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南京牛首山發現鄭和骨灰
牛首山的弘覺寺塔(鄭和德塔)與鄭和墓在一條垂直線上
阿育王塔22日已經出函,但是金陵大報恩寺地宮之謎仍未揭開。此時,又一個與明成祖朱棣有著千絲萬縷關聯的另一樁考古懸案,歷盡半個世紀,近日終於浮出水面。
眾所周知,南京南郊牛首山有一座鄭和墓,但專家普遍認為,這是一個衣冠塚。因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印度古裡,他的真身究竟葬於何處,一直備受爭議,成為歷史上的一大懸案。近日,南京博物院專家葛曉康先生從半個世紀前在南京牛首山一座古塔地宮中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線索,經過長達15年對文物和文獻的破譯,一個重大發現讓他大吃一驚,牛首山弘覺寺舍利塔地宮,就是鄭和真身葬所,也就意味著地宮出土的人牙就是鄭和的牙舍利。葛曉康的研究成果《南京牛首山弘覺寺鄭和德塔考證》已發表在第5期《中國歷史文物》。
[證據1]現有鄭和墓只是衣冠塚
專家實地考察,證明鄭和德塔(現在認為的弘覺寺塔)與鄭和衣冠塚(現在認為的鄭和墓)在一條垂直線上,與康熙《江寧縣志》記載「三寶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此則賜葬衣冠處也」,完全吻合
昨日,記者隨葛曉康來到佛教「牛頭禪」發源地牛首山,在其南麓周坊村一片寂靜的樹林裡,鄭和墓出現在眼前。當地農民稱之為回回山,稱墓為馬回回墓。墓丘背依牛首山,坐北朝南,長300米,東西長60米,高約8米。墓前原有一批神道石刻和巨碑石座,今已無存。葛曉康指給記者看,墓牌坊、墓丘與背後山上的弘覺寺舍利塔正好在一條垂直線上。鄭和墓自1959年發現以來,學術界對該墓是否是鄭和的真身墓,一直眾說紛紜。有的學者認為,由於當年指認鄭和墓主要依據村民的傳說和推測,沒有發現證明此墓是鄭和墓的文物。因此,鄭和病逝於印度古裡,應該葬在印度,南京牛首山這座「鄭和墓」至多只是鄭和衣冠塚的說法一直佔上風。理由是鄭和1433年4月逝世於印度古裡,船隊同年7月返回國內。就是說,從鄭和病逝到船隊返國歷時3個多月。正是炎熱的季節,航線又地處熱帶,鄭和的遺體顯然不可能保存好帶回國內安葬,很可能葬在古裡、蘇門答臘或爪哇。這一觀點被一些專家基本上蓋棺論定。 而鄭和後裔卻認為,南京鄭和墓並非衣冠塚,是名副其實的鄭和安葬墓。
葛曉康說:據清康熙《江寧縣志》記載:「三寶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樂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蹤跡,回朝皆奏不聞,史稱其有隱忠雲。宣德初,覆命入西洋,卒於古裡國,此則賜葬衣冠處也。陰兄之子義,世襲錦衣千戶,後遂袝焉」。「我們認為,鄭和墓在牛首山西麓的記載是正確的,因為這段文字還記載了鄭和養子的墓也在牛首山西麓,所以,這裡出錯的概率應該是很小的。那麼如果一人有兩處墓,可能是:一為衣冠塚,一為真身墓,因為只有真身處才稱為『墓』,而衣冠處則稱為『塚』。而弘覺寺塔恰好位於《江寧縣志》記載牛首山西麓,證明與縣志的記載完全吻合。」
葛曉康告訴記者,「我關注鄭和墓歷史懸案已經多年,始終贊同鄭和歸葬南京的說法,但苦於沒有充分證據。」為了尋找答案,葛曉康苦心研究15年,南博收藏的一批52年前牛首山弘覺寺舍利塔塔基地宮出土的文物,再次引起他的注意,神秘面紗逐漸露出一角。
[證據2]文物銘文有「太監佛弟子」字樣
專家再次考證,現在看到的牛首山上的唐塔是明宣德所建弘覺寺塔,漢語中的塔,梵語意為墳墓。塔中地宮裡的文物,表明墓主的身份是一位太監,同時也是一位佛家弟子
「1956年7月14日,幾個青年遊覽風景區牛首山時,在弘覺寺舍利塔塔基發現了地宮。南京博物院得知消息後,立即派出專業人員進行搶救性挖掘。」當年參加考古的南京博物院專家蔡述傳介紹說:「塔底中央有一圓洞,洞蓋已被揭開,蓋的反面刻有41.5厘米直徑的圓形花紋,洞深1.06米,底為83.5厘米見方,上圓下方,有磚砌的拱券,頂口直徑83.5厘米。地宮中出土了銅器、瓷器、玉器,一顆人的牙齒和一顆動物牛牙,在一個青釉罐裡發現了少許骨灰,以及其它十多件文物。最為精美的是一組「鎏金喇嘛塔」,塔上一尊銅鎏金釋迦涅槃像長10厘米、寬4厘米,通體鎏金,為臥式,形象生動,像外有金棺銀槨,目前已成為南博鎮院之寶。」
可惜的是,雕刻有精美紋飾的地宮石蓋板當年被村民扔進了周邊的湖中,「我們請了潛水考古專家下湖尋找,但因湖中地形複雜,尋找了好幾天,還是沒有下落。由於塔上所刻銘文『御用監太監李福善』不見文獻記載,所以當時的斷代依據是塔上的最早墨書題記,即塔第四層東北門上『正統五年,1440年,三月初四日趙氏妙玉』。後來對塔的建造年代和這批珍貴文物的來龍去脈,從未做過考證。因此,有關這批出土文物的來歷,就成了一個懸而未決的謎。」
最近,考古專家對牛首山弘覺寺舍利塔地宮進行了重新測量和清理,給葛曉康增加了信心。在清理過程中,考古專家發現地宮底部已經到岩石,因此,大家一致認為,現存的弘覺寺舍利塔應為文獻明確記載的明宣德八年所始建。據葛曉康介紹,牛首山上的弘覺禪寺創建於南朝梁代天監年中,稱佛窟寺,南唐時改稱弘覺寺,後幾經興廢,現在看到的是明宣德所建弘覺寺塔。接著,葛曉康對記者解釋道:漢語中的「塔」一詞,來源於梵語「stupa」,原意為墳墓。「難道這個塔是一座『墓』?那麼塔中地宮出土文物銘文「御用監太監李福善」究竟是誰?喇嘛塔銘文開宗明義地告訴我們這位太監是佛弟子,但面對佛祖他為什麼一反常規使用俗家姓名而不是法名?這位墓主李福善大人又為何有如此高的待遇?」
葛曉康決心順著這條線索,尋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