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如何起名?周朝人取名有五原則六禁忌
導讀:周代的姓名文化在歷史上獨樹一幟,取名方式呈現多元化,既不拘一格又有規則可尋。春秋時魯國大夫申繻提出的取名五個原則和六條禁忌,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周人取名崇尚質樸
中國的姓名文化雖然源遠流長,但周代以前的歷史記載不像後來那麼多,人名有限,我們只能從帝王譜系中找出一些上古時期的取名規則。周朝建立後,史籍漸多,名人輩出,有足夠的資料供我們瞭解各種姓氏的來源和變化多端的取名方式。
就取名而言,通過閱讀《春秋》、《左傳》、《國語》、《史記》等書,便會發現西周和春秋戰國的取名方式既崇尚質樸,不拘一格,又追求吉祥,時有禁忌。取名崇尚質樸是三皇五帝以來的傳統,從周人的祖先後稷的名字就可見一斑。後稷的名字叫「棄」,這個名字是他的母親姜原(又作「姜嫄」)給他取的。傳說姜原有一次在野外踩了巨人的足跡,隨後懷孕,足月後生下一個兒子,她認為不吉利,便把男孩丟棄在一條窄巷,卻發現路過的牛馬都避開不踩他,於是她想把男孩放在人煙稀少的山林,結果發現山林裡也有很多人。無奈之下,她只好把他丟在結了冰的溝渠上,但還沒離開,就有大鳥飛過來,用翅膀把孩子保護起來。姜原此時覺得這孩子很神奇,便抱回去把他養大。因當初想丟棄他,便給他取名「棄」。這種質樸的取名方式,也被周人繼承下來,人們不認為像「棄」這樣的名字很賤很難聽。如周莊王時的周公名叫「黑肩」,魯成公叫「黑肱」,晉成公的名字更難聽,叫「黑臀」,但當時人們都覺得不足為奇,根據生下來的生理特徵取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取名多蘊含父輩對子孫的期望
諸如此類的人名還有很多,如鄭莊公出生時難產,因此名叫「寤生」,孔子生而「首上圩頂」,即腦袋上面中間低四面高,故名「丘」,字「仲尼」。「仲尼」的「仲」字,代表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名字中有排行字,在周代十分流行。這種習俗在周代可追溯到周朝建立前的古公亶父時期。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他給兒孫的取名方式對後人的影響非常深遠。他給三個兒子分別取名太伯、虞仲、季歷,「伯」代表老大,「仲」代表老二,「季」代表最小。在「季」之前,還有「叔」,「叔」可代表老三,也可代表老四、老五等。如周武王有九個同母兄弟,老大叫伯邑考,武王是老二,老三叫叔鮮,周公旦是老四,老五叫叔度,老六叫叔振鐸,武王最小的弟弟叫季載。在先秦名人中,以伯、仲、叔、季入名字的數量最多,一般出現在字中。如伯服、伯陽、伯荒、蔡仲、管仲、敬仲、季札等。
周文王是季歷的兒子,傳說周文王出生時有「聖瑞」,古公亶父滿懷希望,給他取名叫「昌」,並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把振興周族的期望寄托在這個孫子身上。這種取名方式其實也很自然,天下所有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很多時候會把這種期望寄托在兒女的名字上。按古代習俗,祖父輩和父輩都可以給孩子取名。
以夢兆和占卜取名在周代也很流行
周初,武王與叔虞母相會時,曾夢見天帝對他說:「余命女(汝)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後來,叔虞母產下一子,手上有一個「虞」字,武王便給他取了這個名。周成王時,封叔虞於唐,叫唐叔虞,是晉國祖先。春秋時,衛襄公有一地位低下的妾氏,被襄公寵幸,懷了孕,夢見有人對她說:「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衛,名而子曰『元』。」白話文意思是:我是康叔,讓你的兒子一定享有衛國,給你兒子取名叫「元」。康叔是衛國的祖先,這件事襄公知道後,認為是天意,就給這位妾氏生下的兒子取名叫「元」,並立他為繼承人,襄公死後,繼位為衛靈公。
魯國人季友將要出生時,其父魯桓公找人占卜這個小孩是男還是女以及將來的命運。卜者說:「男也,其名曰『友』,間於兩社,為公室輔。季友亡,則魯不昌。」這個卜者,可謂神乎其技,不僅算出男女,還算出名字。小孩出生後,手掌上竟有個「友」字,於是魯桓公就以「友」結他命名。
周人總結出五原則六禁忌
但犯忌的怪名字時有出現
魯桓公還有另一個兒子的名字也很奇特,這個兒子是其夫人所生,因出生日與魯桓公生日相同,便命名為「同」,立為太子。當時,魯國有個大夫叫申繻,他對起名很有研究。魯桓公的太子出生後,問申繻如何取名。申繻說:「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
這段話,總給了周人取名的五個原則和六條禁忌。五個原則是信、義、類、假、象。所謂信,即以出生時與生俱來的特殊標記為名;所謂義,是根據出生時的祥瑞現象命名;所謂象,是以相似之物命名;所謂假,是可以假托萬物之名;所謂類,是可以取與其父親類似的名字。六條禁忌是:不能以國家名為名;不能以官職為名;不能以山川為名;不能以隱疾為名;不能以畜牲為名;不能以器幣為命。否則會引起諸多不便。申繻舉例說,晉國的僖侯名「司徒」,就廢了司徒之官名,宋武公名「司空」,就廢了司空這個官名,魯國的獻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廢了具、敖二山的山名。
申繻提出的取名五個原則和六條禁忌很有道理,事實上,周人起名基本上是遵循這些原則。不過,也有很多人不以為然,出現了很多犯忌的怪名,如熊狂、不壽、圉、乞、丐等等,現代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另外,還有宜臼、杵臼、惡來、洩父等名,也讓很多現代人難以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商代流行以時取名,帝王均以天干字為名。到了周代,這種取名方式仍然流行,不僅取天干字,也取地支字,如以午、申、寅等字命名。另外,還用四季名稱、月亮朔望、霜、雪等字命名,如楚王熊嚴有四子,其中老大和老二的名字是伯霜、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