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卑劣和凶殘的求職:吳起殺妻是給誰看的
中國傳統裡有借前輩名人表揚後起之秀的習慣,比如表揚某人有名將之風,總是習慣說「孫吳在世」,孫當然指的是孫武、孫臏,而吳就是吳起。實際上,在《史記》裡,孫武、孫臏和吳起三個人的故事被司馬遷合併做傳,可見在司馬遷心目中,吳起確實是一個和孫武、孫臏比肩齊名的兵家大腕。
吳起是春秋時代的衛國人,曾經拜曾子為師接受系統的儒家教育,曾子名曾參,是孔子親傳的徒弟。《孝經》據說就是曾子編寫的,他是一位專注於研究孝道倫理的學者。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司馬遷又說吳起是子夏的徒弟,子夏也是孔子的徒弟,其學術專長是文學藝術。太史公的這兩處記載自相矛盾,顯然有一個存在錯誤,太史公的錯誤證明了是人都會犯錯誤的樸素真理。看到這裡,扶欄客更加不敢保證自己寫的就一定是真理,萬一哪位高人發現了扶欄客筆下的謬誤,還請盡量善意看待。
不管吳起是曾子的徒弟還是子夏的徒弟,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論起輩分,吳起是孔子的徒孫,這在當年中國學術的江湖上絕對屬於名門正派。如果放到今天,就憑師爺、師傅和師叔們的面子、地位和人脈關係,吳起完全可以混進某名牌高校當個學術帶頭人,申請個把博士點,或者弄點科研經費都不成問題。不幸的是,吳起生活的年代,學術的江湖如同李小龍時代的武林,講究的是硬橋硬馬的真功夫。因此,吳起雖然出身名門正派,但那師爺傳下來的金字招牌並沒有給年輕時代的吳起帶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式的榮華富貴。後來吳起離開了曾子,來到了魯國,憑藉著自己師傅的名氣開始為魯國國君效力。然而,與司馬穰苴、孫武不同,吳起雖然走上了仕途,但是似乎並沒有得到重用。因為《史記》只是記載吳起「嘗學於曾子,事魯君」,而沒有記錄吳起當時的級別待遇。顯然,吳起當時並沒有擔任值得司馬遷記載的官職。
直到有一天,迫不及待要出人頭地的吳起為了當大官而義無反顧地殺死了自己的老婆。有句老話說的好,「一將成名萬骨枯」,對於名將吳起來說,第一個枯的就是自己的老婆。有一年軍事強國齊國突然發動了對自己的鄰國、文化強國魯國的侵略戰爭,魯國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生存危機。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面對暴力,一切的文化都很無力,因此當時的文化強國魯國雖然擁有以儒家弟子為代表的眾多學者,但是一時之間卻找不到一個能帶兵打仗、以暴抗暴的人才。於是有人就向魯國國君推薦了吳起,吳起不僅是曾子的徒弟,而且「好用兵」,更重要的是吳起「好用兵」的名聲當時在魯國不能說家喻戶曉,至少也是「小荷已露尖尖角」。國家危難之際,魯王打算不拘一格啟用吳起擔任魯國的將軍。
然而,作為掌握一國軍隊資源的將軍,吳起不僅需要過硬的軍事指揮能力,還必須通過對其人品和背景的嚴格審查,這是亙古不變的組織程序。就在吳起眼看當上魯國將軍的關鍵時刻,對他的審查卻出現了問題。問題出在吳起老婆身上,因為吳起娶了一個齊國的女人當老婆,為此魯國國王和大臣們產生了疑慮,啟用一個齊國的女婿帶兵去對抗齊國軍隊,這事聽起來實在不靠譜。況且吳起本人就不是魯國人,而是衛國人,他來到魯國追求的無非是掙錢和當官。如果說吳起因為魯國是自己祖師孔子的故鄉而熱愛魯國勝於熱愛自己的老婆,恐怕沒人相信。誰能保證一個本身是衛國人的齊國女婿能冒著得罪老婆和老丈人的危險,全心全意為魯國人服務呢?要說領兵打仗、決勝千里,魯國君臣都沒經驗,但要是說起來怕老婆是個男人都明白其中的厲害,於是吳起老婆的國籍問題就成了吳起登上將軍寶座無法逾越的障礙。審查通不過,誰也沒辦法,這就是程序的力量。魯王只好打算另請高明了。
