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岳飛于謙皆死於朝廷之手愚忠還是悲壯?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岳飛于謙皆死於朝廷之手愚忠還是悲壯?

2016年01月10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253 次


「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歷史的,它只是君主覆滅的一再重複而已。任何進步都不可能從中產生。」


—— 黑格爾評論中國歷史


做岳飛,還是做于謙?


西湖給人的感覺常常過於柔美,然而也有人從中發現了陽剛之氣,清代文人袁枚寫道:「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賴有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詩中所說的「岳於雙少保」正是大家熟知的岳飛和于謙。


莫須有罪


只有在亂世,人們才會更加期待英雄,只有在亂世,英雄才能自由馳騁。


1127年,北宋兩位末代皇帝被金兵俘虜,從此半壁江山淪於敵手,千萬百姓流離失所。因此,「收復失去的河山,救回被掠去的兩位皇帝,一雪國恥!」就成為那個時代最強烈的吶喊,岳飛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出場的。


1140年,在友軍的協助下,岳飛率軍大破金國的精銳之師,然而就在岳飛趁勝攻入金境時,朝廷連發十二道詔命令岳飛退兵。岳飛前功盡棄、仰天長歎!


岳飛退兵後,收復的失地立即被金人重新佔領。第二年,岳飛被朝廷賜死。


這是一個讓中國人憤懣了八百多年的故事,當時的宰相秦檜成為人們心中的罪魁禍首。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又有了新想法,認為秦檜不過是替罪羊,顯然最終作出決定的無疑是當時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宋高宗趙構。


冤案背後


無論真兇究竟是秦檜還是趙構,都必有不簡單的原因。


從皇帝趙構的角度看,岳飛讓他很矛盾。危難之際,有岳飛這樣力挽狂瀾的中興大將在,宛如給朝廷的半壁江山上了一道保險鎖,讓趙構倍感安全。然而一旦局勢稍微平穩,曾被金軍在海上追擊了三百餘里,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趙構,不禁又有安享眼前太平之心,不敢承擔貿然北伐的風險。 就算岳飛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自己的皇位也同樣受到威脅。最可怕的是金國還有一招「殺手鑭」,就是扶持趙構的哥哥宋欽宗建立傀儡國家。從皇帝的個人利益出發,宋高宗趙構最好的選擇就是維持現狀。


也許有人會覺得趙構多慮了,徽欽二帝被金人俘虜並且有亡國之責,能在有生之年被拯救回國已經萬幸,難道還能威脅到北伐成功後的一代中興明主趙構嗎?


有答案,這個答案卻出現在三百年之後,就是明朝中期發生的「奪門之變」。


于謙的選擇


和宋高宗趙構一樣,明朝的景泰帝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皇帝。他的兄長明英宗在太監鼓動下,豪情滿懷地御駕親征抵禦蒙古兵,結果在土木堡全軍覆沒。


皇帝被俘虜,朝廷上下群龍無首,明英宗的弟弟臨危受命,以攝政王的身份打理朝政,後來為了杜絕蒙古人用皇帝俘虜進行要挾,他在眾人的擁護下乾脆登基為帝,即明景泰帝。而于謙,就是策劃、組織和領導大明軍民保衛北京城,並最終逼退了蒙古兵的那個人。


在被釋放前,明英宗曾對前來探望的使臣說:「蒙古軍有意送我回去,請你轉告朝廷,我若能回去,做個平民百姓就心滿意足了。」


非常相似,三百零八年前,宋金議和後,金國送回了宋高宗趙構的母親韋太后,同樣淪為俘虜的宋欽宗趙桓也說過類似的話。他非常狼狽地攔住了韋太后的車子,痛苦地央求韋太后:「請回去告訴九弟(趙構),只要能讓我回去,有間普通的房子住我就心滿意足了。」


明朝的景泰帝或許做不到趙構那麼決絕,而且他倚重的不是秦檜那類諳熟潛規則的官場老手,而是大公無私的英雄于謙。當景泰帝不願意迎接被俘虜的哥哥明英宗回國,與群臣爭執得不可開交時,于謙最後發話了,坦言景泰帝的帝位已經穩定,所以不必疑慮,應該盡快迎回太上皇明英宗回來。于謙的表態,是景泰帝無法拒絕的。


真相:分裂的利益


明英宗歸國七年後,景泰帝病危,有人乘機幫助英宗復辟。復辟後,面對誅殺于謙的提議,明英宗曾一度猶豫:「謙本無罪」。但是于謙還是被作為景泰帝的親信處斬抄家。


此次政變中,復辟軍攻打東華門曾一度受阻,明英宗在城門下大呼:「朕太上皇帝也!」守城部隊應聲逃散,政變得以成功。因此,史稱「奪門之變」。


這一切,冥冥中正好驗證了三百年前宋高宗趙構的「先見之明」。


顯然趙構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然而岳飛卻不關心你們姓趙的誰做皇帝,他感興趣的是如何奪回失地,一雪國恥。身先士卒的他並沒有把「迎回徽欽二帝」當作一個政治口號,而是當成一種責任去承擔。正因如此,當岳家軍高奏凱歌時,與其說是岳飛與趙構、秦檜之間產生矛盾,還不如說是趙構和秦檜的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產生矛盾了。


所謂愚忠


後人看到岳飛的悲慘下場,在忿忿不平的同時,也有人認為岳飛是因為愚忠而死。


這種觀點似乎是在反皇權,但其實與趙構和秦檜有著一樣的立場。


岳飛倘若不「愚忠」,還能怎麼樣?不理會詔令,繼續長驅直入、直搗黃龍?那個時代皇權是秩序的紐帶,在大宋朝廷並未失去民心的情況下,岳飛未必能一呼百應。就算他的岳家軍全部跟隨,在失去友軍的支援和朝廷的後勤補給後,岳家軍的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最恐怖的後果,就是使原本苦苦支撐的南宋陷入內戰之中,那樣苦的將是南宋境內的幾千萬百姓,而金人反會坐收漁人之利。


岳飛就是岳飛,他不會因為個人的生死而使國家的綱紀廢弛,所以他不會違背朝廷的命令,更不會選擇逃跑,他背上刻著「精忠報國」,他不會為了利益選擇恥辱。


有人永遠不能理解,有人能夠理解卻會一直嘲笑他。


沒迎回前皇帝的岳飛死了,迎回了前皇帝的于謙也死了,歷史出具的答案是:成為英雄就是走向死亡。當他們選擇做英雄的時候,他們已經將生死看得很淡,更不會將個人利益當作決策的指針,這個時候,他們已經違反了遊戲的潛規則,當他們進而要求皇帝將國家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時,他們已經注定會死在皇權的魔爪之下。


而我們這個民族,就這樣一次次被宋高宗、明英宗們推下深淵,又一次次地被岳飛和于謙們托向復興,從而構成了黑格爾眼中不能產生任何進步的歷史重複。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