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老頑童周伯通:周伯通王重陽是什麼關係
小說裡的周伯通
在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雕俠侶》中,有一個全真教人物叫周伯通,為王重陽的師弟,武功高強,甚至在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之上。如此人物卻秉性頑皮,幼稚的象小孩子,且胸無城府,不通人情世故,在許多方面還不講究禮法。小說拍成電視劇,使這個人物為廣大觀眾進一步認識,一些好奇的人還著文研究之。我曾在百度上進行了搜尋,涉及周伯通的題目達數百條之多。
歷史上的周伯通
關於周伯通,歷史上真有其人。從現有的資料記載看:周伯通是寧海州人,世居州治牟平城裡,是當地有名的富家大戶,受過良好教育,是當時寧海州知識精英群體中的一員,地地道道的上流社會人士。當時寧海城的知識精英階層,時常在金朝進士范懌的侄子范明淑的花園中聚會,賞花、飲酒、賦詩、下棋、講道、參禪,或者是鼓琴娛樂,王重陽到寧海後,就是在這裡、也是這樣的環境中認識馬鈺的,並在眾人面前顯示神異,引起眾人的重視。想必周伯通也是在這裡認識王重陽的,而且受到其影響。
周伯通與王重陽
周伯通是不是跟隨王重陽修道,或者是不是與王重陽結拜為兄弟,目前沒有資料作證。王重陽在寧海州顯示神異、點化馬鈺出家,收丘處機、譚處端、王處一及其母親、郝大通為弟子,在昆崳山開鑿煙霞洞修道等,周伯通是知道的,而且是持支持態度,甚至提供捐助,但是沒有說他追隨王重陽。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四月,王重陽與丘處機、譚處端、馬鈺、郝大通在文登姜氏庵居住,周伯通邀請王重陽等回寧海州,並捐出自己的住宅給王重陽與弟子們修道用。從這些情況看,周伯通是崇拜王重陽的,也應當是信奉全真教的,他是全真教的一個忠實支持者。
因此,當月王重陽率領丘、譚、馬、郝四人回到寧海州,住進了周伯通捐贈的房子裡,王重陽為這所房子其題名為「金蓮堂」。在金蓮堂,王重陽一方面大顯神異:據《甘水仙源錄·終南山神仙重陽真人全真教祖碑》說,有一天夜裡金蓮堂神光沖天,如大火燃燒映紅了半個天空,周圍的人看到以為是失火了,都來救火。走近一看,王重陽正端坐在火光中。另一方面進一步磨礪馬鈺的心性,而且王重陽還專門寫了一首題為《趕出丹陽,不得在金蓮堂住,當日令上街求乞》的詩記述這件事。同時,在這裡,她收了馬鈺妻子孫不二為弟子,這是他收的第二個女弟子。夫妻同師,而且都得道,又是一段佳話。這期間,王重陽及弟子的生活之需恐怕主要由周伯通捐助的。
同年八月,王重陽在金蓮堂又建立了全真教在寧海州的基層組織—三教金蓮會,周伯通為會首,按照現代的話說可能就是會長之類。會首的職責是:處理本會的日常事務,接待雲遊來的全真教教徒;傳達王重陽的道術,召集並指導會眾修煉;在王重陽與道眾之間起溝通作用,負責對道從傳播全真教教義,等等。為什麼由周伯通擔任會首,一是家富有錢助教;二是有相應的社會地位,具有對群眾的號召力;三是作為當地的知識精英具有組織能力,可能還有其他原因。王重陽創教之初,既沒有固定的修道道觀,也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建立基層組織後,王重陽規定道眾不出家,只定期由會首組織聚會,聆聽講道,交流心得。同時會眾定期繳納會費。寧海州的會費是每個月人繳四文錢。從這些規定看,只有周伯通這樣的人才是會首最佳人選。
九月,王重陽率領丘、馬、譚西行,孫不二留下在金蓮堂修道,周伯通則按照王重陽親自寫的《三州五會化緣榜》、《金蓮社開明疏》,履行職責,組織三教金蓮會會眾開展修道活動,為推動全真教在寧海州的傳播發展做了積極的貢獻。
結論
從這此情況看,不能證明周伯通與王重陽的師兄關係,也不能證明是師徒關係。所以小說中的故事只能是故事,不是真實的歷史。但從會首的職責看,會首代王重陽向道眾講經布道,由此是否可以認為他們是不拜師的師生關係,或確切的說是道眾中的骨幹力量。王重陽在膠東地區兩年多的時間,先後收了九個弟子。王重陽收弟子的慣例是賜道號,贈詩授密訣。但是,包括周伯通在內的三州五會的會首沒有一個得到道號和贈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