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甚至不把美國放在眼裡難以想像!
導讀:6月9日報道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8日發表題為《陷入海域島礁主權紛爭中國獨鬥日菲越》的文章,作者為於澤遠。文章稱,中國981大型海上鑽井平台上月初出現在南海西沙海域,引發越南國內大規模反華騷亂和中越船隻對峙衝撞,也招來日本領導人的高調指責。中國外交部「左右開弓」,南指越南「國際信用等級很低」,東批日本「渾水摸魚」。加上中菲島礁糾紛也可能激化,中國單挑日菲越的態勢已然形成。
文章稱,日菲越都清楚,即使三國聯起手來,要抗衡中國也十分吃力。好在世界老大美國也不願坐視中國崛起,其「亞太再平衡」戰略和近年來的政治、軍事動作,都含有遏制中國的意圖。
文章說,儘管美國公開站到日菲越的背後,中國卻並不打算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退讓。
文章還說,中國也強硬反駁美國的批評。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在香格里拉對話上譴責哈格爾的講話是充滿霸權主義味道,威脅、恐嚇、非建設性的講話,這一講話鼓動、慫恿亞太地區不安定因素挑事、鬧事。中國還嘲諷美國努力維護老大地位。在歐巴馬發出美國可能繼續領導世界百年的宣示後,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看來當世界老大的感覺不錯,我不知道在國際關係中有沒有能夠預測未來的章魚保羅。」
軍力大發展維權底氣足
文章稱,中國單挑日菲越甚至不把為它們撐腰的美國放在眼裡,在幾年前還難以想像。鄧小平曾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這一戰略有效減輕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壓力,為中國經濟騰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空前壯大,為中國今天在東海和南海「有所作為」提供了堅實的底氣。
文章認為,這一底氣主要表現在經濟實力支撐下的軍力快速增長。近年來,中國海軍裝備了大型航母和重型艦載戰鬥機、052D型飛彈驅逐艦等多款新型水面戰艦,配備AIP(不依賴空氣推進)技術和遠程飛彈的常規潛艦,以及新型核潛艦都在批量生產。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擁有兩到三個航母艦隊;空軍同時裝備殲-11B、殲-15、殲-16、殲-10B等第三代戰機,先進戰機的裝備速度和規模不僅遠超俄羅斯,甚至超過了美國。同時,中國正積極研發第四代戰機殲-20和殲-31,和美國並列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同時研發兩款第四代戰機的國家。
文章說,在戰略力量上,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和巨浪-2改良型潛射戰略飛彈去年首次被媒體曝光,顯示中國已真正具備第二次核反擊能力。中國也積極研製高超音速火箭、大氣層外反導、反衛星武器等等,並初步具備連美國也沒有的彈道飛彈攻擊航母的能力。
文章還說,雖然與美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近些年的「跨越式發展」足以讓中國軍力在亞洲顧盼自雄。中國海空軍突破傳統的第一島鏈已成家常便飯,以前海空軍難以投放的南沙群島地區如今也不在話下。中國軍方人士評估,如果排除美國干預,在南海與中國有島礁爭端的國家即使聯合起來,也抵不過一個南海艦隊。
文章稱,從這個角度看,中國軍力等「底氣」增長給官方帶來「必須對外示強」的更大壓力。而盲目對外示強不僅可能損害來之不易的周邊和平環境,甚至有擾亂中國高層一直維護的「戰略機遇期」的風險。用好「底氣」,在維護主權和管控風險之間把握平衡,是中國高層處理東海和南海島礁爭端的重點。
共同開發仍具戰略智慧
文章說,對釣魚島爭端,中國現階段目標就是通過派遣公務船或飛機到該海域巡航宣示主權,迫使日本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然後雙方再討論共同開發的問題。依照目前緊繃的中日關係,這一目標短期內難以實現,但基於雙方密切的經貿關係,中日因釣魚島爭端而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也很低。
