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作戰的慘痛教訓 令人痛心的非戰鬥傷亡 | 陽光歷史

 

A-A+

對越作戰的慘痛教訓 令人痛心的非戰鬥傷亡

2016年05月17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54 次

  戰爭是你死我活的拚殺,有戰爭,就有傷亡。作為戰場指揮員,當然是希望把傷亡減少到最低限度;作為戰鬥人員,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當然是他們最大的希望。戰爭是對每個參戰人員精神、意志、勇氣、智慧、心理素質的最大檢驗。

  在歷時十年的中越邊境戰爭中,我軍經受了這種考驗。實踐證明,無論在何種險要的環境中,無論面對多麼凶狠的對手,我軍沒有攻不破的山頭、守不住的陣地;沒有打不垮的敵人、完不成任務的部隊。當然,在與敵軍的戰鬥中,我們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許多優秀的軍人,為了祖國的利益,獻出了自已寶貴的生命。

  對於那些在國家安危,人民最需要的關鍵時刻,敢於挺身而出,不怕流血犧牲的軍人們,他們是軍隊的驕傲,民族的驕傲,國家的驕傲。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了邊疆的鞏固;是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年華,換來了江山社謖的穩定;是他們,用自己的無私奉獻,換來了人民的安居樂業。對於那些曾經馳騁沙場的將士,英勇陣亡的烈士,負傷致殘的軍人們,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他們對國家,對人民做出的巨大犧牲。作為那場戰爭的經歷者、幸運者,我們也十分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寧靜生活。

  打仗總是要死人的,所以,戰場上的人員傷亡也是在所難免。正因為這種難免的傷亡,生離死別的抉擇,悲歡離合的痛處,才造就了那一幕幕可歌可泣,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豪傑;才有了那一個個蕩氣迴腸、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驚奇故事。

  但是,在戰場上也有一些傷亡,是不應該發生的。這種傷亡,就是本文要談的因事故而出現的非戰鬥減員。十年邊境戰爭,筆者耳聞目睹了這種傷亡,實在令人痛心疾首。雖然,在戰場上出現的非戰鬥傷亡,作為當事者個人來說,除非自殺,仍然會按照革命軍人褒揚條例的有關規定,給予他們應有的榮譽,如評烈士,評傷殘,享受國家的有關優撫待遇等等。對那些因故出現的傷亡人員,以及為此而受到軍法處理的人員,筆者對他們也同樣充滿了敬意、同情和諒解。

  但是,在戰場上,作為事故而出現的非戰鬥傷亡,無論是對個人和自己的家庭,或對他人和他們的家人,確實是一種難以啟齒的悲哀。

  這個話題談起來很沉重,寫這篇文章之前,一直在想,對那些令人痛心的非戰鬥減員,是說還是不說,是寫還是不寫。本來是一種傷痛,再說出來,可能會被人認為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但考慮再三,覺得還是有必要把它寫出來。這些血的教訓,也只有親歷戰爭的人,才有那種切膚之痛。

  本想從戰時士兵心理素質與戰場管理這個角度來分析探討這個問題,但覺得沒有必要花那麼大的精力。本人不是做學術的,自然不必像學術文章那樣,從立意、選題,論證,謀篇佈局那樣嚴謹,還是順其自然地說吧。當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給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在談到教訓時,筆者將隱去他們的真實姓名和單位。也沒必要把事故的來龍去脈、命運結局像講故事一樣寫得很祥細,點到為止吧。目的嗎,我想讀者都能理解,是想談點教訓,而並非揭醜取悅。每個部隊在作戰結束後,都會搞戰時總結,但真正總結這些反面的教訓,像總結那些成功的戰例一樣留下文字記載的,恐怕不是很多。筆者拋磚引玉,但願能看到一些不帶惡意的,有關這方面的文字記載。

  首次上戰場的人,或者說上戰場的部隊,士氣都比較高。作為上戰場的軍人,最忌諱、最叫人看不起的是被人認為怕死。常言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當兵打仗,保家為國,是軍人的天職。即使有些人膽小,心虛,或極個別怕死的人,但在一個群體裡,一般都不會流露出來,以免被同鄉、戰友看不起,日後難以做人。因此,軍人在戰爭動員期間,在群體精神的感染下,顯示出非常高昂的勇氣。一旦部隊接到參戰的命令,那些決心書,請戰書,血書,絕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一種表現,而是參戰人員在關鍵時刻忠誠、勇敢、責任、信仰的真正表現。真正在上戰場前或在戰中臨戰畏縮,藉故逃跑,或自傷的是極個別人。軍人在特殊環境中所表現出的那種勇氣和膽量,頑強和勇於獻身的精神,是常人不能夠理解得到的。這種大義凌然的精神和高昂的士氣,都得益於我軍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鐵的紀律和平時的養成教育。

