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佛教四大名剎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經卷,且供僧眾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場所。簡稱寺,又名寺剎、僧寺、精舍、道場、佛剎、梵剎、淨剎、伽藍、蘭若、叢林、檀林等。佛教寺院最早出現於印度,中國早期佛寺建築,大致沿襲印度形式。後因融入民族風格,遂呈新貌。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大相國寺、汝州風穴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剎。
河南洛陽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10公里, 背負邙山, 南臨洛水。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我國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史載: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明代嘉靖三十四年重修,大體上奠定今白馬寺的規模和佈局。現有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佈在南北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台和毗盧閣等;殿內造像以大雄殿內所存之元代干漆造像三世佛 ,二天將、十八羅漢最珍貴。此外還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經幢碑刻以及齊雲塔、天竺高僧墓、焚經台等古跡,及中國第一釋迦舍利塔。白馬寺是一處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河南登封縣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陰,是中國禪宗發源地,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創建,因其座落於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統稱為「禪宗祖庭」。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後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山門、山門殿、錘譜堂、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達摩亭、文殊殿、鐘樓、鼓樓、緊那羅殿、六祖堂、千佛殿、錘譜殿、地藏殿等,山門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寺碑林,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少林寺塔林是歷代少林寺高僧的墳塋,總面積14000餘平方米,現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磚石墓塔240餘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 座。少林寺塔林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古塔群,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開封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位於河南省開封城內自由路西段,創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初名建國寺。傳說原為戰國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的宅院。後寺院毀於戰火,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重建。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詔改寺名為大相國寺,御書「大相國寺」寺名,以紀念自己從相王當上皇帝。到了宋朝,大相國寺作為京都最大的佛寺,因受皇帝崇奉,地位日益隆高,成為名動天下的皇家寺院,鼎盛時期轄64禪院、佔地540畝。宋太宗、真宗均出資對大相國寺進行大修,寺內更是名僧輩出。現在的大相國寺是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的,佔地30畝,建築群由南向北,沿中軸線整齊排列。主體建築有正門、二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和藏經樓五重建築。中軸線兩側,是對稱式的兩列閣樓式建築。由新加坡靈山寺贈送的釋迦牟尼真身舍利,於1993年安奉於寺內。
河南汝州風穴寺
風穴寺位於河南省汝州城東北9公里的風穴山中,始建於北魏,原名香積寺,隋代改名千峰寺,唐朝擴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風穴寺在明代萬曆年間香火最為鼎盛,曾有僧眾1000餘人,房舍300多間,土地2000餘畝。風穴寺雖是北方寺院,卻不沿中軸線佈局,而是依山就勢而建,具有江南園林風光。風穴寺有珍珠簾、大慈泉、錦屏風、吳公洞、望州亭、玩月台、升仙橋、懸鍾閣等八大景,有小龍門、石龍頭、活鳳尾、東山仙人等七十二小景和冬暖夏涼的三十六福地。風穴寺保存了唐至清歷代建築140餘間,被專家稱為「古建築博物館」。其中最完整的三個建築唐代七祖塔、宋代懸鍾閣和金代中佛殿,被稱作是風穴寺的三大國寶。懸鍾閣內懸掛一口宋宣和七年鐵鑄大鐘,重9999斤,被譽為「中原第一鍾」。寺內現存有明代漢白玉石佛和緬甸送的佛像及明代嘉靖年間石佛30餘尊、木雕佛像7尊。還有唐代的尼陀羅咒、宋代的經幢、元代的塔銘。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