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看了上甘嶺沙盤,徹底顛覆了小編對戰役的理解。五聖山半山腰兩個小山頭,也不是五聖山的絕對制高點,表面只能擺開一個連,在雙方重火力下無遮無攔,雙方兩個月填進去十萬人,傷亡了2,3萬,上去,就是選擇死。軟弱的李承晚軍很榮幸,也跟著刷了一把人類現代戰爭史上意志最高之戰。而黃繼光的犧牲過程,也絕不是我們記憶中那最後那楞楞的一撲,他犧牲前經歷了什麼樣的戰鬥?消滅了多少敵人?這都是我...
肖國寶捨身堵機槍:早於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的英雄
我軍歷史上有兩位捨身堵槍眼的英雄,且不管他們誰先誰後,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是四川人,他們是四川人的驕傲,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學習。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年僅19歲的馬特洛索夫為奪取喬爾努什卡村戰鬥的勝利,毅然用胸膛堵住敵人碉堡上的機槍口,為連隊進攻開闢了勝利的通道。時隔7年後的1950年,我軍也第一次出現了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他是比黃繼光英雄壯舉還早23個月的原貴州軍區140...
黃繼光堵槍眼真實性遭質疑 深度揭秘黃繼光事實
據瞭解,中國的解放軍軍報曾經發佈一篇文章,該文章主要說一位大學生士兵通過引用了大量的歷史資料質疑了黃繼光堵搶眼的歷史事件,隨後為了印證黃繼光真實性特意採訪上甘嶺戰役的老戰士。 由古至今在戰場上的戰士們捨生取義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黃繼光用身體堵搶眼的故事是否現實引發了大家的質疑。有網友表示如果據當時常規武器M1917的參數計算,如果黃繼光體重100KG在他堵住槍眼後,由於受到子彈...
揭秘:革命英雄黃繼光為什麼沒有一張真容照片?
黃繼光(1931.1.8———1952.10.19),原名黃際廣,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名士兵。1952年10月19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壯烈犧牲。 黃繼光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祖輩三代受盡地主階級的壓迫,父親很早去世,他10歲就給地主打工。在苦難中掙扎的母親告訴黃繼光,長大後要為窮苦人鬧翻身出力。1952年7月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他在某部第6連當通信員,忠於職守,出...
[圖文]軍旅作家解密上甘嶺戰役:炸碉堡的不是黃繼光
張嵩山
要問上甘嶺名氣有多大,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現在的80、90後們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因為大、中、小學課本裡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更是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最近,上甘嶺的話題再次成為網絡熱點,緣由是一本書《解密上甘嶺》引起的。昨天上午,南京空軍政治部專業作家張嵩山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導致他研究16年後,終於快速動筆寫就這部2...
[圖文]抗美援朝老戰士捐贈黃繼光犧牲後遺照
核心提示:2007年6月6日下午,黃繼光的戰友年屆八旬的湖北省作家謝萬丁趕赴北京,將自己保存了55年的一組黃繼光遺照孤品無償捐贈給軍事博物館,彌補了黃繼光無照片傳世的缺憾。軍事博物館專家對照片的真實性和歷史價值進行了認定,並現場為謝萬丁頒發了文物收藏證書。 人民圖片網6月7日報道 2007年6月6日下午,黃繼光的戰友、上甘嶺戰役志願軍45師前線指揮所秘書——年屆八旬的湖北省作家謝萬丁風...
黃繼光的英雄事跡:黃繼光捨身堵槍眼
黃繼光,1930年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裡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鬥爭地主,還當上了村裡的民兵。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停止復員並大量徵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徵集志願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裡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
揭我軍戰史上首位堵槍眼戰士:並非是黃繼光
徐佳標,1926年出生於江蘇省灌雲縣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943年加入新四軍。
1944年11月7日,新四軍第三師成立特務團,徐佳標所在的連隊被編為特務團三營七連。1945年4月24日,新四軍第三師發起了阜寧戰役。26日晚,頑固派石友三部的殘部從魯南逃到蘇北,向阜寧逃竄。隨連隊埋伏在此的徐佳標藝高人膽大,趁著天黑,空手上前奪走一個頑軍士兵手中的機關鎗。接著,徐佳標利用敵人隊形散亂的空隙,如法炮製又奪...
戰友憶黃繼光犧牲:子彈從他後背打出來 脊樑被打爛
4月30日上午,空降兵某部「黃繼光連」榮譽室。 一位耄耋老人,顫抖著舉起右手,向著黃繼光銅像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像!像!真像!老戰友啊,我終於回到老部隊了,我終於回家啦!」 老人名叫李繼德,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木李鎮三聖村人,曾是黃繼光的同班戰友。 李繼德奔波數千公里,在前往四川德陽中江縣尋找黃繼光家人之後,於4月29日晚抵漢探訪老部隊,只為履行「生死之約」。 初識,被...
戰友憶黃繼光堵槍眼:我親眼見他負傷爬向火力點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打響,連通訊員也上了戰場。「當時我們三次爆破零號陣地失敗,眼看著就要天亮了,已經負傷的黃繼光,爬向火力點,撲了上去……」向述學說,自己當時距離黃繼光只有十多米遠,「他堵上去的那一刻,機槍一下子啞了,所有人衝了上去。」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0月25日,在成都龍泉驛區洪河鎮一農家樂內,當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響起的一刻,81歲的向述學回憶...