德去世已很多年了。「馬(海德)住過的房間我始終保持著原樣,就像他在家一樣,我是覺得他出差了,不久就會回來。」周蘇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