文章稱,對中越西沙海域對峙,中國依靠強大海上實力迫使越南船隻無法接近981鑽井平台。越南除了訴諸國際法庭,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阻止中國在西沙海域開採油氣。中越有過陸上邊境衝突,雙方深知衝突的後果,不大可能將西沙海域的對峙擴大到其他領域。中國派出981鑽井平台的目的就是要在「自己的海域」勘探打井。除非越南採取過激行動,例如用軍事手段損毀981鑽井平台,否則中國不會輕易對越動武。
文章認為,相較於日本和越南這兩個「老冤家」,中國在中菲爭端中可能最為「淡定」。由於國力懸殊,中國並不把菲律賓視作對手或威脅,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會對菲律賓手軟。菲律賓仍扣押著多名中國漁民,並將中國告上了國際法庭。這些問題若進一步發酵,中國有可能重施2012年控制黃巖島的「故伎」,驅逐「駐守」仁愛礁的菲律賓軍人。
文章說,整體上看,中國在東海、南海採取一些攻勢並不說明它已放棄「韜光養晦」戰略,而是其經濟、軍事實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後,有能力維護歷史主權的體現。但對於周邊國家來說,一個強大鄰居突然出現在家門不遠的地方,那種緊張不安恐怕不是這個鄰居所能感受。從這個角度說,中國與日菲都需要加強溝通,緩解彼此的焦慮。
文章最後說,中國與日菲越的島礁爭端短期內難以平息,但絕非沒有和平解決的可能。鄧小平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方針,就充滿了戰略家的智慧。這一智慧不僅為中國高層管控東海和南海的風險提供了很大的迴旋餘地,也給日菲越解決與中國的海洋爭端提供了思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或許不是各方最想要的結果,但至少不是最壞的結果。
外媒:美國首次將中國與基地組織並列為安全威脅
據外媒報道,第13屆香格里拉對話會雖然已經閉幕,但不止是中美日之間的激烈交鋒引發激盪,此次會議也印證了年初以來美國對華政策的調整。而即將召開的G7會議上,美國如何與日本一同批評中國,也充滿著變數。
外媒分析認為,香格里拉會議上,美國、日本、越南等國對中國的批評並不偶然,這說明美國對華政策日益強硬。一個例子是中方也認識到了這種威脅。
在美國防長哈格爾演講結束後連發四問的解放軍女少將姚雲竹,在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過去往往是「對事不對國」,這次是「既對事又對國」,顯得很強硬,「這是美國今年初以來對華政策一系列變化的結果」。
其實早在半個月前,在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動盪中的地緣政治」研討會上,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將美國的軍事戰略概括為應對「2-2-2-1」的威脅——分別代表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朝鮮和伊朗兩個中等國家、「基地組織」和跨國犯罪兩個網絡和網絡安全。這是美國首次明確將中、俄與「基地組織」、朝鮮、伊朗等一併提及,並稱為美國的安全威脅。這或標誌著美國對華政策的重大變化。
一位要求匿名的美國國防部官員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稱,鄧普西的「2-2-2-1」戰略其實在華盛頓的智庫界已經流傳一些時間,5月14日的表態只是將其公開表達。他認為,華盛頓對中國是敵是友的看法已經發生了很大程度的變化。
在本屆香格里拉對話會官方網站上,中國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言的大幅照片被置於首頁顯眼位置,暗示了中美日交鋒成為會議焦點。這種激烈程度也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從未有過的。
不過,在對華強硬方面,美國內部也存在分歧。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前副主席威廉·歐文斯(WilliamOwens)海軍上將認為,類似的這種抨擊言論是錯誤的,中美兩國軍方各自都有一些人說了很多對抗性的言論,這不利於中美關係。他對目前中美關係的氣氛深感憂慮。他認為,應當強調中美合作,而非「重返亞太」。他還說,美國的「空海一體戰」戰略應當將中國納入進來,而非針對中國。
美媒:美國必須對中國劃紅線明確中美開戰雷區美國國家利益網站6月4日發表文章,就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表看法。文章認為,美國必須就一些問題劃定清楚的紅線,以防中國無意觸到美國底線,引發不必要的危機甚至戰爭。