  一般來講,初上戰場的人,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一種心理變化,或舉止失措的表現。這種表現,對打過仗和沒打過仗的部隊,參過戰和沒參過戰的軍人,官和兵,老兵和新兵,是有很大差異的。軍人的心理變化在臨戰前、臨戰中、臨戰後的表現也不一樣。應當指出的是,臨戰前的心理變化或舉止失措的表現,如緊張、心慌、惶恐等與膽小怕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神狀態。當身臨其境,槍炮一響,或經歷過一場戰鬥之後,這種心理狀態在大都人身上都會自動消除,隨之而出現的是安之泰然。所以,參戰的部隊往往打的戰鬥越多,參戰時間越長,困難越多,任務越重,條件越艱苦,危險性越大,位置越靠前,其人員的心理素質反而越成熟、越穩定。

  相對而言,打過仗的部隊比沒打過仗的部隊心理素質要好些;打過仗的人比沒打過仗的人心理素質要好些;靠前比靠後的人心理素質要好些;領導比士兵心理素質要好些;老兵比新兵的心理素質要好些。

  作為戰場指揮員,如果不注意各個階段官兵的心理變化,根據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人員的心理表現,重視心理素質的教育,加強人員和戰場管理,事必出現不應有的傷亡。

  戰場上的非戰鬥減員,往往是二線部隊比一線部隊出的事故多;後方陣地比前方陣地出現的事故多;間接參戰的比直接參戰的出的事故多;兵比官出的事故多;新兵比老兵出的事故多;膽小的比膽大的出的事故多;馬虎大意的比小心謹慎的出的事故多;行動魯莽比嚴守規定的出事故多。

  一個心理素質不成熟、不穩定的人,臨戰的心理表現主要為緊張、心慌、膽怯、不沉著、不冷靜,繼而是隨便和無所謂。心理素質的差異,影響軍人在戰場上的行為和對情況做出正確的處置。通常,戰場上對人員的管理沒有平時那麼嚴格,指揮員多側重政治鼓動、計畫和任務的完成,忽視根據人員的心理變化而強化戰場管理,往往是在出事後才意識到嚴格戰場管理的重要性。各參戰部隊出現的非戰鬥減員,都有一定的共性。從我部在老山輪戰期間發生的幾起典型事故分析,可以看出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沒有目標亂開槍。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佔領陣地後和擔任防守任務的初期,特別是初次接管陣地的人員。初次接管陣地的人員,對敵情和地形還不熟悉,心理處於高度警惕和緊張狀態。白天,由於視野較好,一般不會出現亂開槍的問題。而到了晚上,剛上陣地的人員,十天半月之內,大腦始終處於高度興奮和警惕狀態,大多數人都睡不著覺。所以每到夜間,一遇風吹草動,就有戰士開槍射擊。這種毫無目的的亂開槍,有的是誤認為有敵情,有的是為了壯膽,但大都數都是跟著瞎打,過槍癮。有時一個地方出現槍聲和手榴彈爆炸聲,相鄰陣地也跟著響起。時常出現整個陣地步槍、衝鋒鎗、手榴彈等輕重武器響聲不斷,好像如臨大敵,令指揮員摸不準情況。

  在戰時,彈藥一般都很充足,特別是防守的部隊,只要你想打,多的是。筆者曾注意到,在七九年和八四年作戰期間,我們使用的很多子彈,出廠日期都是五十年代的,比我們很多士兵的年齡還大。所以,我們有些初上陣地的官兵,不在乎子彈的節約。而在陣地上,沒有目標亂打槍,不但極易暴露目標,也容易造成誤判誤傷。後期輪戰的部隊,往往初上陣地就遇到越軍的大規模炮擊,我想這與亂打槍而暴露部隊換防企圖有一定的聯繫。稍有作戰經驗的人也會看出,沒有戰事而槍聲大作的地方,不是有行動就是新部隊換防。作為對手來講,對不熟悉陣地的作戰的對象,趁機襲擊一下,何樂而不為。而這種亂打槍帶來的後果,恐怕是我們有些沒有作戰經驗的指戰員,在戰前沒有想到或預測到的。

