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敢廢昏帝的輔政大臣 一生效仿周公輔幼主
霍光的一生:霍光,跟隨漢武帝近30年,是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漢武帝死後,他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執掌漢室最高權力近20年,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功勳,成為西漢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麒麟閣十一功臣第一。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出身頗有一點戲劇性。他的父親叫霍中孺。史書對霍中孺記載不多,只知道他曾作為一個縣吏被派到平陽侯家做事。這個平陽侯是漢武帝的姐夫,家中奴僕成群。估計霍中孺長得模樣還不錯,在平陽侯家裡供職的時候,被一個叫衛少兒的侍女看中,兩個人一拍即合,發生了一段風流韻事,生下了霍去病。這個衛少兒也不是簡單人物,她的妹妹就是後來武帝的皇后衛子夫,弟弟便是後來的大將軍衛青。霍中孺和衛少兒私通,但卻沒能娶她,而是在任職期滿後一個人回到了平陽老家,在家裡又娶了老婆,生下了霍光。
武帝在平陽侯家看中了衛子夫,並把她帶到宮中。衛子夫備受武帝的寵幸,被冊封為皇后。霍去病因這層關係受到武帝貴幸。霍去病直到成人後,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霍中孺,只恨沒機會相見。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21歲的霍去病以驃騎將軍之職,率兵西出河西走廊,出擊匈奴,路過河東。到了平陽地界,霍去病派手下將霍中孺請到一個驛捨相見。父子相認,百感交集,涕泗滂沱之際感謝上蒼給了他們一個相見的機會,霍去病為感謝生育之恩,為父親購置大量田產奴婢,方才率軍西去。霍將軍得勝還朝之時,復經平陽。這一次,他把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一起帶走了。當年霍光剛剛十多歲,跟著這位風光無限的哥哥走進了長安,走進了朝廷,走進了風雲變幻的政治旅途。
霍光聰明伶俐,好學善問,深受霍去病喜愛。雖然他年齡尚小,霍去病還是替他謀了一個郎官的職位,為他以後的發展做好了鋪墊。不久霍光被擢升為諸曹侍中,成為武帝近侍,得以接近漢武帝。霍光和哥哥霍去病兄弟情深,相處融洽,只可惜霍去病命不長壽,正在事業大有作為之際突然撒手人寰。霍去病曾經為漢武帝出擊匈奴立下不世之功,武帝自然十分感念,愛屋及烏,對他的弟弟便也青睞有加。霍去病逝世不久,霍光被擢升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專門負責武帝的安全,出則奉車,入侍左右,成了武帝的貼身近臣。此後的二十多年,直到武帝去世,霍光從未離開過武帝身邊。在此時期,他小心謹慎,盡職盡責,極大地博得了武帝的好感,獲得了武帝的信任,為他以後成為托孤大臣奠定了基礎。
霍光身材挺拔,皮膚白皙,雙目有神,長鬚美髯,生得一副古典美男形象,可能也是繼承了乃父風範。他做人沉靜詳審,行事細緻周密,甚至到了令人歎服的地步。有人特意記下他的行事,發現他每一次進出宮殿的時候,邁出腳步的起始點都在同一個位置,幾乎分毫不差。霍光的工作也不曾有過一絲馬虎或疏漏,處理問題乾淨利落、細密周詳。這樣的性格,自然被漢武帝看在眼裡。漢武帝十分欣賞他的為臣之道,認為霍光是一個可以托以大事之人。
歷朝歷代,到了上一代帝王衰老的時候,圍繞皇位的繼承問題,往往上演一出出明爭暗鬥的好戲。任是漢武帝雄才大略,老謀深算,到了晚年,也沒能避免一場因為爭奪皇位而演化的流血衝突。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本是衛皇后所生,具有合法的繼承皇位的權利。然而由於宮廷的鬥爭和奸人讒言,武帝卻對溫和仁讓的太子越來越不滿意。征和二年(前91年),廷尉江充勾結丞相劉屈氂、將軍李廣利等謀立昌邑王劉髆,借漢武帝晚年多疑的性格,稱太子車駕經常駛入皇上專用的馳道,早有不臣之心,並謊稱在太子宮中挖出了詛咒武帝的木人,誣陷太子以巫蠱之罪。太子劉據被逼而反,與父親在長安刀兵相見,血戰數日,事敗自殺。這場悲劇給武帝的一生抹上了濃重的黑色,對七十多歲的漢武帝來說也是一場致命的打擊。事後,經過平心靜氣的思索,還沒有糊塗透頂的漢武帝深知自己培養多年的太子是被自己逼上了絕路,眼看自己的身體已是日薄西山,其餘的兒子卻都不是可以托付天下的材料:昌邑王劉髆自是不可復用;那燕王劉旦和廣陵王劉胥一貫驕奢淫逸,目無王法,絕對不堪國家之重任;自己倒是對幼子劉弗陵十分鍾愛,可他的年齡實在太小。朝廷之上眾臣為了一己之利,也紛紛猜測、人心惶惶。嚴峻的形勢令老年喪子的武帝備感淒涼,一生果敢決斷的他此時遇到莫大的難題。終於,武帝決定立年幼的劉弗陵為太子,並準備挑選一位顧命大臣輔佐幼主。他的心裡想好了一個人,覺得此人穩重可靠、素來忠心,堪能擔此輔佐大任。這個人就是霍光。
