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歐洲南方天文台首次拍到麒麟座中心區域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歐洲南方天文台首次拍到麒麟座中心區域

2015年05月31日 宇宙奧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88 次

張壯觀的紅外波段圖像顯示一個近距離恆星形成區:麒麟座R2,距離地球大約2700光年。照片由歐洲南方天文台拍攝。
 

  這張壯觀的紅外波段圖像顯示一個近距離恆星形成區:麒麟座R2,距離地球大約2700光年。照片由歐洲南方天文台拍攝。


 


這張圖像是一張對比圖,對拍攝自紅外波段與可見光波段的麒麟座R2進行比較。左側的圖像採用可見光拍攝,圖像採用數字巡天2號項目獲取的紅色和藍色濾光鏡圖像合成;右側採用歐洲南方天文台VISTA望遠鏡於紅外波段拍攝。在紅外波段,遮擋視線的巨厚塵埃雲幾乎變成透明,暴露出其中心區域的年輕恆星以及噴射的氣流。
 

  這張圖像是一張對比圖,對拍攝自紅外波段與可見光波段的麒麟座R2進行比較。左側的圖像採用可見光拍攝,圖像採用數字巡天2號項目獲取的紅色和藍色濾光鏡圖像合成;右側採用歐洲南方天文台VISTA望遠鏡於紅外波段拍攝。在紅外波段,遮擋視線的巨厚塵埃雲幾乎變成透明,暴露出其中心區域的年輕恆星以及噴射的氣流。


  據國外媒體報道,天文學家使用歐洲南方天文台的望遠鏡首次在紅外波段拍攝到麒麟座中心區域的清晰圖像,揭示出大量細節:發光的氣體、暗黑的塵埃雲,以及年輕的恆星互相爭奪地盤。


  在這張紅外波段圖像上,可以看到在麒麟座中心隱藏著一個活躍的恆星新生區。這個被稱為麒麟座R2的恆星新生區位於一個巨大的暗色塵埃雲之中,這裡富含分子和塵埃。從地球上看過去,麒麟座似乎很靠近更為人所熟知的獵戶座大星雲,但事實上麒麟座的位置幾乎比它遠兩倍,距離地球大約2700光年。


  在可見光波段,這裡一群大質量熱恆星產生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反射星雲,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這些塵埃和氣體會反射來自附近亮星發出的光,絢麗多彩。在這張圖像中,這顆藍色亮星的光芒被外側的暗色、迷霧般的星際分子雲阻擋住了一部分,因而顯得朦朧。


  然而大部分大質量新生恆星都躲藏在厚厚的星際塵埃雲背後,這些塵埃雲強烈吸收它們發出的紫外和可見光波段輻射。事實上,如果你在可見光波段進行觀測,你幾乎完全看不到麒麟座R2新生恆星區,這裡幾乎完全被厚厚的塵埃雲掩蓋。麒麟座R2有一個大密度的核心,這裡充滿了大質量恆星。同時這裡也有其他明亮的紅外輻射源,這是典型的被塵埃雲圍繞的新生大質量恆星的特徵。


  這張新的紅外圖像是由位於智利北部的歐洲南方天文台可見光和紅外巡天天文望遠鏡(VISTA)拍攝的。麒麟座R2區域位於照片中心位置,這裡可以看到高密度的恆星聚集。圖像中明顯的紅色可能是分子氫輻射。


  紅外望遠鏡可以穿透所有這些暗色帷幕,清晰看到其內部雕琢出的千姿百態。圖像中這些形態各異的發光氣體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形狀,原因是那些炙熱的年輕恆星發出的強烈粒子流和輻射。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張照片時,我說『哇!』」,吉姆·埃莫森(Jim Emerson)說,他是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天體物理學教授,也是這個由英國18家大學聯合組成的VISTA研究團隊的負責人。 「我真的很吃驚。能那麼清晰的看到麒麟座R2星區附近圍繞的塵埃帶,以及年輕的恆星體發出的噴流,」埃莫森說。「這張照片中揭示出太多令人興奮的細節。」


  這張圖像中最大質量的恆星,其年齡不超過1億年。恆星的形成一般需要數百萬年,地點一般位於大型的星際塵埃雲之中,這些塵埃雲直徑可達數百光年。因為這些塵埃雲無法讓可見光通過,因此無線電波和紅外線觀測對於瞭解恆星的早期演化情況至關重要。


  這張歐洲南方天文台的圖像採用三張拍攝自近紅外不同波段的照片合成。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