  二是:情況不明亂開槍

  初上戰場或沒經歷過戰爭的人,經驗少,不少人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往往驚慌失措,處置不當,造成難以返回的嚴重後果。

  我師炮團某連,上陣地的第一天晚上,一名新戰士在貓耳洞外擔任警戒任務。半夜時分,一名河南籍通訊排長從陣地上查線歸來,不小心踩空滑倒。那新戰士聽到響聲,驚驚慌慌的問了一聲口令,沒待對方回答,就用衝鋒鎗一梭子打了過去。而那名河南籍通信排長,不知是沒聽到口令,還是認為遇到了越南特工,也沒有回聲就一梭子子彈朝放槍的新兵還擊了過來。

  此時正在貓耳洞裡休息的一名湖南籍技師,聽到槍聲後急忙從貓耳洞裡鑽出來,問開槍的新兵是怎麼回事。那新戰士用手指著前面響槍的地方,慌慌張張地說道「有……有特工……」!

  技師見新兵如此緊張,一把將那新兵的衝鋒鎗拿了過來,並順手抓上幾枚手榴彈,藉著那個通信排長夜間開槍時的火焰,利用地形地物作掩護,邊打邊朝那個不斷開槍的通信排長衝過去。在接近通信排長十來米時,技師連續向通信排長開槍的地方投了幾枚手榴彈。見對方再沒還擊,估計已被炸死,技師才返回住處等天亮再搜查。

  天亮後一看,那個河南籍的通信排長早已被手榴彈炸死在一個洞內。原來,那個通信排長在與技師開槍射擊時,邊打邊進入一個洞內,並在洞口還擊。而這名湖南藉技師又是曾參加過七九年作戰的老兵,軍事技術也可以,可惜當晚打錯了對象。後經保衛部門查實,確係誤會所至,那技師雖未受軍法處置,但因後果嚴重,當即被撤職作復員處理。

  再就是發生在我團類似的一件事。二營某連一個步兵班長,夜間奉令到我團與九十六團結合,執行防敵特工滲透的潛伏任務。班長帶一個組在前面走,副班長帶一個組在後面作掩護。由於草深林密,夜暗難行,相互距離也拉得很長。當前面的班長走到一個有土坎的地段時,不慎踩滑一塊石頭,摔下溝去。下滑中,班長打開保險的槍機被樹枝掛動,一梭子彈朝後面射了出來。在後面掩護的副班長,以為遇到越軍特工襲擊,迅速出槍,朝槍響的地方打了過去。踩滑落地的班長立即喊到:「不要開槍,是我的槍走火、、、、」,可已經晚了。班長的話音未落,早被冒失的副班長打來的一梭子彈擊中,倒在血泊裡,後在送往團衛生隊救治途中,因流血過多而死亡。臨死前,班長面對痛不欲生的副班長說,都是自己不小心出的事,並請班裡戰士給團裡領導說,不要追究副班長的責任。

  多好的戰士,就這樣去了。如果我們的當事人,遇到上述這些情況,稍微沉得住氣,冷靜一點,不要驚慌,這樣的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是:為了保險亂埋地雷。

  在戰場上的人,生生死死的場面見得多了,對槍炮並不害怕,最擔心的是地雷。稍有麻痺大意,就會付出血的代價。

  從七九年自衛還擊作戰,到老山的防禦作戰,中越邊境上到底埋了多少地雷,可能沒有哪個人,哪個部隊能說出一個準確的數字。而在老山防禦作戰期間,敵我雙方為了安全的需要,埋設地雷的密度,恐怕是近代戰爭中少有的。

  通常情況下,作為防守的部隊,應在陣地前沿的主要地段埋雷,同時應在地地圖上做好標誌。但在輪戰期間,無論是先期的部隊,還是後期的部隊,為了防止敵人的偷襲或進攻,都在陣地塹壕四周大量埋設地雷。有的陣地,除了在塹壕、交通壕、便道上可以放心行走外,幾乎無路可行。特別是到了晚上,相互之間都不敢輕易走動。

  大量埋設的地雷,雖然對防備敵人的進攻、偷襲,確保陣地安全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也給部隊的出擊和執行支援保障任務,帶來極大的麻煩。如有的在向前線運送物資彈藥時,不小心滑倒,被地雷炸死或炸傷;有的在執行查線任務時,不小心被地雷被炸死或炸傷;有的在搶修和擴展陣地時,不小心被地雷炸死或炸傷;有的在躲避炮彈時不小心被地雷炸死或炸傷。

