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滅亡前夕為何派艦從日本手中奪回東沙 | 陽光歷史

 

A-A+

揭秘:清朝滅亡前夕為何派艦從日本手中奪回東沙

2016年04月27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504 次

  導讀:一面鮮艷的黃龍旗在東沙島的上空冉冉升起,與廣海艦上獵獵迎風的黃龍海軍旗遙相呼應。震耳欲聾的炮聲從廣海艦上響起,這是21響的最高軍禮,獻給剛剛降下了日本國太陽旗、回到了大清懷抱的東沙島。這是1909年11月19日,宣統新朝的第一年,大清國第一次從列強手中收回了自己的領土。

  廣東候補知府蔡康和日本駐廣州副領事掘義貴代表兩國政府,參加了交接儀式。站在這塊僅有1.8平方公里、卻控制著南海門戶的小島上,兩人的心情是不同的。南海上空的禮炮聲,同樣也驚動了整個世界。此前的一年間,西方報紙對中日之間圍繞著這個被稱為「普拉塔斯」小島的爭鬥,進行了大量報道。如今,這艘噸位和火力都無法與當年北洋巨艦相比的廣海艦,卻讓世界看到了絕不遜於北洋艦隊的骨氣。

  1909年,正在重建中的大清海軍,並沒有因自己的弱小而龜縮在「黃」海之內韜光養晦,而是積極地走向「深藍」。早在七年前,大清海軍就開始巡視南海,升旗樹碑,宣示主權。在有關海軍南進的「中央文件」中,明確指出:軍艦出洋,一是「上宣威德」,二是「下慰商僑」,「軍政、商政洵屬兩有裨益」,大清國已經在全球視野下謀求國家利益。小小的東沙島,成為1909年外交乃至軍事的焦點。這個控制廣達5000平方公里海域的戰略要地,是漁民眼中淘金的寶庫。這樣的金礦,也吸引了已經佔領台灣的日本人。西澤吉次,一位日本商人,1901年其商船因風暴而偏離航道,飄到了這裡,發現了島上豐富的磷質礦沙。次年,西澤吉次再次率船前來,挖掘了大量磷質礦沙,運到台灣販賣,這是他從東沙島攫取的第一桶金。這一年,南澳總兵李准率領「伏波」、「琛航」、「廣金」三艦,前往西沙、東沙群島巡視,在各主要島嶼(包括東沙島)勒石為碑,宣示主權。就在這次巡邏中,大清海軍第一次注意到了日本人對東沙島的野心。

  西澤吉次決心大規模開發東沙島,但不久日俄戰爭爆發,他的雄偉計畫只好擱置。戰後,西澤在1907年夏帶領120名工人登上東沙島,將這塊「無主荒地」命名為「西澤島」,升起了日本國旗。這一年的冬天,日本軍艦滿載日本移民和軍火前來助威,護送商船「二辰丸」號,計畫在東沙長期據守。大清政府的反應是相當敏銳和迅速的。兩江總督端方首先得到消息,迅速向外務部報告了該情況,他在電文中明確指出:「凡閩粵人之老於航海者及深明輿地學者,皆知道該島為我屬地。」同時,端方也將情報電告兩廣總督張人駿,並強調此島「確是中國之地,不可置之不問」。

  照理說,兩江總督插手兩廣的事情,本是官場大忌,但難得的是,無論端方還是張人駿,對此並不在意。兩位封疆大吏開始了頻繁的電文來往,積極調動一切資源,查資料、找依據,並在1908年年底,共同要求南洋海軍協助進行實地調查。1909年春節一過,南洋海軍副將吳敬榮便率飛鷹艦遠航東沙,確認了該島已被日本人強佔,並拍攝了照片作為證據。張人駿隨即將有關東沙島的各種文獻,包括英、法海軍的相關海圖,連同飛鷹號拍回的照片,急送北京外務部。在公文中,張人駿指出:日本人「私佔有據,若不設法爭回,則各國必援均沾之例,爭思攘占,所關非細」,希望外務部「迅與日使交涉,飭將該國商民一律撤回,由我派員收管,另籌佈置,一申主權」。

  1909年初夏,飛鷹號協同一艘海關巡邏艇再度遠航東沙取證,還順道巡視了西沙群島。張人駿在提交給北京的報告中,提出東沙、西沙「適當歐洲來華之要衝,為南洋第一重門戶, 若任其荒而不治,非惟地利之棄,甚為可惜,亦非所以重領土而保海權也」。美國的《基督教箴言報》報道說,大清特遣艦隊的「吳司令」(吳敬榮)建議朝廷向所有可居住的南海島嶼盡快移民。《基督教箴言報》的報道同時也說,北京政府要求廣東地方當局不要公佈有關事件,以免刺激已經興起的抵制日貨行動。其實,並沒有史料證明,大清中央政府在東沙問題上,有任何鉗制輿論的計畫。東沙島事件成為1909年庶民參政問政的焦點之一。此時的民意主流,依然是抵制日貨。

  一年前,那艘曾向東沙島運送移民和軍火的日本商船「二辰丸」號,因走私攜帶大量軍火接濟革命黨,在澳門海面被大清海軍成功攔截,當場繳獲大量彈藥,憤怒的中國水兵扯下了船上的日本國旗。但在日、葡兩國巨大的外交壓力下,當年3月19日,清政府被迫釋放「二辰丸」號,並鳴禮炮21響向其「致歉」。粵商自治會當即宣佈當日為「國恥日」,號召全國抵制日貨,應者遍及全粵及上海、香港、南洋群島等。最後,日本只能取消賠款要求,澳葡當局承諾從嚴管制軍火走私,並與中國政府進行劃界談判。「二辰丸」號事件剛剛平息,東沙島又響起警報。廣東紳商學各界在粵商自治會的統籌下,連續舉行數千人的群眾集會,上書主持中央工作的攝政王載灃,要求「切實保護我國漁業並該島財產」,而即使政府放棄,也要「竭盡我國民之能力以挽救之」。

  在最初的外交交涉中,日本政府堅持認為該島是「無主荒島」,但當張人駿提供了大量資料及人證、物證後,日本人不得不承認中國對於東沙島的主權。隨後,日本人提出要對西澤吉次已經建設好的基礎設施進行補償,中國方面則針鋒相對地要求,日本商人必須向中國政府補繳偷漏的漁業和礦砂稅。此時,因日本方面強行改築安奉鐵路,中日兩國在東北的關係開始緊張,東北和華北均掀起了抵制日貨的新浪潮,日本人也只能在東沙問題上放手,以避免兩線「作戰」。幾番唇槍舌劍後,中日雙方終於在1909年10月11日簽訂了東沙問題條約,明確東沙群島為中國固有領土,日本人立即撤出;中國以廣東毫銀16萬元收購島上已建設施,同時,日本人補繳各項稅款及損壞廟產等的賠償合計廣東毫銀3萬元。

  在東沙島事件中,清政府無論在尊重民意,還是在各部門協同配合方面,都表現得相當可圈可點。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軍力並不強大的大清政府,並沒有用「顧全大局、韜光養晦」之類的自欺套話搪塞甚至堵塞民意,而是展現出了「亮劍」的勇氣和相當靈活的談判手段。1909年,大清士兵開始武裝鎮守東沙島等南海各島。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