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專家提出地震成因新觀點與地球自轉有關
圖中黃色線所圍成的區域為巴顏喀拉塊體,灰白色箭頭是汶川地震時該塊體收到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大約是北偏西72度。這個方向正好和汶川地震震中與玉樹地震震中之間的連線幾乎重合。一方面,玉樹是巴顏喀拉塊體在汶川地震發生時由於受到揚子塊體的反作用而向西運動與青藏塊體之。
紅色線標明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發生的時間點,曲線為地球自轉速率的走向。
2010年14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度,東經96.7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截止14日18時00分,災區共記錄到餘震總數為606次,其中4.0級以上4次。中國國家地理網獨家電話連線了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學研究員陳學忠博士。
陳學忠博士初步判斷玉樹地震的成因時說,此次青海玉樹地震屬於汶川地震後巴顏喀拉地塊的回彈,青海玉樹這次地震發生的斷裂帶屬於巴顏喀拉地塊南邊界,汶川地震屬於巴顏喀拉地塊
東南邊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青藏板塊衝擊揚子板塊,此次屬於該板塊的回彈,此次玉樹地震與汶川地震中心點的連線與地塊回彈反作用力的方向一致,這說明玉樹就是上次汶川地震板塊回彈的著力點。
在接受中國國家地理網連線時,陳學忠進一步表示,最近他提出了一個新的地震成因觀點,認為地震的根本原因在於地球自轉速率的變化。地球岩石圈由大小不同、質量不同的塊體組成。比如,大洋塊體薄、質量輕,大陸塊體厚、質量重。地球自轉速率變化時,就會造成這些塊體運動的差異性。這種差異運動可能使塊體之間發生「追尾」、「分離」、「摩擦」三種情況,從而引起地震。這一觀點是基於對汶川8.0級地震與地球自轉的關係的分析後提出的。
陳博士大膽表示地震專業研究100多年的基本點可能就是錯的,傳統研究地震成因都是基於兩個理論支柱,目前公認的主要是板塊構造理論和彈性回跳學說,以這兩大理論支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地震孕育和地震前兆模式都是為了解釋或預期一些地震前兆現象。這些模式一直被當成地震預報研究的理論基礎,但這些模式幾乎都假定性的,假定地震前,震源區有能量的積累,同時伴有應力和應變的增強過程。如果這個假定就是有問題的,是錯誤的,那麼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前兆模式就有問題,就是錯誤的,以此為基礎的地震預報就不可能順利進行下去。陳學忠博士坦誠,他的上述觀點目前在地震研究專業領域接受程度並不高。
以下是連線全部內容:
中國國家地理網:汶川地震後,中國國家地理網當時第一時間連線你,你當時就表示全球在未來進入地震的活躍期,中國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頻率也會增加。現在回頭看,過去幾年,特別是今年以來強震頻發,地球是否正處於地震的活躍期?
陳學忠:對,現在我可以更加肯定這個判斷了。2005年我就發表了《印尼8.7級地震對我國大陸地震趨勢的影響》的論文,當時我就判斷地球進入了地震的活躍期,實際上全球進入活躍期就是從2004年印尼8.7級地震開始的。
中國國家地理網:有專家曾在前一段表示,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但中國大陸近期不會發生破壞性的強震,而玉樹的地震顯然打破這個判斷。你怎麼看?
陳學忠:不同專家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地震研究應該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地震是地球整體運動的反應,不能限於環太平洋。正是因為地球板塊活動處於活躍期,那麼中國大陸的各個地震帶發生7級以上強震的危險性肯定會加強!
中國國家地理網:青海玉樹的此次地震,標誌著中國大陸進入的地震活躍期嗎?
陳學忠:我初步判斷玉樹地震的成因是汶川地震後巴顏喀拉地塊的回彈,青海玉樹這次地震發生的斷裂帶屬於巴顏喀拉地塊南邊界,汶川地震屬於巴顏喀拉地塊東南邊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青藏板塊衝擊揚子板塊,此次屬於該板塊的回彈,玉樹地震的斷裂帶走向基本與汶川地震一致,說明玉樹就是上次汶川地震板塊回彈的著力點。
中國國家地理網:談一個大家關心的老話題,強震是人類面臨的最可怕的自然災害之一,作為一名地震研究者,地震預報是你的重要工作,但不得不承認,地震預測和預報在目前為止仍然是尚未攻克的世界性科學難題。你認為人類有希望攻克這個難題嗎?