文章指出,美國重返亞洲的效果並不明顯。雖然華盛頓希望維持亞洲現有的秩序,確保自身的領頭地位,但也希望中國推進自己利益的同時各國能夠和諧共處。不過這種願望並不容易實現。要抓住最佳機遇,讓美國維持在亞洲的強勢地位,歐巴馬需要明確美國自身的切實要求,明確哪些條件必不可少。
軟硬兼施收益甚微
到目前為止,歐巴馬一直努力通過介於安撫和威懾之間的折中方針來與北京相處。態度過軟也許會導致自身威望下降,過於強勢又會加劇敵對關係。在「陽光之鄉」峰會上,歐巴馬採取了安撫策略,拒絕了日本提出的就釣魚島問題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勢的要求。以副總統為代表的政府也熱情訪問了北京,包括在2013年末中國宣佈劃定防空識別區之後。
但另一方面,今年四月歐巴馬也發表聲明稱,美國會保衛釣魚島,而且目前也在加大在菲律賓的駐軍,強化與本區的夥伴關係。他補充說,太平洋上有眾多的美國軍事物資。美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太平洋上駐紮60%的空軍和海軍——這些部隊對保證美國在亞洲的存在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基本不會受到預算壓力的影響。在最近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國防部長哈格爾與日本首相安倍進行了和諧對話,對中國持一致態度。
不過這種做法也收效甚微。中國並沒有減弱自己對南海爭議領域的主權宣示,包括與越南和菲律賓主權聲稱有所重疊的區域。另外在東海也越來越自信,劃定的防空識別區就涉及一些爭議島嶼。最近幾周,中國在海南南部水域建立了石油鑽井平台,蘇-27飛機還曾升空攔截東海防空識別區中的日本軍機。
顯然,歐巴馬的方法無法讓北京相信保持現狀的好處,也無法說明改變現狀可能付出的巨大代價。如果亞洲繼續沿著當前的戰略軌跡發展,中國對爭議領土的態度會越來越自信,與華盛頓的緊張關係會進一步加深。這對亞洲和美國和利益而言都可謂是災難。
底線不明危機暗藏
美國政府希望中國瞭解,亞洲的一切事務對美國都很重要——包括與越南和日本的的海上主權宣示。但北京認為,亞洲的事務對美國並非非常重要,至少不足以觸發中美戰爭。無論正確與否,這種想法都會慢慢進入美國的一些盟國——令它們擔心不已。
互相不瞭解就會引發危險,觸發危機甚至演變成戰爭。中國可能會無意間跨越美國的紅線,不幸的是,白宮並沒有設定清楚的紅線來避免這種情況。如果華盛頓要緩解危機,改變當前的戰略軌跡,那麼就要劃定清楚的紅線,明確說明哪些問題可能會招致與中國發生戰爭,哪些問題不會。這些問題需要清楚明確地指出來。
在最近西點軍校的演講中,歐巴馬承認需要明確這些問題,但並沒有明確說是對中國而言。他說:「如果核心利益需要,美國最終會動用武力。如果全球性問題不會對美國造成直接威脅,那麼採取軍事行動的條件就必定會更高」。劃定紅線很重要,而且現在也必須劃出紅線了。
不過,台灣是個例外,美國不應插手台灣問題。因此台灣問題並不是紅線劃定範圍內。另外還有一些問題可以忽略,如北京與非美國盟國國家的領土爭端與華盛頓無關。另外還有一些沒有定論的情況,如一旦中美開戰,北京是否會不承認之前商定的邊境?
所有的答案都不明確,但這些問題需要在危機了出現之前解決。否則美國及亞洲盟國的威懾政策可能無法發揮作用。亞洲問題非常重要,因為蠅頭小利開戰顯然並不明智,但也不應迴避重要問題。
劃定紅線確保地位
美國不會放棄現在亞洲秩序,這種秩序對亞洲也很重要。通過明確哪些問題可能會招致戰爭,哪些問題不會招致戰爭,華盛頓就可以針對不同的問題採取不同的立場。通過明確重要核心利益,華盛頓對盟國做出的承諾就不太容易受到次要問題的影響。美國也可就一些次要問題自由發表言論,避免引發危機升級。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美國可以通過採用切實可行的靈活方法,與中國進行真正的對話,而不是簡單地讓北京接受華盛頓想要的結果。除了認真討論台灣未來,尊重中國利益外,歐巴馬還必須認識到「新形式的大國關係」。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新的亞洲,中國會在這一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
歐巴馬已經指明某些情況會引發戰爭,某些情況不會。劃定這種紅線會就會形成更強的威懾力,有助於與中國進行更有實質內容的對話。這是美國繼續在亞洲發揮帶頭作用的最強大基礎。保持這一地位也是美國最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