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聯合國稱地球臭氧層已停止變薄減緩溫室效應 | 陽光歷史

 

A-A+

[圖文]聯合國稱地球臭氧層已停止變薄減緩溫室效應

2015年06月20日 神奇地球-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64 次

氯氟烴曾是被廣泛使用的冰箱製冷物質、氣溶膠噴霧中的成分。


 


氯氟烴曾是被廣泛使用的冰箱製冷物質、氣溶膠噴霧中的成分。


聯合國近期出台了一份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極臭氧已經停止損耗。以下是摘編:

聯合國科學家說,地球上層大氣的保護性臭氧層已經停止變薄,到本世紀中期能有很大程度的恢復。而這要歸功於不准使用有害化學物質的禁令。



本周發表的《2010年臭氧層消耗科學評估》報告說,1987年出台淘汰氯氟烴——用於冰箱、氣溶膠噴霧和一些包裝用泡沫材料中的物質——的國際協定作用很成功。


臭氧是一種天然的保護性過濾層,可以抵禦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紫外線可以導致曬傷、白內障、皮膚癌,還會對植物造成損害。


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第一次觀察到南極上空出現季節性的臭氧層空洞。到了80年代,當科學家們發現大量使用氯氟烴導致問題惡化後向世人敲響了警鐘,並促成19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蒙特利爾議定書》。


世界氣象組織的研究負責人萊恩·巴裡說:「1987年簽署的《蒙特利爾議定書》旨在控制臭氧層消耗。議定書已生效,它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阻止臭氧層迸一步消耗。它保護了我們。」


他對記者說:「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極臭氧已經停止損耗,不過尚未遞增。」300名科學家匯總了四份一年一度的臭氧評估。他們現在希望平流層的臭氧層能夠在2045到2060年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這比預期要「稍微早了一點」。


雖然氯氟烴已經逐步淘汰,但它堆積在大氣層中經久不散,遏制工作的效果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慢慢呈現。


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每年春季出現時大小不一,科學家一直在進行密切監測。報告說,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有可能維持時間更久,氣候變化也許還會令其惡化。


巴裡解釋道,科學家仍在試圖搞清楚臭氧消耗和全球變暖之間錯綜複雜的相互作用。巴裡說:「在南極,臭氧空洞和表面氣候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這導致表面溫度和氣流模式出現重大變化。」


報告說,氯氟烴被列為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之一,因此淘汰氯氟烴能減少氣候變化,帶來多種顯著的益處。


巴裡預計,這每年能減少100億噸溫室氣體的排放。人們用對臭氧有利的物質——含氫氯氟烴和氫氟碳化物——取代冰箱和塑膠中的氯氟烴。但是,這兩種物質同樣是作用明顯的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1.4萬倍。根據聯合國機構的數據顯示,氫氟碳化物的排放每年增加8%。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在一份聲明中說:「這表明在整個氣候變化挑戰中,有一個更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的領域。」


台灣《聯合報》9月18日報道 聯合國發佈最新報告指出,在各國的努力下,保護地球的臭氧層已停止損耗,不再變薄,這也有助減緩溫室效應。


報告稱許多臭氧消耗物質也是強效溫室氣體,《蒙特利爾議定書》能有效執行,也有助減緩氣候變化。2010年,執行《蒙特利爾議定書》減少的臭氧消耗物質,若以二氧化碳當量計算,比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第一個承諾期(2008至2012年)目標削減量高五倍。


除有助和緩氣候變化外,保護臭氧層也有益人類健康。若沒有《蒙特利爾議定書》,至2050年,臭氧消耗物質在大氣中的濃度可能比現在高十倍,將增加2000多萬個皮膚癌病例和1.3億個白內障病例,並對人類免疫系統、野生動物及農業生產造成廣泛危害。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