陳學忠:誰都知道,要準確預報地震,首先要弄清楚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傳統研究地震成因都是基於兩個理論支柱,目前公認的主要是板塊構造理論和彈性回跳學說,以這兩大理論支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地震孕育和地震前兆模式都是為了解釋或預期一些地震前兆現象。這些模式一直被當成地震預報研究的理論基礎,但這些模式幾乎都假定性的,假定地震前,震源區有能量的積累,同時伴有應力和應變的增強過程。如果這個假定就是有問題的,是錯誤的,那麼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前兆模式就有問題,就是錯誤的,以此為基礎的地震預報就不可能順利進行下去。
中國國家地理網:關於地震成因你有新的觀點?
陳學忠:是的,基於對汶川8.0級地震與地球自轉的關係的分析後,我提出的一個新的觀點,地震的根本原因在於地球自轉速率的變化。地球岩石圈由大小不同、質量不同的塊體組成。比如,大洋塊體薄、質量輕,大陸塊體厚、質量重。地球自轉速率變化時,就會造成這些塊體運動的差異性。這種差異運動可能使塊體之間發生「追尾」撞擊或摩擦,從而引起地震。地震能量來自於塊體間撞擊或摩擦時損失的動能。
中國國家地理網:我想網絡讀者需要你更加詳盡的解釋你的新觀點。
陳學忠:其實地球自轉與地震的關係一直受到專家們的關注。這研究都認為地震自轉與全球強震的發生具有統計上的相關關係,只是不同地區存在差異,有的地區與地球自轉減慢有關,有的地區則與地球自轉加速有關。但統計上的緊密性需要科學數據和分析進行論證。
我們知道地球每天都在自轉,自轉的快慢決定了日長,實際上自轉的速度每天都不一樣。國際上有一個專業機構IERS記錄了1962年以來每天的地球自轉速度,發現地球自轉有時加速,有時減速,並且有相對的規律性。那麼地球自轉的速度為什麼不一樣呢?總體上是跟地球內部地核與地幔之間的耦合作用,就是相互協調運動有關係。長期的自轉速度變化存在一個10年左右的週期。1993年-2003年地球自轉處於加速狀態,2003以來處於減速狀態,2008年汶川地震及時處於減速階段。短期的自轉速度也有季節性的變化,這主要跟大氣環流、潮汐波動都有關係。在一年時間裡,1-3月和8-10月處於地球減速期,4-7月和11-12月處於地球加速期。所以我之前也提出過,每年的3、4 月和8、9月發生的比例明顯大於自然概率。一年裡處於加速與減速交換期最容易發生強震,此次玉樹地震的時間也符合這一判斷。
中國國家地理網: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地球自轉怎麼引起地震的?
陳學忠:從我們的統計分析來看,在汶川地震前2年,從2006年7月始,所有大於3級地震都發生在地球自轉季節性變化的減速時段。從2007年初開始,地球自轉減慢期間,龍門山斷裂帶上3級以上地震發生率或單位時間內發生的地震數,明顯比地球自轉加速期間的高,且隨時間逐漸升高。大於5.5級餘震也都發生在地球自轉季節性變化的減慢段。
地球本身是自轉運動的,從太空上看地球運動的速度不慢。地球的岩石圈也不是靜止的,也是運動的。並且由大小不同、質量不同、相互擠靠在一起的塊體組成。打個比方吧,這些塊體就像水中的船一樣漂浮在地幔上。由於質量存在差異,地球自轉速率變化時,就會造成這些塊體之間運動的差異性,塊體之間就可能發生相互作用,從而引起地震。
這些差異運動可能使塊體之間發生「追尾」、「分離」、「摩擦」三種情況。
汶川地震是屬於明顯的「追尾」運動。2008年5月l2日四川汶川8.0級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上,龍門山斷裂帶以西是青藏高原塊體,東邊是與華南地塊相連的四川盆地。青藏塊體地殼厚,質量重,而四川盆地地殼薄,質量輕。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時,青藏塊體與四川盆地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地球自轉加速時,質量輕的四川盆地比質量重的青藏塊體跑得快,兩個塊體之間的作用減弱,作為兩個塊體結合地帶的龍門山斷裂帶上表現為鬆弛;當地球自轉減速時,質量重的青藏塊體由於慣性的作用使兩個塊體之間的作用加強,龍門山斷裂帶上推擠作用會增強。當減速到一定程度時,兩個塊體之間就會發生「追尾」,造成了逆沖型地震。
當地球自轉加速時,西邊質量重的塊體與東邊質量輕的塊體之間會產生「分離」作用;當地球自轉減速時,西邊輕的塊體與東邊質量重的塊體之間也會產生「分離」作用。這種情況會引起正斷層型地震。
