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超新星爆炸形成最新證據 | 陽光歷史

 

A-A+

[圖文]超新星爆炸形成最新證據

2015年08月26日 宇宙奧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81 次



  目前,科學家基於錢德拉望遠鏡最新觀測認為,一顆恆星可倖存於由一顆伴星進入超新星狀態的爆炸碰撞中。


圖像顯示「第谷」超新星殘骸中的鐵物質



藝術家描述「第谷」超新星殘骸中X射線弧光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最新觀測圖像可能為科學家提供揭開歷史最著名超新星爆炸之謎的最新證據。


  1952年,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觀測發現一顆超新星爆炸,並將其命名為「第谷」。目前,科學家基於錢德拉望遠鏡最新觀測認為,一顆恆星可倖存於由一顆伴星進入超新星狀態的爆炸碰撞中。


  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丹尼爾·王(Q Daniel Wang)說:「看上去它的伴星爆炸時釋放巨大的能量,但這顆恆星去毫無損失。很可能是當伴星爆炸時產生一股排斥力,結合軌道速率,使這顆恆星快速地彈出。」


  「第谷」是由1a類型超新星形成的,1a超新星具有可靠的亮度,是一種用於測量天文距離的恆星爆炸類型。它曾用於測量宇宙的膨脹加速度,這種太空效應歸咎為暗能量的作用。


  一支研究小組對「第谷」超新星進行了深太空錢德拉觀測,並發現超新星殘骸中噴射著X射線弧光。強有力的證據顯示當一顆白矮星爆炸時會產生X射線弧光釋放的衝擊波,這股衝擊波會吹散鄰近伴星的表面物質。


  北京中科院研究員盧房軍(音譯)說:「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置疑1a類型超新星是如何形成的,它被用作指示太空距離的穩定信號燈,對於它形成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


  一種普遍觀點認為,1a類型超新星是兩顆白矮星合併而成,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伴星或者伴星表面物質被吹散的證據存在。而另一種主流觀點認為,一顆白矮星從「正常的」、類太陽伴星牽引物質,直至熱核爆炸發生。


  以上兩種情況可能真實發生於不同狀況,但錢德拉望遠鏡最新觀測結果支持後者理論。此外,「第谷」超新星研究顯示伴星具有顯著的彈回跡象,當超新星爆炸時還吹散該伴星表面少量物質。


  之前採用光學望遠鏡進行的觀測研究顯示,在超新星殘骸中的恆星移動速度比其鄰近星體更快,暗示著這顆恆星就是其伴星。基於X射線弧光的特性和「候選伴星」,研究小組認為,雙星系統中兩顆恆星在爆炸之前存在著軌道週期和分離距離。


  軌道週期大約為5天時間,而分離距離僅為1光年的百萬分之一,或者少於太陽和地球距離的十分之一。相比之下,超新星殘骸自身大約20光年直徑。


  其它X射線弧光詳細資料顯示它來自於伴星,例如:超新星殘骸噴射的X射線顯示鄰近弧光的「陰影」。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5月刊《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