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探險隊再探泰坦尼克號:巨輪已成海洋生物美餐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探險隊再探泰坦尼克號:巨輪已成海洋生物美餐

2014年12月21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00 次

根據這張資料照片,與「泰坦尼克」號船首欄杆相連的冰柱狀鐵銹,正在慢慢侵蝕這艘沉船(圖片提供:Emory Kristof, National Geographic)
 

  根據這張資料照片,與「泰坦尼克」號船首欄杆相連的冰柱狀鐵銹,正在慢慢侵蝕這艘沉船


  一支美國探險隊8月22日從紐芬蘭出發,前往世界上最著名的沉船——「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之地,評估這艘已經成為海洋生物美餐的巨輪的受損程度,研究新的保護方法,同時將採用3D技術拍攝「泰坦尼克」號殘骸,生動呈現給世人。


  再探「泰坦尼克」號


  1912年4月15日,號稱「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的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沉沒,1500多人葬身海底,直到1985年它被人從被大西洋海底發現,這艘巨輪才再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如今科學家表示,由於遭受吃金屬的生命形式的腐蝕、強大的洋流衝擊,甚至是人類自身的過失,「泰坦尼克」號可能會永遠地消失。


  「泰坦尼克」號正在慢慢分解。探索家們已記錄了坍塌的屋頂、搖搖欲墜的甲板和「泰坦尼克」號桅桿瞭望台的消失。從這個瞭望台,瞭望員弗雷德裡克-弗利特看到了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冰山。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專家比爾-朗格說:「在『泰坦尼克』號的現狀還能維持多長時間上,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見解。有人認為船首會在一兩年內坍塌,也有人說還能堅持幾百年時間。」


  一個新的探險隊於8月22日從紐芬蘭聖約翰島啟航趕赴大西洋,朗格擔任光學勘測小組負責人。聖約翰島距離「泰坦尼克」號沉船地大約350英里(約合560公里)。「泰坦尼克」號沉沒於深達2.4英里(約合3.8公里)的海底。這個探險隊的目標是盡全力保護「泰坦尼克」號現狀,最終確定沉船會被沖走多遠,還能存在多久。朗格說:「我們正試圖將真實、確鑿的數據帶給那些能夠做出上述判斷的學者。」


  裝備高科技設備


  此次活動名為「泰坦尼克」號探險(Expedition Titanic),將持續20天之久,研究人員會利用遙控潛水器完成對「泰坦尼克」號方圓6平方英里(約合15平方公里)殘骸散落地史無前例的考古分析,如「泰坦尼克」號斷裂成兩半的船體。「泰坦尼克」號的船首和船尾在沉沒前即與船體分離,如今相隔0.3英里(約合0.5公里)。大量高清照片和視訊將與聲音和雷達繪圖數據結合起來,形成「泰坦尼克」號遺址的3D圖,令科學家和探險家對其詳加研究。


  組織者稱,有些照片將會揭示前所未見的「泰坦尼克」號部分船體。而其他照片在與早前幾年的證據比對後,有助於專家判斷「泰坦尼克」號沉船的腐蝕速度。「泰坦尼克」號探險任務還將搜集可靠數據,例如測量船身厚度,檢查置於沉船地的鋼質實驗平台。此外,科學家將獲取周圍水域的數據,以探究其支撐海洋生物——造成「泰坦尼克」號腐蝕的主要原因——的能力。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泰坦尼克」號探險任務領隊納格奧萊特先後30多次下潛至「泰坦尼克」號沉船遺址,見證了它的腐蝕過程。1987年至1993年,納格奧萊特發現「泰坦尼克」號休閒館屋頂遭侵蝕坍塌,上層散步甲板腐蝕。在20世紀90年代的一次潛水作業中,他又發現之前與前桅桿相連的瞭望台完全消失了,顯然,由於受損嚴重,瞭望台最終折斷落入不明水域。


  納格奧萊特說:「我在一些地方看到了許多不同之處,在其他地方則幾乎沒有看得見的損毀。例如,船尾是『泰坦尼克』號受損最嚴重的地方,現在,大部分都已坍塌。船首相當狹窄,也是『泰坦尼克』號最牢固的部分,仍然保存相當完好。」納格奧萊特是泰坦尼克公司海底研究部門主管。該公司打撈出「泰坦尼克」號的文物用於展覽。


  巨輪已成海洋生物的美餐


  「泰坦尼克」號正在海底慘遭多個過程的「蹂躪」。首先,這艘曾經長達883英尺(約合270米)的巨輪成了海洋生物的美餐。軟體動物吃掉了「泰坦尼克」號的部分木質材料,將金屬船體暴露給微小細菌和真菌。隨著微生物不斷侵蝕「泰坦尼克」號,它們形成了獨立的像冰柱一樣的生物群落——rusticle,這是外形類似於冰柱或鐘乳石的一種鐵銹,為鑄鐵在水下經氧化後的產物。


  據有過對「泰坦尼克」號現場探索經歷的微生物學家羅伊-庫利摩爾(Roy Cullimore)估計,到1996年,僅在「泰坦尼克」號船首部分外面,冰柱狀鐵銹的重量就達650噸,自此,它們不斷在沉船內外生長。庫利摩爾還是加拿大生物科技公司「Droycon Bioconcepts」的創始人。據他介紹,冰柱狀鐵銹可能還會侵蝕前桅桿內部,結果可能造成桅桿在一年內完全倒塌。