  我團在老山防禦作戰期間,此類傷亡,先後發生六起,約占戰時全團傷亡的三分之一。而在我軍步兵分隊中,絕大多數官兵都不熟悉地雷的排除。儘管平時訓練中,也有排雷埋雷課,但大都是在理論上講一下,真正的實際操作極少。所以,關鍵時刻,一遇到有人在雷區被炸,沒有工兵在場,都束手無策。

  大都數情況下,如誤入雷區,踩響地雷,一般都是炸掉一條腿,如能及時救出,到醫院鋸掉後,不至出現死亡。但由於步兵分隊不懂排雷技術,也沒裝備,只有等工兵前來解圍。由於時間延誤,錯過最佳挽救時間,有時眼睜睜的看著戰友犧牲。

  我團某連有一名從長沙軍校來的實習排長,在該連一個有樹林的陣地上擔任防守任務。因時常聽到林中有似人走動的響聲。幾次請示連裡,想帶人進去查看一下。連裡因擔心觸雷,沒有同意。但這個學員排長自恃在軍校學過地雷方面的知識,總想冒險一試。

  有一天下午,這個實習排長自作主張,擅自做主前出查看。沒有排雷工具,他就利用樹間交錯的樹枝作依托,從樹上潛出陣地十多米。當他從樹上落地時,恰好絆響了埋藏在樹丫中的一顆地雷。

  看到排長觸雷倒地,陣地上的戰士想去迎救,但因前面林中到處有地雷,陣地上的戰士又不懂如何排出,無法接近。當團裡接到報告,派出工兵前去排雷後,才將這名淹淹一息的排長救出。後因延誤時間太長,流血過多,在送往團衛隊途中不幸死亡。

  陣地上埋雷過多,也給工兵帶來不少傷亡。因部隊時常要執行潛出任務或進行拔點,執行任務前都得要工兵排除地雷,有些工兵既死傷在敵人埋設的地雷上,也有的死傷在自己埋設的地雷上。這些血的教訓恐怕每個輪戰部隊都有。

  四是;不按規定亂行動

  初上陣地的官兵,對敵情地形不是很熟悉,剛開始時,每步行動都很小心謹慎,嚴格按照要求行動。但時間長了,緊張、謹慎的心理一旦排出,就出現鬆懈麻痺無所謂的心理。人一旦出現鬆懈麻痺思想,就會忘乎所以,不按規定亂行動。如有的放鬆警惕亂走動,有的為了拍照留影暴露在外,有的擴建陣地不認真清理雷場等等。心理麻痺再加上陣地管理不嚴,往往釀成嚴重的後果,其血的教訓也是時有發生的。

  駐守主峰方向的某連,陣地的西側有一個水凼,很多時候,戰士們要常去那裡取水。所以,也是越軍經常炮擊的地方。一段時間,越軍很少炮擊。在陣地上的戰士由於長時間沒洗澡,剛開始時,個別戰士偷偷去那裡洗一下,後見沒什麼危險,有些戰士在取水時,就放心大膽的洗一下澡。我們的一些班排長也心存僥倖心理,未予禁止。八四年八月下旬的一天,七八名從後面往前沿運送物資的戰士,見有人在那洗澡,也放下東西,沖洗身上的汗水。正當十多名戰士洗得正高興時,越軍的炮彈突然襲來,幾名來不及躲藏的戰士當即被炸身亡。

  住守二營方向的某炮連,為了擴建陣地。當時在場的指導員,由於組織不嚴密,事前沒認真清理雷場,一名戰士在清理陣地上的竹子時,不小心踩響地雷,當場死亡,該連指導員因瀆職而被撤消了職務,並被全師通報。

  對因陣地管理不散,各團出現的非戰鬥減員,記得當時師首長非常惱火,在師黨委會上,前指一名首長在聽取了各團情況介紹後,發下重話:今後凡是哪個連隊再因陣地管理不善,玩忽職守,發生傷亡事故,出現非戰鬥減員的,無論職務多高,功勞多大,除通報批評,追究有關領導責任外,要責成所在單位的連長、指導員親自背人下山,以示懲罰。這一指示傳達到連隊後,方引起各級的高度重視,此類事件,在後期才基本上沒有再發生。

  五是:不懂操作亂玩槍

  槍支彈藥的使用和管理,歷來是部隊管理的重點。當兵的都要和槍支彈藥打交道,因此特別要求士兵要熟悉手中武器。

  由於兵種不一樣,士兵對各自的武器的熟悉程度也不一樣。有些武器不是當兵的都熟悉、瞭解、會使用。如步兵不一定會使用大炮、坦克、飛彈等武器,而且也不可能要求每個士兵都學會和使用所有武器。