武帝特意命畫工根據古代周公輔佐年幼成王的故事,繪製了一幅周公背負小成王接受諸侯朝見的掛圖,命名為「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專門賜給了霍光。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後元二年(前87年)春天,連日的病痛使漢武帝清楚地知道自己已是病入膏肓。生命已經走到盡頭的武帝在五柞宮下詔封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封金日為車騎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桑弘羊為御史大夫,讓他們跪在自己的臥床之下,接受遺詔,輔佐幼主。第二天,一代天驕、雄才大略的漢武大帝駕崩。太子劉弗陵繼承皇位,是為孝昭皇帝,時年八歲。受遺詔輔佐昭帝的霍光從此走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武帝病死,霍光正式接受漢武帝遺詔,與車騎將軍金日、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輔佐朝政。年幼的昭帝將一切政務交給了霍光處理。霍光由此掌握了漢朝政府的最高權力。然而,統治集團內的權力鬥爭不但沒有隨著昭帝的即位而消弭,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昭帝登基不久,一股在輔政大臣中間的以反對霍光為目的,謀廢昭帝的陰謀如暗流般湧動起來,嚴峻地考驗著霍光的政治能力。
從漢武帝去世以後,到宣帝即位8年,霍光秉政前後20年時間。20年間,劉漢政權實際掌握在霍家之手。這20年,賴霍光的忠心勤勉,漢朝天下一時百姓充實,四夷賓服,真正實現了武帝「務使蠻夷不敢窺視中國,務使奸佞不敢覬覦神器」的遺願。歷史上稱這段時間的統治為「昭宣中興」。
武帝時期,致力於擴邊征伐,汲汲於反擊匈奴,為了緩解戰爭帶來的財政空虛,施行了嚴酷的算緡、告緡等稅收政策來增加賦稅收入,採取鹽鐵官營、酒榷均輸等方式開闢財源,使朝廷具備了支持長期戰爭的雄厚的物質基礎。但是,官營鹽鐵、酒榷均輸等政策的實行,逐步使一部分財富集中於大官僚、大地主及大商人手中,而剝奪了中小地主的利益,出現了官吏「行奸賣平」,而「農民重苦,女紅再稅」的狀況,以及「豪吏富商積貨儲物以待其急,輕賈奸吏收賤以取貴」的局面,使得中小地主和一般百姓日趨貧困。
霍光執政之初,就已經意識到朝廷政策擾民的事實,開始了一系列旨在反思漢武時代政策、寬政養民和恢復社會生產的行動。
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閏十二月,霍光就派遣當時的廷尉王平等五人出行郡國,察舉賢良,訪問民間疾苦、冤難以及失去職業的人,為制定下步的施政方針做準備。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霍光將郡國所舉的賢良人士接入京城,由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主持,召開了一次公開討論朝政的會議,史稱鹽鐵會議。本次會議主要討論朝廷的鹽鐵專賣、酒榷、均輸等平准政策。會議圍繞堅持還是罷廢鹽鐵官營、均輸問題展開了辯論,並涉及到各個方面,包括怎樣對待匈奴、國內的治理等重大問題,實際上是對漢武帝時期政治、經濟的總評價,也是昭帝實施新的政策前的一次大討論。因為鹽鐵官營、酒榷、均輸等政策的實施,直接損害了中小地主的利益,因而他們要求改變這一政策;而代表當時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御史大夫桑弘羊以這一政策給漢朝帶來強盛為理由,堅決反對改變這一政策。這場爭論的內容由桓寬整理成《鹽鐵論》一書,為朝廷政策的調整做了準備。後來酒榷、均輸等政策的廢除,部分地抑制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調整了階級關係,從而使漢朝的經濟走上了恢復發展的道路。
為了減輕百姓負擔,春耕時節,霍光派專員到各地察看生產情況,命令當地府衙將種子和糧食借給缺糧少籽的貧民;到了秋天收穫季節,霍光又下令貧民無需歸還春天所借種子,並在歉收年份免除當年田租賦稅。這些措施,為霍光在民間贏得了口碑。
霍光執政20年,知時務之要,採用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策略,恢復與匈奴的和親政策,為漢朝統治的穩固、為社會的安定和繼續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他執政的這段時期,史稱堪與「文景之治」的業績相媲美。
漢宣帝地節二年(前68年)春天,霍光一病不起。這位叱吒西漢政壇風雲二十年的國家柱石不久病逝。在生命垂危之際,宣帝親自到府中探視。在他死後,宣帝與皇太后又親自為他主持喪禮,治喪禮儀一律按皇帝的規格辦理,將其葬於茂陵武帝之側,賜金縷玉衣,梓棺套槨,填土封塚,陵前建祠,置守陵園邑二百戶。漢宣帝親自下詔,頌揚霍光「定萬世之策以安社稷,天下臣庶,鹹以安寧……功如蕭相國」,賜謚號宣成侯,冊封霍光之侄霍山為樂平侯,以奉車都尉領尚書事。霍光之子霍禹襲爵為博陸侯,霍山之兄霍雲為冠陽侯。霍光作為一代權臣,生時極盡榮耀,死後封妻蔭子,對他來說可謂善始善終了。
甘露三年(前51年),宣帝下詔將霍光的相貌畫在麒麟閣,以表示思念股肱之意。麒麟閣上霍光俯視著朝廷的風雲變幻和政權更迭,俯視著家業的興衰榮辱,泉下有知,不知會有如何感慨感歎。對他來說,是非功過,就只有交由後人來評說了。
霍光秉持漢朝政權前後達20年,他忠於漢室,老成持重,而又果敢善斷,知人善任,實為具有深謀遠略的政治家。他擊敗上官桀等人發動的政變,廢劉賀,立漢宣帝,使漢室轉危為安,其政治膽略頗可與蕭何相比;他改變武帝末年急征暴斂、賦稅無度的政策,不斷調整階級關係,與民休息,使漢代的經濟出現了又一個發展時期,這也說明他以國家為重,以民生為重的治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