  下層散步甲板也在慢慢碎裂,按照當前速度,可能在二十年內爆裂。庫利摩爾稱,為建造「泰坦尼克」號,工人從「天然礦物中提取鐵,將其轉換為鋼。現在,微生物正慢慢侵蝕這種鋼,有些冰柱狀鐵銹生物質接著又將目標瞄準生鐵——沒有精煉過的粗鐵。」他指出,部分被細菌消化的鐵進入海洋,最終積聚於動物血液中或需要鐵進行光合作用的海洋植物中。


  即便冰柱狀鐵銹不存在,「泰坦尼克」號自身也能快速腐蝕,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含有金屬物質,可以支持一個稱為電化交換(galvanic exchange)的過程。在維持電子存在方面,鉛、銅、黃銅和「泰坦尼克」號上的其他金屬物都強於鐵,而鐵構成了鋼質船體的大部分。據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科學家介紹,當鐵與電解液(如鹽水)中上述金屬物質相接觸,電子會從一個金屬物流到另一個金屬物,令鐵遭到快速腐蝕。


  避免與沉船相撞


  「泰坦尼克」號無聲無息消失在北大西洋海底,而難以預測的海底洋流也在不斷侵蝕沉船。納格奧尼特在談到洋流時說:「它始終在變化,前後拍擊,這就像是颶風從一側繞樹運動幾小時,接著從另一側運動幾小時,最終,這棵樹不見了。幾年前,我可以在甲板上看到幾個窟窿,現在,這些窟窿變得越來越大——洋流來回運動,每天24小時作用於它們。」


  人類活動可能也在加速「泰坦尼克」號的分解,而且肯定改變了它的棲息之地。例如,數千件文物已被合法打撈上來,還有未知數量的文物可能已被非法打撈。載有科學家、電影製作人員和遊客的船隻將許多垃圾扔到「泰坦尼克」號沉船周圍。


  此外,據「泰坦尼克」號探險任務的另一位領隊戴維-加洛介紹,1985年帶領一個探險隊找到「泰坦尼克」號的探險家羅伯特-巴拉德和其他探險家稱,由於降落在「泰坦尼克」號沉船附近或不小心與沉船相撞,水下自動潛水器可能對「泰坦尼克」號造成相當大的破壞,而最新探險將會倍加小心,不會造成這種破壞。


  加洛是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特別項目主任,他說,新的遙控潛水器也會在「泰坦尼克」號沉船周圍探測,但會採取任何可能的措施,以免損壞沉船,或與沉船相撞——無論對「泰坦尼克」號還是遙控潛水器而言,相撞都意味著極大的危險。


  他說:「我們會非常的小心,避免碰到『泰坦尼克』號沉船。這就像是一次軍事行動或手術:風險始終存在,但我們竭盡所能確保我們不會以任何形式改變遺址自身。」「泰坦尼克」號探索任務可能還會找到人類過去對「泰坦尼克」號造成哪些損壞的確鑿證據,加洛說,在此之前,大部分這樣的證據都是道聽途說。探險人員此次可能會找到電纜等現代設備殘骸,最終將它們回收。


  「泰坦尼克」號腐蝕確鑿證據


  「泰坦尼克」號探索任務將在沉船地打撈其腐蝕的確鑿證據——鋼質實驗平台,即看上去像是小型折梯的設備。這個實驗平台最早是在1998年部署到海底的,承受了與「泰坦尼克」號同等條件的破壞。因為科學家清楚實驗平台部署到海底時的準確厚度,所以,借助這些實驗工具,研究人員可以準確評測「泰坦尼克」號沉船地金屬分解速度。


  微生物學家庫利摩爾說:「我們其實就是在檢查它們周圍還有多少鋼。」一旦對金屬分解速度分析完畢,科學家就可以更準確地預測出「泰坦尼克」號還能保持多長時間的相對完好狀態。除了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其他一些頂尖科研機構也在設法採集「泰坦尼克」號的數據。不過,擁有「泰坦尼克」號沉船打撈專有權的泰坦尼克公司資助了「泰坦尼克」號探索任務。


  過去二十多年來,打撈「泰坦尼克」號一直備受爭議,反對打撈的人當中就包括發現「泰坦尼克」號沉船的巴拉德。巴拉德認為,世人不應打破「泰坦尼克」號的現有寧靜,而應讓它作為死於這場災難的1500多名乘客和船員的「神聖墓地」,但是,打撈公司、遊客和電影製作人員卻將「『泰坦尼克』號沉船地變成鄉村集市的『怪人秀』。」


  不過,「泰坦尼克」號探索任務的組織者表示,他們不會有意收集文物。加洛說:「我們要尋找的唯一財寶是精神財富。除了數據,我們不會收集任何東西。」即便如此,加洛承認,探險隊的最新發現可能會對是否打撈「泰坦尼克」號的爭論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他說:「如果我們發現船體會在短期內完全坍塌,那時我們該如何處理船體內的文物?」


  3D呈現「泰坦尼克」號


  加洛又反問道:「難道我們讓它自然分解?或者,我們盡力保存這些遺產,從海底打撈部分文物?」在涉及頗具爭議的「泰坦尼克」號沉船上,至少每個人在一件事上可以達成共識。加洛說:「有人說,『泰坦尼克』號的狀況看上去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我不清楚他們這樣講是什麼意思。我們知道,它正像大多數人造物體一樣遭到腐蝕,在深深的海底不能保存很久。」


  他最後指出,從嚴格意義上講,「泰坦尼克」號探索任務「是獲取有關這艘巨輪遭遇科學證據的第一次真正嘗試,是嚴格的取樣和繪圖的系統性工程。」加洛希望,這次任務製作的3D考古模型能結合像視訊遊戲一樣的技術,讓世界各地的人親身體驗以虛擬方式探索沉船的感受。當然,有朝一日,「泰坦尼克」號殘骸模擬視訊將會生動呈現給世人。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