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為何愛鑄造「大錢」:方便「搶劫」百姓
導讀:當時明確稱鑄此種虛價錢的目的是「用收十倍之利」。這樣,「重輪乾元錢」、「乾元當十錢」、「開元錢」三錢並行。因比價不合理,造成了市場的混亂。
唐肅宗時,正值安史之亂,軍費開支龐大,財政匱乏,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鑄「乾元重寶」,以一當十與「開元通寶」並用,史稱「乾元當十錢」。乾元二年,又鑄了一種「乾元重寶」大錢,北面的外郭為重輪,所以又稱「重輪乾元錢」,又叫「重稜錢」,對「開元通寶」的比價為一當五十,當時明確稱鑄此種虛價錢的目的是「用收十倍之利」。這樣,「重輪乾元錢」、「乾元當十錢」、「開元錢」三錢並行。因比價不合理,造成了市場的混亂。又因大錢有利可圖,長安城中的「豪族」、「奸人」紛紛盜鑄大錢,甚至寺廟中的鐘鼎、銅像也被盜毀而鑄錢。幾個月內僅在長安因反盜鑄錢而被誅死的就多達800餘人。在這種情況下,到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政府只好宣佈「重輪錢」改為一當三十行用,「乾元當十錢」與「開元錢」等價使用。至公元762年代宗即位後,宣佈「重輪大錢」以一當三,「乾元小錢」一當二。三天後又宣佈,各種大小錢一律一當一,皆等價流通。這樣,大錢無利可圖,便自動銷毀而退出了流通,又恢復了「開元錢」的流通。
代宗大歷年間(公元766年~779年)鑄造過「大歷元寶」。德宗建中年間(公元780~783年)鑄造過「建中通寶」。這兩種錢質量較差,小而次,數量少。
唐代中期開始,錢的數量比較緊缺,出現通貨回縮。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並省天下佛寺」,毀佛像、鐘鼎以鑄錢,當時全國毀寺院四千五百餘所。並允許各州就地毀佛像、鐘鼎鑄錢,在錢的背面鑄明本州的州名,正面錢文仍然是「開元通寶」,被稱為「會昌開元錢」。背文「昌」字是年號,其餘是地名簡稱,如「洛」、「兗」、「荊」、「潭」、「梁」等,目前已發現二十幾個地名。武宗毀佛像以鑄錢的措施,對緩解當時的貨幣不足還是起了一定作用。後武宗的兒子宣宗即位,又為會昌時期被毀的寺院和尚平反,和尚們都恨會昌錢,有的又把會昌錢銷毀再鑄佛像。但武宗以後各代多仿鑄會昌開元錢,直至唐滅亡。
唐開元錢出銅錢外,還有金、銀、玳瑁開元錢。金、銀開元錢應是唐宮廷特鑄的賞賜用錢。1970年在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中,出土金開元錢30枚,銀開元421枚。1987年扶風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玳瑁開元錢,是佛教徒刻制的供佛錢。另外,安史之亂時期,史思明先後鑄造過「得壹元寶」、「順天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