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晉元:國共兩黨領袖都無比敬佩的國民黨團長 | 陽光歷史

 

A-A+

謝晉元:國共兩黨領袖都無比敬佩的國民黨團長

2016年09月27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126 次

  中國是個不畏強暴的國家,越是國土淪喪,內憂外患,越能激起民眾自發的救亡圖存。中國的軍隊也是如此,在民族緊要關頭,他們往往拿起武器,把炮火射向侵略者。因為他們明白,只有民族的獨立國家的富強,或者才有尊嚴。

  抗日戰爭時期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抗日民族英雄,比如謝晉元,他是國共兩黨兩黨共同讚譽的將領。1937年8月13日,日寇佔領北平天津之後,又對上海發動了大規模的入侵,揚言三個月滅掉中國。此日,蔣介石電令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對敵發動總攻。當時投入兵力73個師,而日軍兵力約20萬人,大炮300餘門,戰車200架,兵艦數十艘,妄圖一舉拿下上海。

  在敵眾我寡的激烈殘酷戰鬥中,一名叫陳樹生的敢死隊員,看到一股敵人對四行倉庫造成危害,不消滅這些敵人,就難保四行倉庫這個陣地,他把手榴彈綁滿自己身上,拉著導火索後,從四行倉庫樓上跳下,衝入日寇群中,一聲巨響,與侵略者同歸於盡,炸死了約二十名對四行倉庫安全造成威脅的日軍,驚嚇得在場的敵人呆若木雞。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英雄官兵們,在英勇抗擊日寇的戰鬥中,鬥志昂揚,愈戰愈勇,堅持戰鬥4晝夜,擊退了日本敵寇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的數十次進攻。因為謝晉元他們800人,被日本侵略者數萬人團團圍困在四行倉庫內,人們就將他們稱之為「孤軍」。謝晉元他們這支英勇善戰的「孤軍」,頑強奮勇戰鬥4晝夜,共擊斃日本敵寇200多人,傷者無數,自己僅陣亡9人,傷20餘人。

  當時很多地方都流行著這樣一首歌曲《800壯士之歌》:「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鬥守戰場。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飄蕩……八百壯士一條心,十萬強敵不敢當。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豪壯。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快快上戰場,拿八百壯士做榜樣。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不會亡,不會亡,不會亡……」

  在謝晉元等人的影響下,上海人民同仇敵愾,抗戰堅持了三個月之久,有力的支援了前線。然而,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1941年4月24日清晨五時,謝晉元如往常一樣率士兵們早操。此時,已被汪偽收買的郝鼎誠、張文清、張國順、龍耀亮等四名士兵故意遲到。在謝晉元將他們叫到一邊詢問時,早有準備的四個民族敗類突然拔出匕首和事先準備好的鐵鎬,喪心病狂地一起猛刺和擊向謝晉元,謝晉元頭部胸部多處要害器官被刺中,重傷撲地不起,血流滿地,一代抗日英雄,沒有戰死疆場,卻死於民族敗類之手。這年謝晉元才36週歲。噩耗一經傳出,舉國震悼。各地唁電如雪片飛來。第二天「孤軍營」官兵為謝晉元舉行棺殮儀式,幾天內上海同胞往「孤軍營」弔唁者超過30萬人,素車白馬,交通為之堵塞。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蔣介石、何應欽、孔祥熙、朱家驊、顧祝同等國民黨要員題詞致哀。當時全國各地的報紙都為追悼謝晉元而出了特刊。謝晉元遇難的第二天,蔣介石除明令政府褒揚發給特恤國幣5萬元於謝晉元的妻子,所遺子女由國家撫養外,還通電全國官兵表示悼念,電文如下:

