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綸是誰?張愛玲祖父如何成為李鴻章的女婿
張佩綸,(1848-1903), 人人皆知是張愛玲的祖父,李鴻章的女婿,張愛玲是有貴族血統,當然李中堂封侯,也算是貴族,但張佩綸如何成了李鴻章的女婿,卻鮮為人知。本文就是為此目的收集一些資料,供讀者參考。
甲申馬江戰役(光緒十年六月 1884,7),張佩綸會辦福建海疆,署船政大臣,實則是欽差大臣,福建那些官場老手,樂得推卸責任,任其指揮,但書生不知兵,根本無法應付戰事,法艦開炮後,張與已調職尚未卸職的船政大臣何如璋不顧軍情緊急,倉皇分逃鼓山彭田鄉與快安鄉,使海軍和陸軍都在無人指揮下各自為戰,馬尾船廠及艦隊均遭到重大損失,唯有陸軍拚死抵抗,法軍登陸失敗,退回海上。戰後李蓴客有記都中傳有一對」堂堂乎張也,是亦走也;倀倀其何也,我將去之。」當時閩人有」兩何沒奈何;兩張沒主張」的說詞 。就是張何二人以及閩督何璟及閩撫張兆楝,四人共湊成一對。(1)
事後,清廷把兩張,兩何交部嚴加議處,清廷原本不想過多處分,只將張佩綸革去三品卿銜,無奈翰林院閩籍編修潘炳年,給事中萬培因等二十八人聯名上奏,認為辦得太輕,說兩人「翫寇棄師,僨軍辱國,朋謀罔上,怯戰潛逃。」廷旨命張佩綸等自行說明白,佩綸奏曰: 「馬江戰敗,罪在微臣;船廠幸好,功在諸將」。潘,萬等諸人大為不滿,又再上疏,廷交左宗棠,楊昌浚等再查,定張佩綸,何如璋兩人革職並發往軍台效力,何璟及張兆楝兩人均革職,以平閩人怨恨。只有輪船營務處長,海軍作戰指揮,旗艦」揚武」管帶遊擊張成,臨戰泅水逃命,以翫敵怯戰罪名,定為斬監候,秋後處決。(2)
張佩綸
張佩綸直隸豐潤縣人,同治九年舉人,十年進士,(1870,1871),年僅23歲,少年得志(3),在甲申之前是個風頭人物,和張之洞,陳寶琛,吳大澄等時人目為清流(4),言論風采,傾動朝野,一紙糾彈,百僚震恐。當時慈禧被一群老臣包圍,聽不到宮外實際情況,縱容鼓勵這邦清流青年揭發朝政,而張等也未免淪於意氣,自然易為同僚懷恨。光緒十年四月(1884,5)中越關係緊張時派左宗棠主持閩省軍務,漕督楊昌浚充幫辦,左,楊兩人實際皆未到任,又以吳大澄會辦北洋,陳寶琛會辦南洋,張佩綸會辦福建海疆事宜,皆准專折奏事,加佩綸三品卿銜。人云李鴻章主和,老奸巨滑,在戰火瀰漫之際,有意將這邦只會說大話,而毫無經驗的年青人推到第一線,使他們背上這口黑鍋。戰後佩綸充軍出塞,陳寶琛也革職返回福州故里教書,只有吳大澄因北洋無戰事,保住官職。
張佩綸的元配是朱學勤(修伯,1823-1875)之女, 修伯杭州人,咸豐二年(1852)進士,官至內閣侍讀學士,大理寺卿。朱女死後,繼娶邊寶泉(潤民?-1898)之女,潤民為漢軍鑲紅旗人,同治二年(1863)進士,官至陝西,河南巡撫,閩浙總督。當張謫戍次年,邊女亦不幸病故於北京府中,這兩位夫人都是名門之女。
如前所述,甲申時張不過是個會辦,把全部責任都推給他一人也未免有失公論,清廷本只想把張佩綸議處了事,為平息閩人之憤,所以叫他到關外走走,不久廷旨:」張佩綸無庸察辦」,准其納贖歸來,張佩綸回來後無事可做,入李鴻章幕司文案,傳說某日,李中堂偶感風寒,喚佩綸入內室講話,張在案頭,見有詩稿,系詠馬江戰事,詩為:
「雞籠南望淚潸潸,聞道元戎匹馬還;一戰豈宜輕大計,四邊從此失天關。
焚車我自寬房管, 乘璋誰教使狄山;宵旰甘泉猶望捷,群公何以慰龍顏。」
「痛哭陳詞動聖明,長儒長揖傲公卿;論才宰相籠中物,殺敵書生紙上兵。
宣室不妨虛賈席,玉階何事終請終纓;豸冠寂寞丹衢靜,功罪千秋付史評。」