吳起急了,作為一個自幼「好用兵」的知識青年,他的人生追求絕不是像自己的師傅曾子那樣成為一代文化大師,而是像司馬穰苴和孫武一樣成為一代名將。吳起從小家境殷實,他追求的不是物質財富,而是天下聞名的社會影響力和名垂青史的歷史地位。但是不幸的是對於吳起來說,要想當大腕走學者路線顯然行不通,文化大師的價值和地位隨著輩分的延續而呈遞減趨勢,比如儒家,最偉大的大師當然是孔子,他被公認為「聖人」,其次才是孔子的學生們,他們被稱為「賢人」,輪到吳起,他實在不敢想像自己如果一輩子死心塌地跟著曾子最後會成為什麼人。客觀地說,吳起如果走文化學者道路恐怕連載入史冊的機會都沒有,即便有這樣的機會,很有可能也只是「曾經有一個叫吳起的衛國人,跟隨賢人曾子學習」。更讓吳起接受不了的是,即使「聖人」和「賢人」這樣的頭銜多半也是百年之後世人給予的評價,當年的「聖人」和「賢人」有相當的比例在生前都相當的寂寞,甚至窩囊。吳起不是顏回,要他居於陋巷而不改其樂那是萬萬做不到的。另外,那年頭雖然沒有百家講壇,但是文化大師卻呈百家爭鳴狀遍地開花,一個文化大師想在活著的時候就立竿見影地大紅大紫非常罕見。然而名將則不同,中國歷史上名將層出不窮,歷朝歷代都有令人景仰的名將,後人很難評價司馬穰苴、孫武、孫臏到底哪一個更偉大。更重要的是,不論司馬穰苴還是孫武,他們都是一戰成名,在活著的時候這些人就星光閃耀、名滿天下,這才是吳起想要的人生。衛國的知識青年吳起雖然曾經跟著文化大師學習,但是他早就下定決心要成為殺伐決斷的名將,而不是皓首窮經的學者。
眼看象徵權力的魯國將軍大印和兵符就在眼前,卻因為自己娶了一個齊國的老婆而雞飛蛋打,吳起實在是很著急、很難過。吳起沒想到自己當初找對象一個不小心給自己的仕途找來了麻煩,人生實在是難以預測,吳起娶了齊國的老婆,齊國就來攻打魯國,而吳起偏偏就在魯國,偏偏魯國又沒有比吳起更合適的人當將軍。一系列的偶然最後產生了一個必然,立志當名將的吳起親手殺了自己的老婆,以血腥的實際行動表明了忠心和決心。當一臉堅毅神情的吳起捧著自己老婆血淋淋的腦袋出現在魯王面前的時候,魯王心裡「咯登」一聲,當場嚇得目瞪口呆。魯王實在沒想到女人漂亮的腦袋除了具有觀賞性以外還有這種用處,不由得被吳起的腦筋急轉彎震撼得啞口無言。吳起殺了老婆往上爬,就憑這個,吳起已經具備了被載入史冊的資格。
事實上,在吳起之前,齊國在齊桓公的時代曾經有一個叫易牙的人曾經做下過類似令人髮指的暴行。當時易牙為了博取春秋五霸第一霸齊桓公的信任和寵愛,毅然把自己的兒子殺了做成了一道菜送給齊桓公品嚐。易牙殺子的起因是齊桓公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開玩笑說:「寡人貴為大王,除了人肉天下的山珍海味都吃遍了」。聽到齊桓公的感慨,易牙就非常主動並且富有創造性地領會了齊桓公的意圖,他理所當然地認為身為人臣就不能讓自己老闆的人生留有遺憾。於是易牙當晚回家就把自己的兒子殺了送進了廚房。俗話說「吃了人的嘴軟」,何況齊桓公吃了易牙的親生兒子,因此齊桓公不得不對易牙另眼相看,從此,易牙走進了齊國的權力中心,後來成為擁立繼任齊王的重臣。同理,吳起因為親手殺了老婆表決心,也實在不好意思再對吳起的背景和人品吹毛求疵,所以吳起很快就通過了審查,當上了夢寐以求的魯國將軍。從易牙殺子和吳起殺妻這兩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滅絕人性的案例來看,權力的毒性實在是非常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