  「謝晉元團長之成仁,為我中華民國軍人垂一光榮之紀念,亦為我抗戰史上留一極悲狀之史績。回溯該團長率領八百孤軍堅守閘北,誓死盡職,守護我國旗與最後陣地而絕不撤退,其忠勇無畏之精神,已獲得舉世稱頌。而其此後留住孤軍營中,為時三年以上,歷受種種威逼利誘,艱危困辱,卒能強毅不移,始終一致,保持我國民革命軍獨立自強之人格。此種長期奮鬥,比較之前線官兵在炮火炸彈下浴血作戰,慷慨犧牲,尤為艱苦卓絕,難能可貴。此次被擊殞命,顯為敵偽方面久已蓄意收買奸徒下此毒手,而我孤軍營之忠勇官兵,赤手擒奸,固絕不損其全體之榮譽。謝團長雖不幸殞命,然其精神實永留人間而不朽。謝團長不僅表現我軍人堅貞壯烈之氣概,亦為我民族不屈不撓正氣之代表。除已優予褒恤外,甚望我全體官兵視為楷模,共同黽勉,以無負先烈之英靈,而發揚我民族正氣之光輝也。」並通令全國追悼謝晉元團長。5月8日,國民政府明令褒揚謝晉元,並追贈其為陸軍少將,令稱:謝晉元率孤軍八百守護四行倉庫,「環境驅迫,異常艱困,卒能堅定不移,始終如一,詢足保持革命軍人之人格,為長期抗戰之矜式」。

  蔣介石還對人稱譽他們是「精忠貫日」。毛澤東高度讚譽「八百壯士」是「民族典型」。兩黨領袖共同表彰的謝晉元,是中華民族的傑出代表,也彰顯了中國人民寧死不屈百折不撓的精神。耳畔響起謝晉元將軍的詩句:「勇敢殺敵八百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氣不平」,總是讓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意。

  李宗仁的總結

  8年抗戰中與日軍直接交手的中國軍隊從將領到士兵才是最有發言權的人。

  台兒莊會戰的指揮官,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回憶是這麼說的:日本軍隊的長處,那也確是說不盡的。

  日本陸軍訓練之精,和戰鬥力之強,可說舉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陣時,上至將官,下至士卒,俱按戰術戰鬥原則作戰,一絲不亂,令敵人不易有隙可乘。

  日本高級將領之中雖乏出色戰略家,但是在基本原則上,絕少發生重大錯誤。日本將官,一般都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其做事皆能腳踏實地,一絲不苟,令人生敬生畏。

  陳誠的回憶

  曾分別任第六、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指揮武漢會戰和遠征軍入緬的陳誠更是對中日兩軍做了直接對比:優勢兵力,不能專就量言,質的關係尤為重要。

  我們抗戰動員的兵力,在任何一次會戰中,都比敵人多幾倍。即如武漢會戰,光是九戰區指揮的部隊,最多時有七十多個師;而敵人使用部隊,據先後發現之番號計算,總計不過七個師團。

  其所以能以少擊眾者,除裝備關係外,就是因為素質的優越。反過來看我們自己,部隊雖多,但量的優勢每為質的劣勢所抵消,徒然虛糜餉糈,並無補於敗亡——此「兵在精而不在多」之所以為至理名言也。

  武漢會戰中,王陵基軍團及第三十軍團孫渡、張沖兩軍,均因素質太差,甫經接觸即潰不成軍;而滇軍盧漢所部,未經接觸,僅聞敵機之聲亦即潰散——以致連累素質較優的部隊也無法達成任務,而造成全盤的失敗。

  故素質是部隊的命脈,與其多而烏合,不如量少而精,反而能在疆場上發揮戰力。

  林彪的戰後分析

  中共方面,名將林彪在平型關大捷後也專門做過經驗總結,他寫道:敵人實在有許多弱點可為我乘,但敵人確是有戰鬥力的。

  也可以說,我們過去從北伐到蘇維埃戰鬥中還不曾碰到過這樣強的敵人。我說的強,是說他們的步兵也有戰鬥力,能個自為戰,雖打敗負傷了,亦有不肯繳槍的。

  戰後只見戰場上敵人屍體遍野,卻捉不著活的。敵人射擊的準確,運動的蔭蔽,部隊的掌握,都頗見長。對此種敵人做戰,如稍存輕敵觀念,做浮躁行動必易受損失。

  我們的部隊仍不善做疏散隊形之做戰……我們的軍事技術,特別是戰鬥員與班排連長的技術與戰術教育,實在還須大大的努力。

  過去大半年,部隊雖然得到了休息整頓的機會,在風紀、禮節與正規化上進步很多,但對戰術訓練還很差。今後應努力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正因為雙方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層直接說出這樣的總結:我感覺敵人能攻佔任何他們想要的目標;倘若他們沒有佔領某地,那是因為他們不想要。

  在整個抗戰期間我思路一貫都是這樣。一切都是時間問題。

  這就是在戰場上交過手的中國將軍們眼中的日軍。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