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哭無淚!蔣介石丟掉整個大陸只因下錯了一步棋! | 陽光歷史

 

A-A+

欲哭無淚!蔣介石丟掉整個大陸只因下錯了一步棋!

2016年03月25日 野史秘聞 暫無評論 閱讀 221 次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無論在國內國際的威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雖然毛澤東領導的中共佔有4分之一的天下,但中國的整個經濟命脈和交通要道都在蔣介石手中,最主要是二戰中的兩個獲勝大國美國和蘇聯都支持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在這樣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中共想要染指整個中國的領導權應該說還是一個天方夜譚的夢想。

  日本人的投降為國共兩黨的戰略佈局提供了新機會,誰在這盤棋上布下好局,誰就有了取勝的先機。雙方的眼光同時看準了由日本人經營了十多年的東北,這是國共兩黨的真空地帶,雙方在東北的佈局決定著戰後中國的政治天平。

  早在抗戰勝利前夕的1945年6月10日,高瞻遠矚的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指出:「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佔有了東北,中國革命就有鞏固的基礎」。兩個月後的8月10日午夜至8月11日晚6點的18個小時之內,朱德總司令連發七道命令調兵遣將部署進軍東北。到抗戰勝利後的半年內,中共已經將其兵力的近1/4調入東北,同時派出一大批地方幹部隨部隊進入,使中共在東北迅速建立起強大的政治軍事勢力。

  東北的戰略經濟地位,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充分的顯現出來。張家父子在東北經營期間已經具有較好的工業基礎,後來日本人更把東北當成中國戰場的大本營來經營。東北當時擁有3000萬人口,物產豐富,工業、交通發達。除這些物質條件外,由於東北與蘇聯接壤,如果中共能夠鞏固在東北的勢力,就能夠直接受到蘇聯的支持,這對於影響雙方勢態至關重要。在影響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上,毛澤東總是比蔣介石高出一籌,這就是毛澤東提出的可以丟棄其他根據地也要舉家搬往東北的原因。

  蔣介石也看出東北的重要,他動用了大部分的美國資源來調動自己的兵源,想搶在中共之前把東北控制在自己手中,但是在由誰來主政東北的布棋上卻犯下致命錯誤。

  國民黨內部誰最有資格主持政局東北?無疑應該是「西安事變」後被軟禁的張學良。張家父子在東北經營多年,勢大根深。如果這時啟用張學良,蔣介石不光會博取很好的政治名聲,也會讓中共今後在東北的發展陷入兩難的境地。

  對於張學良的復出,國民政府內不少有政治頭腦或者樸實感情的人都不斷向蔣總統提出建議,由張學良領軍回師東北在國民黨內的呼聲很高,蔣介石也明白張學良是主政東北的最好人選。猶豫不決之際,傳來共產黨的聲音,這讓蔣介石疑惑叢生,本來的一步好棋讓蔣介石給下得滿盤皆輸。

  中共一方面加緊自己在東北的部署,也非常關注自己以後在東北的實際對手是誰。張學良是一位顯要的人物,由張學良成為中共在東北的對手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張學良入主東北,對中共來說將面臨一種複雜的感情。由於「西安事變」的原因,中共與張學良有過很好的合作,國民政府內重量級人物中,中共最好的朋友應該就是張學良,他來東北要比任何人來東北更容易合作。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中共很希望張學良來主持東北局勢,這可以使中共在東北有一個寬鬆的發展環境。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兩個陣營畢竟有著完全不同的政治目標。張學良是一個不拘泥於原則的人,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形勢的演變會危及他的根本,張學良是個六親不認的人物。中共要想讓東北變成自己的天下,就必須與張發生不可調和的衝突,這將使中共在張學良和國人面前陷入道德危機。張學良是中共的朋友,或大或小也是中共的恩人,中共要取代張學良成為東北的主人就會面對許多的障礙。

  中共的策略總是要高人一籌,在不久的國民參議會上,周恩來代表中共向蔣介石大聲疾呼:釋放張將軍回東北!這裡中共的意思很明白,不光是要釋放,而且是直接回東北,中共連張學良復出後的工作都給蔣介石安排好了。

  蔣介石也看出東北的重要,他動用了大部分的美國資源來調動自己的兵源,想搶在中共之前把東北控制在自己手中,但是在由誰來主政東北的布棋上卻犯下致命錯誤。

  國民黨內部誰最有資格主持政局東北?無疑應該是「西安事變」後被軟禁的張學良。張家父子在東北經營多年,勢大根深。如果這時啟用張學良,蔣介石不光會博取很好的政治名聲,也會讓中共今後在東北的發展陷入兩難的境地。

  對於張學良的復出,國民政府內不少有政治頭腦或者樸實感情的人都不斷向蔣總統提出建議,由張學良領軍回師東北在國民黨內的呼聲很高,蔣介石也明白張學良是主政東北的最好人選。猶豫不決之際,傳來共產黨的聲音,這讓蔣介石疑惑叢生,本來的一步好棋讓蔣介石給下得滿盤皆輸。

  中共一方面加緊自己在東北的部署,也非常關注自己以後在東北的實際對手是誰。張學良是一位顯要的人物,由張學良成為中共在東北的對手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張學良入主東北,對中共來說將面臨一種複雜的感情。由於「西安事變」的原因,中共與張學良有過很好的合作,國民政府內重量級人物中,中共最好的朋友應該就是張學良,他來東北要比任何人來東北更容易合作。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中共很希望張學良來主持東北局勢,這可以使中共在東北有一個寬鬆的發展環境。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兩個陣營畢竟有著完全不同的政治目標。張學良是一個不拘泥於原則的人,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形勢的演變會危及他的根本,張學良是個六親不認的人物。中共要想讓東北變成自己的天下,就必須與張發生不可調和的衝突,這將使中共在張學良和國人面前陷入道德危機。張學良是中共的朋友,或大或小也是中共的恩人,中共要取代張學良成為東北的主人就會面對許多的障礙。