  部隊平時訓練,一般都是按各自的裝備,使用自己手中武器。就是有的部隊強調一兵多能訓練,也僅僅限於輕武器的掌握使用,如步槍、輕機槍、四0火箭筒等。這些武器既是步兵連隊裝備的主要武器,也是所有兵種的士兵都必須學會和掌握的。

  對於重型武器,如重機槍、高射機槍、大小口徑的炮,平時訓練,都是按照各自的建制進行訓練,也不要求每個士兵都會使用,也不可能有時間和條件去相互交流使用。戰時打仗主要是合成,其對各種武器的發揮作用如何,就看指揮人員的合成指揮能力和相互配合了。所以部隊平時完成各自訓練科目後,都要進行合成演練。合成訓練得好,戰時的相互配合就好,指揮人員對配屬的重武器,使用得當,傷亡就少,反之亦然。

  作為班、排、骨幹以及各級指揮員來講,瞭解相應的武器戰鬥性力和戰術使用原則,熟悉和使用多種常規武器,不但會在戰鬥中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會避免一些不應該發生的事故。遺憾的是部隊平時訓練往往忽視這一點。平時都是自己練習,戰時才磨合。如果當兵的對武器的基本結構和使用性能不熟悉,又喜歡玩弄武器,很容易出事故。

  在戰時,部隊的武器裝備種類很多。以步兵連隊為例,戰時加上各種配屬,有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手槍、沖峰槍以及各種微型、微沖、輕、重機槍、噴火器、四0火箭筒、六0炮、八二無炮等武器。對使用炮彈之類的武器,步兵一般不懂也不會去玩弄。但對於槍支之類,確實很感興趣,都喜歡玩弄一下,特別是衝鋒鎗、手槍。

  而在戰場上,除了步兵,並不是人人都有武器。像四0火箭筒兵、六0炮兵、八二無炮兵、機槍兵,除了正、副班長配備有一支沖峰槍外,均未配備武器。到了戰場上,有的戰士看到別人有槍,特別是比較新式一點的武器,都想拿來用用、玩玩,也喜歡把班長的沖峰槍和幹部使用的手槍借來照相。而這些戰士,平時除了打靶外,很少有接觸槍支的機會,對武器的分解、結構和安全方法又不是很在行,稍有麻痺,就會出現走火傷人的嚴重事故。

  本來,對槍支的使用,都有嚴格規定的,如不准隨便玩弄槍支(包括自己和他人使用的),不准平時槍彈上膛,不准隨便打開保險,不准槍口對人開玩笑,操課前,收操後必須驗槍等等。而在戰時,這些規定往往被一些幹部戰士忽視。如有的執行任務時,還沒接觸敵人就把子彈推上膛,也不關保險。有的執行任務後也不驗槍,有的忘了退出上膛的子彈。有的將自己的武器隨意交給他人保管等等,從而埋下嚴重的事故隱患。

  我團某連一名排長,一次從前沿陣地下來匯報工作,將自己的手槍交給通訊員背著。在排長匯報工作時,這個通訊員和炊事班幾個同鄉在一起玩,無意中扣槍了壓在槍膛裡的子彈,將一名戰士當場打死。還有一個連隊的班長,執行完任務後回到掩蔽部休息,忘了退掉上膛的子彈,同班戰士在玩弄時,不慎走火,將班長的腿部打傷。

  戰場上出現的嚴重傷亡事故,與部隊的心理素質教育,與戰場管理,與規章制度的執行有密切的聯繫。每個部隊都可能有這種類似的教訓。雖然,這些事故,在一支上千人或上萬人的輪戰部隊中,發生的概率不多,少則幾起,多則十來起,對整過部隊的戰鬥力和戰鬥士氣並不構成重大的影響,但把所有參戰部隊的事故加起來,那就不可小看了。儘管事出有因,但作為事故,這種非戰鬥減員確實是令人痛心的。

  作為曾經參加過戰爭的老兵,總結這些教訓,並非揭短,或有意拿別人的不幸說事,確實希望人們能夠從這些血的代價中吸取教訓。我想,現在正在服役的軍人,或今後可能服役的年青人,當你看到這些教訓後,再遇到這樣類似情況時,但願吸取前車之鑒,不犯類似的失誤。

  記住啊,戰場上的任何驚慌和管理上的失誤,都可能帶來殺身之禍!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