情詞悱側,議論和平,對佩綸遭遇十分同情,佩綸讀後,甚為感動,問後方知是李中堂幼女祖玄小姐所作,為繼室趙夫人所生,年方二十,善於作詩,李中堂托佩綸擇婿,問要求才學地位如何,李隨口答,像你這樣便好,佩綸便趁勢跪下求婚,李中堂冷不妨這一著,只好答應了。
這事傳到後衙,不料趙夫人力持反對,大罵李鴻章老糊塗,說:」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高不成低不就,千揀百揀,這會倒選了一個四十歲的老囚徒,這事休想。」老倆口爭論不休,那祖玄小姐怕事情鬧大,便出來勸母親,表示擇婿才學第一,官職次要,表示同意這門親事,趙夫人見此只得罷了。李中堂為佩綸捐了一個三品道職,兩人婚後,情投意合,十分恩愛。但李鴻章兩個兒子經方,經邁都和佩綸不和,無時不想把他攆走,而且經方密托天津海關道轉御史端良劾張佩綸:「居北洋幕中,妄干公事」。佩綸夫婦實在無法再呆下去,只得遷到南京,李小姐拿出私房錢,買了一座舊宅,平時讀書吟詩,收集善本古書,怡然自得。
甲午(1895)之後李鴻章奉旨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朝廷有意用佩綸,給了一個翰林院編修四品京堂,隨他老丈人東渡,佩綸想到他兩位大舅子的嘴臉,立請江督劉坤一代奏乞收回成命,以後和議完成,李中堂念他這位女婿,懷才不遇,在保單上填上他的名字,他也婉辭不就。庚子之後慈禧母子出逃,八國聯軍侵佔京城,慈禧又命李鴻章入京議和,李還想佩綸入幕參贊,後來西安行在設立政務處,張佩綸都在委派之列,無奈對政務處大臣王文韶,瞿鴻禨,於式枚,孫寶琦等都是佩綸素來看不起的人,豈能俯首甘居他們之後,因而還是不肯就任(5),李鴻章死時(李於光緒廿七年1901去世),佩綸在南京也來不及奔喪。
張之洞出任兩江(光緒廿一年至廿二年1895-1896),因朝中對佩綸沒好感,為避免嫌疑,叫人示意,願出資修葺蘇州拙政園,請他移家,佩綸淒涼地說:「他做他的總督,我住我的南京,何必容不下我這個廢員。」之洞過些時日,微服來訪,談到往事,兩人垂淚而別。
張佩綸死於光緒廿九年(1903),享年55歲,子三人,長子志滄,次子志潛,均朱夫人出,三子志沂李夫人出,即張愛玲的父親。著有《管子學》24卷; 《谷梁起廢疾補箋》2卷; 《澗於集》20卷。
註:
1, 筆者在2004年有篇論文《張佩綸與馬江戰爭》,述及張佩綸在馬江戰事中表現,發表於張作興主編《船政文化研究;第二輯》(中國社會出版社),在福州社科網上 (http://www。fzass。com/sheke_list。asp?unid=359)可以查看本文,供讀者參考。
2,張成,馬尾船政學堂畢業,同治十三年(1874)曾跟隨沈葆楨巡台,廈門大學鄭劍順教授認為張成並非棄船逃跑,法艦開炮後,張成在船上指揮作戰,而是在船傾側下沉前才下水逃生的,定斬監候是替封疆大吏作了替罪羊。參見《甲申中法馬江戰役》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出版。
3, 第一年中舉,次年中進士稱為聯捷進士,十分難得,作者查到還有一位與福建有關的封疆大吏也是聯捷進士,為同治十年至光緒元年的閩浙總督李鶴年(1827-1890),奉天錦州人,道光廿四年舉人,廿五年進士,時年18歲。
4, 張之洞(1826-1909) 直隸南皮人,同治二年(1863)一甲三名探花;陳寶琛(1848-1935),同治七年(1868)進士;吳大澄(1835-1902),江蘇吳縣人,同治七年進士。
5, 王文韶,咸豐二年(1852)進士,官至直隸總督,大學士,做官圓滑,大家稱他為琉璃蛋,瞿鴻禨與張佩綸同年進士,於式枚光緒六年(1880)進士,孫寶琦蔭生出身,張都看不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