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師最標準的說法應該是北洋海軍
水師是指中國古代在江河湖海等水域實施軍事行動的軍事力量。由於水域的範疇既包括了海洋,也有江河湖等陸上水域,因此一般而言,水師不等於海軍。那麼北洋水師是什麼時候成為海軍的呢?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1888年清廷公佈的《北洋海軍章程》。
1888年年初,清廷在英國和德國訂購的4艘軍艦,在鄧世昌等人的管帶下入列北洋水師。5月,李鴻章親自驗收這4條軍艦,並出海巡視了北洋水師各艦的訓練。這個時候的北洋水師,已經擁有艦船25艘,總排水量已經達到3.7萬噸;同時,作為海軍艦隊不可少的基地建設,也已經初見成效:旅順基地基礎建設和炮台已經完工了;威海基地建設也已經全面展開。以大沽口、旅順和威海衛為3大支撐的「環渤海防禦圈」基本成型。海軍成軍所必備作戰和後勤保障等物質條件,都已經初具。但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李鴻章本人有著豐富的軍旅生涯。淮軍就是他一手創辦的。因此他很清楚規矩章程對創建一支軍隊的意義。在他的提議和主持下,有丁汝昌和劉步蟾、林泰曾參加的海軍章程的制定工作啟動了。
中國古代水師是有自己章程的。但已經不可能繼續在近代化的新型艦隊當中貫徹應用。因為海軍章程所包括的內容,不僅有艦隊日常管理規定,還有大量的內容涉及組織編制、兵員保障、獎勵制度、訓練程序、後勤保障、涉外事務等。1888年4月,章程制定小組成員參考綠營水師和長江水師舊有的章程,同時參考英國和德國軍隊的有關文件,以英國海軍章程為藍本,經過了3個月的細緻工作,完成了《北洋海軍章程》的初稿。在這當中,李鴻章因出海偶感風寒,但臥病休養期間,他還抱病參與討論,指示將草稿徵求外籍洋員、特別是時任北洋水師總查英國人琅威理的意見。當初稿完成以後,李鴻章命人攜帶進京,交給醇親王審讀。這是他在尋求政治後台的支持。
9月30日,海軍衙門正式將章程奏呈慈禧太后。據說慈禧看後十分高興,還表揚了起草人員。3天後,慈禧發佈了一道懿旨批准施行這個章程。也就是從這時起,北洋海軍正式成軍了。從此北洋正式文件中不再使用「北洋水師」的稱謂,改以「北洋海軍」。
值得注意的是北洋海軍的待遇,為了吸引優秀人才進入海軍,它在薪俸報酬上大幅提高,軍官的收入比清朝綠營軍中的同級別高出100%不止。如鄧世昌是副將銜,按規定他的年收入應該是3240兩,比綠營副將1177兩的收入高出2.75倍。同樣,水手士兵的收入也高於綠營兵。這種規定,在晚清動盪的社會中,對穩定兵員,增強戰鬥力具有重要意義。
有一點可能大家並不清楚,《北洋海軍章程》中規定了以長方形黃龍旗作為軍旗。在此之前,水師懸掛的旗幟是三角形黃龍旗。為了便於與外國艦船的海上交往,改成了更為醒目和國際通用的長方形。以國旗作為海軍旗,這在中國沒有先例,在世界恐怕也不多見。北洋海軍有了大清的正式軍隊編制,成為一支與國際接軌的艦隊,封建王朝和與國際接軌,這兩個性質相悖的東西同時出現在了北洋海軍,它又預示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