不管是地球自轉是在加速還是在減速,只要是地球自轉速率發生變化,質量不等的南北塊體間都會發生「摩擦」。這種情況會引起走滑斷層型地震。此次玉樹地震就屬於這類地震。
汶川地震時該塊體收到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大約是北偏西72度。這個方向正好和汶川地震震中與玉樹地震震中之間的連線幾乎重合。另外據我最新查證,地球自轉近期處於由原來的減速狀態轉為加速狀態,巴顏喀拉地塊與南邊地塊之間原本留有間隙,在地球自轉加速過程中,青藏塊體和揚子地塊東西分離,青藏地塊中的巴顏喀拉地塊向西邊回彈,巴顏喀拉地塊比南邊地塊輕,導致碰撞,玉樹就是汶川地震的板塊回彈碰撞的著力點。
中國國家地理網:運動著的兩個塊體在發生碰撞後損失的動能,就是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地震的強度就是看兩個塊體接觸面的大小和深淺?
陳學忠:沒錯。只要塊體在碰撞時損失1平方公里地塊的動能就要用100個8.0級地震來釋放能量。
中國國家地理網:你新的觀點與傳統的理論差別在哪裡,對地震預測和預報有什麼新的意義?
陳學忠:這個觀點與傳統的兩大地震理論板塊構造理論和彈性回跳理論都存在本質差別。板塊構造理論可以成功地解釋板塊邊界發生的強震,但對板塊內部發生的強震很難解釋。與彈性回跳理論之間也存在根本的差別,彈性回跳理論認為,震前在震源區會產生很高的應力,發生很大的應變,從而積累很高的應變能。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明顯的地球物理異常現象。實際上,很多大地震前都沒有觀測到這樣的異常現象。
我的觀點認為,地震釋放的能量來自於塊體的動能,震前震源區不需要積累很高的應變能,所以,震前可能不會出現顯著的地球物理異常。如果地震發生前,兩塊體曾經發生過「親密接觸」,這個期間可能出現地震活動或其它地物理異常。一般來說,地震發生前,這種「親密接觸」造成的塊體之間的作用是比較強的,可以預期在震前會出現明顯的地震活動和其它地球物理異常。但這種異常可能只出現在塊體之間「親密接觸」期間和相應的局部地區。
在大地震前一般會在塊體之間發生「親密接觸」,正式這種「親密接觸」為我們實現地震預報提供了機會。當塊體之間發生「親密接觸」時,可能會引起地震活動異常和一些地球物理異常現象,對這些異常的拾取,無疑對地震預報具有現實意義。
中國國家地理網:你提出與的新觀點可以說挑戰了傳統的理論支柱,在地震和地質研究領域,這個觀點有被大家接受嗎?
陳學忠:實話實說,這個觀點外行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但在專業從事地震研究的隊伍裡卻不受「待見」。但我想新的理論和觀點都需要一段時間,這麼多年都是在兩大理論支柱下進行的,大家很難從這個框裡跳出來。我也在想,全世界這麼多高水平的專家,研究地震這麼多年,卻一直沒有新的突破,可能是地震專業研究100多年的基本點就是錯的。地震研究確實是一個世界難題,很多現象找不出因果關係和規律性,但無論如何,最基本的應該對路,就像看病,病因一開始就沒有分析對,在這個基礎上做研究,結果可想而知。(採訪整理:雷永青)
專家介紹:
陳學忠,男,1963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員,曾任實時地震學與地震預測研究室(四室)主任。1986年7月碩士畢業於國家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 。1986年至1991年在地震局地震技術專科學校從事教學工作,1991年考取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其間主要從事以地震活動性資料和地震波資料為響應的加卸載響應比理論研究。1995年11月博士畢業後在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從事地震分析預報與研究工作,內容涉及加卸載響應比理論、地震活動性、前兆時空非均勻性、地震大形勢預測研究等。2001年9月起至今在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從事地震學與地震預報研究工作。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地震大形勢研究、區域地震趨勢研究、數字地震學在地震預報中的應用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