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溥儀家族提出申請 末代皇妃將與溥儀合葬
工作人員小心地擦拭裝有譚玉齡骨灰的瓷罐
愛新覺羅·溥儀
譚玉齡
我為了表示對婉容的懲罰,也為了有個必不可少的擺設,我另選了一名犧牲品譚玉齡,她經北京一個親戚的介紹,成了我的新「貴人」。
——愛新覺羅·溥儀 末代皇帝溥儀,現安葬在河北省易縣清聖陵附近的華龍陵園,一直是「孤家寡人」。近日,在偽滿皇宮博物院收藏了11年的末代皇妃譚玉齡骨灰,由溥儀家族提出申請,在9月2日領回,將與溥儀合葬。偽滿皇宮博物院研究員王文鋒,向記者介紹了末代皇妃譚玉齡的坎坷一生。
年輕的她
譚玉齡出身滿族貴族,原姓他他拉氏,辛亥革命後按「音轉」關係改姓譚。1937年初,被介紹給溥儀時,她才17歲,正在北京的中學堂裡唸書。
今天,我們還能從偽滿皇宮博物院收藏的照片中,清晰地看到當年譚玉齡少女時的模樣:一個滿臉稚氣的初中女學生站在花園中的「月亮門」前,梳著齊脖短髮,穿著上世紀30年代流行的短袖旗袍,白晰的臉上微露笑意。
照片的背面,是溥儀親筆寫下的幾個字:我的最親愛的玉齡。字體工整而秀氣。
入宮受封
按祖制規定,清朝皇帝的妻妾分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8個等級。譚玉齡進宮後被冊封為「祥貴人」,溥儀立命騰出原為召見室的緝熙樓一樓西側幾個房間歸她使用。在譚玉齡的臥室中,南窗下擺著一張雙人用沙發軟床,床前掛著芭蕉葉式的幔帳,靠北牆放著一張賜宴用的小桌。佈置典雅、大方。
死因成謎
譚玉齡死於1942年8月13日。她的死,在當時就是一個謎。有說「傷寒」者、有說「膀胱炎」者、有說「感冒」者,還有說是消極治療所致、有說是錯用藥毒死的。就此,還生出關於「謀殺者」的動機等等傳言。王文鋒研究員認為,種種說法只能是猜測,現在看來,已是無法解開的歷史懸案!
隆重葬禮
祥貴人譚玉齡的喪禮極為隆重,整個長春市無人不曉。到了這時,許多老百姓才知道皇上還納過這樣一位貴人。
譚玉齡死後,溥儀追封譚玉齡為「明賢貴妃」,並擇定「吉日」舉行了「冊封」儀式,親自書寫了「封譚玉齡為明賢貴妃」的諭旨。載濤從北京趕來主持喪事,溥儀又命家族和親族人員載樞、毓愍、裕哲、恆潤、潤良、趙玉撫等為靈前穿孝人員。
王文鋒研究員向記者介紹,整個葬禮過程中,盡顯皇家風範。如「奉移」時的隊伍,依次是:警衛(雙行)、喇嘛和尚、冊亭、寶亭、奉送者(雙行)、影傘、都盛盤(雙行)、提燈(雙行)、大升(兩旁警衛)、內廷奉送者(雙行)、警衛。
數以萬計的長春人圍觀了這「奉移」盛況,抬靈人大部分是身材魁梧的河北滄州人。一起靈,便在前槓上放一摞銀洋、兩碗白酒。其前有一人敲木魚領步,數十名抬靈者走一個步點,一板一眼,毫無錯亂。因此,前槓上的銀洋不散,白酒不灑。
譚玉齡死後先停靈於西花園的暢春軒,9月2日「奉移」厝於般若寺,而且一直安放到偽滿垮台。在這個長時期中的祭祀,稱為「暫安所祭祀」。
溥儀在逃亡中,甚至被俘後,也沒有忘記停在長春般若寺內的譚玉齡的遺體。他始終保存的紀念品,就是本文開頭時提到的那張背面寫著「我的最親愛的玉齡」的照片,他把它藏在皮夾子裡貼身保存著。
骨灰「歸位」
1945年10月譚玉齡遺體火化後,骨灰運回北京,安放在溥修南官房的住所小東房。溥儀特赦後,便把譚玉齡的骨灰盒接到自己家裡。
王文鋒告訴記者,特別值得一說的是,溥儀讓當時的妻子李淑賢看過譚的照片,卻沒告訴她還有骨灰的事。有一次,李淑賢在溥儀存放雜亂物品的小屋裡看見一個木匣,就問溥儀是什麼,溥儀告訴她,是譚玉齡的骨灰。
後來李淑賢經常做夢,有時竟嚇出一身冷汗,連褥單也濕了。溥儀這才決定把譚玉齡的骨灰盒送到侄兒小瑞(毓嵒)家存放。
1994年毓嵒先生喬遷新居,經過慎重考慮,有關單位和部門也有收藏譚玉齡骨灰的願望,毓嵒先生幾經思索,最後將譚玉齡的骨灰存放在偽滿皇宮博物院,譚玉齡的骨灰被精心收藏至今。今年9月2日,骨灰被領回,將與溥儀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