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重慶朝天門因何得名?
朝天門老照片
如今的朝天門
朝天門位於重慶城東北長江、嘉陵江交匯處,襟帶兩江,江面廣闊,百舸爭流;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人行石階沿山而上,氣勢極為雄偉。
朝天門是公元前314年,秦將張儀滅亡巴國後修築巴郡城池時所建。明初戴鼎擴建重慶舊城,按九宮八卦之數造城門17座,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即朝天門。門上原書四個大字:「古渝雄關」。朝天門,為歷代官接皇帝聖旨的地方,因古代稱皇帝為天子,故此而得名。
歷代古都多建在洛陽,長安(今西安),開封,燕京(今北京),到重慶的最近線路,應該是川陝路,只因當時由四川劍閣、廣無至陝西沔縣的蜀道,只有鳥道,難於行人。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所以,歷代帝王派出的使臣才捨近求遠,經河北或陝西,河南,再經湖北,在宜昌逆水乘船約需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到達重慶。
1891年重慶闢為商埠,朝天門始設海關。1927年因修建朝天門碼頭,將舊城門撤除。1949年的「九.二」火災使朝天門附近2千米的區域化為一片廢墟,從此,朝天門僅餘城基牆垣。今天的朝天門客運碼頭,新建宏偉的朝天門廣場,是中、外遊人觀賞兩江環抱重慶半島,山水相映、百舸爭流的好地方。
朝天門左側嘉陵江納細流匯小川,縱流1119千米,於此注入長江。每當初夏仲秋,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漩渦滾滾,清濁分明,形成「夾馬水」風景,其勢如野馬分鬃,十分壯觀。右側長江容嘉陵江水後,聲勢益發浩蕩,穿三峽,通江漢,一瀉千里,成為長江上的「黃金水段」。重慶的繁榮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現在這水上門戶——朝天門。
朝天門老城門在哪裡?巨大的廣場和新建的碼頭,早已替代了這座城門所具有的地標性意義。而在老居民的記憶裡,朝天門老城門,僅是父輩口中,永聽不厭的那些美妙傳說。在專家們的指引下,抵禦著十年難遇的寒冷江風,我們終於在如今已廢棄的朝天門纜車道下,找到了這個重慶第一門的位置。
據吳濤介紹,在戴鼎所築的城門當中,朝天門是最大最雄偉的一座,景色也最壯美,它位於重慶半島東北尖角處,三面環水,一面靠山。
而據清代有關圖經記載,朝天門建在江崖高處,門外是下到碼頭的長坡,遠看十分雄偉,城門為雙層結構,正門之外還有甕城,甕城門向北,入甕城右拐,才是朝天門正門,正門朝東,與外城門呈直角。在朝天門外,甕城門額上,刻有「朝天門」三個大字,正門額上則刻「古渝雄關」四個大字。
甕城又稱月城,是一種軍事防禦設施,相當於兩道防線,第一道門被攻破,還有第二道門可守,如果再玩一點機謀,假裝退守第二道門,故意把敵人放一些進來,請君入甕,然後立即關上城門,切斷其後路,來個甕中捉鱉,也就是關起門來打狗,這也是叫它作甕城的原因。
吳濤說,也許正因為朝天門在各門中最為險固,易守難攻,所以從歷史記載來看,它似乎從未被大軍直接攻打過,敵人一般都從相對容易的地方進行攻擊,如千廝門、通遠門等,所以朝天門的軍事意義只是震懾性的,它的重要性,主要還是體現在經濟和政治意義上。
消失在近代市政建設中
朝天門是兩江樞紐,也是重慶最大的水碼頭,自古江面檣帆林立,舟楫穿梭,江邊碼頭密佈,人行如蟻。門外沿兩邊江岸有不少街巷,雖以棚戶、吊腳樓居多,可也熱鬧成市,商業繁盛,門內則街巷棋布,交通四達。所以直到今天,這一帶仍是城內最繁華的商業批發零售區。
不過,古時朝天門主要的作用,還是如民諺所說,是「迎官接聖」,即上級有重要官員來重慶,或者皇帝有聖旨、詔諭到重慶,就都在朝天門碼頭靠岸,地方官員也到朝天門碼頭迎接,這也是朝天門得名之由。據說,早先朝天門碼頭是不准一般民船停靠的,為的是防止閒雜人員等影響治安,後來,雖然取消了這個禁令,但民船也只能靠旁邊小碼頭,最大、最好的碼頭,仍然是留給官船用的。
朝天門老城門消失於何時?吳濤說,據史料記載,1927年,重慶設市,為了擴大城市規模,解決街道狹窄和交通擁擠問題,重慶開始進行近代市政建設,其內容主要是擴建碼頭和拓寬道路,包括城牆、門樓和房屋在內的舊建築,被成批拆除,原有城市格局變化加速,朝天門因其交通上的重要性,首當其衝,成為在這一輪大拆大建中,第一個被拆毀的城門。
至此之後,至少有550多年歷史的古代重慶城的象徵———朝天門城樓,就從人間消失了,甚至連城門照片也沒留下一張。
故宮國寶曾經藏身對岸
尋完朝天門的芳蹤,我們順著奔騰而去的長江而上,希望能在交錯而生的小巷中,找到擁有美麗名稱的翠微門。但連日的尋尋覓覓,最後卻都以失敗而告終。最後,我們只能在吳濤的敘述聲中,聯想那個曾在百年前,繁華熱鬧的絲綢絹帛碼頭。
據吳濤介紹,在重慶碼頭城市形成之初,朝天門下的翠微門碼頭就是絲綢、綢緞及絹帛的出入港口,那時四川境內的重慶、閬中、合川等地都盛產絲綢,川絲也是全國市場上的俏貨,翠微門附近也就集聚了川內各大綢緞幫,是全川最大的絲綢市場。當年曾盛極一時的「寶圓通」商號在翠微門外就是以經營布匹、棉紗最為出名。
站在翠微門附近的江邊舉目望去,對岸繁華的南濱路上,一幢幢仿西洋式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接踵而建。指著數百米江面外的慈雲寺,吳濤說,寺廟旁邊的安達森洋行,曾在抗戰時期成為近4000箱故宮國寶的藏身之處
洋行坐落在海獅路2號,與慈雲寺毗鄰,背山面水,四周綠樹成蔭,地理位置極佳。當年,瑞典商人安達森在此修建洋行倉庫,最初經營中國土特產進出口貿易,其建築也極具倉儲式建築特點,幾棟大大小小的倉庫由下向上,層層疊疊依山而建,一條長而陡峭的石梯,把幾棟倉庫串了起來,每座倉庫前面,都有一處上下貨物的平台。
現在的平台很是冷清,沒有了過去上貨下貨時的忙碌情景,據說,以前為了提高效率,倉庫裡還裝有直接通往碼頭的絞車,大宗的貨物,都是通過絞車進行運輸,這裡,所有房屋都建在很高的石基上,極為堅實。
抗戰時期,安達森洋行曾存放過被迫南遷的近4000箱故宮國寶,並躲過了日軍的轟炸,使這批文物毫髮未損,這段經歷,也成為重慶人津津樂道的佳話。
吳濤說,9·18事變後,故宮近60萬件文物,從天安門推出,遷往南京保存,後又往內地疏散,其中近4000箱文物就存放在安達森洋行倉庫。據安達森洋行當年的工人回憶,當時,為保存文物共租用了4個倉庫,每當日機來轟炸時,安達森就把瑞典國旗懸掛在門口的旗桿上,以免遭到日機的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