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揭示太陽日冕高溫之謎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揭示太陽日冕高溫之謎

2014年10月01日 宇宙奧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75 次

    據美國太空網站報道,目前,最新一項研究顯示,一種叫做「納米耀斑」的釋放熱量和能量的小型突發性爆炸,是太陽薄大氣層形成數百萬攝氏度的主要成因。


 


 



 


最新研究顯示,日冕高溫的成因在於「納米耀斑」


 


    太陽的外大氣層日冕為什麼會達到數百萬攝氏度仍是一個未解謎團,日冕的溫度要比太陽表面更熾熱,這一現象讓科學家迷惑的數十年。該研究成員之一的美國宇航局戈德登太空飛行中心詹姆斯-克利姆昆克(James Klimchuk)說:「為什麼太陽日冕會如此熾熱呢?目前我們通過一系列研究研究,找到了其中的答案。」

    為了解釋這一現象,克利姆昆克和同事們建立了一個納米耀斑理論模型,其中包含著熱氣體環狀結構,這是在太陽表面之上弧狀排列構成日冕的主要成分。他指出,日冕環是構成日冕的基礎性物質,它們的外形是由磁場任用形成的,磁場能夠指引叫做等離子體的熱流動氣體移動。

    這些日冕環是由單獨的小型磁場管或磁場束構成,其溫度可達到數百萬攝氏度,即使當太陽表面僅有9千多攝氏度時。納米耀斑是非常小、突然爆發的能量,這些能量蘊藏於日冕的纖細磁場管中。

    較大的太陽耀斑可通過人造衛星或地面基礎的望遠鏡進行觀測,當出現太陽耀斑時會干擾地面的電子通訊網絡。而納米耀斑卻非常小,科學家無法確定個別納米耀斑的存在,因此直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現納米耀斑存在的直接證據。僅能夠觀測到它存在時產生的結合性效應。

    克利姆昆克的理論模型試圖精確測定當納米耀斑爆發時所產生的效應,他說:「我們模擬熱量爆發,並通過各種儀器觀測日冕環應當具有的形狀。」為了測試這一模型,研究小組使用日本「日出」天文台上由美國宇航局投資建造的X射線望遠鏡和遠紫外成像分光儀觀測日冕的氣體噴射狀況。

    克利姆昆克說:「我們探測到日冕的溫度可達到1000萬攝氏度,這是由衝動型能量爆所產生的。」超熱等離子冷卻時非常快,這將解釋為什麼太陽等離子會如此微弱昏暗,觀測時非常困難。此外,在冷卻過程中釋放出的熱量將堆積至太陽表面較冷的區域。

    目前,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8月6日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市召開的國際天文學協會會員大會上。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