  中共的策略總是要高人一籌,在不久的國民參議會上,周恩來代表中共向蔣介石大聲疾呼:釋放張將軍回東北!這裡中共的意思很明白,不光是要釋放,而且是直接回東北,中共連張學良復出後的工作都給蔣介石安排好了。

  周恩來此舉明白的告訴大家,利用抗戰勝利後短暫的國共良好關係,呼籲釋放張學良,中共是講情誼的,不會忘記老朋友。這不光是國共合作需要的政治氛圍,也是贏取國人道德信任的好機會。如果蔣介石真的按照中共的要求釋放張學良,並委以東北的重任,中共的高姿態與張學良重新開始在東北的合作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當然,毛澤東更知道蔣介石那與生俱來的疑慮秉性,中共如此大聲旗鼓的呼籲釋放張學良,反而會讓蔣介石疑惑叢生,畢竟「西安事變」的槍聲太讓蔣介石印象深刻。果然,蔣介石在得知中共的公開呼籲以後,馬上改變了曾經猶豫之中想啟用張學良的想法。蔣介石也明白那個簡單的道理;「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持,凡是敵人支持的我們就要反對」。憑什麼我老蔣要聽中共的安排?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對張學良放虎歸山,萬一失去控制,這將得不償失。那些致力於張學良復出的國民政府要員看見蔣總統決心已下,都不再堅持自己的主張。張學良最後的,也是最有機會復出的時機在政治家們的運籌中被徹底消滅了。

  政治家們都愛玩折中,折中手藝的高低決定政治家的命運。雖然張學良回東北的提議遭到蔣介石否決,但張氏父子在東北的這張牌總是要打的,張學良不能用就用張學銘吧。張學銘是張家的二公子,張學良的同母兄弟,曾經擔任天津市市長,在東北上層人士中具有較大影響。這樣的人才蔣介石是肯定要用的,他鼓足了勇氣任命張學銘為東北保安司令部參議室中將主任,東北行營參議室副主任等職務。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張學銘根本不買蔣介石的帳,張學銘委婉的拒絕了蔣介石的任命不去東北上任。原來,「西安事變」以後張學銘也受到牽連,東北軍除個別人物以外全部被清算,遠離了國民政府的權力核心。即使在抗戰的最艱難時刻,張學銘想出頭為國效力也受到冷遇,甚至還受到監視,活動處處受限制,8年的門前冷落車馬稀早已經讓張學銘心灰意冷。如果此刻蔣介石的任命有一些實際的權力讓張學銘得以發揮,說不定張學銘還能夠接受。但是蔣總統所任命的職位都是一些退休幹部的工作,離不開「參議」兩個字,這分明就是對正年富力強張學銘的不信任。既然這樣,張學銘何必要去趟那個渾水。在東北這盤棋上,蔣介石徹底拋棄了張家父子過去苦心經營的基礎。

  中共終於迎來了她的對手,讓中共和許多人大跌眼鏡的是一位中規中矩意都想不到的人物-------熊式輝。熊式輝擔任了蔣介石精心組建的國民政府東北行營主任,主持東北接收及對蘇談判。為了讓更多的人有糖果吃,更有利於蔣總統的控制,東北被分割成9個省,蔣介石親自任命了這9個省的省長。此外,蔣介石還任命蔣經國擔任特派員,總理同蘇聯進行的各項合作談判。

  那位熊式輝早年留學日本,最大的政績是在紅軍放棄江西後主政江西十餘年,是一位以蔣介石惟命是從的規矩人物。蔣介石在東北的佈局表明他想親自插手東北的事務。說起來是很重視東北,但蔣介石要親自插手的事情太多了,在一日千變的東北局勢下蔣介石根本無暇顧及,等於是放縱了中共在東北的發展。

  蔣介石不用張氏家族的人共產黨用。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是一位33年參加共產黨的年輕幹部,剛滿30歲的張學思被中共任命為遼寧省主席兼遼寧省軍區司令。被委以重任的張學思軍政大權一把抓,足見中共對他的信任和重視,僅此對張家後人的任命上就讓中共在爭奪東北中佔得了先機。

  復土還鄉的張學思上任後立馬發表了《告東北同胞書》,宣傳共產黨的主張。東北老鄉見張家四少爺都是共產黨的人,對人心轉到共產黨一邊影響很大。張學思充分發揮張氏家族在東北的影響,廣泛聯繫各方人士,籌糧、籌款、收繳日偽時期的武器,安定地方人心,迅速贏得東北老鄉的好感,為中共在東北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大壩的頃潰都是從一個點上開始的,進入東北的中共勢力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發展,組建了以後解放戰爭中武器裝備和戰鬥力最強大的第四野戰軍集團,不到三年時間就發動大規模兵團作戰的遼沈戰役,一舉把蔣介石的勢力清除出東北。

  東北不保北平就失去屏障,華北也失去依靠。中共在半年時間內一口氣發動三大戰役再把國民黨的勢力從長江北岸清除乾淨,蔣介石丟掉整個中國大陸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回過頭來看這一切都源於抗戰結束時的國共雙方佈局上,蔣介石在東北沒有布下張學良這步棋是一大敗作,丟掉了很大一股「勢」。如果有張學良在東北與中共周旋5年時間,國際國內形勢的演變也許就是另外一種結果。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